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教程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教程文件.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小学语文论文漫步诗意丛林探寻最佳路径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摘要:人教版语文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名家诗篇。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教师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此类教材的教学。本文着重讨论古诗词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情景表演、拓展三方面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多媒体应用情景表演拓展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典籍中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的许多教师却不能很好地把握此类教材,往往造成教
2、学目标制定的偏离,学生对内容的一知半解。近几年,古诗词教学被专家、一线教师空前重视,从各级各类教学观摩课来看,教学策略层出不穷,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教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对一些“新鲜教法”的理解和操作有所偏差,造成古诗词教学的低效。下面,我试从古诗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入手来思考小学古诗词教学。误区一:滥用多媒体华而不实古诗词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意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一般是在诗歌教学开始时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描绘的景物,通过这些景物来激发学生的联想,调动学生的感官,这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带学生进入诗歌的意
3、境中去,进而比较容易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许多教师都认为这非常符合现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要求。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先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体会到诗人的感情。通过多媒体的渲染,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然而,这种效果的获得不是经过诗歌的赏析,而是多媒体的渲染作用。即使我们接着赏析诗歌时学生可能会对其中的意象心领神会,那也是早有了心理暗示才水到渠成的。这样的的教学并没有引发学生的思维,反而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悟,阻碍了他们独特的
4、想象和体验。而诗歌说到底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诗歌鉴赏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非被动的接受、消极的服从。尽管多媒体的介入,让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由于把握不当,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陷入了“华而不实”的尴尬境地。对策:有效整合多元互补巧为径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多媒体和古诗词教学的互补点,将它们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那么二者将会相得益彰,互为一体,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创造美。学生不仅学得兴趣盎然,而且还学得扎实有效,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古诗词教学的质量。下面我将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地整合多媒体资源和古诗词教学内
5、容。一、巧用多媒体,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美古诗词用词非常凝炼,一字一词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结果,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来理解诗意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难点。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可见的形、声、光、色,有利于学生推敲、理解,体会作者遣词用字之妙。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生”字用得十分巧妙。教学时,我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当学生疑惑不解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香炉峰上,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景象美不胜收。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
6、看到云雾升起,不久就会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一比较解读,让学生明白了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仙境之中,所以诗人就不用“升”而用“生”了。再如,在学习“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一诗句中的“挂”字时,我还是进行直观比较教学。我先在电脑屏幕上出示两种不同形状的瀑布:一种是垂直型瀑布,一种是倾斜型瀑布。紧接着我问学生:这是两种形状不同的瀑布,哪一种才是李白诗中所写的挂着的瀑布?并说说你的理由。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们一下子明白李白诗中所写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并体会到“挂”字用得如此精妙与传神,它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两张简
7、单的电脑图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挂”的意思。二、巧用多媒体,唤起想象,训练表达美在古诗词教学中,常遇到语言难以明喻的抽象、晦涩的教学内容,它们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差甚远,存在一定的时空差距。而小学生思维与想象能力不够完善,所以难以体验。为了帮助理解,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诗中重要的而又想象不到或想象比较模糊的地方图形化,缩短时空距离,真实再现,变无形为有形,变无色为有色,变无声为有声,充分调动其想象力去感悟作品,产生共鸣。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第一句时,我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视频。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我问:“如果你也来到庐山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香炉峰上团团雾
8、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之中。”又如在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境时,我关掉视频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提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这样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不仅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三、巧用多媒体,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古诗词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
9、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词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平。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让学生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我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自己练读。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与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找到了差距后,他们练得更欢了。孩子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同时也受到了美熏陶。误区二:情景表演喧宾夺主情景表演是一些老师在古诗词教学特别是在公开课教学中常用的策略。然而,我在听课中
