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千味央厨(001215)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千味央厨(001215)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千味央厨(001215)研究报告一、千味央厨公司模式:聚焦B端供应,以大客户定制为基(一)生意本质:定制择高处立,通用向宽处行定制VS通用:前者研发生产管理复杂、规模性较低,但满足更高品控和响应效率需求。定制模式(OEM/ODM)和通用品(B2B2C)定位分化,分别满足高、低层次消费需求,一般而言定制比通用模式产品更多、供货越快、研发更强且品质稳定,但同时渠道宽度和密度更窄、且对客户依赖度较大。适合定制的品类规律:核心是分工后能带来效率改善,影响因素包括加价倍率、生产复杂度和需求迭代性。定制本质上是社会的再分工,即将上游生产环节外包出去,故核心驱动是外包后带来总体效率提升,故一头是企
2、业自身生产成本高,即生产复杂度高(技术高、材料多元和涉及专用设备),需求迭代快(休闲零食、化妆品等),另一头则是加价倍率足够大,能容纳更多分工角色的盈利要求。(二)百胜供应链:进入门槛高,与供应商互相成就百胜中国:餐饮先锋,西快霸主。百胜中国21年营业收入约98.5亿美元,是国内系统销售额最大的餐饮企业,截至21年底总门店数达11788家,覆盖全国400+个城市。公司旗下拥有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等多个连锁品牌,其中肯德基门店数量达到8168家,为快餐细分市场中最大餐饮品牌,市场份额约占4.9%。百胜供应商管理严格,为业内连锁餐饮标杆。供应链管理为连锁餐饮发展命门,一旦某个门店发生质量问题
3、,将对整体系统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百胜从12-14年陆续经历速生鸡、冰块菌落超标、福喜问题等事件,倒逼公司持续加强供应链管理。在不同市场有独立团队对市场情况采取不同标准与评定机制,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进行定期审核与绩效跟踪,并发展出吹哨人制度、STAR系统等独特机制,其供应体系在业内认可度高,众多知名餐企以百胜为标杆,从而选择一致供应商。百胜供应链进入门槛极高,未来大B开发的门票稀缺。百胜对供应商考核筛选严苛,仅STAR考核一项,包括3个部分18个项目,每年以此标准打分,并将供应商划分为T1-T3等级,等级越高难度越高、同时权益也越大,业内反馈通过STAR系统的供应商,多都能轻松通过国际IS
4、O质量认证。以千味为例,公司自2002年与百胜合作,12年独立后曾连续三年止步T2,16年经过公司多方位动员才终于跻进T1级别,背后是十数年稳定合作的积累,百胜300多家供应商仅5%能晋级T1级别,后来者追赶难度极高。百胜为千味央厨带来了什么?公司前身自02年进入肯德基供应链,近20年来百胜严苛的要求推动千味不断进步,在品质、成本、交付、服务等方面“手把手”打磨公司能力,至21年油条和蛋挞占百胜采购量70-80%,具体表现为:产品品质提升:以大单品为例,公司的芝麻球采用干脱皮工艺、滚圆技术等12道工艺,设置8道品控标准检验,每颗芝麻球炸制后周长不低于13.5cm,同时芝麻数量精确到个位(每枚6
5、72左右),此外油条产品生产经过100+道工序,对重量、长宽、颜色有精细要求,油炸前后脂肪量都更少,同时较同类产品省油37%以上。生产成本降低:百胜引入“软性比价”策略,对竞价最低的供应商提供份额奖励,公司为此在成本端做文章,如百胜对油条计算成本时次品率为15,而千味通过升级技术将次品率控制住4以内,并将次品加工为油条片二次利用,最终实现相比安井、三全更低的价格。出色的交付能力:公司从接受大客户定制要求、研发到生产交付只需3-6个月,同时核心小组轮流往返客户所在地,其中提供样本仅需一周左右。此外,配送方面公司将物流外包,并设立专业小组跟踪大客户库存和周期,准时按要求发全国配销仓。(三)速冻面米
