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讲课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讲课讲稿.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李时珍夜宿古寺记述的是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维生素的故事记叙了维生素C发现的经过。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全文叙述有条有理
2、、层次清晰。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一篇介绍现代科技的说明文。说勤奋作为苏教版小语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议论文之一,以清晰的论题、生动的论证和朴实平白的语言让四年级的孩子初步领略了“说服他人为成功”(叶圣陶语)的议论文。一、先来顺一遍课文,抓好文中关键词句。第一段是以一个设问“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旋即回答“是勤奋”。自问自答,开门见山,点名观点。接着作者又说“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里所谓的“汗水和心血”就是勤奋的代名词,不经历风雨,无缘见彩虹,此时,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已经十分清楚。两个人物。.解读“事例”
3、,感性对话。课文中所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这样的事例,说理深刻,令人信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事例、人物之中,感性而细致地解读司马光、童第周的“勤奋”。要引导学生品味诸如“躲在”、“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警枕”、“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晚上睡觉前”等词句,设身处地、切己体察来感悟“勤奋”二字的内涵,与这两个人作一次感性的对话。文章第一个用来例证的人物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我国宋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司马光小时候就是一个勤奋的孩子,读书自觉,每每老师讲完课,他
4、总是能独自消化,反复朗读,直至滚瓜烂熟为止。这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心理认同。接下来的“警枕”作为例证的亮点,以生动的描述进一步深化孩子们的认知,辅以“19年”这一“列数字”的方法,使孩子们准确地感知勤奋者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利用,从而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撒下第一枚关于勤奋的种子。接着,文章又以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为例,把一个大器晚成的勤奋者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例证旨在说明一点:“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点,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这里,作者用白描式的笔调告诉更多的孩子们,不必在乎暂时的平常和暗淡,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只要你拥有勤
5、奋,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另一方面,也指出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最后,援引华罗庚的话呼应了篇首,“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确,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文章最后以“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结尾,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水到渠成。把对于勤奋的理解升华到一个至高的境界,体现了这篇议论文的价值导向,同时也使我们领悟到本文选择的“司马光”和“童第周”这两个例证人物的匠心之所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
6、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过程一、对话课题解读文体1.出示成语: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2.对话课题:(1)板书:勤奋。举例说说你对“勤奋”的理解。(2)板书:说。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说”是一种文体,有讨论、议论、论述、论说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二、对话字词解读大意1.出示生字词,读准字音。(1)一类生字词:枕头、稍微、期末、校园、习惯、远渡重洋、基础、社会。(2)二类生字词:资治通鉴、毫不气馁、名列前茅、剥离、良训。2.自由交流理解的生字词。3.指名逐节朗读,说说每节的大意。板书:桥梁是勤奋;司马光勤奋;童第周勤奋;一生要勤奋。(通过板书,凸显课文的中
7、心“勤奋”。)三、对话第1节解读观点1.自读自悟:读了第1节,你明白了什么?2.师生对话。(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换个句式可以怎么说?(这是一个比喻句,也是一个设问句。引导学生既关注语言内容,也关注语言形式。)(2)“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句话中“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各是什么意思?彼此有什么联系?(3)出示补充材料一,朗读。“成功之花,人们只羡慕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风雨。”冰心“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4)读了第1节后,你有什么感受?、3.齐读第1
8、节。4.师述过渡:勤奋是不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不是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读读“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四、对话第2节解读司马光1.交流有关司马光的资料:课前大家搜集了哪些司马光的资料,简单说一说。(北宋大臣,史学家。资治通鉴:按历史年代编写,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时期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小时候砸缸救人。)2.自读自悟,圈点批注:司马光的“勤奋”从哪里可以读出?3.围绕勤奋,师生对话。(1)小时候:“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引读:春天,春色满园,蝶飞燕舞,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
9、了(生读)夏天,酷暑难耐,屋内闷热,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秋天,秋高气爽,满山红叶,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冬天,银装素裹,堆雪人打雪仗,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2)长大后:“更加”、“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继续读书写作”、“警枕”、“19年”。(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头枕着“警枕”睡觉是怎样的情景。)4.读了司马光勤奋成才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5.引读:司马光勤奋成才的事例,说明(生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五、对话第3节解读童第周1.交流有关童第周的资料:课前大家搜集了哪些童第周的资料,简单说一说