10、发现两种偏差,一种是在操作策略上的把握失误。如有些教师在课前事先安排好课堂上的情景表演,但这本质上是为演而演,也许这样做课堂教学气氛会好一些,但有做假之嫌;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表演是随意发挥,但往往因为没有掌控好表演的时间而耽误了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的时间,容易进入“喧宾夺主”的误区。如一位老师执教孟郊的游子吟时,在学生没有进入意境的情况下,执教老师执意编剧表演:老师当母亲,学生当儿子,进行了“母子”对话,但对话内容却围绕孩子的学习情况展开,很明显教师的这一情景表演严重偏离了诗歌内容。通过反思分析,这位教师主要想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演中悟诗情,在演中悟诗意,其执教意图是完全正确的。可问题出
11、在于“儿子”没有情感作铺垫,只顾表演效果,演中不读,所以最后呈现的结果难免会差强人意。对策:明确目标乱花迷眼我独清古诗词教学情景表演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发展语言能力,体悟诗人的情感,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情景表演的目标,明确自己是想通过情景表演让学生得到哪些能力的提升。唯有如此,课堂上的情景表演才不至于喧宾夺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古诗教学,下面例举两种常见策略。一、演训结合古诗词教学中把课堂表演和语言训练、语言积累相结合,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和古诗词积累。大家耳熟能详的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草时设计的表演可谓匠心独运,以下是于老师的教学片断。于老师教学古诗草,
12、进入复习阶段。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干,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
13、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
14、于老师通过不同角色的转换,让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说出了诗意,强化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诗词的积累。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肯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记。可见,古诗词表演要富有情趣,犹如教学的润滑剂,演训结合、寓庄于谐,寓教于嬉,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学习成为愉快的享受。二、以演生情古诗词情景表演另一种目的是以演生情,即让学生想象画面,体悟诗情。但必须在学生读懂诗歌,了解诗歌的大意后,才能采用以演生情的策略。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挖掘诗词的空白点,结合诗歌的诵读,让学生演中悟情。如教学游子吟中的“密密缝”一词,老师让学生想象画面,师生进行对话表演:“要是你就是诗中的儿子,联系意恐
15、迟迟归,想想慈母在儿子的衣中缝进了些什么?”通过师生表演对话,学生入了诗境,感受到了母爱之深。误区三:过度拓展南辕北辙随着新课程的的实施,许多教师都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着拓展教学的实践。然而,由于观念的偏差、研究的匮乏,教师们在拓展时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拓多了,使古诗词课堂变得臃肿起来;二是拓深了,使古诗词拓读举步维艰;三是拓乱了,使古诗词教学迷失了方向,甚至陷入了“南辕北辙”的误区。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渔歌子的教学案例片断。师:他哥哥对他的不归有些着急,写下了这么一首词。(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师生合作,采取三环叠唱的方式对读
16、兄弟俩的词。第一环,师引读:“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对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第二环,师引读:“狂风浪起且须还。”生对读:“斜风细雨不须归。”第三环,师引读:“且须还。”生对读:“不须归。”师:张志和留恋青山和绿水,自称是江波钓徒。(出示唐书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师:看了以后,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从以上教学片断中可见,这位教师有着深刻的资源意识,比较重视拓展。在课堂上不仅引入了诗人的传记,还引入了其哥哥所写的一首诗,师生双方开始了三环叠唱式的对读。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可是,关于“草堂松径已胜攀”的意思,课
17、后问学生,他们一脸茫然。既然不知其意,怎么会应对自如,读得如此有声有色呢?学生倒也直接:“这很简单。找到相同位置的词句与老师对着读,再摇头晃脑一番,韵味自然就来了。”听课教师面面相觑:原来聪明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在揣测教师的心意。这样的课堂,学生与静思默想基本“无缘”,和潜心会文几乎“绝交”,有的只是热热闹闹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教师呢,游离诗词、旁征博引,走马灯般将拓展材料一一展示给学生。于是,诗词成了引文,而课外拓展反倒成了教学的主题。对策:合理筛选书市万卷适我取古诗词虽然为我们选择拓展性阅读材料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但任何事都讲究“度”,拓展也同样如此。因此,教师要“精选”拓展性材
18、料,去粗取精、披沙拣金,突出教学重点。一、拓展在理解阻塞处上述案例中,为体现“原汁原味”,教师在引进资料时,还选择了引用古文。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倡导“深入浅出”,链接资料主要是为了起沟通作用。然而,教师却忘记了学生读古文有障碍,生僻难懂的古文,让学生深感学习古文的滞涩,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我认为,教师不应该在此环节引用古文,而应用简洁直白的语言将作者的生平娓娓道来,或者穿插讲述诗人的故事,使学生在心理上对作者产生亲近感。二、拓展在比较品评处古诗词学习不是孤立的,读古诗词时,链接引入其他古诗词,可以出现多种意义的互照互证,加深理解。在教学渔歌子时,教师可以引入后代诗人仿渔歌子的体式、意境或词句
19、而翻出的新作,如苏东坡的浣溪沙。教师从写作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词进行对照阅读,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感悟模仿的魅力。当学生吟诵着苏东坡的“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时,肯定会感受到模仿对写作的重要性。三、拓展在文体把握处相对古诗而言,词较为少见。学生以前只接触过白居易的忆江南,对词知之甚少。面对教师从网上搜集来的关于词的知识,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在学完渔歌子后,教师可以把目光投注在对词的文体特点的感知中。我们可以出示张志和的另外四首渔父歌,让学生任选一首学习。那么,学生在学法迁移中,在
20、品读感悟中,将会自然而然明白关于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原来同一词牌的词格式、字数都一样,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隽永的语言,深刻的内涵,精妙的佳句,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只有重视古诗词教学,正确把握作品内涵,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欣赏古诗词的美,让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金光闪烁,励人意志,催人奋进。参考文献1董玲.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教法研究.2孙小刚.古诗词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学生之友.2011,(02).3沈火种.古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与管理.2006,(05).4曾杨明.小学古诗词教学常用策略思考.小学教学.2011,(05).5周晓红.古诗词教学拓展的误区与对策.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1,(11).6盖艳.小学古诗教学应慎用多媒体.教育管理.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