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座教学内容.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227931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座教学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座教学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座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座教学内容.doc(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座-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解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概述v 企业所得税作为一个年度性税种,以整个企业(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一个纳税年度内的税收利润(即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计税依据。故纳税人只有在年度终了后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准确核算全年的应纳税额。为了保证国家税收收入及时均衡入库,方便纳税人合理安排资金,税法规定,纳税人按月份(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统一核算全年应缴企业所得税额,办理税款结算,实行多退少补。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v 1.居民企业年度纳税申报表v (1)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01号),印发了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汇算清缴年度纳税申报表。v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1081号),对国税发2008101号的填表说明进行了重新规定。v (3)实行核定征收的居民企业,在办理年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采用国税函200844号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进行汇算清缴。2.非居民企业年度纳税申报表v (1)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适用于查账征收的非居民企业;v (2)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年度纳

3、税申报表(B),适用于核定征收的非居民企业。v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居民企业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801号)3.企业年度关联方业务往来报告表v 在市场经济下,一些关联方往来,容易产生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能按独立企业往来进行的关联方交易,影响了税收公平性的原则和国家税收政策的执行,根据国外经验,对关联方的纳税调整是企业所得税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则刚刚起步。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关联方交易进行了规范,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v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企业年度关联方业务往来的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

4、联方业务往来报告表(国税函2008114号)。这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新增加的报表。v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方业务往来报告表包括:v (1)关联关系表(表一)v (2)关联交易汇总表(表二)v (3)购销表(表三)v (4)劳务表(表四)v (5)无形资产表(表五)v (6)固定资产表(表六)v (7)融通资金表(表七)v (8)对外投资情况表(表八)v (9)对外支付款项情况表(表九)本报告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并据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填报。因此,不论是居民企业还是非居民企业,只要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与其关联方发生业务往来的,在年终汇算

5、清缴时,应同时附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方业务往来报告表。v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不属于中国境内正常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一般不办理汇算清缴,不需附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方业务往来报告表;对于此类纳税人,由扣缴义务人在本报告表之表九对外支付款项情况表反映。三、居民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填报v (一)设计思路v 税收口径:1998年、2006年版纳税申报表v 会计口径:根据企业会计利润加减纳税调整后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v 即:纳税人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后,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包括加或减纳

6、税调整、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弥补亏损等),进行税款计算。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特别纳税调整)通过一张附表进行纳税调整集中体现。(二)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解析v 年度纳税申报表的构成:1个主表11个附表v 主表内的关系: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境外所得弥补境内亏损v =调整后所得-弥补亏损v =应纳税所得税率(25%)v =应纳所得税额-减免税-抵免税v =境内应纳税额+(-)境外应纳应抵税额v =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已预缴税额v =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主表v 本表共分为四部分:42行指标v 第一部分:利润总额计算v 由于主表的利润

7、总额指标是按照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表设置的,故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需要根据本表项目的要求进行调整后填报,但要保证最终的利润总额与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一致。调整情况如下:应将其他业务利润分为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分别与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合并。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填入本表第1行“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填入本表第2行“营业成本”。v 资产减值准备:v 存货、应收账款发生减值计入“管理费用”。v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发生减值企业会计制度计入“营业外支出”,小企业会计制度则不提取。v 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发生减值企业会计制度计入“投资收益”

8、,小企业会计制度则不提取。v 注意:应将上述减值准备金额单列出来,填入本表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同时填入附表二(1)第24行“其他”。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其他业务支出中包含的税金及附加。v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不需填列第8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v 补贴收入填入“营业外收入”。v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应根据附表一(3)和附表二(3)有关数据填列。第1行:一、营业收入v 取自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第2行“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合计数。v 填报内容:按照会计口径确认填列。注意:营业收入不包括会计上不作收入而税收上确认收入的视同销售收入

9、。但如果会计上对某些视同销售行为确认为收入的话,则包括在内。v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费用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v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v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v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场,同时结转销售成本,相当于按照公允价值确认的收入和按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利润表