6、:品类分化,B端蓝海品类分化:速冻面米发展成熟,但面点类仍处成长期。速冻食品行业空间达1500亿,其中速冻米面为主要构成,占比一半以上达到近800亿,主要构成为水饺、汤圆、粽子等传统成熟品类,目前速冻米面整体增速放缓至低个位数。不过面点类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全国各地面点产品多样,速冻企业在该品类中创新和推广空间较大,预计行业增速在高个位数水平(如油条增速7-8%),高于水饺、汤圆等传统面米制品。驱动因素:餐饮连锁化率提高,驱动标准化速冻食材应用增加,大大打开B端空间。我国当前连锁化率逐年提高,从2011年的13%提高至2021年超18%,其中拥有500家以上门店的大品牌占比达6%(或为千味定制业
7、务主要目标客户)。海外来看,美、日连锁化率均在50%以上,即使考虑国情差异,我国餐饮连锁发展仍有较大潜力。展望未来,随着餐饮连锁化的提高,行业降本提效、保证食品安全、缩减上菜时间等诉求增强,速冻食品B端应用空间加快打开。空间测算:相比C端,B端潜在空间更足,25年预计速冻米面B端300亿,其中大B端120亿,面点类200亿。考虑行业未有权威的B端数据,故我们根据已知信息从不同维度测算,整体来看,速冻面米2020年完成营收773.5亿元,其中B端市场规模约150亿,占比约20%。结合餐饮连锁化率,并考虑到大B端速冻食品渗透率高,大B端市场规模45亿,占整体B端市场30%左右。此外从代表性品类看,
8、油条市场规模在70-100亿1区间,蒸煎饺规模在20亿2左右,品类延伸空间仍然充足。展望未来,考虑餐饮业发展、连锁率和渗透率提升,预计25年速冻米面B端规模近300亿,对应复合增速15%3,其中大B端规模120亿,对应复合增速约20%,面点类(即非汤圆水饺类)规模225亿,对应复合增速12%。行业格局:B端格局未定,C端发展成熟。速冻面米在C端发展较早,早期以主食类为主,行业成熟度相对更高,而B端目前正进入处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格局还未定型,具体来看:C端:发展成熟,三强主导。当前速冻面米制品已经发展成熟,其中线下零售市场基本由三全、思念和湾仔码头瓜分,市场占有率超过60%,而在广义C端市场中三
9、家份额之和也近50%。目前三家主要占据水饺、汤圆、粽子等传统品类,而新兴面点市场仍有发展空间。B端:前列企业多10亿以下,市场整合空间较大。面米制品在B端市场发展逐步加速,其中速冻面米龙头企业加大布局,如三全设立绿标和快厨公司,思念也于18年新设立BP补齐餐饮短板等,此外也有在部分渠道、品类聚焦的区域性企业纷纷发力。整体来看,餐饮端目前参与者较多,但尚未行成相对固化的格局。而就大B端市场而言,行业分散度更高,其中千味参与较早,目前尚未有同级别对手出现。二、千味央厨发展阶段:由大B定制向小B通品扩张(一)公司概览:餐饮基因,乘势而上2002-2012年:背靠思念专注百胜中国供应链。自02年与百胜
10、达成合作后,公司陆续代承接挞皮、油条等产品的代工,避开汤圆、水饺等传统产品,在芝麻球、油条等油炸类产品上初具规模。12年思念连续爆出质量问题并退市,为避免间接影响大客户业务,4月千味正式成立。2012-2016年:直营大客户进一步增加,代工能力持续提升。成立伊始公司即明确“只为餐饮,厨师之选”定位,仍以直营服务大客户为主,聚焦渠道、产品的差异化,涉足麻辣烫、火锅等新业态,进入德克士、真功夫、杨国福等供应链。公司持续完善重客服务模式,14年推出定制化服务,16年跻身百胜中国T1供应商。油炸类为公司优势产品,直营渠道占比下降。公司主营可分为油炸类、烘焙类、蒸煮类、菜肴类,21年收入占比分别为51.
