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通风冷却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522498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通风冷却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通风冷却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通风冷却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通风冷却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通风冷却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公司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电机制造业及碳钢、不锈钢、铝板、铝型材等金属制造行业。电机 产品所占产品成本最高,但价格相对稳定。除电机外,钢铁或金属板材、型材价格在一定程 度上随原材料金属大宗商品价格波动。1. 市场规模:2020 年产量达 4170 万台,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达 739 亿元风机是对气体输送和压缩机械的简称,主要分为通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其中通风机属压 力较低的风机,一般压力低于 15kPa,气体流速较低。 风机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矿山冶金工程、石油化工 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能源工程装备、车辆装备、船舶工业等行业

2、,主要用途为通风、冷却、 除尘等。2017 年-2020 年中国风机产量持续增长,CAGR 达 16.7%,2020 年产量达到 4169.9 万台, 同比增长 15.20%。根据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截至 2019 年,通用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 5437 家, 其中风机行业企业 502 家,占比 9.2%。 2017-2020 年风机产业整体经营情况稳中略降,2020 年规模以上风机行业企业数量达到 508 家,主营业收入合计达到 739.38 亿元,同比下降 7.55%,利润总额达到 42.8 亿元,同比下 降 1.77%。图:中国风机产业经营情况2. 下游领域:城轨高铁+新能源装备

3、+海洋船舶+制冷,多领域推动持续增长根据产品技术含量、成套性及其在大型工业流程中的重要性,风机产品可以划分为高端产品、 中端产品和低端产品。中高端风机产品对设计、生产加工的要求较高,因此产品的附加值较 高。公司长期聚焦于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风电、燃气轮机、核电等)、海洋工程与舰船(海 上钻井平台、高技术船舶等)、冷却塔和空冷器、制冷等中高端市场。公司通风冷却产品设 计使用寿命均为 10 年以上,部分特殊行业如核电行业要求产品设计使用寿命最长可达 60 年。公司产品受通风冷却设备使用寿命及更新换代周期因素影响较小,市场空间主要取决于 下游产业的发展。2.1. 城轨高铁:新造动车组每年需求超 2

4、00 组,城轨数量预计 2021 年同增 11.5%城市轨道交通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了满足城 市人群通勤及出行需求的重要手段。2016-2020 年,我国城轨数量由 24058 辆增长至 45245 辆,CAGR 达 17.1%,预计 2021 年增长至 50443 辆,同比增长 11.49%。未来,随着大中 城市继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系统、更多城市将建设轨道交通以缓解交通压力等因素,预 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配套产业仍将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的增加必然带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配套装备市场的快速发展。高铁方面,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装

5、备产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铁路车辆数量显著增加,相关 配套需求也随之扩大。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指出,在未来 15 年 (2021 年2035 年),中国还将建设 5.37 万公里的铁路,其中高铁 3.21 万公里,平均 年增长高速铁路 2,140 公里。2016-2020 年间我国动车组数量从 15590 辆增长至 32569 辆,复合增长率 20.22%,预计 2021 年我国动车组数量有望达到 36723 辆,同比增长 12.75%。截止到 2020 年,中国动车组配臵标准为 9.87 组/百公里,以此计算,未来 15 年,每年 新造动车组需求在 211 组左右。至 20

6、35 年,动车组增加总量在 3165 组左右。同时,公 司自成立以来即与中国中车开始合作,未来,随着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商成功进军欧美澳高端出口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装备配套风机产品的市场空间。2.2. 新能源装备:双碳背景下,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新能源有望引领新需求新能源装备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核电及燃气轮机等相关通风冷却产品,上述行业均处于 快速发展阶段。1)风力发电: 相比于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我国风电资源禀赋更加优良,且项目建设期更短,是更快速 地提高清洁能源发电量的方式,因此 2030 年碳达峰和 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加速 风电的发展。受产业政策

7、及抢装潮等因素推动,2020 年我国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7167 万 千瓦,同比增长 178%,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28172 万千瓦,同比增长 34.12%。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2021 年年度可再生能源统计(Renewable Capacity Statistics 2021)显示,截至 2020 年末,全球海上风电装机总容量为 34.57GW, 同期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为 733.28GW,海上风电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战略增长点。根据中国“十四五”电力规划发展研究中的内容,我国将大力发展陆上风电,稳步推进 海上风电。“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增陆上风电装机 2

