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重点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微生物学重点教学内容.doc(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兽医微生物学重点-兽医微生物学笔记重点串珠反应:在含青霉素0.5U/ml的培养基中,幼龄炭疽杆菌因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形成原生质体相互连接成串细菌特殊结构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黏液性物质,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1.抗吞噬作用2.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3.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与废物排出之地S层某些细菌的一种特殊的表层结构,完整包裹菌体,由单一的蛋白质亚单位组成,排列规则,呈晶格样结构1.分子筛和离子通道2.屏障作用,保护细菌3.黏附宿主细胞4.重要的表面抗
2、原鞭毛(flagellum)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是运动器官。鞭毛有抗原性。与致病性有关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芽胞形成后细菌即失去繁殖能力。产生芽胞的都是革兰阳性菌。菌毛(filus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Pasteurella)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G-菌抵抗力不强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是本属中最重要的畜禽致病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如猪肺疫、禽霍
3、乱、兔巴氏杆菌病等,动物患病痊愈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力,且对其他血清型具有交叉保护力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血液或血清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不溶血,瑞氏染色或美蓝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着色血清型:1.菌体抗原:16个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2.荚膜抗原:多糖成分,有6个型,微生物学诊断1.涂片或触片镜检染色(美蓝或瑞氏),两极着色2.分离培养麦康凯琼脂不生长,血平板不溶血3.动物试验病料悬液或培养物接种小白鼠,引起小白鼠迅速死亡里氏杆菌属(Riemerella)菌体呈杆状或椭圆形,多为单个,少数成双或短链排列。可形成荚膜,无芽胞,无鞭毛。G-菌,两极着色。鸭疫里氏杆菌(R.anatipestifer)
4、是本属的代表种,是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巧克力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平板上,呈圆形、微突起、表面光滑、奶油状小菌落。生化试验大多阴性,不发酵葡萄糖和蔗糖,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区别。血清型:21个型致病性:主要感染雏鸭,尤其23周龄者,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败血症和浆膜炎。诊断:涂片镜检(两极着色)、分离培养(巧克力培养基)、生化试验(不发酵葡萄糖和蔗糖)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小球杆菌,具多形性。新鲜病料呈两极染色,有荚膜和鞭毛,具运动性。代表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leuropneumoniae)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
5、菌在普通营养基不长,需添加V因子,常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血清型:本菌分为15个血清型致病性:猪是本菌高度专一性的宿主,寄生在猪肺坏死灶内或扁桃体,较少在鼻腔毒素是本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可产生4种细胞毒素,名为Apx,是一种穿孔毒素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多为短杆状,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的致病菌株有荚膜。G-菌,两极着色,抵抗力不强嗜血杆菌是一群酶系统不完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需要血液中的生长因子,尤其是X因子和V因子。培养特性:初次分离培养时供给5%10%CO2可促进生长,本属菌生长需供给X因子和V因子(细菌呼吸过程中起递氢作用的两种脱氢辅酶),在巧克力平板上生长
6、较佳。致病性:毒力因子包括荚膜、菌毛和内毒素等。与兽医有关的嗜血杆菌有:1副猪嗜血杆菌:可引起猪的心肌炎、腹膜炎、胸膜炎及关节炎等,常与猪流感病毒联合引起猪流感。2副禽嗜血杆菌:可引起鸡传染性鼻炎,导致产蛋量迅速下降。微生物学诊断1.显微镜检查:两极着色2.分离培养:血平板(生长不好或不长)巧克力平板(生长良好)3.卫星现象:可疑菌落,鲜血平板,再接金葡菌,培养,卫星现象4.生化试验5.血清学试验卫星现象:愈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落生长的本属菌菌落愈大,愈远的愈小,甚至不见菌落生长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埃希菌属(Escherichia)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散在或成对,周毛菌