11、8%/20.1%/17.5%/10.2%,其中油炸类产品保持核心地位。渠道上,公司采取直营、经销两种模式,21年占比分别为40.1/59.6,其中直营主要以定制化产品为主,20年占比84%,经销渠道基本为通用品,20年经销占比提升较大,主要系受疫情影响大餐饮客户需求增速放缓所致。公司实际控制人系思念创始人李伟。16年千味央厨股权由思念全部转让于李伟控制的郑州集之城,17年李伟则将所持的思念全部股权转让给公司管理层,思念和千味央厨完成脱钩。目前李伟间接持有千味央厨46.04%股份,京东(宿迁涵邦)和绝味食品(网聚资本)均占股3.78,中高层员工则通过持股平台共青城凯立与公司股权绑定。内部职业经理
12、人制,主要高管多有思念背景。实控人李伟并未在公司担任职务,公司高管及技术人员多为原思念员工,千味央厨成立之际,由思念转移到千味央厨,跟随公司多年发展。董事长孙剑于思念食品工作10年,18年加入千味央厨。总经理白瑞于04年加入思念食品,12年加入千味央厨,主要负责营销、研发等工作。公司高管拥有多年共同奋斗经验,团队默契且稳定。绑定核心管理层利益,内部激励逐步强化。此前公司管理层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之后21年12月公司又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授予管理层及其他核心人员152.6万股,占公司股本1.79%,任务考核22-23年营收同比增长23.8%/20.4%,目标设置整体积极,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
13、,实现企业长远稳定发展。(二)经营策略:差异化切入,自上而下高势能拉动1、产品思路:深耕油炸品类,产品性价比高产品体系:新式速冻面点为主,油炸类优势显著,逐步发力蒸煮类。千味差异化切入油炸类产品,通过“中国好油条,千味央厨造”绑定优势产品站稳脚跟,后续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将有限禀赋集中在同领域不同单品上,依托乡厨、团餐优势,重点推广各类蒸煮产品,计划将蒸饺、米糕等打造为亿元单品。而三全扎根汤圆、水饺、粽子等传统速冻食品,安井则为火锅料制品起家,速冻米面则多聚焦发面类、主食类。单品规模:定制化柔性生产下,千味SKU数目更多,但大单品规模较小。20年底千味三大单品芝麻球、蛋挞皮、KFC冷冻油条,营
14、收分别为1/0.9/0.7亿,至21年油条、蒸煎饺、面点类分别营收3.51/1.35/1.21亿,主要系定制品与客户联合研发或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规模效应不明显,且连锁大B享有独家销售权,导致公司规格数量较多,单品规模较小。三全深耕饺子、汤圆、粽子等,营收分别达21.4/20.7/3.4亿,同时锁定馅饼、酥脆油条、茴香小油条等品类,逐步培育为破亿单品。安井一向奉行大单品策略,大单品数目更多且更为均匀。价格设计:千味采用成本加价法,产品通常具备价格优势。千味产品定价主要根据成本加成,通常生产部加价8个点左右,销售重客部考虑运费和服务一般加价25个点,而经销部则加价15个点,此外在大客户持续打磨下,
15、优势产品性价比凸出。如挞皮产品预计生产成本与立高食品基本一致,但每千克出厂价低2元左右,便宜约15,且千味产品多为手工挞皮、品质一般更优。其他各类通用品中,据草根调研反馈,千味较同类型产品定价普遍更低,综合看相同单品价格多较三全、安井低于10左右。产品质量:细化标准严格把控,核心单品上公司质量突出。以油条为例,原材料均经过31项安全检测,面粉为公司独家研发。工艺上公司历时三年经过约5000次试验,首创速冻油条,此后不断将工艺升级为第三代(大部分油条厂家普遍仍为一代),将生产过程细化为100余个节点,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最后在后端检测方面,仅外观一项即可分为长度、蓬松度、容积比、颜色等,转化为具体
16、指标分为3、4、5级别等,同时根据不同品类建立相应评判标准,如火锅油条对韧性、硬度、坚实度等属性有特殊要求。2、研发体系:站在客户角度,以服务和质量动人“模拟餐厅后厨”换位思考,高效服务餐饮大客户。公司研发部下设产品研发、工艺研发、设备研发、包装研发等研究室和上海研发室,其中产品研发又根据品类分设六个研发小组。模拟后厨最大程度还原餐企后厨,与实际设备一致,做的方便与其他品类加工,改刀、加料,同时也适合厨师简要加工快速出餐。千味的研发优势在于大客户的方案解决能力。千味在定制品研发时,大客户通常并不指定具体产品,而是提前半年到一年提出某一细分场景下的需求。公司通过项目经理对接大B发掘客户需求,按产
