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金融科技行业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金融科技行业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doc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金融科技行业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 政策、市场与机遇碳达峰、碳中和标(以下简称“双碳标”)提出以来,中国绿融发展步快 道,融科技在绿融领域中的应空间阔。课题组对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 展的持政策、市场主体发展情况、需求与机遇开展了研究分析,以识别融科技服务于 绿融的市场前景、潜在需求与前沿技术应场景。1. 政策持(1)绿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围绕实现“双碳”标,中国绿融政策和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在顶层设计、政策措施、 产品创新、国际合作等取得积极的进展。 在全球推动可持续融发展,中国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2021年10于意 利罗召开的G20峰会上,中国银与美国财政部作为可
2、持续融作组联合主席共 同牵头发布了G20可持续融路线图2,提出要提升全球不同区域可持续融界定标 准的可性、兼容性和致性,建全球致的可持续披露标准体系,建有公信的转 型融框架。该路线图通过界定标准、披露标准、整体框架明确肯定了可持续融对推动 绿转型的要地位,把扩应对候变化的融资规模列为优先发展事项,为全球市场资 持绿发展提供了指引。此外,中国银与欧盟委员会共同牵头完成可持续 融共同分类录报告减缓候变化,致于推动提升全球可持续融分类标准的可 性、兼容性和致性,于2021年11在由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起的可持续融国际平台 (IPSF)发布。 从国内来看,绿融政策、框架与具也在不断完善。2021年10,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和国务院分别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作的意 与2030年前碳达峰动案,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作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随 后,各领域各业实施案也在加快制定。为充分发挥绿融在助“双碳”标实现上的作,中国银于2021年初步确 了“三功能”3、“五柱”的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以绿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 露框架、绿融激励约束机制、绿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绿融国际合作为柱的 绿融体系,并推出“碳减排持具”,以1.75%的优惠利率助实现“双碳”标。 2022年3,中国银发布题为绿融助碳达峰碳中和的报告,提出推进绿 融和转型融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多样化融具,继续深化绿融地试点和国
4、际合作,有效持经济社会绿低碳转型。2021年12,中国态环境部印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并联合国家发 展和改委员会、中国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开展候投融资试点,指导试点地积极 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研究和推动碳融产品的开发与对接。励试点地融机构在依 法合规、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 融服务。绿融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逐步清晰,将有效推动绿融服务经济 质发展。 在地层,各地政府推进绿融的具体动计划也陆续出台。2017年6以来,国务 院先后在浙江、江、东、贵州、肃、新疆等六省(区)九地设绿融改创新 试验区。试点今,六省(区)九地绿融改创新试验区表现突
5、出。浙江省湖州市于 2021年发布国内部地市级绿融促进条例,并于2022年2发布深化建设绿 融改创新试验区探索构建低碳转型融体系的实施意,该件是国内个区域性转 型融发展路线图。截2021年底,浙江省衢州市率先构建了涵盖业、农业、能源、 建筑、交通运输、个六领域的碳账户体系。绿融创新在地得到进步开拓。(2)融科技相关政策“双碳”标为中国绿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要持低碳 产业的发展和防范碳运带来的融险,必须要对企业和融机构开展统规范的碳 核算,了解企业、项的碳排放情况和与各种指标相的碳强度信息,也需要融机构开 展候相关的险分析,尤其是转型险分析。数据、物联、智能、区块链等科
6、技段在数据获取、识别、分析、可视化能够有效解决绿主体、项和产品识别难 度的问题,包括碳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和认证的问题。中国银、中国银保险 监督管理委员会等融监管部都将提升融科技平列为2022年的要事项。 次将推动融科技与绿融深度融合上升到战略规划度。2021年12,在中国 银召开的2022年作会议中着强调了融科技的应与管理,正确认识和把握碳 达峰碳中和,加强绿融作的整体协调、有序推进。2022年1,中国银印发 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指出加强融科技与绿融的深度融 合,创新发展数字绿融,运科技段有序推进绿低碳融产品和服务开发,着 提升融服务绿产业的覆盖和精准度。在融科技的监
