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论文讲解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论文讲解学习.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论文-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相互间的大量交易带来了不良债权问题。债务重组作为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受到越多的关注。这一方法的大量运用也暴露了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企业财务及纳税存有歪曲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参照国际上的做法及我国颁布的准则,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应进行改革: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约束监督机构,规范纳税,明确原则,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使企业达到通过进行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资本调整,优化我国的资本结构,从而根本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问题,彻底根除银企之间的债务纠纷。一、国有
2、企业债务重组概述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是企业产权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分为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和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两种。债务重组后的持续经营是指债务重组双方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会继续经营下去的债务重组。持续经营是会计学基本假设,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被审计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是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债务重组主要有四种方式:以资产清偿债务(包括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和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通常债务人用于偿债的非现金资产
3、主要有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它债务条件。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二、国有企业负债现状1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1)经营能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国有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明显低于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而流动资产周转率却超过股份制企业,与三资企业差距也不大。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小,这也正是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十分紧张的体现。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低,许多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没有达到经济规模,有的甚至没有超过盈亏平衡点,规模效益无法显现。(2)盈利能力差,利润无法承担利息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低下,更体现在国有企业息税前盈利率低于企业实
4、际负担的利息率。财务杠杆体现的是负效应,即借钱越多,亏的就越多。虽然国有企业实际负担的利息率与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几乎相同,但由于息税前盈利率太低,在负债率相当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容易陷入困境。2国有企业负债现状分析(1)企业资产负债率高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如果考虑到不良不实资产核销、待处理资产的因素,实际的资产负债率将更加超出一般水平。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差。(2)负债结构不尽合理国有企业负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流动负债比例过高;银行借款比重过大;长期负债水平偏低,不良债务比重过高。三、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一)相关法律、法规不
5、健全1财务困难的界定模糊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债权人企业对债务人企业做出让步的前提条件,因而,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界定是企业债务重组的重要环节。企业会计准则指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指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对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困境均未做进一步说明,只是说到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在什么条件下是资金周转困难?在什么条件下是经营陷入困境?也未规定哪类型的企业、哪些考核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是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由谁来认定?是由债务人企业的上级单位,还是财政、审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
6、是外部中介机构?出具什么样的文件?是否有标准规范的样式?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因为没有规范化标准,没有衡量尺度,没有有效的监督,势必造成实际操作的多样性。其中不管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国有资产的非正常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流失。2做出让步的依据不完善,原因不充分(1)做出让步的依据不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指南中关于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债务重组的定义,让步依据是根据双方自愿达成协议或法院裁定做出的。法院裁定是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做出的,无可厚非。但双方自愿达成协议是否经过一定的审查程序呢?企业各项资产损失的处
