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生复习思考题总汇教学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生复习思考题总汇教学提纲.doc(1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微生物学生复习思考题总汇-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微生物的定义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的总称。这些微生物体形微小,有的以微米或纳米(m)作为测量单位。2.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或人体内的一小部分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或条件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3.郭霍原则郭霍在对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郭霍法则(Kochspostulate):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则不存在;病原菌能被分
2、离而得纯培养;纯培养接种易感动物,引发相同疾病;实验动物体内分离出相同病原菌。郭霍法则对鉴定病原菌起了重要指导作用。第二章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一.填空:1. 细菌的结构中域革兰染色性和致病性有关的是_细胞壁。2.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一般以微米(m)为单位。3.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大类。4. 革兰阴性菌细胞上脂多糖具有内毒素作用,其毒性基团位于内脂A5.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6.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胞.7. 细胞膜主要功能:物质代谢生物合成呼吸形成中介体.8. 细菌荚膜主要
3、功能:抗吞噬/抗溶菌酶/抗补体/抗干燥.9. 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前者细菌粘附/后者传递遗传物质。10. 鞭毛是细菌运动器官.11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为菌,而被染成红色的为菌。G+G-二.选择题1.不属于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EA:分布广泛B:个体微小C:种类繁多D:结构简单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BA:生物合成B:维持细菌外形C:参与物质交换D:呼吸E:能量产生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点是:EA:较疏松B:无磷壁酸C:有脂多糖D:有脂蛋白E:肽聚糖含量多4.具有抗吞噬能力的细菌特殊结构是B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鞭毛E菌毛5.抵抗力最强的细菌
4、结构是AA:芽胞B:外膜C:鞭毛D:核糖体E细胞壁6.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eA:质粒B:异染颗粒C:芽胞D:中介体E荚膜7.青霉素的抗菌机制:B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B: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C:破坏细胞膜D:抑制细菌酶活性E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8.溶菌酶的灭菌机制:CA:竞争肽聚糖合成中的转肽酶B: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C:裂解肽聚糖骨架的糖苷键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E破坏细胞膜9.革兰阴性菌的化学组成不包含:CA:细胞膜B:核蛋白体C:磷壁酸D:胞质颗粒E:肽聚糖10.既能形成荚膜又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是:cA:肺炎球菌B:破伤风杆菌C:炭疽杆菌D:链球菌E痢疾杆菌三.名词解释1细菌:
5、细菌(bacterium)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种单细胞生物,除细菌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还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它们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2荚膜:许多细菌胞壁外围绕一层较厚、粘性、胶冻样的物质,其厚度在0.2m以上,普通染色不易着色,与四周有明显界限,普通显微镜下可见,称为荚膜。如肺炎链球菌荚膜。荚膜的主要功能有:(1)有无荚膜可帮助鉴别细菌。(2)与细菌的毒力有关。3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内芽胞(endospore),简称芽胞(spor
6、e),以别于真菌在菌体外部形成的孢子。产生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有芽胞杆菌属(炭疽芽胞杆菌等)和梭菌属(破伤风梭菌等)。4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闭合的环状DNA构成,可自行复制和通过细菌接合或噬菌体转导转移,其上带有控制细菌生物学性状的基因。如肠道杆菌的R因子质粒上,带有耐药基因,与细菌耐药性产生有关。5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称为菌毛(pilus或fimbriae)。菌毛由结构蛋白亚单位菌毛蛋白(pilin)组成,呈螺旋状排列成圆柱体,新形成的菌毛蛋白分子插入菌毛的基底部。菌毛蛋白
7、具有抗原性,其编码基因位于细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上。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四简答题1G-和G+的主要区别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比较比较内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厚,2080nm薄,510nm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3层肽聚糖含量多,占胞壁干重5080%少,占胞壁干重10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结构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二维空间(平面结构)青霉素作用敏感不敏感2.肽聚糖主要结构肽聚糖是一类复杂的多聚体,是细菌细胞壁中的主要组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又称为粘肽(muco
8、peptide)、糖肽(glycopeptide)或胞壁质(murein)。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3.简述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壁(cellwall)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是一种膜状结构,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有其特殊组分。细胞膜细胞膜(cellmembrane)或称胞质膜(cyt