8、89GW, 新增海上风电 24GW。 按照目前我国陆上风电常见机型 3-4MW/台,海上风电常见机型 8MW/台测算,“十四五” 期间我国计划新增陆上风电主机 7.23 万台,新增海上风电主机 3000 台。按照陆上风电主 机配备 1 台通风机、1 台通风冷却系统,海上风电主机配备 3 台通风冷却系统测算,“十 四五”期间,我国风电领域通风机需求量为 7.23 万台,通风冷却系统需求量为 8.13 万台。另外,公司所在地山东省在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 年) 中制定了 2030 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比“十二五”末增长 6 倍,其中,风 电力争达到

9、2300 万千瓦的发展目标。2)燃气轮机: 目前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呈现增长形势,并且将在电力、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以及环保政策 的带动下长期保持。燃气轮机广泛应用于燃气发电、船舰和机车动力、管道增压等能源、国 防、交通领域。21 世纪以来,我国加快天然气勘查开发、西气东输和液化天然气(LNG)进口等,启动了燃 气轮机国内市场需求。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 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 因此对于环境的影响相对温和。2019 年,我国天然气发电量占据全国发电量的比重为 3.17%, 与全球约 23%的比重相比,

10、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在碳减排的背景下,2015-2020 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趋势。2020 年全球 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为 22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7%,预计到 2023 年,全球燃气轮机市 场的规模将达到 251 亿美元。燃气轮机能够取代运行在煤炭或石油上的热力设施的旧技术, 并且由于天然气的碳密度低于其他传统燃料类型,对环境友好度较高,随着我国“双碳目标” 及相关政策的实施,预计将加速燃气轮机市场的增长。3)核电: 为响应节能、环保、减排,世界各国在大力加速发展核能能源,近年来全球核能发电量快速 增长,2019 年全球核能发电量达 27966 亿千瓦

11、时,同比增长 3.71%,2020 年较 2019 年有 所下滑,2020 年全球核能发电量为 27001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3.45%。近年来,我国核电运行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核能发电量持续提高,2019 年我国核能发电量 达到 3481.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8.25%,2020 年达到 3662.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20%。 同时,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商运核电机组达到 48 台,总装机容量为 4988 万千瓦, 同比增长 2.32%,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列全球第三。2030 碳排放达峰、2060 碳中和的中远期目标下,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将是未来主要电力能 源之一。

12、核电在全球发电总量中的占比自核事故第二年后基本就稳定在 10%左右,2019 年 全球核电发电量占比 9.9%,我国占比为 4.8%,低于全球整体水平。我国近年来核电发电 量持续上升,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按照单个核电站每期 2 台机组约 250 万千瓦以及三代机组约 1.8 万元/千瓦的单位造价预 估,每一期工程将拉动约 450 亿元的项目投资额。风机系核电机组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 按照每台核电机组风机投入额 2,000-3000 万元投资额计算,上述 99 台在建、规划核电机 组将为核电风机提供 19.80-29.70 亿元的市场空间。而按照每个核电厂址 4-6 台机组的可 承纳容量以及

13、2 台机组的扩建裕量,国内核电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已取得开发核电领域产 品所必需的资质。随着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作为核电机组配套的通风冷却产品将迎来广阔 的市场发展空间。2.3. 海洋船舶: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船订单量同增 223%,海上丝绸之路未来有望带来 新需求受疫情影响,航运市场出现集装箱船一船难求的现象,各大船东纷纷启动造船计划。自 2020 年开始,大型集装箱船市场迎来了新的造船高潮。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船订单量达到 5415.6 万载重吨,同增 223%,而手持订单量也达到 9243.9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32.3%, 中国船舶产业占世界份额近 50%。而未来随着疫情

14、逐步缓解,遭受沉重打击的邮轮旅游业逐步恢复,国内外邮轮公司逐步启动 了邮轮的制造。邮轮因需保障其乘坐的舒适性,对通风产品的噪音要求极高。公司开发的低 噪音风机已经在多艘客滚轮上得到应用,公司已成为邮轮制造企业配套通风产品国产化供应 商。海洋工程装备方面,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南海开发进程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上基础设 施建设、资源开发、空间开发等相关装备的需求更为急迫,也对我国高端海洋装备的发展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的通风冷却产品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4. 制冷行业:制冷风机销量连续三年超 15%,冷库、冷链物流需求引领发展近年来,随着制冷行业的不断发展、涉及领域不断

15、拓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以农产品及食 品冷冻冷藏用制冷风机为代表的中高端制冷行业配套风机需求规模持续增长。2015-2020 年 我国制冷风机销量由 7.96 万台增长至 14.2 万台,CAGR 达 12.3%,2020 年增速达 15.92%, 连续三年增速超过 15%。随着人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市场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将倒逼市场快速发展并走 向成熟。除此之外,受疫情影响,冷冻冷链食品安全要求日益提高,各地纷纷建立冷冻工厂 以方便冷链物流运输,制冷领域的业务量出现较快增长。图:我国制冷风机销量情况3. 发展趋势:制造集成一体化+高效节能化+高强度轻量化+低噪化,多重趋势 引领发展随