7、置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鉴定和审批制度。经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审查把关并提出意见,报企业法定代表人审批处理。对国有企业处理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损失,被盗、贪污等财产损失主管财政机关进行认真审查并审批。未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批的。企业不得自行处理。债务重组可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在会计处理时资产对应值虽然是公允价值。但债务重组的损失是否也是企业财产损失?是否也需建立有关制度、经一定的把关审查,最后审批。重大数额由谁行使决策权?仅仅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就可做出让步吗?这种让步是否有限制性条件?还是可以无限制的让步?最大限度的回收债权是怎样的概念?(2)做出让步的原因不充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指南中,
8、债权人做出让步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最大限度地回收债权;第二,为缓解债务人暂时的财务困难致使债权上的损失更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讲解原因第二条解释:“债务人发生暂时财务困难并不意味着其没有改善财务状况的希望”。那么是否可以先延缓债务人偿还债务的时间,待其财务状况转好后,再要求债务人按原定条件偿还,不需要做出让步,债权人企业也不会出现债务重组损失。“如果债权人对债务人采取立即的求偿措施,那么有可能对债务人造成较大的冲击。使债务人原本只是暂时的财务困难,滑向永久财务困难的境地”,债权人企业做出让步,使债务人企业摆脱了“暂时”的财务困难,未滑向“永久”的财务困难的境地,但债权人企业是否因各种原因达成
9、协议,做出让步,而使一个好企业滑向“永久”的财务困难的境地。“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具有长期合作关系,那么债权人对债务人采取立即的求偿措施,损害的不仅是债务人,也包括债权人本身”。即使债权人未采取立即的求偿措施,这种让步不已经损害了债权人本身吗?为什么把或有损失立即变为损害呢?是否可以债务人能还多少就还多少。既然是长期合作,应互相支持,待债务人企业财务状况转好后再逐渐尽快偿还剩余的债务。3国有企业债务危机治理尚缺少法律保护对危机企业的处理方面,我国企业破产法注重破产清算,对重组注意不够。在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破产实际操作中,一个时期曾经主张对破产企业“关门走人”。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存量有效资产的
10、作用,不利于使更多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更没有专门的资产重组法律来为企业提供债务重组保护和程序保证。(二)债务重组在国有企业财务上的问题1降低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的降低,并不是正常偿债的结果,而是由于债权人的让步,分担了债务人的部分经济负担。并不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因为债务重组并没有增加债务人的资产总量,也没有增加资产的变现能力。2所有者权益增加,盈利能力未增强因为这些资本公积是由于债权人的某些让步而使债务人取得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或者由于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小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损失计入当期。债务重组并没有改善债务人的产品
11、质量、销售渠道、经营管理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根本因素。3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虚增由于债务重组可采取将债权转换为产权的方式进行,这个过程只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转换,并没有实际新增企业资产,而新资产的注入恰恰是面临财务困境的债务人所迫切需要的。负债转化为所有者权益,导致企业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增多,使债务人的原所有者权益结构发生变化,将影响到企业未来利益分配关系。4重组收益的确认及其会计处理不完善对于债务人而言,债务重组中获得的重组收益,一次性记入“营业外收入”,但有时候债务人受益过程较长,可能覆盖一个或几个会计期间,一次性记入损益的方法,会造成收入与费用配比不合理,有悖于资本保全原则。(三)债务重组
12、中的纳税问题1所得税问题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税前扣除和债务重组所得征税问题。债务重组通常发生在债务人陷于一定的财务困难,无法按照原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务的情形下,经双方协商,债权人同意延期支付或消减债务本金或利息,或允许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抵债,从而减轻或减缓债务人的偿债压力。因此,债务重组通常意味着债权人对债务人给予一定的宽限或让步,在债务人这一方则意味着获得了一定的重组收益。虽然,我国现行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不得计入利润,但税法并没有遵循会计准则的处理方式,而是依然把重组收益作为应税所得。2增值税问题债权人损失是否涉及计税依据变化和债务人重组所得涉及进项税额转出问题。按
13、一般情况处理,债务重组双方只是考虑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和重组所得征税问题,不会考虑到增值税方面的问题,这极有可能引起税收风险。(四)国有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资产的公允价值在重组过程中被高估资产的公允价值在重组过程中被高估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交易中直接涉及到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公允价值被利用来操纵利润,将带来虚假的利润和信息。2上市公司以逃避欠款为目的进行债务重组大股东占款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大股东用债务重组将一些劣质资产和对上市公司毫无用处的“死”资产来抵偿债务,是应对监管部门监督的重要伎俩。另外,在关联交易中,股东常通过债务重组掏空子公司的优质资产,使其成
14、为一具空壳。大股东的这种手段,非但不能使上市公司达到通过债务重组盘活资产、扭转颓势的目的,反而往往使优质资产大量流失,财务状况更加陷入困境。3管理者素质匮乏,多方勾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由于具体国情的限制,这一弊端在我国极为普遍。政府各部门为均衡各方利益千方百计出台政策法规措施,但一整套规范债务重组行为的政策法规体系尚未最终形成,致使许多国有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突出的一点是,在与外商进行交易时,故意压低国有资产的价值,以达到招商引资的功利性目的。更有的领导擅自为政,随意以国有资产为他人作担保、抵押,因没有信誉方面的严格审查,被担保者破产最终的结果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新旧领导人
15、交替时,导致摊子接管不严,不法分子趁此机会大肆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五)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效率较低我国虽然按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特点,设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承接和处置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但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只是讨债公司,对企业没有再投资和进行重组的职能,无法进行资本运作,无法做到使债权回收最大化。即便是债转股后,成为企业的股东,由于经营目标与企业不一致,妨碍了企业走出困境和发展。四、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改革建议(一)准则的及时修订和完善我国的债务重组准则虽兼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两方面的作用,但不够具体和详细,准则中的某些方面亟待完善,其中注重具体列明重组中的实务操作,在全面规范债务重
