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共8页).doc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3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及目标第1节 语文课程性质1、 语文课程性质的世纪之争 历史上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五种说法: 1工具性 2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文道统一) 3兼具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等 4人文性5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20世纪前50年“文言”与“白话”20世纪前50年,语文教育界并没有直接围绕语文课程性质展开争论。当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而争论的话题则具体表现为文言与白话、文字与文学、国语与国文、技术训练与精神训练等。(二)新中国成立后17年“文”与“道”直接的语文学科性质之争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关于语文课程的取向问题,建
2、国初期的主话题是“文”与“道”,就是语文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问题。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49年1960年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占上风。1956年的分科教学大纲提出“汉语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有力工具”;1959年文汇报刊登育才中学刘培坤老师的“文”与“道”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之我见,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学的教养进行政治思想教育”。21961年1966年这一阶段政治教育的意识弱化,逐渐被语文教育所取代。 (1)1961年文汇报发表社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教育和
3、感染,培养学生正确的观点、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 (2)1962年,林砺儒:“每课的教学目的,不能千篇一律”;吴天石“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三)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工具性”与“思想性”关于语文课程取向的问题,这一时期的主话题是“工具性”与“思想性”。1980年出台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确定了“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以及“语文课在进行读写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的切入口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语文教材的“科学体系”(欧阳代娜阅读与写作) 2语文教学的“模式建造”(钱梦龙的“三主”“
4、四式”)(四)1990年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框架1993年1月,韩军在语文学习上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主义精神一文,在语文教育界倡导人文精神,由此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讨论。二、语文课程标准的二元融合教育部在21世纪初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课程性质”做了如下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2)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
5、特点。 当然,确定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形态。“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的,不可能是凝固、封闭的。3、 基本特点的三大表征(一)语文学科的审美移情性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加强人文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等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2) 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大语文”: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地运用语言,巩固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的过程及结果的总和;“小语文”:特指学校教育中,语文课堂上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总和。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挑选典型规范的言语作品作为教材的主体,意在通过定向的规范的语文实践
6、,让学生集中地高效率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是指在课堂中习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而课堂上进行的集中的训练又可以成为社会应用的补充。这种“大语文”与“小语文”的结合,要求中学语文教育必须突出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增强语文的应用性。(3)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语文课程目标发生多少变化,语文教育都不应偏离语文能力培养这一重心。中学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着重于规范的、基础的能力。总之,就其最终目的来看,语文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就其突出的个性来看,语文学科具有深刻的审美移情性;就其重要地位来看,语文学科具有全面的基础性。
7、第2节 语文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是指人们对课程的价值追求(学语文是为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还是为了丰富精神世界)。不同的说法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一、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一)背景我国原有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课程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 1课程目标:知识技能取向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3课程结构:严重的“分科主义” 倾向 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课程评价:选拔取向6课程管理:中央集权由此观之,确立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的价值观,根治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成了21世纪初课程改
8、革的根本任务。(二)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及其意义 1文件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2意义这两个文件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政策指导与保障,标志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质性地启动。二、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必须追求下列课程理念(1) 教育民主这意味着课程必须谋求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一方面,平等内在地包括着高质量
9、,如果将高质量从平等中人为剔除、不顾教育质量,那么这种课程只是徒具民主的形式,但从根本上背离了民主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质量内在地包含平等,否则就会陷入精英主义的窠臼。(2) 国际理解这意味着我国的课程体系必须追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必须追求多样文化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是: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使公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严和差异;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在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他文化展开交流、分享与合作。(3) 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普遍趋向。一些重要的哲学流派,
10、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都不约而同地从各自研究领域不同程度地转向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内容上意味着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约束,看到科学之外其他领域(艺术、道德、个人世界、自由的日常交往等)的价值;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范围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学校课程的疆域,要具有一种“课程生态学”的视野,寻求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4) 关爱自然“生态理论观”意味着课程必须把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一
11、反传统课程体系中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人是自然的人,自然由于人而使自身的意义得以显示和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5) 个性发展这意味着课程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个性发展包含了社会性,因此课程应创设有助于个性发展的社会情境;个性发展又是持续终身的过程,因此要构建适应终身学习的课程体系。3、 语文新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提出的理念从“基本理念”这一层面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提出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一”,就是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二”,就是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
12、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三”,就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就是四个具体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里展开论述四个具体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语文素养的含义,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如何确定语文素养的内涵呢?下面我们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阐述。依据心理学家加涅的观点,学习的结果可以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用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语文素养可作如下解释。 (1)言语信息加涅将的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新编 语文课程 教学 讲义 第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