17、品分小组快速推进产品研发,3-7天即可提供体验性产品供选择,十大客户每年至少1184件、24000粒产品送样,以最快速度反馈客户的产品需求。配合柔性供应链,公司能够在3-6个月内满足客户从提案到交付,同时定期研讨产品升级方向,调整供应产品的配方、口感、包装等。核心产品的研发精益求精、层层把关。公司对研发有着较高追求和执着,如为解决外卖油条久置后口感变差的问题,公司历时578天,经过428次实验,数次调整配方改进工艺,最后引入预炸工艺实现40秒极速出餐。此外公司团队联合三位拥有多年经验的油条大师,历时820天,经过3720次实验,从外形、大小、克重等着手,延伸拓展了油条狭义的定义。又以猪猪包为例
18、,公司历经856次的试验、220次的造型改良,细分为18道标准化工艺,最终才得以造就一颗小小的卡通包。对比安井:千味在研发深度上更执着,但研发投入、通用品开发上还有不足。从研发思路来看,千味主要根据客户需要针对性推进研发,每年研发品相较多,资源更多集中在定制品或核心产品上,并在垂直方向上更加极致,而通用品研发多在定制新品基础上稍作修改,对市场变化反应或存在不够灵活的缺点,但在细分品类善于挖掘差异化需求。而安井则善于通用品的研发,除了全年研发投入力度大之外,思路安排更加灵活,不仅在全国各个基地推进产地研,而且善于模仿和跟进热点产品,同时侧重大单品的挖掘,每年推出多款新品但聚焦2-3个单品,综合保
19、证每年研发效率。3、渠道开发:以头部客户为抓手的灯塔战术核心思路:依托大客户品牌背书,灯塔战术下开发效率提高。千味通过与大型连锁客户的合作,在高标准严要求下,产品开发、一站式服务能力经过千锤百炼,较同行更为领先。千味可将服务头部客户的思路转化至中小型连锁餐饮,产品在大型连锁餐饮端被验证后,在克重、规格、馅料、形状等属性上稍作修改即可进行渠道拓展,用于服务更多中小型餐饮客户,渠道综合开发效率更高。大客户开发:树立“大客户优先”理念,分品类从上而下开拓直营客户。公司成立对接大客户的内部小组,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小组负责人,营销部门单独设立重客部,确保快速响应大客户的需求,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公司梳理各餐
20、饮消费场景的头部客户,自上而下从TOP3向TOP10拓展新客户,并成立包括市场、研发、商务等专项小组,由专项组与客户沟通定向解决问题,且筛选出优质客户,针对优质客户进行饱和式资源投入,通常大客户会有1-3年考察期,且前期产品数量一般为1-2个,随着合作程度的加深,品类数目、供应份额才是营收的主要来源,如千味凭借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同KFC合作30个SKU,油条、挞皮供应份额分别高达100、80。经销渠道布局:未来提升空间较大,省内渠道布局更强。千味目前覆盖全国230个地级市(占全国60%),依然存在较大空白市场,且公司在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经销代理政策,省内县级经销商全覆盖,周边省份部分县级代理,
21、外围地区地级代理,整体省内渠道布局更加强劲,下游场景多以团餐和乡村宴席为主,但目前公司经销商体量仍然较小,主要以100万以下中小客户居多,且由于千味销售人员较少,开发终端、后续运营等均交于经销商负责,服务力度方面与同行比仍有差距。经销渠道管理:经销渠道起步虽晚,但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当下重点是提升单商体量。公司16年初步开拓经销业务,19年起逐步规范经销商管理,关于架构设置、经销商考核、费用投入、业务员职责等规定严格起来,相比于同行,千味渠道利润略高,但整体管理成熟度还有不足,其中业务团队人数、对经销商支持力度较弱,因此公司目前重点是抓大放小,政策、补贴向大商倾斜,一方面提出打造20个千万级、5
22、0个百万级经销商计划,21-23年分别夯实1000万+、800万+、500万+三个层次经销商基础。另一方面逐步学习安井经验,通过帮助经销商开发客户(侧重连锁和团餐等大客户)、提供培训和转型支持等方式建立渠道粘性。4、营销打法:主打厨师之选,做高品牌价值千味营销以地推为主,精准面向厨师群体。千味的营销更侧重对厨师、店主的输出,更侧重性价比、操作方便,在实际宣传时直接给终端计算出使用该产品的预期收益与节省成本。同时公司通过“只为餐饮,厨师之选”标语,对外明确特供餐饮的服务商角色,子公司运营餐饮老板内参等自媒体频繁植入软广,强调自身更专业的品牌形象。实际操作过程中千味新品多以地推为主,优先向标杆客户
23、登门展示,之后再全面撒网逐一进行推广。而安井、三全等营销打法相对多元,如综艺冠名、电视广告、品牌代言人和内容、娱乐营销等,综合目标群体更侧重C端消费群体。5、供应链布局:柔性化生产,运营稳定高效定制模式下,公司柔性化生产能力强。传统巨头多在规模化、自动化发力,公司在生产上更灵活,通过调整部分产线设备,即可实现不同规格、大小、性能产品的生产,满足其他客户的需求。公司凭借多年经验积累,可以兼顾生产弹性与效率,短时间(1天内)内迅速切换生产,保证产品交付与供应。公司依托外协逐步布局全国。对比看三全、安井速冻巨头均基本实现产地销,现阶段千味主产区位于河南郑州、新乡,此外通过在辽宁(主要为芝麻球、地瓜丸
