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教学文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教学文稿.doc(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全册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教学的新知识仍然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确定位
2、置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相比起旧版教材这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统计与概率”领域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再教学众数和中位数。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已把“众数与中位数知识”放到初中进行教学,今后小学将不在学习两方面的内容。“综合与实践”领域编排了三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知识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应用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一定的规律推算铁块的体积。第二次是结合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研究图形的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关系。第三次是使用工具或应用步测的方法,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实践活动的内容与新知识关系紧密,让学生在操作、探索、合作中扩展知识、增长才干。总
3、复习的内容也按四个领域编排。将在市毕业总复习研讨时进行解读与分析。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教材分析一、单元知识体系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这个单元里,初步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用百分数描述部分与整体或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改写,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进行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础上编排的,利用百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广泛应用。二、内容编排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例1、练习一,求一个数比另
4、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这一段是接着六年级(上册)求简单的百分率编排的。例2、例3、练习二,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可得利息金额。这一段应用百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4、练习三,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包括设计折扣和根据折扣求现价或原价的问题。这一段里有列方程解题,也有列算式解题,列方程求原价是重点。例5、例6练习四,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不再单独安排例题,而是由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带出。“整理与练习”综合全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三、具体解读下面结合每个例题的特点进行解读。1例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
5、,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1)引导学生画直观的线段图。教学例1时,可以先呈现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说根据这两个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在讨论中相机提出例题中的问题。(2)鼓励思路与解法多样。算法的探索引导学生从展开讨论开始,一是引导学生讨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一问题的含义,通过讨论,重点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二是讨论怎样列式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理解,或先求出两个已知数量的差,再用得到的差除以单位“1”的量;或先求出实际造林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在减
6、去100%,得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教学中第二种方法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学时要结合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算式的含义。(3)用类推与比较加深认识。“试一试”解决的问题与例1貌似相同、实质不同。所谓貌似相同,因为两个问题都是实际造林面积和原计划造林面积的关系,学生往往会从实际比原计划多25%得出原计划比实际少25%这个错误结论。其实,这两个问题有质的区别,首先是数量关系不同,作为单位“1”的数量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其次是两个问题的结果不同:实际比原计划多25%、原计划比实际少20%。为此教材里有比较两题的结果,分析结果不同原因的安排。2例2、例3: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
7、验,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迁移。纳税和收入利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例2教学纳税的问题,例3教学利息的问题,它们的解题思路与数量关系有相似的地方,适宜编排在一起教学。(1)创造迁移的氛围,让学生主动解决纳税问题。教学例2时,可以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重点让学生弄清“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这里需要帮助学生明确两点:第一,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就是说“缴纳的营业税应是60万元的5%”;第二,求60万元的5%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样,也用乘法计算。在这里需注意百分数乘法计算的问题:计算时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分数,也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同时当一个数乘分数的
