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环保教育》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课程《环保教育》电子教案.doc(1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校本课程环保教育-小学校本课程什么是食物链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食物链的知识,知道动物、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2在动、植物界食物链是一种生态平衡,人类不能恶性加以破坏。教学重、难点1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2一旦破坏了动、植物的食物链,也破坏了生态平衡。教学准备图片相关食物链的知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导入新课用学过的课文来导入新课,更易切入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鹿吗?为什么那个地区的生态被破坏呢?谁来说说?2是呀
2、,狼吃掉一些鹿,草原、森林中的草才够鹿吃,这狼、鹿、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重点:出示课题什么是食物链回忆狼和鹿课文内容。说说狼、鹿、草之间的联系。齐读课题。知道什么是食物链。找一找写一写能分清图上的动、植物谁被谁吃掉了。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的。1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上画了哪些动物?他们分别吃了些什么?2请你根据它们之间的事物联系,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写在图下的空格中。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3交流汇报:(稻谷)(蝗虫)(青蛙)(蛇)(老鹰)4读一读像图中的那些植物,稻谷被蝗虫吃、蝗虫被青蛙吃、青蛙又被鹰吃。它们
3、之间构成了一个链接关系。(1)人们把动物、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2)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说说图画上的内容。四人小组讨论:谁被谁吃掉。交流汇报自己所填的内容。读一读理解什么是“食物链”。能找出所绘图中的食物链以及写下自己的发现。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食物链,如果这些食物链被破坏,生态也将失去平衡的。2你能找出图中的食物链吗?组成四人小组,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中说说。3交流汇报自己在图中找到的食物链。4在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呢?(交流),能否把你的发现写下来?明白破坏食物链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四人小组讨论自己在图中发现的食物链。写下自己的发现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什
4、么是食物链稻谷蝗虫青蛙蛇鹰植物开始肉食动物终止教学内容土地沙漠化授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沙漠化的含义并了解沙漠化的成因。2激发学生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教学重、难点了解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沙漠化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谈话导入创设情景,知识导入,引发学生学习“沙漠化”的积极性。1同学们,你们听说土地沙漠化吗?2你认为为什么会土地沙漠化呢?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板书)土地沙漠化追忆“沙漠化”说说对沙漠化的了解。齐读课题了解“沙漠化”知道什么是“土地沙漠化”并了解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土地沙漠化。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气候发生变化,使一些干旱
5、的地区开始呈现沙漠的症状,你知道哪些地区?2读一读:沙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而后人来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区的土地退化。3致使土地沙漠化,人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人类的哪些行为会使土地慢慢地变成沙漠化?(1)组成四人小组讨论。(2)交流讨论的结果。4把讨论交流的结果写下来说说自己了解的土地沙漠化的土地沙漠化的症状以及有哪些地区面临土地沙漠化。读一读说说人类的哪些行为会使土地沙漠化,讨论并进行交流。写一写读一读能读懂小资料上的内容并从中明白“植树造林”可以防止土地沙漠化。1请同学们认真读这段小资料上的内容。2读后你有什么想说的?从168.9平方公里、17.6%
6、、540亿元这些数字中你觉得“沙漠化”对于我国来说怎样?3从这些数字中,你认为我们现在迫切要做什么?读一读小资料。读后谈想法。从数字中明白了什么?说说应该怎样做到植树造林。知识拓展了解植树造林对预防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性。过渡:要防止土地沙漠化,必须“植树造林”。1每年的3月12日为我过国的植树节。2法律规定:年满11周岁的公民要种植35棵树。3回想一下:每年的植树节你是怎样度过的,你想如何来过一个有意义的植树节?知道哪天是植树节?读一读回想自己如何过的植树节,并画一画。教学内容认识我们的水生养殖角授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学校的水生养殖角,了解水生养殖角中所养殖的动、植物。2关心、保护水生养殖角
7、里的动物和植物。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关心、保护水生养殖角里的动植物。教学准备水生养殖角的示意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谈话导入创设情景,知识导入,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1出示水生养殖角的示意图:同学们,请同学们说说这是什么地方?2是呀,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水生养殖角。3板书课题:认识我们的水生养殖角养殖水生养殖角的示意图。齐读课题。看一看认识水生养殖角以及水生养殖角里的动植物。1水生养殖角里留下了我们多少欢声笑语,留下了好多难忘的往事,让我们重新去认识一下它。2组织学生参加水生养殖角。3水生养殖角里养殖好多的生物,有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并把它们写下来。填入表格内。
8、生态园的水生养殖角里有同学们的笑声。参观水生养殖角。认识水生养殖角里的动植物。填好表格。你知道吗知道养殖小组的同学是如何来进行养殖活动的。1同学们,水生养殖角中的这些生物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2你知道每天养殖角组的同学们是用什么去喂养水生养殖角里的那些鱼儿的吗?3抽一个中午,去小池塘边亲眼观察观察吧!再把你看到的简单地下来。了解水养殖角中的生动的生存方式。如何喂养金鱼观察记录喂养的情景。关心水生养殖角水生养殖角的动植物需要每位同学的关心与爱护。1水生养殖角内的动植物2互相依赖,共同生长。2水生养殖角是同学们课间休息的好场所,你去过水生养殖角吗?在水生养殖角里你做些什么呢?3记录:同学们常来这里干
9、什么?先讨论再写下来。动植物互相依赖,共同生长。谈谈同学们到水生养殖里做什么。记录同学们的行为。精彩回放能把水生养殖角里的欢乐场面记录下来。回想一下鱼儿在水中欢蹦乱跳的情景,工人们不停的情景,同学们欢欣围观的情景。先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再用你的笔再现当时的情景。交流记录养殖角的欢乐场面。认识我们的水生养殖角共同关心教学内容14荷花与睡莲授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荷花和睡莲这两种植物,并能区别荷花和睡莲2认识荷花和睡莲这两种植物中各部分的经济价值。教学重、难点4认识荷花和睡莲这两种植物的特点与经济价值。教学准备图片相关荷花与睡莲的知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导入新课激发学