9、oplasmicmembrane),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着细胞质。厚约7.5nm,柔韧致密,富有弹性,占细胞干重的10%30%。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真核细胞者基本相同,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细胞质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为细胞质(cytoplasm)或称原生质(protoplasm),由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组成,其中含有许多重要结构。核质细菌是原核细胞,不具成形的核。细菌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nuclearmaterial)或拟核(nucleoid),集中于细胞质的某一区域,多在菌体中央,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因其功能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相似,故习惯上亦称之为细菌
10、的染色体(chromosome)。4.简述细菌的特殊结构和功能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疏水性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凡粘液性物质牢固地与细胞壁结合,厚度0.2m者称为微荚膜(microcapsule),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以及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等属之。若粘液性物质疏松地附着于菌细胞表面,边界不明显且易被洗脱者称为粘液层(slimelayer)。鞭毛许多细菌,包括所有的弧菌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和个别球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少仅12根,多者达数百。这些丝状物称为鞭毛(flagellum),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长5
11、20m,直径1230nm,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或经特殊染色法使鞭毛增粗后才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称为菌毛(pilus或fimbriae)。菌毛由结构蛋白亚单位菌毛蛋白(pilin)组成,呈螺旋状排列成圆柱体,新形成的菌毛蛋白分子插入菌毛的基底部。菌毛蛋白具有抗原性,其编码基因位于细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上。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内
12、芽胞(endospore),简称芽胞(spore),以别于真菌在菌体外部形成的孢子。产生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有芽胞杆菌属(炭疽芽胞杆菌等)和梭菌属(破伤风梭菌等)。第三章细菌的生理一.填空: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除水以外还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2细菌生长繁殖的三大要素是:营养物质,环境和能量。3细菌合成具有的代谢产物与致病性有关的是: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4细菌素的产生受质粒控制,其作用主要为抑制菌体蛋白合成。5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出现的混浊生长、沉淀生长和菌膜生长。6正常菌群在、和条件下可转化为条件致病菌。机体抵抗力降低苗群寄居部位改变菌群失调二选择1.
13、肠道杆菌中可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是:AA:大肠杆菌B:变形杆菌C:志贺杆菌D:伤寒沙门菌E:猪霍乱沙门菌2.厌氧细菌不包括:CA:产气荚膜杆菌B:肉毒杆菌C:百日咳杆菌D:破伤风杆菌E:脆弱类杆菌3.无机盐对细菌生长代谢的作用不包括:CA:构成菌体成分B: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C:细菌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D:促进酶的活性E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及致病作用的密切相关4.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BA:血琼脂平板B:伊红美蓝培养基C:肉汤培养基D:含铁双糖培养基E琼脂培养基5.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EA:外毒素B:内毒素C:侵袭性酶D:热原质E细菌素6.菌落是CA:在细胞培养瓶中形成的空斑B:从培
14、养基上脱落的细菌C:由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细菌集团D:多种细菌在培养基上混和生长形成的团块E一个细菌细胞7.大肠杆菌“IMViC”实验结果CA:B:C:D:E8.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DA:色素B:毒素C:热原质D:抗毒素E维生素9.斜面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DA:观察细菌运动能力B:细菌粘附能力C:细菌菌落形态D:增菌E抑制杂菌10.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与细菌鉴定有关的是:EA:内毒素B:热原质C:抗生素D:维生素E细菌素三名词解释1生长因子:某些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有机物质,包括维生素、氨基酸、脂类、嘌呤、嘧啶。2 菌落:单个细菌经过一定时间分离培养后在平皿上
15、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3 糖发酵试验:糖发酵试验测定的是细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和代谢产物。实验中配制各种单糖发酵管,用以测定不同细菌分解不同糖类的能力。糖发酵试验根据发酵后的产酸或产气(CO2和H2)来判断细菌是否分解了相应糖类。4吲哚试验(indoltest)测定细菌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的能力。吲哚可与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为吲哚试验阳性。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为该实验阳性。四问答题:1简述细菌生长的影响因素细菌的生长是细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细菌培养过程中,许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细菌的生长。(1)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不足
