《古代文学史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优秀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文学史第1页,本讲稿共60页第 一 编 先 秦 文 学 史第2页,本讲稿共60页第第一一章章 先先秦秦文文学学概概说说 n 本段之上下限本段之上下限:1、无法确定上限,一般以有文字之初开始(甲骨文、金文)。2、下限一般定在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第3页,本讲稿共60页n口头文字 从传说到写定(短歌和故事;荷马神话)n韵文散文 出于天然,便于传播n实用审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娱宾遣兴n纪实虚构一、文学的发生一、文学的发生第4页,本讲稿共60页1、学科属性不独立 无所谓“纯文学”。“文史哲合一”,除楚辞外,后世多以入经、史、子三部。以汉代标准即汉书艺文志之六略(六艺、诸子、诗赋、兵书
2、、术数、方技)。今日之“文学”,旧语谓为“辞章之学”;先秦所谓“文学”,乃文献之意,如论语先进所谓“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一。二、先秦文学的特征二、先秦文学的特征第5页,本讲稿共60页2、综合的艺术形态 诗、乐、舞合一。乐经即诗经,风乃乐调,颂舞容也。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朱光潜诗论: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了。又云诗歌保留之乐、舞痕迹有:重叠、迭句、衬字、格律第6页,本讲稿共60页3
3、、文体由浑融走向分别 n体制:初期只分韵、散;战国后期乃有赋体。n初步分别不同文体的功能与手法:史以叙事,诗以抒情言志,著述以论说。第7页,本讲稿共60页4、文献阙疑之点极多A、伪作特多(参张心澂伪书通考、郑良树续伪书通考);B、撰年无考(参钱穆先秦诸子系年);C、作者多难以考实。第8页,本讲稿共60页作者之类型:1)佚名 周易、诗经2)集体述作 墨子、庄子、吕氏春秋3)托名 管子、商君书、国语4)后人编辑 尚书、战国策5)存疑 老子、左传6)较明确者 荀子、韩非子、屈赋 然其中亦夹杂伪作。第9页,本讲稿共60页总结总结:先秦为中国文学之萌芽期,后代文学的许多变化发展孕育于兹。章学诚文史通义诗
4、教上:“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第10页,本讲稿共60页n巫史合一(宗教、祭祀/卜辞、金文、音乐)n学在王官(礼乐文化)n士人(礼乐下行,百家争鸣)三、先秦知识阶层的演变与文学的关系三、先秦知识阶层的演变与文学的关系第11页,本讲稿共60页章太炎国学概论第一章概论乙治国学的方法尝标举五法:一、辨书籍的真伪二、通小学三、明地理四、知古今人情的变迁五、辨文学应用四、治学之方法四、治学之方法第12页,本讲稿共60页第第 二二 章章 上上 古古 神神 话话本土材料与外来学科概念本土材料与外来学科概念一、神话的产生一、神话的产生n
5、 万物有灵(观念:对世界的解释需要)n 原始宗教(载体:仪式;沟通与依附的需要图腾)n 夸张与变形(修辞)n 隐喻和象征(思维)第13页,本讲稿共60页列维-布留尔(Lucien Lvy-Bruhl)原始思维提出原始思维中之集体表象集体表象与互渗律互渗律。一般来说,职掌越细的神越原始;文化神多后起。第14页,本讲稿共60页n 原著:山山海海经经(四库提要:山海经,十八卷。是书或称夏禹撰,或称伯益撰,其中乃有帝启、周文王及秦汉地名,则妄不待辩。然司马迁已称之,则亦周秦以来古书也。其注为晋郭璞作。隋志以还,皆列地理之首。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
6、n 片断:诗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庄子;左传、国语、逸周书、穆天子传二、中国上古神话之载籍二、中国上古神话之载籍第15页,本讲稿共60页n 复原: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n 工具书: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上海辞书1985年 总体而言,写定太晚,散失太多,不能如希腊神话编写神谱(道教之神谱已非神话类)/顾颉刚“层累说”第16页,本讲稿共60页1、自然神话 包括创世神话物灵神话 诞生较早,写定较晚,亦较多地方色彩 盘古女娲夸父巫山神女河伯2、历史神话或混同于传说 包括英雄神话、始祖神话、以及历史化的自然神话 后羿神农、后稷鲧、禹附说:附说:中国上古神话无司心灵欲念之神,
7、如爱神、美神等。三、神话的类型及其代表三、神话的类型及其代表第17页,本讲稿共60页1、神话的历史化 史学意识的成熟儒家观念的抑制政治需要 黄帝四面;夔一足;三皇五帝 2、神话的仙话化 道教之改造利用 西王母;黄帝四、神话故事的流变与影响四、神话故事的流变与影响第18页,本讲稿共60页3、神话题材的后世回响 庄屈楚产,取材较多。通观全史,则远逊西方。鲁迅故事新编以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非常者也。原因推测:A、诗文不以叙事为主;B、史传虽主叙事,然实乃神话之敌对;C、小说兴起甚晚,上古神话馀材无多,不足以敷衍成章。附:原型附:原型说说第19页,本讲稿共60页4、神话的思维与技法的影响n仙话/小说的
8、远祖仅因承其虚构(志怪/记异)的本领,而抽掉其神灵崇拜的本质。n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取像造型仿佛神话,其实已掺杂许多史传叙事的手法,是为传奇小说(romance/legend/story),远于神话(myth)。第20页,本讲稿共60页第第三三章章 诗诗 经经第一节第一节 诗经诗经的体制和性质的体制和性质一、基本介一、基本介绍绍n名称与篇目 诗诗三百诗经 三者对应三种不同阶段和性质的文本 305篇。另“有目无辞”之小雅笙诗六篇。第21页,本讲稿共60页n 诗经的时代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早:周公制礼作乐/西周初年(周颂大雅文王等)/商颂盖宋人所作。晚:礼崩乐坏/“诗亡而春秋作”春秋中叶(