10、生的兴趣,揭示课题。同学们,到了夏天,你会在小池塘中看到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荷花与睡莲谈谈自己看到的。齐读认识睡莲科植物荷花与睡莲找一找全身是宝认识荷花与睡莲,知道它们的形状颜色。认识荷花(1)荷花又名莲花,芙蓉。(2)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子是盾圆形的,边缘呈波浪状。(3)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每年6月至9月开放.(4)开花后结成莲蓬.睡莲(1)浮于水面。花、叶浮于水面。(2)花色艳丽,姿态优美,芳香宜人。(3)是水景园林不可缺少的水生观赏植物在校园里找一找,哪里有荷花与睡莲?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区别?了解荷花的别名。了解荷花的各部分。认识荷花的颜色。认识莲蓬
11、睡莲浮于水面认识莲花找找校园中的荷花、睡莲。区别荷花与睡莲。知道荷花各部分的经济价值以及一些独特的功能。1读一读2说说莲花、莲蓬、莲子、莲叶、莲藕的特殊功能。(1)莲花:泡茶,消暑,止血(2)莲蓬:清心、止血,降血压。(3)莲子:清新养神,补脾益肾(4)莲叶:开脾,增加元气。(5)莲藕:含维生素、蛋白质。3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植物的经济价值。读读在小组中交流知道莲花、莲蓬、莲子、莲叶、莲籍各部分的功能。交流背一背能把采莲曲背诵出来。1.读读古诗采莲曲2.指名读读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叶。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3.背一背4.再找一找以荷花或睡莲为题材的诗篇和美文读一读,有兴趣的可以
12、背一被背。读一读指名读背一背找找课外资料读读、背背。荷花与睡莲睡莲科水生观赏植物教学内容纸与节约用纸授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4了解纸有哪些用途,了解制作纸张的流程。5教育学生节约用纸,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多次合理利用纸,节约用纸,回收废纸,树立环保的意识。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纸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4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要用到纸,你们用纸做什么呢?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纸与节约用纸。6板书课题纸与节约用纸自己用纸做什么齐读课题:15纸与节约用纸了解纸的用途。了解纸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了解纸的制作流程1
13、.那你知道纸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讨论一下。2交流汇报(1)学习生活方面的用途(2)家庭生活方面的用途。(3)商业活动方面的用途(4)机关工作方面的用途(5)娱乐活动方面的用途3纸的用处真大呀,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4.纸的制作过程木材、竹子、芦苇、草等原料进行机械粉碎等处理蒸煮洗涤过滤、除去杂质,漂白制成纸浆在过滤网上脱水,形成纸面进一步压榨脱水烘干成品纸5.知道这个纸的制作过程,你对纸有了新的认识了吗?有什么感想?讨论:纸的用处。交流纸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商业活动、机关工作、娱乐方面发挥的用途。谈谈如何造纸的。了解造纸的程序、经过。谈谈自己了解在纸的制作
14、过程后的感想。了解现状合理利用合理使用每一张纸,回收,再利用是节约用纸的有效方法,教育学生要节约用纸。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制造纸的现状吗?2读读书上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3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来用纸?有必要节约吗?为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4你认为该怎样来节约用纸?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然后写下来。5废纸的回收和再利用是节约用纸的有效方法。同学们,行动起来加入到节约用纸的行动中,写下自己的计划。了解我国的现状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看法讨论:为什么要节约用纸交流,如何节约用纸写出自己节约用纸的计划。纸与节约用纸合理利用回收再利用教学内容空气的污染和治理授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4了解日常生活
15、中有哪些污染物以及这些污染物的源头。5懂得如何治理这些污染物以及其污染源,减少污染。教学重、难点了解污染源。治理污染物,减少污染。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空气污染与治理的资料2)教学用途3)颜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谈话导入由学生在上学路上的污染谈起,贴近学生,容易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上学路上你会遇到过什么?2一阵大风吹来,把沙子吹进了你眼睛,这时你的感受怎样?3在你前面的机动车猛踩油门,这时会乌烟瘴气,你会怎样呢?4这就是空气的污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空气的污染与治理自由谈谈把自己遇到此类事情的感受说出来。把自己遇到此类事情的想法说
16、出来。知道空气的污染。齐读课题看一看能看懂图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空气的污染。给图画涂上颜色1出示图片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懂吗?谁能说说自己看懂的那部分。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的事情吗?3给图画涂上颜色,想想这些污染的源头是什么?4交流评价看图说图的意思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涂色交流自己的看法走一走找一找论一论了解生活周围的空气污染情况,找到污染源,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环境,空气污染。过渡,其实这些污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1在校园里走一走,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2回忆学校周围的环境以及回家途中的情况,想想有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3完成填写表格地点空气污染情况4小
17、组讨论研究:产生上述空气污染的污染源有哪些呢?5对于这些污染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治理方法呢?6小组讨论:为了不污染空气或少污染空气,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在小组中讨论,再请同学来交流走一走,观察校园的空气污染现象。回忆,描述填写表格找一找产生空气污染的污染源。治理污染源。讨论交流:不污染或少污染空气,作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16空气污染与治理画一画找一找论一论小学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认识周围的世界【教材说明】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18、。【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教学建议】建议本章教学用4课时。【课堂教学设计】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二、组织课堂活动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三、组织课堂活动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第二章在大家庭中生活【教材说明】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