8、计算比较麻烦时,把百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就有明显的优越性。例2计算应缴纳的营业税,“试一试”和练习中还要计算应缴纳的车辆购置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都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税率虽然不同,计算应纳税额的原理与方法是致的。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关于纳税的问题,实现例题到练习题的迁移。(2)引导学生理解利息的算法。教学例3时,重点要帮助学生弄清有关储蓄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可以先向学生说明什么叫存款或储蓄,再让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底注的一段文字,了解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等等。接下来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关系,从而掌握计算公式。根据以前的税法规定,获
9、得利息要缴纳利息税,“试一试”计算应缴纳的利息税以及纳税后的实得利息。例3与“试一试”有序地结合,为“练一练”和解答练习二第5、6题作了充分的准备。计算税后实得利息的步骤较多,因此,教科书里一般设计成连续的两问,先算应得利息,再算实得利息,适当降低解决问题的坡度,减少错误。同时根据最新税法规定,国家从2008年10月9日起将不征收利息收得税。所以尽量让学生做题时看清存款的时间与相应的要求。如果题中存款时没有时间说明,没有说明要征收利息税,我们可默认为是免交利息税。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最新的是2011年9月1日实行)及银行储蓄的利率,尽量让学生调查了解最新的数据,并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计算。
10、使学生通过调查计算出的数据与实际生活相符合。3例4:联系生活,解答“打折扣”的实际问题。学生已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例教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并沟通三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1)以百分数乘法为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4已知趣味数学打八折是12元,求书的原价是多少。教材先告诉学生八折是80%,还在底注里介绍什么是打折扣,以及折扣的含义,指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然后让学生思考原价和实际售价的关系,联系打折扣的含义,得到数量关系“原价80%实际售价”。在这个关系式里,已知实际售价、求原价,如果设原价
11、为x元,就能列方程解决问题。(2)用不同方法检验,沟通百分数问题的联系。检验实际问题的答案,一般不采用代入原方程的方法,因为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只能检验解方程,不能检验列方程。教材鼓励学生联系折扣的含义,用多种方法检验。“兔”检验实际售价12元是不是原价15元的80%,“鸟”检验原价15元的书打八折后的实际售价是不是12元。例题及两种检验,都在原价、现价、折扣三个数量里已知两个,求另一个,它们是有关折扣的三类实际问题。例题的解答及其检验,体现了各类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4例5、例6:列方程解答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例5把男生人数作为单位“1”,例6把九月份用水量作单位“1”,两道题都求单位“1”是
12、多少,在例4的基础上列方程解答。(1)利用线段图显示相等关系,分散列方程的难点。求单位“1”是多少的百分数问题一般列方程解答,找到相等关系。当单位“1”未知时,要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为初中的学习打下基础。例5用两条线段分别表示美术组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先画表示男生人数的线段是因为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让学生在图右边的括号里填写总人数,体会总人数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和,从而找到相等关系。例6用两条线段分别表示九月份和十月份的用水量,先画表示九月份用水量的线段是因为把它看成单位“1”的量。十月份用的水比九月份少,也就是“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这正是实
13、际问题的相等关系。教材利用线段图直观反映例5里的两个数量的相并关系,例6里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相等关系。两道例题列出的方程都形如“xaxb”,不仅设单位“1”的量数为x,还要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女生人数或十月份节约用水的立方米数,这是列方程的难点。教材让学生在例5的线段图上用0.8x表示女生人数,看着例6的线段图思考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立方米数怎样表示,能有效化解难点。(2)加强数量关系的练习,提高寻找相等关系的能力。第11页“练一练”第1题和例5相似,第2题是例5的变式。这些题的特征比较明显,有些题已知两个数量的和是多少,求两个数量各多少;有些题已知两个数量相差多少,求两个数量各
14、多少。已知的和或相差数经常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切入口,两个数量相加得到它们的总数、两个数量相减得到它们的相差数,往往是实际问题里的主要数量关系,也是列方程的相等关系。第12页“练一练”消化例6的思路,在说数量关系前先让学生试着画出线段图,在线段图直观启示下容易说出数量关系。学生看着线段图,联系已有的经验,可能说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如美术组人数舞蹈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美术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舞蹈组人数;舞蹈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美术组人数。要指导学生从中选择用于列方程的相等关系,从他们现有的解方程能力出发,选用的数量关系式必须保证未知数都在等号的左边。四、练习说明及学生困难分
15、析本单元共5个练习,结合例题教学教师可以灵活安排的练习内容。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估计学生会有以下一些困难。1、不耐心审题,找不准单位“1”。需加强各种对比性习题,分析数量关系。2、百分数乘、除法计算(包括方程)书中没有单独新授的例题,部分学生屡有错误。需加强小数乘、除法(包括方程)计算的分析与练习。3、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不能很快理解。如“钱生钱”“商品促销”“利息”“分段计算个人所得税”等问题需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解决。针对困难,练习时有以下几点建议:1、设计题组,加强概念。练习一里编排一些题组,旨在进一步加强百分数的概念。如第4题分别把会游泳人数或不会游泳人数与全班人相比