10、中作为营业利润的构成部分予以列示。v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v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例:200年8月,甲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乙家具公司生产的一批办公家具,换入的办公家具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设备账面原价为10万,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3.5万,公允价值为7.5万。办公家具账面价值为8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7.5万,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乙公司换入甲公司的设备是生产家具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假设甲公司此前没有为该项设备计提

11、资产减值准备,整个交易过程中,除支付运杂费1500元外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假设乙公司此前也没有为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销售办公家具的增值税税率为l7%,其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分析:整个资产交换过程没有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因此,该项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例是以存货换入固定资产,对甲公司来讲,换入的办公家具是经营过程必须的资产,对乙公司来讲,换入的设备是生产家具过程中所必须使用的机器,两项资产交换后对换入企业的特定价值显著不同,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条件,因此,甲

12、公司和乙公司均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产生的损益。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v 借:固定资产清理65000v 累计折旧35000v 贷:固定资产设备100000v 借:固定资产清理1500v 贷:银行存款1500v 借:固定资产办公家具75000v 贷:固定资产清理66500v 营业外收入8500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v 根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企业以库存商品换入其他资产,视同销售行为发生,应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v 换出办公家具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7500017%=12750(元)v 借:固定资产设备87750v 贷:主营业务收入75000v 应交税费应交增

13、值税(销项税额)12750v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0v 贷:库存商品办公家具80000第2行“营业成本”v 取自附表二(1)第2行“主营业务成本”与第7行“其他业务成本”合计数。v 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v 填报纳税人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填列。其他税种则通过管理费用或其他科目归集扣除。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和设备所含进项税计入货物或设备成本,通过结转成本和折旧方式处理。v 注意:如果“营业税金及附加”存在跨期调整问题的,建议按向税务机关实际缴纳的税款核算。第4行“销售费用”、第5行“管理费用”、第

14、6行“财务费用”v 取自附表二(1)第26行“销售(营业)费用”、第27行“管理费用”、第28行“财务费用”有关数据。v 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v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各项资产发生减值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准则)或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会计制度,当年增提或减提的减值准备),贷:某项资产减值准备。企业确认的减值损失,作为当期利润的减项,计入当年会计损益。第8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v 执行会计准则的纳税人某些资产(负债),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等,由于存在比较活跃的市场,会计上将其当期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当期利润。本项

15、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损失,本项目以“-”号填列。v 注意:执行会计制度的纳税人不需填列。第9行“投资收益”v 填报纳税人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包括债权、股权、基金等持有收益(利息、股息、基金分红),本行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损失,用“-”号填列。v 注意:v (1)包括来自境内和境外的投资收益。v (2)对于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和出让时,处置收益部分应当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中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列入本行。第11行“营业外收入”、第12行“营业外支出”v 分别取自附表一(1)第17行“营业外收入”、附表二(1)第16

16、行“营业外支出”。v 第13行“利润总额”v 金额=第10+11-12行。v 是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额。v 也是计算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计算基数。v “捐赠支出”不再单独设表反映调整额,而是在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中作为扣除类项目列示。第二部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v 由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v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v 纳税调整包括内容:v 1)税法与会计处理的差异(税基计算的差异)v 2)税收优惠的差异v 3)境外所得,包括境外分支机构的所得(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

17、用所得等)v 4)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第14行“纳税调整增加额”,具体填报内容:v (1)纳税人未计入利润总额的应税收入项目(收入类)v (2)税收不允许扣除的支出项目(支出类)、超出税收规定扣除标准的支出金额(支出类)v (3)资产类应纳税调整的项目(资产类)v (4)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本期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v (5)特别纳税调整第15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具体填报内容:v (1)纳税人已计入利润总额,但税收规定可以暂不确认为应税收入的项目(收入类)v (2)以前年度进行了纳税调增,根据税收规定从以前年度结转过来在本期扣除的项目金额(支出类、资产类)。包括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房地