19、样与同龄人交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教学建议】教学本章内容可用5课时。【课堂教学设计】热爱集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二、看图讨论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三、组织课堂活动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四、想一想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五、课堂小结第三章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教材说明】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
20、,分别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建议】本章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劳动创造财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二、看图讨论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三、组织课堂活动一同学们,农民为什么要种田?工人生产机器干什么用?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指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在旁适当点拨。四、组织课堂活动二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五、课堂小结六、布置课外活动了
21、解周围的人,看他们分别从事什么职业。第四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说明】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参与,形成能力和兴趣伴我成功。【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兴趣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意识。【教学建议】本章内容的教学可用4课时完成。【课堂教学设计】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请看,图上的同学正在干什么?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回答。教师再问: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二、组织课堂活动一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交流结束后,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三、组织课堂活动二认识兴趣爱好对学习的帮助和在生活中的作用。四
22、、课堂小结小学体育校本课程教案本单元共四课时,本课次为第一课时。学习阶段:水平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做出跆拳到前踢动作,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内容:1、跆拳道2、拓展游戏:夹板角力夹板接力课的流程:1、课堂常规训练2、韵律活动:跆搏操3、学生原地自踢4、集体正踢练习,动作关键脚背绷直5、两人一组练习正踢动作6、请做的好的同学表演、教师评价,集体汇报表演,学生互评7、游戏:夹板角力、夹板接力8、意念放松9、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步骤:一、教学准备阶段: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2、常规训练:在慢跑中听教师口令,排成相应的队形(横队、纵队)要求:反应敏
23、捷,动作迅速。3、教师即兴表演跆拳道简单动作4、韵律活动:跆搏操二、快乐学习阶段:1、原地自踢(1)原地踢,不用接板子(2)原地踢扳子,用手接板子(3)上前一步踢扳子接住板子2、集体正踢练习,动作关键:脚背绷直3、两人一组练习正踢动作(1)原地正踢(2)移动中正踢要求:持靶同学侧位站立,注意安全4、请做的好的同学表演、集体汇报表演5、游戏:夹板角力、夹板接力三、放松整理阶段:1、放松活动;意念放松2、师生共同小结3、收拾器材,教师宣布下课四、场地器材安排:泡沫板50片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盘胶带数米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目标【关闭】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24、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法是探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面向学生的生活
25、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还具有实践取向,即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指向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取向对超越我国注重“坐而论道”、忽视技术文化和操作能力的教育传统具有重要意义。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
26、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学生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追求。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
27、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具体地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
28、)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拓
29、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不断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学习化时代、信息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
30、神和综合实践能力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片面倾向,表现在重视知识结果获得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偏重认知领域的认知性学习,以及受教材左右的机械的决定性教学等方面。这种在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综合的实践能力。当前,在中小学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景乃至在一般的生活情景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新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
31、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有效的途径。与以知识信息的接受为主的学习活动不同的是,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把学生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必经途径。基础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
32、的发展价值。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而其根本的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三)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景、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