7、,有菌毛。人畜共患病最重要的是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E.coli)培养特性:1.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2.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黑色带金属光泽菌落;3.致病菌株在绵羊血平板上呈型溶血;4.生化特性:糖发酵试验(发酵乳糖)和IMViC(+-)试验。H2S阴性抗原:1,菌体抗原(O抗原):其成分为LPS的多糖侧链。173种2,荚膜抗原(K抗原):其成分多数为多糖80种3,鞭毛抗原(H抗原)血清型(抗原式)表示方法:O:K:H,如:O8:K23(L):H19病原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1)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2)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
8、LTEC)(3)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4)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5)败血性大肠杆菌(SEPEC)(6)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一)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引起人和动物腹泻,主要毒力因子有两类:1.黏附素(定居因子)2肠毒素:分泌到胞外的一种蛋白质性毒素。(1)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对热敏感,可转变成类毒素,具有A和B亚单位。(2)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耐热,分子量小,无免疫原性。(二) 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LTEC)引起猪水肿病,有两类毒力因子:1黏附素F18,有助于细菌在肠
9、黏膜上皮细胞定居和繁殖。2类志贺毒素Vero毒素直接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毒力因子。(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表现为气囊炎、肺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输卵管炎等,有时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检查方法:(一)分离培养:选择培养基(二)生化试验:糖发酵、IMViC试验、H2S阴性(三糖铁培养基)(三)血清学试验: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与大肠杆菌相似,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无鞭毛不运动外,其余均以周鞭毛运动。培养及生化特性:在选择培养基上因不发酵乳糖而呈无色菌落。IMViC试验:-+-+;多数菌株H2S阳性。人畜共患病血清型(抗原式)表示方法:O抗原:第1相H抗
10、原:第2相H抗原,如:1,4,5,12:i:1,2;有Vi抗原的,则表示为O抗原:Vi抗原:第1相H抗原:第2相H抗原致病性:1专嗜性:如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2.偏嗜性:如猪霍乱沙门氏菌3.泛嗜性:如肠炎沙门氏菌诊断:(一)分离培养:选择培养基(二)生化试验:糖发酵、IMViC试验、H2S阳性(三糖铁培养基)。(三)血清学试验: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分枝杆菌属人畜和禽类慢性传染病牛分枝杆菌(M.bovis)细长、微弯的杆菌,无荚膜、芽孢和鞭毛革兰氏阳性菌,抗酸染色为红色专性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严格,在添加特殊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罗杰二氏培养基)上才能生长,但生长缓慢,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耐酸
11、耐碱致病性主要引起牛结核病。细胞内寄生。卡介苗(BCG)即将牛分枝杆菌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代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现广泛用于预防接种。微生物学诊断.涂片镜检:抗酸染色红色.分离培养:强酸或强碱处理后接种罗杰二氏培养基.细菌鉴定: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动物接种:兔有致病性.变态反应:PPD皮内注射法4mm以上为阳性;2-4mm为可疑;2mm以下为阴性。6.血清学检查: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芽胞杆菌属(Bacillus)需氧炭疽芽胞杆菌(B.anthracis)俗称炭疽杆菌,是引起人类、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炭疽(Anthrax)的病原毒力主要与荚膜和
12、毒素有关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在组织中或含血液的培养基可形成荚膜。芽孢在有氧条件下形成,位于菌体中央,无鞭毛培养特性1.需氧菌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0-37,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中即能生长良好。2.血琼脂上一般不溶血,但个别菌株也可轻微溶血。3.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沉淀生长4.明胶穿刺培养,呈倒松树状,表面液化呈漏斗状5.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可形成串珠反应,与其它需氧芽孢杆菌区别。抗原结构(一)结构抗原1.荚膜抗原:多肽,仅见于有毒菌株,与毒力和抗吞噬有关2.菌体抗原:多糖,与细菌毒力无关3.芽胞抗原:是芽胞的外膜和皮质组成,具有免疫原性微生物学诊断1.细菌学检查()镜检:大杆菌,两端平截,
13、竹节状()分离培养:用普通琼脂或血琼脂()纯培养:镜检、串珠试验、生化试验(4)动物试验:将检验材料制成悬液或纯培养物给小鼠注射,24-36h,小鼠死于败血症梭菌属(Clostridium)多数严格厌氧并非梭菌属的细菌均为梭状,如破伤风梭菌,芽孢位于菌体顶端,菌体呈鼓槌状,产生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致病性强产气荚膜梭菌(Cl.perfringens)可引起多种严重疾患,局部组织出现坏死、水肿、产气。n 菌体直杆状无糖培养基上可形成芽胞,多数菌株可形成荚膜,无鞭毛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菌落多为圆形、光滑、隆起、灰白色的圆屋顶样血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生化特性,