16、着我国步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基础工业朝装备大型化、环保节能方向发展。与之相适 应,通风机行业在自身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逐步进入升级换代阶段,下游用户的需求 正在从产品导向转为全生命周期服务导向。具体来讲, 风机行业正在向制造集成一体化、 高效节能化、关键部件高强度轻量化和低噪声化方向发展。1)制造集成一体化: 通风冷却系统中除风机本体外,还需要集成散热器等配套设备。相比过去客户分散采购组装, 忽视产品性能匹配及具体工况的适用性,集成通风冷却系统在优化风机效能、增加整体稳定 性、节约使用面积方面表现更为优异。为此,领先的行业厂商已开始对通风冷却系统各部件 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对相关组件进行系

17、统集成,满足对通风冷却系统设备使用的安全、稳定、 节能、高效、便捷等更高需求。2)高效节能化: 随着全社会节能降耗意识的不断增强,风机行业正进一步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如在风机的 设计及制造技术上,采用先进设计技术,减少能量损失,同时采用专业分析软件对产品的结 构强度、叶片的应力及固有振动模态等进行量化分析,确保产品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提 高风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此外, 领先的行业厂商通过对现有风机进行系统节能改造, 能改进风机实际运行参数, 使风机系统运行效率提升,达到节能目的。3)关键部件的高强度、轻量化: 先进的通风系统技术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和工艺方面,更注重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18、、 便于维护、节能环保等方面对产品的改进。对于通风机的关键部件,行业不断进行新型材料 的研制,叶片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向提高抗拉强度、伸长率、轻量化方向发展,使新型风机产 品向更符合环保节能、安全稳定的发展方向。4)低噪声化:通风系统的噪声主要是气动噪声,传统的通风设备噪声较高,是配套设备主要的噪声污染源 之一。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改进产品结构,采用消声技术来降低噪声,实现产品的低噪声化。4. 行业壁垒:技术、定制化制造、品牌、准入、设备与资金,铸造行业高壁垒1)技术壁垒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应用领域的项目大多为重大工程配套设备,设备运行工况差异较大,技 术参数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环境及客户要求进行定制

19、化设计。中高端应用领域产品对强 度、精度、运行效率及可靠性要求高,其应用技术涉及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计算机模拟技 术等多个学科,需要多领域专业人才协同合作。为提供定制化产品,企业除了需要具备通风产品专业设计能力外,还必须熟悉相关中高端产 品应用领域需求,具备相应研发设计能力,以满足相关中高端产品应用领域高标准的特殊要 求。2)定制化产品的制造壁垒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主要为定制非标准化产品,不同项目产品的结构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 同行业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制造,研发设计难度大、实施复杂程度高。定制化通风冷却产品从设计、试制到批量生产的过程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技术和管理团 队执行,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

20、量实验验证产品的设计效果。这使得只有具备较强研发实力 的企业,通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进入某一个高端产品应用领域。3)下游行业准入壁垒轨道交通装备、核电、高技术船舶等特殊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严苛,针对通风冷却产品供应 商存在业务资质或产品认证要求。以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为例,为了保证铁路动车组安全,下 游客户对供应商产品实施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对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通风冷却产品的生产、 产品检测检验、产品质量保证等环节存在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中高端通风冷却产品进入部分 下游领域存在较高的准入壁垒。4)品牌壁垒通风冷却产品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设备,需要在高温、腐蚀、磨损等各种复杂环境下 长周期不间断运转

21、,对产品质量、性能及可靠性要求极高,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下游厂家产品 的性能和安全。因此,风机的产品品牌、企业声誉是下游制造商选择产品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为了确保 其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下游装备制造商必然倾向选择长期合作、各方面技术指标经过长 期考验的品牌产品。因此,市场上品牌认可度较高以及生产历史较长的企业往往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占据较大 市场份额。对于行业新进入者,不仅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而且需要良好的产品品质、 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服务体系,并经过时间积累和历史沉淀,才能最终赢得广大客户认 可。行业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迅速建立品牌效应,行业的品牌壁垒明显。5)设备与资金壁垒高端通风冷却产品应用领域对制造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的要求较高,对应进入高端通风冷 却产品领域的生产、实验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同时,因高端通风冷却产品多为重大项目配套设备,合同金额较大,执行合同周期普遍较长, 这使得企业采购原材料和生产经营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高端通风冷却产品应用领域存在 一定的设备和资金进入壁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