18、产开发企业已转销售收入按规定计算的预计利润等。第16行“其中:不征税收入”列示作用v 填报纳税人计入营业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中的属于税收规定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v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对列入不征税收入的范围进行了明确。v 注意: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存在本质区别,前者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后者属于税法认定的应税收入,只是给予免税政策。第17行“其中:免税收入”列示作用v 填报纳税人已并入利润总额中核算的符合税收规定免税条件的收入或收益,包括

19、:v (1)国债利息收入v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v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v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v 本行源于附表三第15行和附表五第1行v 注意:持有时间不超过12个月的流通股的股息、红利不属于免税收入(填在附表十一第9列),不在此行填列第18行“其中:减计收入”列示作用v 填报按比例减计应税收入的情形,目前仅限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减计收入,纳税人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符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要求的产品,按产品销售

20、收入10%的比例准予从应纳税所得额中减计的收入。v 本行源于附表三第16行和附表五第6行第19行“其中:减、免税项目所得”列示作用v 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第27条规定应单独核算的减征、免征项目的所得额。包括:v (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v (2)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v (3)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v (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v (5)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v 本行源于附表三第17行和附表五第14行v 注意:(1)对于免税所得,直接将免税所得填写附表五第15行;对于减税所得,按“减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减税百分比”填报附表五第25行。v

21、 (2)条例第102条规定,纳税人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第20行“其中:加计扣除”列示作用v 填报纳税人当年实际发生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安置残疾人员和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符合税收规定条件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一定比例的加计扣除金额。v 有关政策说明:v (1)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的研制分为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前者风险较大,予以费用化处理,后者予以资本化。条例第95条规定,对未形成无形资产的“三新”支出加计扣除50%,形成无形

22、资产的部分可以按其成本加计摊销150%扣除,这样保证了政策的平衡,也有利于确认企业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v 注意:纳税人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问题,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规定办理。(2)对于企业雇佣残疾人员职工的,允许将企业支付给残疾人员的工资加计100%扣除。v (3)对于下岗再就业人员、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家属等就业人员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参照残疾人员所得税政策的规定。第21行“其中: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列示作用v 填报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

23、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v 说明:由于企业弥补亏损有5年的限制,企业应优先弥补亏损再考虑创投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问题,本行数据需结合22行、23行、24行等数据填列,出于优先弥补亏损的考虑,本行有的年度可以填写0。由于本行数据已计入第15行“纳税调整减少额”,调整21行时需同时调整本表15行、附表三、附表五有关行次的数据。填表步骤:先将投资额的70%填入附表五第39行,再转入附表三第18行,再转入主表第21行,当主表第25行“应纳税所得额”主表第23“纳税调整后所得”主表24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0时,则要对本行进行调整,使主表第

24、25行不能小于0。而对主表第21行的调整,是先从附表五第39行首先开始调整,依次转入附表三第18行,再重新转入主表第21行,确保主表第25行大于或等于0。具体调整如下:v 当本表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0时,第21行0时,将第23行+第21行,仍0时,则第21行=0,并依据21行数据调整附表五第39行,同时调整附表三第18行第4列,然后,填报与本表对应的行次,重新计算到本表第23行。v 当本表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0时,第21行0时,将第23行+第21行,当0时,则第21行=23行+21行,并依据21行数据调整附表五第39行,同时调整附表三第18行第4列,然后,填报与本表对应的行次,重新

25、计算到本表第23行。第22行“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v 新企业所得税法严格限制境外亏损用境内盈利弥补,这主要是避免关联方交易侵蚀中国税基。依据境外所得计征企业所得税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纳税人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盈利可以弥补境内营业机构的亏损。v 当“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0时,该行填报企业境外应税所得用于弥补当年境内亏损的部分,最大不得超过企业当年的全部境外应税所得。v 注意:填完后,终止以后行次的填报,如有境外所得抵免问题,需填写第31行“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32行“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v 当“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0时