9、依毛诗则陈风株林约前599,事见左宣十年)第22页,本讲稿共60页n地域 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涵盖今晋、冀、鲁、豫、鄂、陕之全部或一部。n作者 贵族、卿士(许穆夫人赋载驰、尹吉甫、寺人孟子、家父)按,“赋”有引用、创作二义 平民 多数无从确认第23页,本讲稿共60页1、先秦之诗文本 采诗献诗删诗n 乐官 周礼春官:“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郑注:“凡乐之歌,必使瞽蒙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二、二、诗经诗经的编定与整理研究的编定与整理研究第24页,本讲稿共60页作为礼乐仪式之最重要载体,诗在周代多次编定,马银琴两周诗史推之为四次。康
10、王穆王宣王平王第25页,本讲稿共60页n 孔子与诗经论语子罕: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第26页,本讲稿共60页综之,原本之诗,为周代王官累代整比,迭次结集。至孔子而定著为诗三百,古本遂亡。自后之诗学,遂为儒家垄断。第27页,本讲稿共60页2、三家诗 齐辕固、鲁申培、燕韩婴 今文古文;师法家法;通经致用 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皇清
11、经解续编本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6年第28页,本讲稿共60页3、毛诗系统标准版本 A、鲁毛亨、赵毛苌注郑玄笺孔颖达正义 B、欧阳修诗本义朱熹诗集传 C、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陈子展诗经直解第29页,本讲稿共60页n 六六义义/六六诗诗 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六诗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郑注:所教诗必有知、仁、圣、义、忠、和之道,乃后可教以乐歌),以六律为之音(郑注:以律视其人为之音知其宜何歌)。诗大序孔疏: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
12、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三、三、诗经诗经的分类与编排的分类与编排第30页,本讲稿共60页n 风风、雅、雅、颂颂的划分的划分标标准准A、以音乐为划分标准,诗即歌词。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序首倡B、以内容分,用政治标准。大序C、以作者身份分。朱熹诗集传序第31页,本讲稿共60页n四诗 南、风、雅、颂 “四诗”皆以乐名体,或其字本为乐器。第32页,本讲稿共60页n 诗乐合一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从乐谱的复奏、歌词的铺张、乐曲的采集、文本的保存四方面论证其必非徒歌。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从歌辞总结出诗经包含十种曲式,推测有多人同
13、唱的复杂形式。第33页,本讲稿共60页1、国风十五国风/上博楚简诗论称为“邦风”地方乐调(顾颉刚谓即土乐)贵族、士、平民朱熹谓为“里巷歌谣”者,似是而非(自礼制、器用、称谓等考之。参朱东润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第34页,本讲稿共60页南与风之别马银琴毛诗首序产生的时代据郑谱谓二南本“女史歌之”,不与雅颂同编。东迁后地位上升,成为东周王室“正歌”。第35页,本讲稿共60页2、大、小雅:n 夏声正声秦声墨子天志(下):“非独子墨子以天之为仪法也,于先王之书大夏之道”上博楚简诗论中名之大夏、小夏n 作者以贵族、官吏为主 n 多数产生于西周,小雅之少部分作于春秋。第36页,本讲稿共60页n二雅的区别:A
14、、政治。大序 B、内容。正义 C、作者。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九 D、时代。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诗大小雅说臆 E、音乐。惠周惕诗说卷上第37页,本讲稿共60页3、颂 上博楚简作“讼”。专人创作专祭祀之用第38页,本讲稿共60页礼乐文化的核心载体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兴,可以观观,可以群群,可以怨怨。迩之事事父父,远之事事君君;多多识识鸟鸟兽兽草草木之名木之名。四、四、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代的功用在先秦时代的功用第39页,本讲稿共60页1、作、作为仪为仪式工具式工具 祭祀朝会宴飨仪礼记载甚多。左传襄二十九年季札观乐。第40页,本讲稿共60页2、作为社交文本、作为社交文本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