14、是对牛乳培养基的“暴烈发酵”。微生物学诊断1.直接涂片镜检:G+大杆菌,并有荚膜2.分离培养:接种血平板,有双层溶血环3.纯培养:引起牛奶暴烈发酵4.动物试验:小鼠、家兔或鸽5.肠毒素检查:取回肠内容物加适量灭菌生理盐水稀释,经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分成两份,一份不加热,一份加热,分别静脉注射家兔或小鼠。如有毒素存在,不加热组动物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而加热组动物不死亡。破伤风梭菌(Cl.tetani)引起人畜破伤风的病原,本病以骨骼肌发生强直性痉挛的症状为特征严格厌氧菌致病性此菌产生两种毒素:1.破伤风痉挛毒素2.破伤风溶血素革兰氏阳性球菌球菌阳性: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阴性:淋球菌、脑
15、膜炎球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引起化脓性炎症、败血症,食物中毒、毒性休克综合征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无芽孢和鞭毛,个别形成荚膜培养及生化特性1.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血平板上生长更佳,致病菌株溶血3.产生金黄色色素4.高度耐盐5.分解葡、乳、麦、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株能分解甘露醇。致病性和毒力因子毒力因子主要包括酶和毒素1.毒素(Alphatoxin)溶血素(-haemolysin)2.肠毒素(enterotoxin)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即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3.凝固酶(coagulase)能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集的酶类物质。4.耐热核酸酶(t
16、hermonuclease)、纤维蛋白溶酶fibrinolysin)、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等利于细菌扩散。5.毒素休克综合症毒素1(toxicshocksyndrometoxin1,tsst-1)鉴定:纯培养物1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1)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2)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3)发酵甘露醇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可引起多种动物发病,如牛羊乳房炎,猪的败血症等。兰氏(Lancefield)用温热的稀盐酸浸出C抗原,与特异性血清作沉淀反应,将链球菌分为20个血清群(A-V,缺I和J)链球菌间,因表面蛋白质抗原不同,又分不同型。根据溶血现象分类型溶血
17、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多为条件性致病菌。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的溶血环。致病力强。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也称为不溶血性链球菌。无致病性培养特性营养要求复杂,需补充血液、血清、葡萄糖等。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致病性胞壁脂磷壁酸(LTA)M蛋白一旦病菌大量繁殖则产生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等毒性物质,透明质酸酶、链激酶、DNA酶等侵袭性物质。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李氏杆菌属(Listeria)有7个种,代表种是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monocytog
18、enes),引致人和动物的李氏杆菌病。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不形成荚膜、无芽胞,有鞭毛胞内寄生菌培养特性普通琼脂平板上可生长,光滑型、蓝绿色光泽菌落;血清琼脂培养基上可见其周围狭窄的溶血环;半固体培养基上穿刺培养,沿穿刺线呈云雾状生长。致病性不被宿主细胞吞噬而不被破坏。产生的李氏杆菌溶血素O(listeriolysinO,LLO),与其能在巨噬细胞内生长有关。可使牛、绵羊、山羊、禽等动物发病,成年牛、羊往往表现为神经症状的“转圈病”。510的人是无症状健康带菌者,孕妇感染本菌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并致胎儿流产。微生物学诊断镜检:G+小杆菌分离培养:蓝绿光泽的菌落,溶血纯培养:溶血检查、运动性检查
19、、生化特性鉴定动物试验:小鼠腹腔注射,剖检肝脏坏死,分离细菌血清学检查:凝集反应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只有1种,即猪丹毒丝菌(E.rhuriopathiae),是猪丹毒病的病原体,通称猪丹毒杆菌。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胞培养与生化特性微需氧菌,普通琼脂上生长不良,血平板上生长茂盛,灰白色露滴状小菌落,并形成溶血环,微生物学诊断涂片镜检:G+纤细的小杆菌分离培养:血平板细菌鉴定: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血清学诊断:凝集试验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布氏杆菌属(Brucella)布氏杆菌又名布鲁菌主要寄居于肝、脾和淋巴组织内的单核细胞中,是胞内寄生菌。多单在,不形成芽胞和荚膜,无鞭毛。革兰