16、导致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能量、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成分不足,此时细菌可能降低或停止细胞物质合成,避免能量的消耗,或者生成特定的运输系统,充分吸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其生存。另一方面,细菌可能会利用胞内某些非必要成分或原来不利用的一些代谢中间物。(2)温度各种生物都有其适宜生长温度,温度变化对细菌的代谢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对酶活性的影响。细菌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绝大多数是在特定酶催化下完成的,每种酶都有最适的酶促反应温度,温度变化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细胞质、膜组分的流动性。温度高,组分流动性大,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温度低,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物质运输。影响物质
17、的溶解度。物质只有溶于水才能被细菌吸收或分泌。温度上升,物质的溶解度增加,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降低,最终影响细菌的生长。(3)pH细菌体内的绝大多数生化反应是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pH范围。在此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最高,生长速率最大,因此细菌的生长也有一个最适pH范围。pH可影响细胞质膜的透性和稳定性、物质的溶解性或电离性等过程。(4)氧根据细菌生长对氧的需要程度,可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四种类型。2.简述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细菌的一些合成代谢产物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如:(1)热原质(pyrogen)也称致热原,它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
18、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革兰阴性菌,热原质的本质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热原质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亦不破坏,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原质。用吸附剂和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蒸馏法去热原质效果最好。在制备各种药用制剂中须严格遵防止热原质进入制剂。(2)毒素与侵袭性酶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毒素,是细菌致病作用中的重要致病物质。某些细菌可产生分解组织细胞的酶类,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也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3)色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不同颜色的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细菌的色素有两类,一类为水溶性,能弥散到培养基或周围组织,
19、如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绿色色素。另一类为脂溶性,不溶于水,只存在于菌体,使菌落显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色素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营养丰富、氧气充足、温度适宜。(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能产生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5)细菌素有些细菌能产生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bactericin)。细菌素作用范围狭窄,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例如大肠埃希菌产生的细菌素称大肠菌素(colicin)。细菌素在治疗上的应用价值已不被重视,但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6)维生素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
20、素,除供自身需要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例如人体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第四章消毒与灭菌一填空1.常用的湿热(moistheat)灭菌法包括:(1)巴氏消毒法(2)煮沸法(3)流动蒸气消毒法(4)间歇蒸气灭菌法。2.不耐热的营养培养基可用)间歇蒸气灭菌法3.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为265nm266nm,常用于无菌室的空气消毒。4.消毒剂中的重金属类,可与细菌酶蛋白的-SH基结合,发挥杀菌作用。5.无菌室空气消毒常采用法。紫外线消毒二选择:1.消毒是指:BA: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杀死细菌芽胞D: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E:抑制微
21、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2.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EA:紫外线照射B:煮沸5分钟C:巴氏消毒法D:流通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3.属于氧化剂类的消毒剂是:DA:来苏B:戊二醛C:龙胆紫D:高锰酸钾E新洁而灭三名词解释:1 消毒: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的芽胞。消毒所用的化学试剂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一般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繁殖体有效,对其芽胞则需提高消毒剂浓度及延长作用时间。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灭菌比消毒要求高
22、,常需湿热121/15min或干热170/2h。四简答1 简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波长200nm300nm的紫外线(包括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nm266nm的杀菌作用最强(图3-1),这与DNA的吸收光谱范围一致。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从而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变异或死亡。紫外线穿透力较弱,普通玻璃、纸张、尘埃、水蒸气等均能阻挡紫外线,故只能用于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的空气消毒,或用于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2 简述常用消毒剂的种类
23、、使用浓度与用途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使用浓度与用途类别作用机制常用消毒剂用途酚类蛋白质变性、损伤细胞膜、灭活酶类35石炭酸2来苏0.01%0.05%洗必泰地面、器具表面的消毒,皮肤消毒术前洗手、阴道冲洗等醇类蛋白质变性与凝固、干扰代谢7075乙醇5070异丙醇皮肤、体温计消毒重金属盐类氧化作用、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灭活酶类0.05%0.1%升汞2红汞0.1%硫柳汞1硝酸银15蛋白银非金属器皿的消毒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病奈瑟菌感染氧化剂氧化作用、蛋白质沉淀0.1%高锰酸钾3过氧化氢0.2%1%过氧乙酸2.0%2.5%碘酒0.2ppm0.5ppm氯1020%漂