24、等)、鹤壁(主要为油条、卡通包等产品)等地的外协具有部分产能,21年生产规模1.48万吨(占比14.8%,金额1.23亿),21年华东基地落地安徽芜湖(22年中投产,产能3+万吨)。目前公司直营业务占比较多,运输区域集中,吨运费较低,后续随着经销业务扩张、渠道下沉,基地全国化布局能冲抵部分运输费用。(三)结论与建议:切入通用初步顺利,仍需持续平衡效率1、当前阶段:大客户优势向通用品快速扩散期千味在大B渠道优势显著。千味精准定位B端需求,研发思路上千味分小组聚焦定制品研发,在新品研发、送样、生产上动作迅速及时,且通过近20年经验,已经摸索出一套完备一站式重客服务能力。此外由于大客户对产品全流程质
25、控均更关注,而千味已形成包含采购、生产、运输、质控在内的完备供应链体系,实现柔性化生产。故千味在百胜中国品牌背书下,在客户、份额、品类上的具备横向拓展能力。在小B通用品发展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千味经销业务起步晚,下沉程度、覆盖区域及经销商体量均与三全、安井有所差距,且在销售人员配置和管理上较弱,难以在小B端形成比较优势,加上体量较小规模效应偏弱、研发上未完全适应通用品市场变化,预计整体通用品业务的发展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依托大B端积累优势,自上而下辐射经销渠道,当下仍处于红利快速释放阶段。大B端进入门槛高,千味先发优势明显,并在过程中持续打磨了自身能力,当下以在大B积累的产品和品牌优势,降维来
26、推动小B发展,这是符合更大成长空间的选择,且预计前期协同效应仍会比较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长期来看制约企业的瓶颈,仍是通用品能力培养成功与否,即更标准的生产和更低生产成本、通用大单品的洞察力和中小餐饮的渠道服务力,此外资源在定制部门和通用品部门的平衡亦是考验。2、企业建议:持续探索深度和广度的平衡点柔性化定制天花板有限,规模性是永恒的命题。正如前文所言,定制化择高处立,易于企业塑造差异化,且适合前期切入,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非标的品类和日益复杂的服务,或超出企业能力边界,发展天花板随之而来,因此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并提高运行的规模性,将是公司面临的长久命题。三、未来展望:千味央厨品类和渠道双轮扩
27、张,具备跃迁至30亿级别潜力(一)产能布局:规划产能超20万吨,打开成长瓶颈规划产能达20万吨以上,并推进核心技术研发。本次上市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2.8亿元,其中2.5亿元用于新乡三期建设,对应速冻米面制品8万吨产能,预计将于2023年6月投产,项目建成后,公司将由20年约12.8万吨的基础上增加到19.6万吨。而从过往产能设计与实际利用情况看,公司18-19年产能利用率处在高位,旺季需满负荷运行,新乡一期和二期在19-20年陆续投产,推动公司产能从18年6.7万吨增长至21年的15.8万吨(含外协)。公司本次募投志在长远,未来产能释放有望较好匹配公司营收增长。同时公司投入0.32亿元支撑技术
28、研发,持续夯实创新优势。(二)成长驱动:品类和场景延伸,渠道加快扩张产能和渠道扩张驱动,叠加强场景延伸能力,公司成长路径清晰。公司巩固华中地区优势后,以租赁或外协形式向东北、华东等地区扩张,同时渠道裂变步入加速期,直营大B客户势能积累充分,公司顺势加大经销渠道开发,当下仍处高增长阶段。消费场景方面,公司针对各类场景积极推新,即使同一产品,公司也做规格口味的细分,并于19年推出“焙伦”品牌进一步拓展烘焙品类,综合从横向铺市、特定单品纵向挖潜两方面,强化公司收入增量来源。而短期而言,品类上主打油炸类(油条25年达10亿)和烘焙类,蒸煮产品与市场保持同步,而渠道上则围绕西式快餐、咖啡茶饮和团餐等重点开发。渠道扩张潜力仍足。大客户渠道方面,百胜渠道21年营收2.45亿,仍有望跟随百胜开店、品类渗透增长,22年预计增长8%,而华莱士和海底捞等营收规模仍小,对比百胜渠道渗透率,提升空间更加充分,未来随着餐饮连锁化率提升,还会有更多头部品牌作为公司大客户放量。而经销商渠道方面,根据公司此前“320计划”5、着力提升单经销商进入百万范围,当前平均体量仅70万,单商体量具备50%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