16、,得到的两个百分数是不同的。第5题里既有相同条件求不同的百分率,也有不同条件求相同的百分率,从中体会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的不同。第7题里虽然三个百分率的计算思路一致,由于利用的条件不同,因而结果也不同。2、关于纳税问题。练习二中最容易错的是第4题。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解税收征收标准,通过分段计算的方法理解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法。练习时不仅要关注教材中已知收入求个人所得税的解法,还要关注已知所缴纳个人所得税求月收入的解法。3、进行解决各类问题的练习,灵活应用数量关系。练习三里编排了关于折扣的各种问题,第1题已知原价和折扣,求打折后的售价;第2题已知打的折扣以及打折后的实际售价,求打折前的原价;第4题根
17、据原价和现在售价,求打的折扣。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能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含义和实际应用,灵活掌握数量关系。解答这些题都从折扣的具体含义分析数量关系,首先是“原价折扣现价”。在这个关系式里,如果已知原价求现价,可以列乘法算式计算;如果已知现价求原价,列方程是常用的方法。然后是“现价原价折扣”,即现在售价是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十,就是打了几折。练习三的第3题,把已知的百分数改说成打的折扣,启示学生求打的折扣就是求现价占原价的百分之几十,为第4题作了铺垫。(4)由百分数带出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六年级(上册)只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把稍复杂的求单位“1”是多少的问题安排在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出来,如练习四
18、第1416题。这些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和求单位“1”的百分数问题很接近,学生解答百分数问题的经验能够迁移到解答分数问题上。教材不编排分数问题的例题,把解答分数问题安排在练习四的最后中,意图是十分明显的,让学生在独立解答这些题的过程中实现认知同化。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材分析一、单元知识体系圆柱和圆锥都是平面与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是在圆的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通过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探索并应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二、内容编排全单元编排了5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例1、练习五,圆
19、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例2、例3、练习六,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例4、练习七,圆柱的体积;例5、练习八,圆锥的体积;“整理与练习”综合应用全单元的知识,“实践活动”扩展知识、开拓视眼。三、具体解读1例1:按“整体部分整体”的线索,分别教学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学生认识几何体一般先整体感知形状,再仔细研究结构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描述,建立形体概念。例1先教学圆柱的特征,再教学圆锥的特征。这是因为学生对圆柱已有直观感受,对圆锥比较陌生。圆柱和圆锥的形状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都有圆形底面、弯曲的侧面。先认识圆柱,有利于认识圆锥。(1)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例题在图画里呈现许多圆柱、圆锥
20、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从中找出圆柱形状物体,告诉他们有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还要回忆生活中的其他例子,体会这两种形状的物体是比较常见的,为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搜集了丰富的材料。(2)引导观察交流,分别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教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圆柱和圆锥,发现它们的特征。圆柱的特征突出三点:从上到下始终一样粗;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的特征也突出三点;有一个顶点;一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现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图文结合指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这些都是与形状特征有关的概念,还是继续教学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必需的基础知识。圆柱与圆锥的高
21、都是特定的概念,圆柱的高是它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圆锥的高是它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教材在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里用虚线画出了圆柱两个底面圆心间的线段,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还在图形外面标注“高”,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分别是这两条线段的长,还暗示了测量圆柱、圆锥的高的方法。2例2、例3:展开圆柱的侧面、表面、研究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2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例3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样安排,符合知识间的关系,突出侧面积是认知的重点。(1)指导展开圆柱侧面的方法,理解侧面展开后的形状。例2计算圆柱形罐头侧面的商标纸的面积,在问题情境里,学生知道商标纸是围到圆柱侧面上的,于是产生把商标纸展开的