26、,本行填0,不考虑用境外所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v 填报纳税人当期经过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等于本表第13141522行。v 当本行为负数时,即为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如为正数时,应继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v 第24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v 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对应附表四第6行第10列,但不得超过本表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这是一个技术要求,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最大数额(此时需考虑第21行数据问题)。第25行“应纳税所得额”v 本行不得填写负数,如果本表第23行或者依上述顺序计算结果为负数,本行金额填零

27、。v 情况说明:v (1)本行如填写负数,在计算机统计全国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会发生正负数相抵,影响数据的准确性。v (2)税务机关统计企业亏损情况,可以通过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反映。第三部分应纳税额计算v 本部分主要处理减免税、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已缴税款的抵顶等问题,计算出企业实际应补退税款。第26行“税率”v 填报税法规定的税率25%。对于享受低税率的纳税人,仍填写25%,低于25%税率的部分作为税收优惠填入附表五。v 情况说明:v (1)低税率的减免属于税收优惠,将其放在减免税表中更为合适,体现了国家给予企业税收上的让利。v (2)满足税务机关统计各类减免税额的需要。第28行“减:

28、减免所得税额”v 填列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实际减免的企业所得税额。包括小型微利企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政策的企业,其实际执行税率与法定税率的差额,以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金额等于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33行“减免税合计”。第29行“减:抵免所得税额”v 填列纳税人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所购置的专用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目录要求),其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对于递延以后年度结转抵免的部分,应登记台账管理;对于纳税人使用上述专用设备不足5年转让的,应追

29、回所享受的抵扣税额,由购买者重新享受抵扣所得税政策。金额等于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40行“抵免所得税额合计”。v 注意:(1)内资企业原技术改造在2007年底前已实际购置的国产设备在规定期限内未抵免完的税额,仍可以按原政策在规定的期限内抵免,在本行填列。v (2)在填附表五时,仍需考虑当年税款不足抵免情形。所谓不足,是指超过主表第27行和第28行后的余额。因此本行也需要循还填写。第31行“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v 填报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所得为税后利润应还原计算为含税所得),按税法规定税率(25%)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等于附表六第10列合计数。v 境外所得在本表的关系:v (

30、1)在主表“利润总额计算”部分,已经包括境外利润,如主表第9行“投资收益”中包含境外投资收益(税后),附表一中包括来源于境外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以及其他境外利润(税后),保证会计利润口径的完整性。v (2)在附表三第12行对境外所得进行了纳税调减,并在主表第15行反映。v (3)设计附表六是为了处理境外所得税收抵免问题,且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放在第三部分“应纳税额”部分解决,第31行反映境外所得按照中国税法应承担的纳税责任,第32行再按照税收抵免原则进行抵免。第32行“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v 填报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在当年抵免限额内扣除的境外已纳所得税额以及在限额内抵免以

31、前5个年度内超出当年抵免限额未抵免完的,而在本年允许抵免的境外已缴纳税款。v 填报要求:v (1)企业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小于抵免限额的:v 若以前5个年度内不存在限额内未抵完的境外已纳税额,则“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原则按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填列。若存在以前5个年度内在限额内未抵完的境外已纳税额v 当“以前5个年度内在限额内未抵完的余额”(当年抵免限额-当年境外实际已缴税额之差)时,此行填“当年境外实际已缴税额+以前5个年度内在限额内未抵完的余额”。v 当“以前5个年度内在限额内未抵完的余额”(当年抵免限额-当年境外实际已缴税额之差)时,此行填“当年抵免限额”,未抵免的部分留待以后5

32、年抵免。v (2)企业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大于抵免限额的,按抵免限额填列,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当年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免税额后的余额进行补抵。第34行“减: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v 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本年已在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额。v 此行包括的内容:v (1)本企业当年实际预缴税款,注意不要与本表第41行、42行数据(不属于本年应纳税额)混淆。v (2)汇总纳税的总分机构和合并纳税的母子公司分别在异地预缴税款。为便于税源管理和与上述企业分支机构预缴税款的信息相比对,本表第35行至39行分别列示总分机构和母子公司在月(季)度预缴税款的情况。第四部分附