16、组业务方面还稍有欠缺。准则的制定应该是对此项业务的全程监控,首先应该合理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基本原则是: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或是陷入财务困境有某种特定的原因,只是暂时的,只要有外力拉一把,就能走出低谷,重新上阵。另外一项即是债务重组的披露方式,现阶段的披露方式过于简单,缺乏系统性,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披露方式,可以有效地遏制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美化报表。(二)政策法规方面的改革1积极对各项制度、政策进行完善鉴于我国政策法规滞后及实施不当,以及许多对企业有利、推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出来后贯彻不力的现状,国家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性、前瞻性地制定各项政策
17、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并借鉴西方国家债务重组的做法,不断丰富、完善我国的政策法规内容,走出一条兼顾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且有中国特色的债务重组之路。2加强证券市场的法规管理在完善证券市场方面,除在现有的宏观法律法规层面加大力度,更应该注重细节。如采取措施加大资金的利用率,真正丰富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不仅针对上市公司,更要努力开拓非上市公司和其他企业的债券和股权转让业务,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股份转让、股票上市等经济业务的限制,使社会中介机构充分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进行有效的债务重组。3债务重组要同其他制度改革相结合债务重组要同社会保障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健全社
18、会保障制度,解决造成国有企业负债原因之一的社会负担太重问题。因此,应该扩大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开拓渠道,创造就业机会,建立起富足人员的正常流动机制。相应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成为“产权清晰,权责分开,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金融企业,充分行使自主权,提高资产质量,增强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三)建立约束、监督机制1内部监控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应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控制、评价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发挥内部职能部门的稽核、监督作用。加
19、强财务分析,提高财务监督管理能力。财务人员应及时进行帐务处理,根据合同条款,对债权进行跟踪管理。对应收部门领导和销售部门,以便采取措施,及时回收欠款;对应收帐款进行帐龄分析,对超过信用期间、超过规定回收率标准的客户情况及时通报销售等其他管理部门。组织各职能部门对财务分析进行会审,增加执行情况的透明度。企业也应借助专门的内部机构和人员进行日常查核和监督。2外部监督加强企业外部监督,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监督手段。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后,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方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比较,必然发生一些客观变化,企业内部抓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应发挥财政、税务、审计、国资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作用,努力提高企业理
20、财的透明度,帮助企业经营者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会人员的理财水平。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对国有企业财务行为规范监督作用,这是实施外部监督的有效形式之一。(四)债务重组涉税处理1涉及流转税的处理债务人以存货抵偿债务时,转让的存货若属于增值的应税项目,则应正确确定其应税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债务人以无形资产清偿债务时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在境内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缴纳营业税。债务人以无形资产抵偿债务属于转让行为,应按规定计算缴纳营业税。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时,首先应确定该项固定资产是否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细则规定的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否免征增值税,对
21、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无论会计准则规定如何核算,均按增值税征收率征收增值税,若此项固定资产为不动产,则应按转让不动产的情况,计征营业税。若债权人为金融企业,在修改其他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情况下,应根据债务重组协议正确划分未来应收款中的本金和利息,对未来应收款所包含的利息计算缴纳营业税。因为金融企业债权人在对债务人做出让步进行修改其他条件的债务重组时,需要将展期后应收的利息在债务重组日提前确认以计算到期应收金额和债务重组损失,这样,将来的利息收入被提前资产化,由此造成金融企业未来营业税计税依据的减少,因此,对其发生的或有收益(利息部分)也应一并缴纳营业税。2债务重组中所得税的处理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
22、人应确认两项交易:一是按公允价值销售资产,二是按账面价值清偿债务,然后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与抵偿债务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相关的税费)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征所得税。当债权人接受非现金资产作为债务清偿时,税务处理也应有两项:一是确定所取得的非现金资产的计税成本,据以计算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或者结转商品销售成本;二是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计税成本与收到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损失,冲减应纳税所得。(五)明确债务重组的原则1成本分摊原则进行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最关键的问题是谁来支付成本。由于我国东北的老企业很多都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建立的,