20、氏染色阴性,但着色不佳。柯兹罗夫染色法染成红色,其他菌呈绿色。在培养基中加入少量血液、血清或肝浸液,可促进生长,不溶血致病性主要致病物质有内毒素、荚膜和透明质酸酶病畜主要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乳腺炎、子宫炎等。孕期动物对布氏杆菌最敏感,感染后常引起流产血清学检查:用已知的布氏杆菌检查动物的血清抗体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大动物血清凝集价达1:100时阳性,1:25可疑;小动物1:50为阳性,1:25可疑补体结合试验慢性布氏杆菌病诊断。规定1:10被检血清阻止溶血在50%以上即阳性螺旋体(Spirochaeta)二分裂繁殖主要生物学特性1.形态:螺旋状,有些可通过细菌滤器或滤膜。2.结构:
21、原生质柱、轴鞭毛、外鞘。3.运动性:运动活跃4.繁殖方式:以二分裂法繁殖。5.核酸:核酸兼有RNA和DNA。6.染色:革兰氏阴性,但大多数不易着色。7.培养特性:多数需厌氧培养,营养要求较高,有些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猪痢疾短螺旋体(B.hyodysenteriae)伯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引起莱姆病(Lymedisease)的病原体,此病由硬蜱(Ixodes)为传播媒介,感染人和犬、牛、马等动物,可致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病人出现的第一个病症是被蜱叮咬的部位呈圆环状疹块。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又译作霉形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细菌,是目前已知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繁殖的
22、最小微生物具有多形性、可塑性和滤过性。无鞭毛,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着色不良,姬姆萨或瑞氏染色良好,呈淡紫色。霉形体的细胞膜具有三层结构,内、外层主要是蛋白质,中间层主要是脂质(固醇含量高)。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需牛心浸液,酵母膏,辅酶I、氨基酸等。生长缓慢,菌落呈“荷包蛋状”(猪肺炎霉形体除外)引起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喘气病、禽败血霉形体感染等,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与细菌L型的区别支原体L型 遗传上与细菌无关与原菌有关,常可以回复 细胞膜含高浓度固醇细胞膜不含固醇 在一般培养基中稳定大多需要高渗培养 生长慢,菌落小菌落稍大0.1-0.3mm0.5-1.0mm 菌落中心深埋于培养基中菌落生长于
23、基质表面,不易刮除易于刮除 液体培养混浊度低有一定混浊度立克次体(Rickettsia)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引起人和动物立克次体病(如Q热、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生物学特性1.多形性,主要是球杆状2.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多数不能通过细菌滤器。3.革兰氏阴性,有细胞壁4.专性细胞内寄生5.以二分裂方式繁殖6.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尤对热敏感7.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中,通过叮咬感染人和动物衣原体(Chlamydia)细胞内寄生引起人和家畜的衣原体病。生物学特点革兰氏阴性,圆形或椭圆形含DNA和RNA两种核酸有由粘肽组成的细胞壁细胞内寄生(鸡胚或细胞培养、动物接种)独特的发育周期,并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
24、某些抗生素敏感包涵体(inclusion):是衣原体在细胞空泡内繁殖过程中所形成的集团形态,内含无数子代元体和正在分裂的网状体。沙眼衣原体:人的沙眼肺炎亲衣原体: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鹦鹉热亲衣原体:畜禽肺炎、关节炎、流产,也可引起人的肺炎牛羊亲衣原体:牛羊关节炎、脑脊髓炎、腹泻真菌(fungus)分为酵母菌霉菌担子菌酵母菌(yeasts):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类,主要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等,以芽殖为主。有性繁殖:主要是产生子囊孢子霉菌(molds)丝状真菌的统称形态与结构丝状菌能长出菌丝(hypha),有的菌丝上长出孢子,各丝状菌长出的菌丝与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霉
25、菌的重要标志。依功能分: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按分化程度分:无隔菌丝有隔菌丝孢子(spore)真菌的繁殖结构一条菌丝上可长多个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孢子可发育成菌丝体。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不同。病毒形体微小,结构简单,仅含有1种核酸DNA或RNA,复制为其繁殖方式,严格细胞内寄生,非细胞形态微生物病毒的特点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以自身的核酸为模板进行复制;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和转移RNA合成病毒的蛋白质);6.对干扰素敏感,而抗菌药物不敏感。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区别人工培养基上上的生长二等分裂DNA和RNA核糖体对抗生素的敏感
26、性对干扰素的敏感性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含1种+病毒子(virion):一个形态和结构上完整的病毒颗粒测量病毒的单位为纳米(nanometer,nm),痘病毒最大,约300nm;圆环病毒最小,约17nm病毒的结构(见课件)脂溶剂可去除囊膜,使病毒丧失活性。对称型螺旋状对称20面体对称邻体复合对称型有些病毒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或RNA也能感染细胞,这样的核酸称为传染性核酸DNA病毒多数为双股、线状;RNA病毒多数为单股线状,不分节段正股(positivesense)以mRNA的碱基序列作为标准,凡与此相同的核酸负股(negativesense)与其互补的核酸动物病毒中螺旋对称的病