24、白粉0.5%1.5%漂粉精0.2%0.5%氯胺4ppm二氯异氰尿酸钠3二氯异氰尿酸钠皮肤、尿道、蔬菜、水果消毒创口、皮肤粘膜消毒塑料、玻璃器材消毒皮肤消毒饮水及游泳池消毒地面、厕所与排泄物消毒地面、墙壁、家具消毒,饮水消毒:0.3%0.4%/kg室内空气及表面消毒,0.1%1.2%浸泡衣服水消毒空气及排泄物消毒表面活性剂损伤细胞膜、灭活氧化酶等酶活性、蛋白质沉定0.05%0.1%新洁尔灭0.05%0.1%杜灭芬外科手术洗手,皮肤粘膜消毒,浸泡手术器械皮肤创伤冲洗,金属器械、塑料、橡皮类消毒烷化剂菌体蛋白质及核酸烷基化10%甲醛50mg/L环氧乙烷2戊二醛物品表面消毒,空气消毒手术器械、敷料等消
25、毒精密仪器、内窥镜等消毒染料抑制细菌繁殖,干扰氧化过程24龙胆紫浅表创伤消毒酸碱类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蛋白质凝固510ml/m3醋酸加等量水蒸发生石灰(按1:41:8比例加水配成糊状)空气消毒地面、排泄物消毒3比较两大热力灭菌法热力灭菌法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相同温度下,后者效力较前者大。这是因为: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的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干热(dryheat)灭菌法:干热的杀菌作用是通过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而实现的。一般细菌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100经1h即被杀死;芽胞则需经1702h才死亡。(
26、1)焚烧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但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2)烧灼直接以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3)干烤利用干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170持续2h。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例如玻璃器皿、瓷器、玻质注射器等的灭菌。(4)红外线是一种波长为0.771000m的电磁波,可因产生高热而发挥灭菌作用,其中110m波长的热效应最强。但热效应只在照射表面产生,因此不能使物体均匀加热。红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干热相似,利用红外线烤箱灭菌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亦同于干烤。此法多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如湿热(moistheat)灭菌法(1)巴氏消
27、毒法(pasteurization)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此法由巴斯德创用以消毒酒类,故名。目前主要用于牛乳等消毒,有两种方法:一是63加热30min;另一为72经15s,今广泛采用后者。(2)煮沸法在1个大气压下,水的煮沸温度为100,一般细菌的繁殖体煮沸5min被杀死,而其芽胞常需煮沸12h才被杀灭。此法常用于消毒食具、刀剪、注射器等。水中加2碳酸钠,既可提高沸点达105,促进芽胞的杀灭,又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3)流动蒸气消毒法又称常压蒸气消毒法,是利用一个大气压下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细菌繁殖体经1530min可被
28、杀灭,但芽胞常不被全部杀灭。该法常用的器具是Arnold消毒器,我国的蒸笼具有相同的原理。(4)间歇蒸气灭菌法(fractionalsterilization)反复多次利用流动蒸气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将需灭菌物置于流通蒸汽灭菌器内,100加热1530min,杀死细菌繁殖体;但芽胞尚残存。取出后置37孵箱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加热一次,如此连续3次以上,可达到灭菌效果。该法适用于一些不耐高热的含糖、牛奶等培养基。若有些物质不耐100,则可将温度降至7580,每次加热时间延长至3060min,次数增加至3次以上,也可达到灭菌目的。(5)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灭菌的温
29、度取决于蒸气的压力。在一个大气压下,蒸气的温度是100。如果蒸气被限制在密闭容器中,随着压力的升高,蒸气的温度也相应升高。在103.4kPa(1.05kg/cm2)蒸气压力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高压蒸气灭菌器(autoclave)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填空1常见的细菌性状变异有形态与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和耐药性变异。2L型细菌是指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培养应选用高渗培养基。3白喉毒素是棒状杆菌噬菌体基因编码而成4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有转化、转
30、导、接合和溶原性转换。5F-菌也称雌性菌,可经过接合方式变为F+菌。二.选择题1.H-O变异属于CA:毒力变异B:菌落变异C:鞭毛变异D:形态变异E:耐药性变异2.细菌突变的发生是由于EA:基因重组B:基因交换C:质粒丢失D:溶原性转换E:核质基因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3.介导转导的物质是:BA:性菌毛B:噬菌体C:R质粒D:F质粒E:Vi质粒4.细菌的性菌毛CA:化学成分为多糖B:与细菌的运动有关C: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D:是转导必要的结构E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5.介导细菌间接合的物质是:CA:鞭毛B:普通菌毛C:性菌毛D:中介体E核糖体三名词解释1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
31、股环状DNA。2 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而导致细菌性状的变异。3 转化:受菌体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变异。4 溶原性转换:是由于温和噬菌体的DNA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DNA后,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5 噬菌体:是一类侵袭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病毒。根据噬菌体侵入菌细胞后,是否增殖并裂解细菌,可以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6 遗传:所谓遗传(heredity)是指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世代相传,使其物种得以保存的能力。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gene),一种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构成该生物的基因型