22、愿望。教材指导“沿着接缝剪开”,接缝的长是圆柱的高,沿着接缝剪就是沿着高剪,展开是一张长方形纸。学生在“围剪展围”的活动中,体会了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2)指点方向,探索侧面积的算法。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长宽”,怎样利用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计算侧面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教材让学生研究这些关系,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这样,圆柱的侧面积就可以通过“底面周长高”计算。得出侧面积算法是推理的结果,在推理过程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得到培养。(3)画出表面展开图,研究表面积的算法。学生有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3、的经验,知道表面积是物体各个面的面积总和。例3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创造已有知识、经验迁移的氛围,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圆柱的展开图。为了能顺利地画图,例题的第一个问题是沿高展开侧面,得到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指导学生应用圆柱侧面积知识,先画出侧面的展开图。第二个问题是两个底面分别是多大的圆?指导学生根据圆柱立体图形里的底面直径,画出两个底面圆。通过画图,看到圆柱的展开图是一个侧面(长方形)和两个底面(圆形)组成的,由此得出“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的表面积。”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一要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二要根据已知的圆柱的有关条件,说说侧面积与底面积
24、的算法。由于圆柱表面积计算比较复杂,一般分步解答。3例4:应用转化策略,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是解决新颖问题的常用策略,也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表现。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运用了转化策略,分三步进行。(1)建立“等底”“等高”概念,形成“等积”猜想。例4教学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一个圆锥,图文结合指出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因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转化成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后推导的,学生需要形成“等底”“等高”概念。然后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底面积高”计算,得到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相等。由此猜想,圆柱的体积也与等底、等高的长方
25、体相等,形成了研究圆柱体积算法的思路。(2)割、拼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圆柱的体积是否与等底、等高的长方体相等,要看它能不能转化成相应的长方体。学生有圆转化成长方形的经验,以此为基础,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里讲“近似”,是因为拼成的物体的“长”是8段弧组成的曲线。由此想像,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的“长”越来越接近线段,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在切、拼操作以及想像中,实现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3)通过推理,得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切、拼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还要通过推理得到。教材先指导学生研究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
26、柱的关系,看到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再体会“底面积高”既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也算得了圆柱的体积。由此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便于记忆和应用。4例5:“估计-验证”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就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把圆锥转化成体积相等的其他物体有些困难。因此,教学圆锥体积公式采用的方法与圆柱不同(1)认识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估计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例5图示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指出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从图画直观,学生能确定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小,教材让学生估计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这里的估计不要求准确,也不要求全体学生有相同的答案,说成、或其他分数都允
27、许。估计要经过验证才能确认或修正,“估计验证”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2)通过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首先充分准备器材,找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各一个,教材图示了比较底面积和比较高的方法。然后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空的圆柱容器里,看看几次正好倒满。从倒沙子实验得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确认或者修正原来的估计。(3)利用圆柱体积算圆锥体积,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上面实验的结论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通过“底面积高”计算,所以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5实践活动: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数学课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综合与实践”
