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浮力》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评课实录电子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浮力》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评课实录电子版本.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浮力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评课实录-浮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准备】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等物体。小组实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教材13面)。小组实验三:在实验二的材料基础上,补充二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记录表(教材14面)。【教学过程】一、感受浮力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
3、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4.出示教科书12页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2.教师根据学生讨
4、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播放微课程的视频)特别是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牛顿)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
5、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小泡沫塑料块中泡沫塑料块大泡沫塑料块自重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3. (播放微课程视频)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
6、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浮力课堂实录执教人:邹平县范公小学甘红艳一、导入: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上三块泡沫塑料块,一块木块,你知道泡沫和木快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吗?生:泡沫塑料和木块在水中都是浮的。师:这是大家在第一课都实验过的,如果我们把浮在水面的泡沫和木块轻轻压入水中,手会有什么感觉?每个人都亲自试一试,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感受。(学生体验)师:哪位同学说说你的感受?生1:按不下去。生2:越往下按越吃力。生3:把泡沫压入水中感觉水中有一个力在和手对抗。生4:把泡沫塑料往下压,水中的那个力越大,一松手,泡沫就浮上来了。师:这四位同学描述一个比一个详细,我们感觉到水中有一个力在和我们的手对抗,而且越往下
7、,这个力越大,这个力是什么?。生:浮力,师:是水产生的浮力,方向是怎样的?生:向上的。幻灯片出示:泡沫静止在水面时的受力情况。教师:把泡沫塑料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泡沫塑料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当泡沫塑料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且方向相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浮力板书课题:二、测量泡沫塑料在水中的浮力1.讨论测量方法师:如果把泡沫塑料压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会变化吗?说说你的猜测?生1:我觉得会变化,会变大。生2:我也觉得会变大,因为刚才我往水中压泡沫时,感觉到越来越吃力。师:这位同学能有根据的猜测,非常棒。怎样测量出泡沫在水中浮力大小,需要用到什么器材,怎样测
8、量呢?小组讨论一下。生1:我们组认为需要测力计,把测力计钩在泡沫的下面往水里拉,就可以测出浮力大小了。生2:那样的话就得准备一个足够大杯子,可是怎么拉?生3:我想问老师,测力计在空气中能测重力、拉力,能在水里测拉力吗?师:这个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测力计只能测重力,不能在水中测拉力。我们可以在杯子的底部固定上一个钩码,然后细绳穿过钩子,绳子的一端挂泡沫,另一端挂测力计,这样就可以测出压力了。这个道理就好像升旗的绳子,把绳子往下拉,就能让红旗升上去。我们利用杯底的钩码可以把向下的压力变成向上的拉力,能听明白吗?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更明白,我们来看视频,注意看清实验步骤.。2.讲解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测
9、量方法(出示微视频,学生观看)师:要测量泡沫在水中的浮力,我们首先要测量泡沫的自重,用量程小的测力计。然后把泡沫拉入水中,要用量程大的测力计,此时泡沫受到的浮力就是重力加拉力。各小组要分工明确,有实验员、观察员、记录员,按照课本中的表格准确记录数据。试验完成后,讨论表格下的问题。3.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 交流实验中的发现。师:各小组在实验中都能团结合作,准确的记录数据。下面请小组汇报实验中的数据和你们的发现。生1:泡沫的自重是.小部分进入水中的拉力.浮力。大部分浸入水中的拉力.浮力.全部进入水中的拉力.浮力.我们的发现:泡沫进入水中的浮力会变化,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生2:我们组的数
10、据与他们组的规律相同。我们发现:泡沫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就不同。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师:有不同的发现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屏幕:数据表和结论。三、 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的浮力大小1.师:同一块泡沫塑料进入水中的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老师这里有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让它们都完全浸入水中他们受到的浮力大小会一样吗?生1:不一样。生2:最大的浮力大,最小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小。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想法吗?想不想亲自测量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测。用我们前一个实验的测量方法测量出它们的浮力大小。师:实验前,我们再来明确一下试验中要测量的数据。出示记录表。2. 学生实验。
11、3. 交流、总结实验结论师:哪个小组说一下你们的发现?生:小泡沫快的自重.全部进入水中的拉力.泡沫块的浮力.中泡沫快的自重.全部进入水中的拉力.泡沫块的浮力.大泡沫快的自重.全部进入水中的拉力.泡沫块的浮力.出示记录表,记录数据师:一起来看这组的数据,你发现泡沫塑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生:与泡沫塑料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进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师:总结的很好,大家要学习从数据中总结规律,因为科学要尊重事实,看一下你们组的数据,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师:通过两个实验的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上浮的泡沫塑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泡沫塑料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进入
12、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四、 应用拓展师:现在请同学利用本节课学到知识,解释这个问题:把泡沫塑料压入水中,为什么一松手,泡沫会上浮?生: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师:对。压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重力,所以会上浮,浮到水面时,浮力等于重力,这是泡沫就不会运动了。上浮的泡沫塑料会受到水的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会受到水的浮力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浮力评课实录吴迎丽:教师在器材的准备上可以说比较充分、细致。在科学课中,材料是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测出上浮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上浮的原因。甘老师选取了数学上用的塑料量杯,能精确的看出物体
13、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三块泡沫塑料,大小选取适中。为了方便学生测量,在每块泡沫下都按上了小钩子。测量泡沫的重力时,需要小量程的测力计,而放入水中测量拉力时需要大量程的测力计,可见老师课前备课比较精细。实验用的量杯底部用强力胶粘上钩码,细绳穿过钩子,测泡沫进入水中的拉力,由于钩子与细线间的摩擦力较大,学生在实验室出现了困难,建议在杯底固定定滑轮可以减少摩擦力,节省实验的时间。刘富龙:在本课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准确测量、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建构。对于学生来说科学知识的形成需要证据,甘老师在讲解演示测量和计算方法后,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数据的测量
14、和收集,并让小组观察实验数据,总结泡沫塑料浸入水中的浮力是否会变化,做到了学为主体,教为辅。李红双:课堂中多媒体运用的较好。在感受了上浮物体的浮力后,出示受力示意图,讲解物体静止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讲解测量泡沫在水中的浮力时运用微课程视频,运用视频和图示讲解法,让学生明确了实验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提高了实验效率。两个实验完成后,出示记录表,根据实验数据总结两个实验的实验结论,让学生对本科的知识概念有明确的认识。孙淑英:教师的语言有时还不够到精准。例如最后拓展问题,为什么把泡沫压入水中,它会上浮?课堂提问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种沟通艺术,良好的沟通才可以让学生
15、学得更清楚更明白。孟丽萍:本科的课堂容量很大,有两个大的实验,每个实验中都有三次测量,完成教学任务很紧张。教学时间在合理分配一下。课堂中各小组的试验进度差距很大,最快的小组和慢的小组得相差5分钟,主要在于小组分工不明确、实验步骤不清楚。可见小组建设、小组水平,教师掌握的不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每个小组均衡发展。王家清:教师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浮力的的大小和方向,为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如导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木块、泡沫塑料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然后让学生轻轻将泡沫、木块压入水中,说说什么有感受,在这一环节,甘老师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去体验感受,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后,对于浮力的方向和大小就有了明确的认识。教师在提出”如果把泡沫塑料完全压入水中,他受到的浮力会变化吗,怎样测量受到的浮力?“这一问题时,学生说猜想,就依据了之前的感受。我觉得这一点很好,要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学生才会建构知识。这是学习科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