32、(genotype)。生物所表现出来的生物学性状,是基因表达的结果,称为表型(phenotype)。7变异(variation)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生物学特性出现的差异。变异使细菌产生新种,是细菌进化并展现出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四问答题1简述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转导(transduction)是以溶原性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后者获得新的生物性状的基因转移方式。转导可分为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和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transduction)二种类型。(1)普遍性转导溶原性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可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菌基
33、因组中,一定情况下又可切离出来,进行增殖。在普遍性转导中,转导的DNA片段是非限定性的,可以为宿主菌DNA的任何部分,故称为普遍性转导。(2)局限性转导局限性转导是指前噬菌体在从宿主菌基因组切离下来时,发生了偏差,带走了噬菌体基因组两侧相邻的宿主菌DNA片段,进入新的宿主菌。这样位于原噬菌体左、右二边的前宿主菌染色体基因便被转导。由于这种转导只能转导是两侧相邻的宿主菌DNA,是限定性的,故称局限性转导。2简述质粒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质粒(plasmid)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以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的遗传因子,对细菌的遗传形状有着重要的影响。质粒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closedcirc
34、le,CCC)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特性如下:(1) 质粒可赋予细菌某些遗传性状,例如:F质粒编码性菌毛;R质粒,是编码抗药性和耐受重金属毒性的质粒Col质粒含有编码大肠菌素的基因等;(2) 质粒可以自主复制。存在于多种细菌胞浆内的质粒可以不依赖染色体而独立进行复制。有的质粒既能独立复制,又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与其共同复制。质粒随细菌的分裂传入子代细菌。(3) 质粒不是细菌必备的结构。可以自行丢失或经人工处理消除。失去质粒的细菌,其生命活动可不受影响。(4) 质粒可以在细菌间转移。接合性质粒能通过自身传递装置(性菌毛)转移。非接合性质粒不能编码产生性菌毛,以噬菌体为载体,
35、携带其转移,或与接合性质粒结合随之转移。一个细菌可带有一种或几种质粒。第六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一填空:1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包括:生物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和抗肿瘤作用。2 细菌的毒力是由毒素和侵袭力。3 内毒素是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性多糖三部分组成。4 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类脂A,菌体抗原(O抗原)是特异性多糖。5 依据外毒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调理作用可由抗体和补体介导。二.选择题1.正常菌群成员引起感染的条件之一是CA:变为耐药菌B:发生基因突变C:寄居部位改变D:变为L型细菌E:发生S-R变异2.构成细菌毒力的是C
36、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和毒素D:分解代谢产物E:侵入机体的途径3.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是EA:荚膜B:菌毛C:磷壁酸D:脂多糖E异染颗粒4.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是CA:荚膜B:菌毛C:芽胞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5.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EA:菌毛B:荚膜C:M蛋白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6.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BA:霍乱弧菌B:肉毒梭菌C:伤寒沙门菌D:脑膜炎奈氏菌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7.下述细菌中,可以引起菌血症的是DA:霍乱弧菌B:肉毒梭菌C:破伤风梭菌D:伤寒沙门菌E白喉棒状杆菌三名词解释1条件致病菌当正常菌群成员的定居部位改变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特殊情况下可引发宿主疾病
37、的菌,称为条件致病菌。2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3隐形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infection)。当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在每次传染病流行中,隐性感染者一般约占人群的90%或更多。隐性感染后,机体常可获得足够的特异免疫力,能抵御同种致病菌的再次感染。隐性感染的宿主可向体外排出病原菌而成为传染源。结核、白喉、伤寒等常有隐性感染。4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致病菌大多是存在于体表或体内的正常菌群,少数是
38、以潜伏状态存在于体内的致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正常菌群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条件致病菌后才致病。目前,内源性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医院感染主要是由内源性的条件致病菌和来自周围环境中的“非致病菌”所致。四问答题:1简述菌群失调症及其发生机制答:亦称菌群比例失调,是指宿主体内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特别是原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降,外籍菌和环境菌的数量和密度升高。严重的菌群失调可使宿主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selectionandsubstitution)。机制1:长期使用抗生素,耐药菌增殖过度机制2: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内分泌失
39、调。2列表比较细菌内外毒素区别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特性外毒素内毒素来源存在部分化学成分稳定性毒性作用抗原性编码基因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蛋白质6080,30min被破坏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常由染色体外基因所控制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组分,细菌裂解后释出脂多糖160,24h才被破坏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染色体基因介导合成3简述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屏障结构(1)物理屏障1)皮肤