28、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生活中有大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它们的体积如何测量?这就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培养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1)转化成圆柱算体积。把土豆放入存水的圆柱容器,能测量体积。教材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先测量圆柱容器的底面积,以及放入土豆前的水面高度;再把土豆放进去,测量放土豆后的水面高度。学生能够从水面上升,体会那段圆柱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进行这项活动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圆柱容器的里面测量它的底面直径和水面高度,并算出底面积。二是帮助学生理解水面高度变化与土豆体积的关系。(2)利用质量与体积的比
29、值算体积。同一种材料,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比重)是一定的,物体的质量除以比重的商是物体的体积。如铁的比重是每立方厘米7.8克,一块质量为780克的铁块的体积是7807.8100(立方厘米)。这次实践活动的第二个内容就是应用这种关系算体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用测量土豆体积的方法分别测量两块铁块的体积,用天平称出这两块铁块的质量。第二步把两块铁块的体积和质量填入教材设计的表格,分别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发现比值是相同的。第三步用天平称出另一块铁块的质量,通过质量除以比重求出体积。开展这项活动除了要准备充分的材料,也要注意两点,一是测量的两块铁块的体积要尽量准确,否则,得不到“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0、一定”的结论。二是帮助学生理解质量除以比重的商其实就是算出的体积。四、练习说明及学生困难分析结合这个单元,学生常见的困难有:1、有关圆周率的计算错误较多,(复杂计算可用计算器,并学生进行有关圆周率的背诵。)2、计算圆锥体积忘记乘。(注重公式推导的过程,理解公式。)3、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部分学生不重视。(注意单位的不同及转换。)4、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实际综合运用。(学会认真分析题意,联系生活解答。)练习建议:1、通过识别加强形体概念。第19页“练一练”找出圆柱形或圆锥形的物体,进一步突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加强形体概念。有些物体的底面是多边形,圆形;有些物体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形,但大小不同;有些
31、物体的两个底面虽然是相同的圆,但两底之间不一样粗,它们都不是圆柱形的物体。2、在练习里发展空间观念。练习五第1题巩固有关圆柱、圆锥特征的基础知识。第2题指出圆柱、圆锥的三视图,体会从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要用平面图形来表示。第3、4题体会“形”旋转成“体”,“形”的尺寸决定“体”的底面大小和高的长短。第5题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制作圆柱、圆锥,体会侧面是平面图形卷成的曲面,学会测量底面直径和高的方法,计算底面周长和面积,复习圆的知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观察、操作、制作的过程中得到发展。3、灵活应用侧面积、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六是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实际应用,解答问题要重视“数学化”,把实际
32、问题抽象成计算侧面积、底面积或表面积的数学问题。如第1题求铝皮面积是计算圆柱形队鼓的侧面积,计算羊皮面积是求圆柱形队鼓的两个底面积。再如通风管是没有底面的,彩纸糊的灯笼只有下底和侧面。另外,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经常要进行繁琐的乘法运算。为此,本单元提倡学生使用计算器,把精力用于“数学化”上,用于规划解决问题的步骤上。4、编排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的专项练习。掌握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关键在理解和应用等底等高圆锥、圆柱的体积关系,即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练习八里有这方面的专项训练,如第2题、第4题、第5题等。第2题在圆锥容器里注满水倒入等底等高的空圆
33、柱容器,水只占圆柱容器空间的。因此,水面的高只是圆柱高的。第5题里的圆锥只与底面直径9厘米、高4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相等。圆锥与底面直径3厘米、高9厘米的圆柱的体积不相等,因为圆锥的底面积不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第三单元比例一、单元知识体系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是在初步认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组成比、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编排的,有助于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认识比例尺以及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初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在方格纸上按规定的比画出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充实了图形变换的知识和能力。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是教
34、材的一大特点。既能赋予比例丰富的现实意义,又能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数学含义,还能使解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有更多的思路与方法。二、内容编排全单元编排7道例题、三个练习,分成四段教学。例1例3、练习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例4例5、练习十,比例的性质、解比例;例6、例7、练习十一,比例尺的意义和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三、具体解读1例1、例2;在现实情境活动中,建立教学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1)联系“倍”和“比”的知识,揭示图形放大的含义。例1先教学图形的放大,在长方形画放大的情境中,要求学生说说“两幅画长的关系、宽的关系”。有些学生用“倍”描述,有些学生用
35、“比”表示,都利用了已有的知识、经验。这里要注意的是,应该把放大后的画(第二幅画)与放大前的画(第一幅画)比,教材归纳学生的思考,指出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图形按2:1的比放大。在这一段话里,揭示了图形放大的具体含义,示范了图形放大的规范表述。(2)促进认知迁移,体会图形缩小的含义。在初步理解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以后,教材提问:如果把第一幅画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缩小,初步形成图形缩小的概念。教学时,可以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与图形按1:2的比缩小进行比较。突出比的前项