27、毒均属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除痘病毒外,所有脊椎动物DNA病毒均为20面体。复合对称的病毒有噬菌体,痘病毒。科(family)和属(genus)是病毒分类系统的最主要单位三大类病毒:DNA病毒类、DNA反转录与RNA反转录病毒类、RNA病毒类。第7次分类报告在部分科之上建立了3个目:尾病毒目(Caudovirales)涉及噬菌体,单负股病毒目“Mononegavirales”以及套式病毒目“Nidovirirales”涉及动物亚病毒(subvirus):1.类病毒(viroid):由环状RNA分子组成,不含蛋白衣壳。在植物中发现。2.朊病毒(prion):只含传染性蛋白病毒的复制主要包括吸附
28、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四个连续步骤感染比(multiplicityofinfection,MOI)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感染病毒的细胞数与细胞总数之比血凝作用(HA)其本质是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血凝抑制作用(HI)病毒的特异抗体可抑制其血凝作用血吸附(haemadsorption)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血凝作用,是将红细胞吸附于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无囊膜的病毒一般经过细胞膜吞入,称为病毒胞饮,如腺病毒、小RNA病毒等有囊膜的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的核衣壳直接进入细胞浆内绝大多数DNA病毒均在细胞核内组装,RNA病毒和痘病毒在细胞浆内组装。双股DNA病毒的增殖周期(笔记)缺损型干扰(d
29、efectiveinterfering,DI)突变株(DI颗粒)自身不能复制,只有在亲本野生株作为辅助病毒存在时才能复制,但又干扰亲本病毒的复制,导致后者数量减少。是一种缺失突变的产物。DI突变株特点1.含正常的衣壳蛋白质2.只含有正常基因组的一部分3.只能在正常同源病毒同时存在时才能繁殖,这时同源病毒成为辅助病毒(helpervirus)4.特异性地干扰同源病毒的繁殖,经连续传代后,DI颗粒增多重组(recombination)将两个有亲缘关系但生物学性状不同的毒株感染同一个宿主细胞,从而可发生核酸水平上的互换,产生兼有两亲本特性的子代,称为重组。重配(reassortment)对于分节段的
30、RNA病毒,通过交换RNA节段而进行的重组称为重配。病毒的培养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细胞培养细胞培养优点:1.每个细胞生理特性基本一致,对病毒易感性相等2.无个体差异,准确性和重复性好3.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细胞培养本身就能显示病毒的生长特征5.应用空斑技术可进行病毒的克隆化原代细胞(primarycell)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消化处理,使细胞分散而得到的细胞。二倍体细胞株(diploidcellstrain)将长成单层的原代细胞消化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培养传代,其染色体数与原代细胞一样,保持其二倍染色体数目的细胞,称为二倍体细胞。传代细胞系(establishedcellline)能在体外持续
31、增殖传代的细胞,大多数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成。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CPE)由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损伤。CPE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常见的细胞形态学变化为细胞变圆、坏死、溶解、脱落或形成合胞体。有些病毒能形成包涵体。病毒感染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宿主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非但未能阻断病毒吸附宿主细胞,反而增强了病毒对细胞的感染,提高了病毒的滴度。将适当浓度的病毒悬液加入单层细胞培养中,当病毒吸附细胞后,再覆盖一层融化的琼脂。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后产生局限性病灶,病灶逐渐扩大,肉眼也能看见,此即空斑(plaque)。空斑是由一个感染性病毒粒子复制
32、形成的,类似于细菌的菌落,称为空斑形成单位(PFU)。包涵体(inclusionbody)是某些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特征性的形态变化,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胞浆或胞核内出现的呈嗜酸性或嗜碱性染色、大小数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团块状结构,称为包涵体。干扰素(IFN)由病毒或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糖蛋白抗病毒作用:干扰素不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作用于邻近的细胞,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这些抗病毒蛋白降解病毒mRNA、抑制蛋白合成。干扰素作用具有宿主特异性,而无病毒特异性。RNA干扰(,RNAi)指细胞利用内源或外源的小分子双股RNA片段,特异性地降解同源基因的mRNA
33、,从而导致靶基因转录后的基因沉默(posttranslationalgenesilence,PTGS)的现象。具有反转录过程的病毒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RNA病毒嗜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DNA病毒,感染人。反录病毒科的特点1.有囊膜,直径80-100nm2.三层结构:基因组-核蛋白复合体-螺旋对称,衣壳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糖蛋白突起(纤突)3.基因组为二倍体2条单股正链RNA组成的二聚体,4.病毒具有反转录酶反录病毒科代表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Avianleucosis/sarcomaviruses)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朊病毒(Prion)