10、。(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在比利时留学,完成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自读自悟,圈点批注:童第周的“勤奋”从哪里可以读出?3.围绕勤奋,师生对话。(1)“成绩很差”、“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读书”、“睡觉前回顾”、“改进学习方法”、“名列前茅”。(2)出示补充材料二,默读。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
11、。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3)童第周的勤奋,让你想起了哪些成语?(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废寝忘食)4.读了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出示句子: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奋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1)交流有关华罗庚的资料。(华罗庚:我国著名数学家。初中毕业后刻苦
12、自学,取得优异成绩。创立“优选法”、“统筹法”。)(2)说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3)举自己或别人的事例,来谈谈自己的观点。5.引读: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说明(生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六、对话第4节深化观点1.指名朗读。2.观点争辩:有人说,如今,我们生活和学习条件改善了,“勤奋”二字可以不提了。你认为呢?3.出示句子: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请联系文中司马光、童第周的具体事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齐读。七、对话作者解读结构1.自读自悟全文:作者是怎样来一层一层“谈勤奋”的
13、?2.师生对话。首先,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接着,证明观点司马光和童第周靠勤奋成才;最后,深化观点要不忘勤奋,要一生勤奋。3.司马光和童第周都是靠勤奋成才的,这两个事例不是有些重复吗?司马光:古代的,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才的。童第周:现代的,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选择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4.练笔:现在,请你再举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来说说“勤奋”。八、诵读名言出示补充材料三,诵读。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3.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4.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在掌握了所读东西的记忆
14、特征后,就惟有勤奋二字了。茅以升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6.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爱因斯坦16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材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一下子很难找到文眼。但是当理清思路了,感觉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课文共13个自然段,以时间为序展开故事情节。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李时珍领着弟子在各地察访药材。第2到1
15、3自然段写了一天李时珍和弟子因一心赶路,错过客店便夜宿古寺,并借着月光记载寻访收获。而第2到13自然段又可以分为三层。(24)欲宿古寺;(56)寺中谈苦;(713)夜记药材。这么一篇较长的课文让孩子学什么?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精读感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以苦为乐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文眼就是一个“苦”字。劳累奔波苦、食宿苦(4、5)-以苦为乐(5、6、7)(因为民造福)-亲自尝记草药苦(8、9、12)整篇文章有三个地方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高贵品质,是指导学生精读的重点所在。第一处是课文第4自然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破败。
16、其中“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等关键词都突出体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这里也是通过环境烘托来表现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品质。第二处是第57小节,是李时珍和弟子庞宪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讲述的是李时珍和庞宪谈苦。教学时可以抓住“枯枝杂草、舀来泉水、长年累月地奔波、破庙过夜”等词句来引导学生感受为了修订本草,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甘愿个人吃得苦、住得苦、奔波得苦。第三处是课文的第12小节李时珍亲自尝记草药的过程。教学这一段时除了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一起研读李时珍的一系列动作来感受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外,还可以适时地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如本草共记载了多少种草药;李时珍多少
17、次冒着生命危险吞服有毒药物)来加深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认识。讲课流程:一、导入新课:1、交流有关课前搜集的有关李时珍的材料。出示幻灯本草纲目及医学成就,请同学们读一读,再谈谈感受。二、复习词语,讲故事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长年累月修好本草万民得福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三、寻“苦”、体味“不辞辛苦”(一)寻“苦”和“不苦”李时珍夜宿古寺贯穿一个“苦”字,体现“不辞吃苦”四个字,放声朗读课文,分别用“”和“”画出表现的“苦”和“不怕吃苦”的语句。画出来后,用心读读,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批注。(二)交流体味朗读:苦、不怕苦,体会李时珍的为民造福而以苦为乐的精神。(
18、三)学习8-12段,了解中药、体会李时珍的严谨的科学态度,适时地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如本草共记载了多少种草药;李时珍多少次冒着生命危险吞服有毒药物)来加深学生对李时珍的认识。(四)最后补充阅读诗歌及郭沫若的题词结束本课。翻开历史教科书必定会嗅到草药的芳香那是您耗费二十七年心血采集的标本您攀悬崖、走河畔、耐严寒、受酷暑遍访名儒、混藉、渔樵大江南北都成了您的药圃您用一千九百种药物一万余药方锻造出一柄降妖除怪的利剑以本草纲目之名传世它寒光四射削铁如泥足以斩断病魔的毒爪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