33、参与性的体验、实验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这无疑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的课程价值。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还表现在,优化中小学课程结构,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与制度的创新。(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
34、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钟启泉、张华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传递教学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它主要致力于将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去,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认识结构
35、,并在这一过程中引起学生智力和相关品质的发展。而活动教学则以受教育者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它不负担系统知识传授的责任(尽管其中包含着知识的授受但不以此为主要任务)。一般而言,传递教学主要由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从人类生活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已构成一定体系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自然、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理性成果,反映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事实和内在规律性,具有较高的普适性。这些知识经过理论抽象和概括能较好地凭借语言、文字、符号、图形,以概念、范畴、公式、原理进行陈述,往往逻辑严密,可推导性强。教师系统的讲授、阐释、论证,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内化、
36、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从而占有人类丰富的文化成果,掌握客观世界的必然联系和运作规律。传授教学能经济、有效地传递人类文化的理性成就,避免个体认识的盲目与失误。提高人类个体的认识起点,把个体认识迅速地提升到时代发展的新水准,它是一条简约、迅速的途径。同传递教学一样,活动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活动教学一般费时较多,不很经济;教师信息输出量少,难以适应知识激增时代的社会需要;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指导干预度不易把握;活动教学的评价也难于客观化、精确化。活动教学要与传递教学紧密配合,保持适度的平衡,实现二者功能优势互补,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当然,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之中,由于教学过程
37、的复杂性、多面性、动态性,活动教学与传递教学又常常相互联系、交织渗透,伴随着课程设置、编制的完善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增强,活动教学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活动教学也会越来越系列化、制度化,这一趋势必将导致教学观念和教学体制的深刻变化。(田慧生、李臣之、潘洪健:活动教育引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38、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赶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亦可通过各种方式(如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
39、而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而言,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性的内在要求。从指导力度而言,不同学段甚至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年级之间,
40、指导的力度应不同。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越大。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既然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因此,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建议每一所学校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尽管要对活动内容进行预先规划与设计,但
41、更强调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学生在与教育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出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综合实践活动应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为平均每周3课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的某几天固定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
42、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最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弹性课时制意味着活动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因此,要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
43、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践三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三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三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
44、。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各地区、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校园网、地区的局域网,为学生进行跨班级、跨学校的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为教师进行跨班级、跨学校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国家将谋求建立“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站”,为学生进行跨地区、跨国家的合作探究开辟天地,为教师进行跨地区、跨国家的合作指导提供可能,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传播与推广创造条件。任何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使用,都应基于新的、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理念而进行,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流于形式或“电
45、化灌输”。(钟启泉、张华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总体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注意下列总体要求: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n首先,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活动课题的确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