33、列资料v 填列纳税人上年度企业所得税税款在本年入库数,仅作税务部门税源统计分析用,而不作纳税申报用。v 第41行“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在本年抵减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汇算清缴多缴的税款尚未办理退税,在本年抵缴的税额数,应视为本年度预缴税款的一部分,包括在主表34行的数据中。v 第42行“上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税款,上一年度第四季度或第12月份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入库的税款,在本年入库金额。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v 本附表分为两部分:v 第一部分:销售(营业)收入纳税人应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在会计核算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对主要从事对外

34、投资的纳税人,其投资所得就是主营业务收入。纳税人可按照营业执照规定的业务种类确定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对于营业执照未规定主营业务的,纳税人可以按照各项收入比例确定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会计与税法有关销售收入确认的原则基本一致,由于企业所得税是一个年度性税种,对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确认,会计与税法在收入方面的差异主要是时间性的差异。v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了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有关问题。第4行“销售货物”v 填报纳税人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v 销售货物收入金额的确认: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

35、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货物收入金额。v 涉及现金折扣的,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v 涉及商业折扣的,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v 涉及销售折让的,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金额。v 售出货物发生销售退回的,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例,某奶制品公司2008年度发生以下销售业务(销售价为不含税价,税率17%):v 1.销售纯牛奶4000吨,售价1万元/吨,成本价0.6万元/吨,已通过银行收到货款。v 借:银行存款4680万v 贷:主营业务收入纯牛奶4000万v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680万v

36、借:主营业务成本2400万v 贷:库存商品纯牛奶2400万2.销售炼乳10000吨,售价2万元/吨,成本价1.5万元/吨,其中90%货款已结算。v 借:银行存款21060万v 应收账款2340万v 贷:主营业务收入炼乳20000万v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400万v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00万v 贷:库存商品炼乳15000万3.以委托销售方式向代销单位发出酸奶5000吨,售价8万元/吨,成本价6万元/吨,其中已收到代销清单3000吨,按售价10%支付受托方手续费,货款尚未收到。v 1)发出商品时,v 借:发出商品委托代销酸奶30000万v 贷:库存商品酸奶30000万v 收到代销清单

37、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v 借:应收账款28080万v 贷:主营业务收入委托代销酸奶24000万v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4080万v 借:主营业务成本18000万v 贷:发出商品酸奶18000万v 2)计付手续费时,v 借:销售费用2400万v 贷:应收账款2400万4.2007年销售的奶粉中有20吨存在质量问题,奶粉售价1.8万元/吨,成本价1.5万元/吨。其中10吨办理退货,已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另外10吨按每吨折让3000元处理。(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v 1)收到退货冲减收入时,v 借:主营业务收入奶粉18万v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06万v 贷:银行存款2

38、1.06万v 借:库存商品奶粉15万v 贷:主营业务成本15万v 2)销售折让退还客户商品质量款时,v 借:主营业务收入奶粉3万v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0.51万v 贷:银行存款3.51万5.2008年促销月活动中,销售一袋奶粉附送一盒纯牛奶,奶粉售价1.8万元/吨,成本价1.5万元/吨;纯牛奶售价1万元/吨,其成本价0.6万元/吨。共销售奶粉5000吨,附送纯牛奶1000吨,附送纯牛奶的增值税由企业负担。v 说明: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商品的销售收入。企业所得税政策上将

39、其视为降价销售行为处理。应将销售奶粉的收入9000万元在奶粉和纯牛奶之间分摊。奶粉公允价9000万元,纯牛奶公允价1000万元。奶粉销售收入=90009000/(9000+1000)=8100万元v 奶粉销售收入=90001000/(9000+1000)=900万元v 借:银行存款10377万v 销售费用153万v 贷:主营业务收入奶粉8100万v 纯牛奶900万v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377万v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53万v 借:主营业务成本8100万v 贷:库存商品奶粉7500万v 纯牛奶600万v 08年汇算清缴申报时,附表一(1)第4行“销售货物”v =4000+2

