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案例及评析复习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案例及评析复习过程.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案例及评析-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案例及评析不论是阅读教学最初的切入,还是渐进的教学环节的展开,教师都须紧密联系课文的特点,尽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做到富有针对性、灵活和机动的引导,以便学生的阅读学习既能有所侧重,又能把握文章特色,以此有效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案例一】师:读了课题,引起你注意的是哪个词?生:民族。师:看到“民族”,你都想到了什么?生:不同的少数民族,平时的衣着打扮各有特色,但都很漂亮。我不知道,学生上学时要不
2、要像我们一样穿校服呢?生:不同的少数民族说话也不一样,那他们怎么交流呢?在学校里要不要都说普通话?生:他们是分民族编班上课,还是混在一起上课?师:你们说的都很好。“民族”一词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他们不同的衣着、语言等等,那么这些情况都是怎样的呢?我们翻开课本,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学生自由读书)师: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你们读完课文了,找到这句话了吗?(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段的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师:我们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到底如何呢?与普通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你们能不能找出每段的一句话来回答?生:第一段:“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第
3、三段:“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案例二】师: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到这句话。(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段的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师:大家找得都不错。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边疆的”“民族的”小学的特点呢?请认真阅读,划出相关语句。(学生读书,圈点勾画,汇报)生:我从“山坡、坪坝、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等语句感受到了边疆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住得很偏远,但上学途中的景色很美丽,心情也很愉快。生:我从“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读懂了这所学校确实是一所不同民族的小孩同在一起学习的学校,他们穿戴不同
4、、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他们很快乐。生:我从学校里竟然有“鸟儿、蝴蝶、猴子、松树、山狸”等动物感觉这所小学很独特。课文说它们是“山林里的朋友”,表明了小动物们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互不干扰,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很有趣。生:我从他们敲大青树上的铜钟来提示上下课时间感觉到他们的学习条件很差,但是又别有风味。师:是啊,同学们分别通过这些字句充分体会到了“边疆的、民族的”小学的特点很偏僻、条件也很差,但是那里的同学们却是很快乐很自豪的,因为那里有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有可爱的小动物,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让我们再找出相关语句来体会体会这种独特的乐趣吧!【案例三】师:(课件展示画面、播放音乐,教师旁白)粗壮的大青
5、树,古老的铜钟,“当,当当!当,当当!”上课了;“当,当当!当,当当!”下课了;“当,当当!当,当当!”放学了是哪儿的学校还用这么古老的铜钟呢?在这宏亮的钟声的召唤下,孩子们是怎样学习、怎样娱乐的呢?请大家翻开课本认真阅读。(按照上学、上课、下课的顺序分段学习)【评析】不同的教师面对的是同一篇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在具体的导入和展开环节的处理上,三位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三者并不存在截然的高低优劣之别,并且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上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说,它们是真正的“教无定法”的现实版本。三位教师的导入尽管不同,但是他们都把握住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在内容与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即:这所小学是一所
6、“边疆地区”的“民族”小学,其独特之处则体现在学生构成、学校环境以及学习气氛等几个方面,然后围绕着内容与表达上的特点,进一步安排展开环节的设置。类似于我们的民族小学这样的课文,其内容、情感以及表达上的特点比较明晰,学生往往可以在初次阅读课文之后即有所体会。一般来说,只要读者能够注意到文本题目之中的关键词语,他即可把握其特点。实际上,在面对一篇具体的课文时,其主要特点的理解与把握却常常不是仅仅注意到一两个词语或者语句就能实现的,即便学生能够找到“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这个关键句子,老师仍旧需要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边疆的、民族的”特点。换句话说,识别文本中能够体现其主要特点的关键词句仅仅是完整阅读过程的第一步,除此之外,它还需要读者整体把握文本,不断玩味语句背后的含义进而获得对其主要特点的生成与完形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