23、历史沉积较深,其债务数额之大已不是哪一方面能单独承受的。因此,处理大规模的债务问题,无论是从债务成因的角度看,还是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条件出发,都应该实行成本分摊原则。具体来说,对于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结合债权人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分摊方法:各级财政承担一块儿,将财政性的信用借款、部分税费转为国家资本金,借此端正财政行为;企业间分解一块儿,通过部分生产关联性较强的企业间债权转为重组企业的股权,或者吸引优势企业的间接投资,实现增资减债,形成企业间相互持股的格局;重组企业职工消化一块儿,在重组企型改制之时,将职工集资款转为职工持股;银行处理一块儿,动用运行呆账准备金,核销部分不良债权,折扣转让部分不良
24、债权;资本市场承接一块儿,通过发行债券、设立投资基金,以及进行债权转让等方式,使重组企业的债务股本化。2强化负债意识与挖潜增效相结合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通过债务重组解决企业债务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产运营的效益。目前,一是要加强企业的资产负债意识,加强负债的可行性研究,根据企业的获利前景和未来的偿还能力,选择合理的负债方式和负债规模。加强对负债的综合管理,实行贷款项目责任制,并且把新老债务分开。二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围绕降低成本,开源节流,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全面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大力遏制成本、费用上
25、升的势头。三是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企业技术进步速度,加大企业产品开发和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增资、减债、分流、破产等形式,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推进企业技术更新,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3制度创新原则在解决体制性欠债的同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堵住问题形成的源头。从国有企业高负债的成因分析,根本上是由国有资产的产权不清晰,企业缺乏有效的资本与负债制衡机制等体制性和制度性原因造成的。由于这些深层次因素的存在,所以企业负债超出了资本经营的承受能力,处于高风险负债经营状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单纯降低资产负债率,只能解决国有企业经营上的暂时困难。因而必须从深化改革,制
26、度创新上人手。因此,利用债务重组的机会,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进一步理顺国家、银行、企业之问的关系,形成国家对企业的资本金注入机制和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多元化有限责任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权对资本的约束,建立起企业内部资本与负债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瑞典、芬兰两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都曾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为了克服银行和企业的债务危机,两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了各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目前,两国仍保留和加强了政府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做法,不断健全相关资产重组法律,加强建立法律框架下的法庭内的资
27、产重组瑞典于1998年在工商部下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所监管企业的债务重组;芬兰在2000年后建立了企业债务危机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企业的债务危机。由此看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债务危机治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从履行出资人职责方面看,也是十分迫切的。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切实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寻求化解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有效途径,做到既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又不能恶意逃避债权人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债务,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应做到:1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债务危机治理和债务重组的法律体系在新的企业破产法中,加强对企业进行重组方面的规定,对能够挽救的危机企业进
28、行挽救,在法律保护下对企业实施重组,减少破产及破产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企业债务重组做到有法可依,能够得到法律保护。必要时,可以制定企业资产重组法,明确债务重组的程序和规则,少破产,多重组。建立社会中介机构(人员)组成的企业债务重组管理人制度,提高效率,并加强管理。2健全政府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进行防范和治理的机制一是构建代表国资委对所出资企业能够进行债务重组的资本运作平台,并赋予必要的更换危机企业领导机构的职权。只有这样,国资委才能具备对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基本条件和协调能力,才能发挥出资人的作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评估系统,对所监管企业适时进行风险监测和
29、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企业的债务困境,以及症结所在,才能适时进行债务重组,避免和减少破产,并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尽快制定国资委对所监管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办法,使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在制度框架下进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设立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基金,为企业债务重组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这既是出资人挽救所出资企业应有的职责,也是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基本条件和催化剂。3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债务重组需要采用重组企业、债权转股权、不良资产出售和重组、资产证券化、以及吸引外资等多种方式,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难以完成企业债务重组的任务。同样,