15、夫。(汉书艺文志)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伯鱼曰:)“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季氏)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关键词:赋诗言志;断章取义;歌诗必类第41页,本讲稿共60页n 外交引诗之例外交引诗之例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曰:“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曰:“豹闻之: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
16、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第42页,本讲稿共60页3、作为知识文本、作为知识文本 教化教育引证 A、教化 诗大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按:“教化说”盖汉儒之说,诗教流行之代,诗固无与于庶民。第43页,本讲稿共60页B、教育 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史记
17、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第44页,本讲稿共60页C、引证 著述引诗著述引诗百家争鸣,各取所需按:以上诸般应用以历时性眼光观之,可见诗与日常生活渐远之迹。第45页,本讲稿共60页第二节第二节 诗经诗经的内容的内容 扬之水诗经别裁:“比较起来,风更多的是追求理想的人生,雅颂则重在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第46页,本讲稿共60页 周人“史诗”:大雅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以生民为例 史诗诗史一、祭祀诗和所谓一、祭祀诗和所谓“史诗史诗”第47页,本讲稿共60页 豳风七月 此诗盖西周家族生产、生活之缩影。读诗法:涵泳自造与先入为主二、农事诗二、农事诗第48页,本
18、讲稿共60页小雅鹿鸣;宾之初筵燕礼乃礼乐重要环节,故此类作品,非后世公宴、侑酒者比。三、燕享诗三、燕享诗第49页,本讲稿共60页大雅写王师赫赫,多威武豪迈之章;小雅及风诗则多从个人落墨,多悲苦眷恋之声。豳风东山、秦风无衣、周南卷耳、卫风伯兮、小雅采薇按,后世军戎、行役、闺怨之体昉此。四、征役诗四、征役诗怀人诗怀人诗第50页,本讲稿共60页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变风风变变雅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汉书艺文志: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五、怨刺诗五、怨刺诗变风变雅;美刺说第51
19、页,本讲稿共60页n 风、雅怨刺之别 二雅之怨刺诗多为西周末刺厉、幽无道者,所谓“乱世之音怨以怒”者也。作品多出贵族之手,忧世伤时,躬自悼也。风格沉痛凝重,如大雅板荡民劳瞻卬,小雅节南山雨无正巧言巷伯等。是为“载道文学”之先驱。国风之怨刺诗多出下层,多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或事件,讽刺更尖刻辛辣,情绪较外露,以嘻笑怒骂为能。王风黍离 例外。第52页,本讲稿共60页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汉书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今言靡靡
20、之音)诗集传卷四溱洧注: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采兰水上以祓除不祥。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词。六、婚恋诗六、婚恋诗第53页,本讲稿共60页论语卫灵公: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诗集传卷四郑风末注:郑、卫之乐,皆为淫声。卫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卫人犹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人几于荡然无复羞愧悔悟之萌。是则郑声之淫,有甚于卫矣。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第54页,本讲稿共60页n 恋爱:相思:郑风野有蔓草秦风蒹葭陈风月出郑风褰裳约会:郑风溱洧郑风子衿邶风静女郑风将仲
21、子召南野有死麕唐风绸缪执著坚贞:鄘风柏舟、郑风出其东门n 婚姻:郑风女曰鸡鸣、齐风鸡鸣n 弃妇诗:卫风氓、邶风谷风第55页,本讲稿共60页第三第三节节 诗经诗经的的艺术艺术及及对对后世的影响后世的影响一、赋、比、兴艺术技巧释义举例赋:豳风七月(全首用赋)比:豳风鸱鴞(禽言诗之祖)、魏风硕鼠兴:秦风蒹葭(毛传谓为全首用兴)按,兴之发生,盖一以寻求节奏,二以寻求诗像后代所谓兴象、意境皆由此萌芽第56页,本讲稿共60页二、重章叠句盖乐章之形式使然,有回环往复之妙 周南芣苡(为演唱)王风黍离(助抒情)第57页,本讲稿共60页三、字词与句式体式由杂言趋向以四言四言为主双声双声、叠韵叠韵此汉语自具之音乐美,有悠扬婉转之妙叠字叠字: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第58页,本讲稿共60页四、开创抒情诗的传统,奠定中国诗歌的文体功能“言志”与“缘情”第59页,本讲稿共60页五、关切现实的风雅传统文学观念历代士人淑世情怀的文学表现现实精神/政治情结/社会关怀集体抒情个体抒情“风雅”为文学作品之最高标准之一。为人生的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第60页,本讲稿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