34、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患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朊病毒是机体正常的PrPc变构形成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表现突然发作、运动失调、性情暴躁痒病(Scrapie)双股RNA病毒分节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病毒颗粒近似球形,无囊膜,有内、外双层衣壳,20面体对称,基因组为线状双股RNA,有10-12个节段,病毒在胞浆内复制,某些种具有血凝性。双RNA病毒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胰坏死病毒(Infectiouspancreaticnecrosisvirus,IPNV)核衣壳20面体对称,无囊膜,单层衣壳,基因组为
35、双股双节段RNA,病毒在胞浆内复制。双股DNA病毒痘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科虹彩病毒科疱疹病毒科腺病毒科多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痘病毒科Poxviridae胞浆内复制,出芽方式释放代表性病毒:1.痘苗病毒(Vacciniavirus)2.绵羊痘病毒(Sheeppoxvirus)3.鸡痘病毒(Fowlpoxvirus)4.口疮病毒(Orfvirus)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仅有一个病毒,即非洲猪瘟病毒(ASFV)。病毒特征:二十面体对称,双股DNA,有囊膜。有血吸附但无血凝作用。致病性:是唯一已知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由软蜱传递,自然条件下仅家猪易感疱疹病毒科核衣壳20面体对称.有囊膜
36、,囊膜表面有纤突.基因组为dsDNA,病毒感染细胞内可形成特征性嗜酸性核内包涵体代表病毒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马立克氏病毒(Mareksdiseasevirus)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Avianinfectiouslaryngotracheitisvirus)鸭瘟病毒(Duckplaguevirus)伪狂犬病病毒猪作为本病毒的原始宿主和储存宿主马立克氏病病毒主要侵害鸡毒株分为3个血清型,血清学1型与毒力和致癌性有关腺病毒科无囊膜,衣壳20面体对称,双股DNA,对宿主有高度的特异性。CPE表现为变圆、肿大,出现核内包涵体代表病毒:毒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不分节
37、段的单负股RNA病毒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波纳病毒科(Bornaviridae)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病毒粒子球形或丝状,核衣壳螺旋对称,单负股RNA,不分节段。有囊膜,表面有纤突,纤突有两种糖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及融合蛋白(F)。代表病毒:1.新城疫病毒NDV血凝性,神经氨酸酶活性,细胞融合2.犬瘟热病毒(CDV)纤突只含血凝素而无神经氨酸酶。弹状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子弹状,核衣壳螺旋对称,单负股RNA,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有些具有血凝性,细胞浆内增殖。代表病毒:狂犬病
38、毒(Rabiesvirus)分节段的负股RNA病毒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布尼病毒科Bunyaviridae砂粒病毒科Arenaviridae正粘病毒科有囊膜,表面有两种纤突: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基因组为线状单负股RNA,分节段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及神经氨酸酶(N)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分类指标禽流感病毒AIV禽流感的高致病力毒株对鸡有致病性,旧称“真性鸡瘟”(fowlplague),现名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单股DNA病毒细小病毒科(Parvovidae):单股线状DNA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单股环状DNA细小病毒科单股DNA,无
39、囊膜,20面体对称,平均直径18-26nm,病毒在细胞核内增殖,且与细胞活力有关。除鹅细小病毒与阿留申病毒外,本属其它主要成员都有血凝性。代表病毒:(一)犬细小病毒CPV有血凝性(二)猪细小病毒PPV有血凝性,出现核内包涵体。(3)鹅细小病毒GPV无血凝性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单股环状DNA,无囊膜,20面体对称。目前已知最小的病毒,病毒在细胞核内增殖鸡贫血病毒、猪圆环病毒、鹦鹉喙羽病病毒猪圆环病毒PCV可导致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单正股RNA病毒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冠状病毒科:有囊膜,表面有棒状纤突代表病毒:1.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严重腹泻和失水为主要特征2.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IBV)气喘和呼吸抑制,产蛋量下降;支气管有干酪样渗出物,“花肾”,有尿酸盐沉积。动脉炎病毒科:代表病毒: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猪蓝耳病”,危害种猪、繁殖母猪和仔猪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FMDV)最早发现的人和动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