36、指变化后的图形,后项指原来的图形。2:1的前项大于后项,表示图形放大;1:2的前项小于后项,表示图形缩小。(3)在方格纸上画图形,进一步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例2在方格纸上按照规定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与缩小后的图形,先思考放大或缩小后的长、宽各是几格,进一步理解3:1与1:2在图形放大、缩小情境里的含义,加强对图形放大、缩小的体验。2例3、以图形放大为素材,教学比例的意义。在图形放大的情境中能够写出许多组对应边长度的比,这些比的比值是相同的。利用这些比教学比例,一方面使组成的比例有具体的含义,有利于理解比例的意义。另方面通过对应边长度的比组成比例,能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放大。(1)分别写出各张照片长
37、和宽的比,分析两个比的关系。例3要求分别写出放大前照片的长与宽的比,放大后照片的长与宽的比。这两个比也是相对应的,都是同一图形里两条边的长度比,而且都把长作前项,宽作后项。学生思考两个比有什么关系,有人从比值的角度发现它们的比值都是1.6,有人从化简比的角度发现它们化简后都是8:5。上面的活动有两个作用,一是为教学比例积累素材。二是发展对图形放大的体会:长方形放大,不仅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与宽的比相同,而且放大前长与宽的比和放大后长与宽的比也相同。(2)根据比值相等写出等式,揭示比例的意义。两个比的比值都是1.6,两个比都能化简成8:5,这些都表明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等式。等式的左、右各是
38、一个比,表示两个比相等,教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里首次感知比例的意义。(3)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对应边的长度比,判断能不能组成比例。根据图形放大,学生还能写出放大后与放大前两个图形的长的比和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只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经过写出比、求比值,比较比值的大小、写成比例等一系列活动,能进一步体会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的方法。(4)在常见数量关系中体验比例的意义。图形放大与缩小为教学比例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认识比例不能局限于图形的变化。因此,练习九第3题、第7题扩展素材的范围,在常见数量关系里写比、求比值、组成比例,进
39、一步加强概念,也为教学正比例作些铺垫。3例4、在图形缩小的情境中教学比例的性质。比例的性质可用来解比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知识。(1)利用三角形缩小的数据写比例,认识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例4呈现三角形缩小的情境,缩小前、后的图形里标有底、高的数据。学生根据图形缩小的含义,利用图中的数据,能够写出许多比例。每个比例都由6、4、3、2四个数组成,四个数在比例中的位置有规律,这些都为教学比例的性质创造有利条件。教材举一反三,先在6:34:2里讲述比例的内项与外顶,再让学生指出其他比例的内项、外项,及时巩固知识。(2)在写出的比例中发现基本性质。比例的性质希望学生主动发现,因为性质比较明显。自己发现
40、性质,认识深刻、记忆牢固、便于应用。发现性质是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个案到全体的过程。“兔”看到了6、4、3、2四个数在比例中的位置规律,“猴”发现了性质的具体表现。教材要求再写出一些比例,体会规律存在于每个比例中。在此基础上,用字母表示、用语言讲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4例5、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解比例。例5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三点内容: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写出比例,应用比例性质求未知项,指出什么是解比例。(1)根据图形放大,写出比例。例题要求写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组成的比例,在这个比例里有三项是已知的,一项是未知的。因此,像列方程解决问题那样,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列出的比
41、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2)解比例是例题的主要教学内容。教材里写出了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一步,让学生思考根据是什么,体会应用比例的性质能够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并通过“试一试”“练一练”学会解比例。5以图形的放大、缩小为基础,教学比例尺。例6教学比例尺的意义,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1)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例题给出了草坪长50米、宽30米,草坪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要求学生分别写出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教材没有对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作解释,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会、识别。(2)指导统一单位。教材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统一单位
42、,可以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也可以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在交流中体会,实际距离改写成厘米为单位较方便些。如果把图上距离改写成米为单位,在化简比的时候较麻烦。“猴”写了长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鸟”写了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两个比化简成相同的比。因此,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只要利用一组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就够了。(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通过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学生初步感受了比例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材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两个数学式子,既精炼地表示了比例尺的意义,又表达了求比例尺的方法。(4)认识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另一种表