30、没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债务重组必然产生对企业职工、金融机构和社会保障机构的反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对无法进行债务重组又不得不破产的企业,其职工安置必然成为政府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以尽量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冲击。4加强国资委内部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治理的管理一是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是否重组,按照管理权限,针对企业不同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审查,提出重组意见并付诸实践。二是研究提出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有关政策、法规建议,建立企业债务重组的制度,并不断规范和完善。三是建立和培养一支能够从事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工作人员队伍,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重组成功。四是允许搭建企业债务重组工作平台,以经济手段
31、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五、研究结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出现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过多和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债权、债务问题。国有企业出现的高额负债、大面积亏损和资产流失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很多企业通过进行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资本调整,渡过难关,减轻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充分运用政策休养生息,再创发展。但债务重组这种方式也带来了企业财务及纳税方面的问题,并且由于债务重组被我国一些企业滥用,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针对我国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参照国际上的做法及我国颁布的准则,我国债务重组方式必
32、须进行改进。改进的基本思路是:修订完善准则、政策及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对纳税进行规范等。同时坚持成本分摊、强化负债意识与挖潜增效相结合、制度创新原则。总体来说,债务重组的完善是需要实践来证明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债务重组的现状,剖析债务重组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归纳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提出了债务重组改革的具体建议。但是由于本人学识浅薄以及经验上的缺乏,本文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目前国家对于房地产税收改革的具体政策尚不明确,涉及到的问题太多、太繁琐,本文对有些问题的研究还比较粗浅,对有些房地产的法律条文尚未了解透彻
33、,因此,有些地方或者细枝末节本文没能够考虑周全,结论还存在不足,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罗凤娇.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主要变化.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4):40-412董贵昕.通过债务重组实现国有资本结构调整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5):39-423林瑛.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相关问题的思考.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1):82-854项莉.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研究.华北金融,2009;(3):22-245田宏超,董志华.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绿色财会,2009;(4):52-536马妮妮.企业债务重组的探讨.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7):39-
34、407陈义侠.企业债务重组中的财务监督.中国外资,2009;(14):33-348李莹,葛晓红.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16):50-519钟远华.国有企业债务重组若干问题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09;(21):76-7810王艳.企业债务重组的税务处理.冶金财会,2006;(5):13-1411许丹,董玲玲.新旧准则下关于企业债务重组的比较研究.中国商界,2009;(8):14612刘贵炎.债务重组业务会计处理及涉税问题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09;(11):179-18013李心福.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财务效应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
35、2-1314旷溪.新债务重组定义之我见.商场现代化,2008;(8):334-33515蒋慧.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及税务处理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9):50-5116张丽娟.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出国与就业,2009;(9):3517周艳.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债务重组问题.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1):90-92致谢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心中充满感激,也有不舍。四年的学习生涯里,我系统学习了会计学的知识,同时也涉猎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感谢所有曾经悉心教导我的老师,让我不仅充实了知识,还学会做人的道理。对于本篇论文能够成功的完成,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妹禧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从论文的选题、文章的结构及编排、论文的内容研究直到最后的成文,都给予了我悉心指导。她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使我受益匪浅。感谢2006级会计2班全体同学和身边每一个朋友的陪伴以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一直以来的支持以及鼓励。谨以此文献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