40、与粘膜屏障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完整的皮肤和黏膜结构。皮肤表皮层由结构致密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并含有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的角蛋白,能阻挡致病菌的穿透。当皮肤损伤时,如创伤或烧伤等,细菌可侵入引起感染。2)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脑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主要籍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的紧密连接和微弱的吞饮作用来阻挡细菌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3)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组成,能阻止母体血液中的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进入胎儿体内。(2)化学屏障皮肤和粘膜可分泌多种杀菌物质。例如,皮肤的汗腺分泌乳酸使汗液呈酸性(pH5.25.8)
41、,可抑制大多数病菌的生长。胃腺能产生胃酸,进入胃中的细菌大多不能抵抗低酸环境(pH12)而被杀死。补体(complement)是正常血清中的一组蛋白质,由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肝细胞和脾细胞等产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效应系统之一。抗菌肽(antibactrialpeptids)是由动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其生成和释放是机体炎症反应的组成部分,是宿主防御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分子屏障,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正常体液中尚有乙型溶素(-lysin)、吞噬细胞杀菌素、组蛋白、白细胞素、乳素、正常调理素等杀菌或抑菌物质。(3)微生物屏障定居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所构成的菌膜屏障是宿主抵御外籍菌
42、感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正常菌群与入侵的病原菌竞争黏附部位和营养物质,也能产生抗菌物质,因而可抑制外籍菌的定植。第七章细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原则一填空1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病原菌和病原菌抗原成分和血清抗体。2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属中和试验,用以辅助诊断风湿热病3 肥达试验一般需做两次,在疾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取血。当后者的抗体效价比前者高4倍或4倍以上时,才有诊断意义。4 人工自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抗原性物质,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抗体和细胞免疫制剂。抗毒素可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由细菌外毒素所致的疾病。二.选择题1.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试验是BA:VP试验B:外斐试验C:糖发酵
43、试验D:靛基质试验E:甲基红试验2.机体获得人工自动免疫的是:BA:注射抗毒素B:注射类毒素C:注射细胞因子D:注射胎盘球蛋白E: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3.可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的疾病是BA:斑疹伤寒B:破伤风C:麻风病D:肠热症E梅毒三名词解释1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细胞因子或致敏的免疫细胞等,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人工被动免主要用于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2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不含病原体核酸,仅含能诱发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的微生物蛋白或表面抗原的疫苗。其突出优点是:已除去了病原体中不能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和对宿主
44、有害的部分,只保留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因而免疫作用明显增强而稳定,可消除减毒活疫苗的回复突变和灭活疫苗的感染性复活作用,对机体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小。3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vaccine):是指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育筛选,或通过基因突变或重组,将病原体的毒力降低到足以产生模拟自然发生隐性感染,诱发理想的免疫应答而又不产生临床症状的一类疫苗。4类毒素(toxoid):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加入适量磷酸铝或氢氧化铝等吸附型佐剂则成为精制的类毒素。它们在机体内吸收缓慢、能较长时间刺激机体以增强
45、免疫效果。四问答题1列表比较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区别要点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免疫物质免疫出现时间免疫维持时间主要用途抗原慢(24周)长(数月数年)预防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快(立即)短(23周)治疗或紧急预防2列表比较死疫苗和活疫苗的区别区别要点活疫苗死疫苗制剂特点接种方式接种剂量与次数免疫效果副作用疫苗保存减毒或无毒力的活菌株可模拟自然感染途径较少,多为1次较好,35年或更长较小不易理化方法灭活的死病原体皮下注射较大,2次或多次较差,月1年较大较易第九章球菌一填空1SPA可与人和多种动物的IgG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2利用噬菌体裂解试验,可对凝固酶阳
46、性葡萄球菌菌株分型。3链球菌的三种分类方法是根据溶血现象抗原构造和对氧气的需要而分类。4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荚膜,该物质具有抗吞噬的作用。5引起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是致热外毒素。6最常引起脓毒血症的化脓性球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二.选择题1.下列对热抵抗力最强的是EA:伤寒沙门菌B:大肠埃希菌C:结核分枝杆菌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2.与葡萄球菌感染易于局限化的有关物质是CA:溶血素B:杀白细胞素C:血浆凝固酶D:透明质酸酶E:表皮溶解毒素3.能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表皮葡萄球菌E肺炎球菌4.A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病物质不包括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