19、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17维生素c的故事本课记叙的是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文中写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探险中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部分被留在荒岛上的病重船员靠吃野果子存活下来,由野果子人们发现了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C。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课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至二自然段讲哥伦布带领船队航海探险时,最可怕的是会遇到“海上凶神”的怪病。第三至六自然段讲的是在一次航行中,得了怪病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主动留在了一个荒岛上。返航时,却发现他们靠吃野果子生存了下来。第七至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正是野果子中的维生素C救了
20、那些船员的命,并交代了维生素C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怪病奇迹揭秘,这是本文的基本结构,层次清晰,脉络分明,给读者十分完整的印象。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全文叙述有条有理、层次清晰。本课写作特色一、心理描写,切至动人。哥伦布带领船队远航探险,还不到一半的路程,就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而且是得的走向死亡的怪病,致使他“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心情十分沉重”,因为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面对无药可愈、死神迫近的船员,怎能不心情沉重?怎能不忧心忡忡?这些生病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主动请求留在荒岛,在返航时将他们的尸体运回,这本身就显示了客己为公、高度自觉的高尚情操,怎不令哥伦布振颤、感动?他“噙着眼泪电
21、了点头。”即是感动得难以抑制,泪水贮满眼眶,又是为自己无能为力、别无他法难受,这一心理活动自在情理之中。待到返航接近荒岛时,哥伦布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原先生病、活着留在荒岛的船员,而近将是一具具没有生命的尸体了,他心里怎不充塞着巨大的悲哀?探险成功的喜悦被即将到来的悲剧淹没了。最后,哥伦布居然见到了原以为是一具具没有生命的尸体却是狂奔而来的留岛船员,可以想象出他此时的心情,作者以“又惊又喜”来形容,“惊”的是出乎意料,难以置信,“喜”的是这些船员战胜病魔。活在人间!担忧感动悲伤惊喜,这些心里活动犹如波浪起伏,一波三折,真是切至动人!二、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章开篇叙写“海上凶神”,难以测知,几
22、乎不可战胜,收篇时点示这“海上凶神”原来是“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所造成的,首尾起到呼应的作用。通篇构思依循“怪病奇迹揭秘”的思路展开,突出了“奇迹”描写,显得重点突出,结构严谨,艺术地揭示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三、运用故事,普及知识。本文可以说是科普文章,却以故事的形色出现在儿童眼前,生动有趣,易于儿童接受,可见编者独具匠心!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简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一篇介绍现代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关系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以及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二、结构全文可分为2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
23、绍了国际互联网的构成原理、特点和主要功能。第二段(第34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国际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文章特点1、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比较、举例等方法说明抽象的科学知识。2、引号的作用突出,课文多次出现带引号的词语。、四、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应为互联网的结构原理的了解,奇妙之处的感悟、体会。五、教学建议本片课文是说明文,如果教师不做引导学生很难读懂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我想初读还是放手给学生,看自己读能读懂什么。然后让孩子们抓住作者的设问引入:“网”是怎么回事?读懂1、2段-国际互联网其实就是通过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无数条线,能在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本段落的其他文字
24、再说国际互联网的大和快,也就是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快:举例和比较来说明。大:打比方(包住地球的巨型的蜘蛛网-)-比喻(生活的世界-地球村)再让学生了解这些意外,还要引导学生感受本段落中“”引号的作用:特殊含义。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读懂与我们生活怎样息息相关:在读懂书上介绍的生活中的作用外,让学生凭借继续说一说用互联网还能做什么。在这里注意让学生说的同时,教师还要演示一些互联网的作用,特别是游戏外孩子不常用的网络功能:网上商场、电子钱包等等。习作5难点是指导学生用拟人化的手法用自述的形式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1、初读例文,感知写法。先让学生自由读两则例文片断,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你觉
25、得两篇习作在写法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通过交流让学生基本形成共识:这两篇习作片段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式来介绍熟悉的事物,使文章生动、有趣。2、再读例文,学习写法。让学生再次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哪些内容呢?3、明确要求,练习写作。先指名读例文前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前的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然后指导学生确定写作素材,最后练习写作。4、交流,评议修改。练习5内容有五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教学处处留心可先借助实物,请学生介绍电脑几个主要部件及其作用,然后利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读懂这则童话,感受到童话主要写电脑几个部件都在夸耀自己的作用最大,最后组织学生就文后的两个练习题展开思考、讨论和交流。教学时口语交际时,可先指导学生读懂练习要求,然后指导学生细读练习中列出的三个难题,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有把握解决的问题做准备,最后组织学生逐个问题进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提出本班当前遇到的难题,然后分小组讨论,想办法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