40、0000+24000-18-3+8100+900=56979万v 附表二(1)第3行“销售货物成本”v =2400+15000+18000-15+8100=43485万第5行“提供劳务”v 填报从事提供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政通讯、对外经济合作等劳务、开展其他服务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国税函2008875号对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会计准则进行了有效协调。v 1.短期劳务(非跨年度劳务)的收入、成本费用的结转均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会计与税法不存在差异。v 2.对于跨年度劳务,需在不同年度划分劳务收入和劳务成本、费用,会计坚持用完工进度法(又称完工百分比法)划分不同年度的劳务收入和劳务支出

41、。税法予以认可。企业应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劳务收入总额,根据纳税期末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年度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劳务收入;同时,按照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额,结转为当期劳务成本。完工百分比法的测量标准:v 1)已完工作的测量;v 2)已提供劳务占劳务总量的比例;v 3)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v 3.在应用完工百分比法划分跨年度劳务收入和劳务支出时,要求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会计和税法都承认下列三个条件:v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v 2)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

42、确定;v 3)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此外,会计还强调“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标准,对于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的,会计从风险角度考虑不予确认劳务收入。税法未强调这一标准,不论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企业,只要满足上述三条标准即要求确认为收入,市场经营风险应由企业承担。按照税法确认收入后,如果以后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则可作“财产损失”申请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4.对于下列劳务,国税函2008875号参考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进行了统一规定,会计与税法规定实际是一致的,只是表述略有不同。v 1)安装费。会计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安装完工的进度确认收入。税法规定,应根据安装

43、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两者规定:对于安装工作是商品销售附带条件的,安装费在确认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v 2)宣传媒介的收费。会计和税法规定,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会计规定,广告的制作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税法规定,应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3)软件费。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会计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税法规定应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v 4)服务费。会计和税法规定,包含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分期确认收入。v 5)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会计和税法都规定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

44、认收入。收费涉及几项活动的,预收的款项应合理分配给每项活动,分别确认收入。6)会员费。会计和税法规定相同,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的,在取得该会员费时确认收入。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后,会员在会员期内不再付费就可得到各种服务或商品,或者以低于非会员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该会员费应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v 7)劳务费。会计和税法规定相同,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例:某设计公司承接一项建筑工程设计业务,合同价格900万元,工期3个月,预计成本600万元。2008年12月预收委托方甲公司10%款项作启动资金

45、,并开始设计,发生成本300万元。2009年发生成本350万元。2月设计业务完工交付甲公司,甲公司按合同约定付款80%,尾款20%将于甲公司建筑业务完工后付清,按已完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比例确定该劳务的完工进度,工程完工开具发票。v 1)2008年确认劳务收入:9001/3=300万元v 2008年确认劳务成本:6001/3=200万元v 2)2009年确认劳务收入:9003/3-300=600万元v 2009年确认劳务成本:6503/3-200=450万元第6行“让渡资产使用权”v 填报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以租赁业务为基

46、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核算取得的租金收入。v 注意:v (1)转让处置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处置)、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让渡)属于营业外收入,不在本行反映。v (2)条例第19条、20条规定,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3)特许权使用费与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的区别,前者是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可多次转让;后者是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v (4)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特许权费,会计和税法规定相同,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

47、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第7行“建造合同”v 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的主营业务收入。v 税法确认建造合同收入的原则与方法未作专门规定,基本参照会计执行。综合考虑测量完工进度后按照完工百分比法划分各年度的合同收入和合同支出,合同收入参照合同约定预付款条件、工程完工情况、结算、发票开具等情况确定。第13行“视同销售的收入”v 会计不作销售核算,直接结转材料或产品成本,而税法应确认为收入。v 1.非货币性交换视同销售。会计准则: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可靠计量;换出加税费为入账价值,换出与公允价值差计损益。v 会计制度:不涉及补价或下,不确认损益,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税费v 条例第25条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