43、示形式。教学线段比例尺有两点作用,一是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意义,二是能方便地解决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问题。教材通过解释比例尺1:1000的具体含义引出线段比例尺,突出线段比例尺的特点,能直观地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若干米(千米)。线段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的意义是一致的,可以互相转化。如P49“练一练”第1题,左图的比例尺是1:22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200000厘米(即22千米),相应的线段比例尺也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2千米。右图的线段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22米(即2200厘米),相应的数字比例尺就是1:2200。6例7、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利用已知
44、的比例尺,可以求实际距离或者求图上距离。例7是求实际距离的问题,求图上距离的问题安排在练习里。例7鼓励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另外,还教学列比例解决问题。7安排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图形放大,发现面积与长度变化的关系。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探索图形放大,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联系。第一项活动是测量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宽,按图形放大的概念分别写出长的比和宽的比,估计放大后长方形面积与放大前的比是几比几,通过计算检验估计,初步体验图形放大时边长变化的比与面积变化的比是不同的。第二项活动测量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有关长度并计算面积,把数据填入表格,发现面积变化与长度变化的关系。第三项活动应用发现
45、的变化关系在校园平面图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各项活动的内容多、容量大,要仔细看书,明白每项活动的任务与要求。发现规律需要过程,三项活动体现出“初步感知研究发现理解应用”的过程,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也发展了数学思维。通过实践活动,对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能有更清楚的认识,进一步明白这里的比是相应边的长度比,不是图形的面积比。四、练习说明及学生困难分析这个单元安排了3个练习,练习中预计学生遇到的困难会有以下点:1、画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会把比的前后项混淆。2、判断能不能组成比例时不会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3、关于比例尺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不能清晰、快速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练
46、习时可以抓住练习中的经典题目进行变式、重组等。比如:1、练习九的第1、2题,全部练习后结合这两题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总结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与比前项、后项之间的特点,帮助弄清关系。(放大是比的前项比后项大,缩小是比的前项比后项小。)2、练习十的第1题,要求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能不能组成比例。练习后,可以再次让学生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练习十的第3、6、7、8题,在练习时帮助学生在写比例时强调要顺序统一。3、练习十一的第1、2、3题,要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比例尺的公式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后,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并归纳方法。其中结合第2题,要进行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
47、互相转换的相关练习。第四单元确定位置一、教材知识体系学生认识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能够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还掌握了比例尺的知识。本单元综合应用已有的经验,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基础上理解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含义,还要利用量角、画角的技能和比例尺的知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发展方向感。二、内容编排编排3道例题和一个练习,把教学内容分成四段。例1,理解新的方向词,用方向和距离讲述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指出它的位置;例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实践活动实际测量三、具体解读1例1:知道了物体所在的方向和
48、距离,就能确定位置。生活中用方向表示物体的位置不大精确,因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范围比较宽,而且仅有方向,没有距离。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实际距离三个具体内容。(1)引出新的方向词。本单元先后教学四个方向词,它们是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这些词是人们约定的,不能随意创造或变化。例1联系原有经验,航海情境图上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教材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引出了两个新方向词。在原有方向知识基础上认识新方向词,有助于理解词的具体含义。北偏东即正北往东偏些,北偏西即正北往西偏些。理解了北偏东、北偏西,再认识南偏东、南偏西就容易了。(2)用角度准确表示方向。北偏东仍然是较宽的范围,用来表示方向还不够精确。教材指出“从航海图上可以看到,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这里的北偏东30方向表示了轮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灯塔1是这条射线上的一个点。因此,方向词的后面添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