7、管应,2022年1,在中国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的2022年作会议中提出努促进融服务业数字化 转型,加强对依法监管的科技撑,提监管数字化智能化平。重点推进融科技和转型融标准的研究与实践。2022年2,中国银、国家市场 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融 标准化“四五”发展规划,部署下步中国融科技标准作的点:推动融标准化 作数字化转型,围绕智能、区块链、数据、云计算、移动融等领域加标准供 给,切实提升融科技险防范平;研究制定转型融标准,明确提出“建ESG评价 标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绿发展和低碳转型。2. 市场发展融科技持绿融发展拥有阔的市场前景,科技公司
8、基于各产品优势和原有业务 态投身绿融浪潮,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服务于绿融的科技公司已经成为 快速成的市场主体类别。北京绿院从2019年开始对中国融科技在绿融领域的 应情况进年度跟踪调研。2021年,活跃在中国绿融领域的科技公司有84家,相 较上年增加25家。 以企业性质和业务模式划分,服务于绿融领域的中国科技公司主要包括环境信息数 据提供商、以服务绿融为主业的融科技公司、融机构下属科技服务公司、互联 科技公司四类主体。相较2020年,2021年以各类云服务商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科技 公司积极拓展绿融服务与业务应,为各类绿融场景提供系统性解决案。同 时,科技公司也正在布局并探索融科技在绿保险领域的
9、应。市场呈现出从推动单 产品创新到提供系统性解决案、从服务信贷投放到助绿产业投资的转变。考虑到现阶段融机构下属科技服务公司规模、业务覆盖范围,绿融服务并 其主要业务,为更准确地反映中国服务于绿融的科技公司现状及发展趋势,本主要 针对61家点服务绿融的科技公司进深调研分析。 从绿融产品看,融科技具的使主要集中在绿信贷、绿债券、绿保险、绿 基、绿信托、绿租赁、环境权益交易、碳融等领域。其中,在绿信贷、绿 基、环境权益交易业务领域的使率较,在绿信托、绿租赁业务领域则刚刚起 步。 从技术应来看,数据、智能和云计算仍是前推动绿融发展的三柱性技 术。2021年全社会数字化进程加快,区块链和物联应呈现爆发性
10、增。可预在未 来实现绿融全流程实时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区块链和物联技术将得到更具规模的发 展和应。从提供的服务和应场景看,相关科技公司在绿融领域中主要提供数据供给服务、系 统开发服务、SaaS平台服务、针对具体业务场景的系统化解决案与态服务。本次调 研覆盖的企业中,既有绿融数据服务提供,也有推出绿融集成式解决案与 态服务提供商。61家样本企业中有40家提供数据服务,5家提供信息系统开发服务、44 家提供SaaS平台服务、6家提供综合解决案与态服务。样本企业的业务场景涉及了企 业前端绿数据采集、认证与集成、绿识别、测算与贴标、事中环境险管控、流程管 理与能效管理、事后产品信息披露等多个环节。些融科
11、技公司可持同时向多类主 体开放,对接各产业部,也出现了由提供单服务向提供数据、具及平台的系统性解 决案转变的趋势。 从应主体看,相关科技公司在绿融领域前以服务融机构、企业、政府部为 主,但在融监管、个户应场景的开发还较为有限。向融机构,科技公司 主要是为其提供环境数据信息服务和ESG资产、绿资产识别与评价具、绿资产 管理与监测平台;向企业,科技公司主要为其提供融资对接平台、碳核算及能效管理 具;向地政府,科技公司则为其开发企业能耗与碳排放平台、融机构绿贷款绩效 及环境信息披露等功能。但在融科技助监管部环保违规监控与稽查、推动企业环境 信息披露,以及个绿融场景还未有较成熟的应。3. 需求与机遇未
12、来,融科技持绿融发展的市场需求将进步扩。据中国融学会绿融专 业委员会测算,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未来三年的绿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 币(约73万亿美元)。其中能源、交通、建筑、业四业将吸纳80%-90%的绿 投资,带来了效精准识别绿项、快速筛查与实时监控环境候险的巨需求。 同时,为化社会各部减碳成效,全社会碳核算与碳核查也势在必。此外,融科技 在减少信息不对称险上存在天然优势,为更好地识别绿项、绿主体,助绿低 碳投融资发展及候险监测需要,融科技需在候险相关领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赋 能等持续发挥要的作。 从绿融产品需求看,2021年中国绿信贷、绿债券、绿基等市场规模均位居 全球前列。据中国银
13、公布数据,截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贷款余额约15.9 万亿元币(约2.38万亿美元),同增33%,规模位居世界第位。据Wind数 据,2021年中国绿债券市场新增486“贴标”绿债券,发额共计6083亿元币 (约913亿美元),绿债券新增数与发额分别同增120.91%和167.92%。与此同时,候变化与经济社会绿低碳转型带来了企业在转型险保障的巨额资 需求。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的调研数据,2018年2020年期间,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 提供45.03万亿元币(约6.76万亿美元)保额的绿保险保障,付赔款533.77亿元 币(约80.12亿美元)。 2021年,融科技持绿融在绿主体识别与认证贴标
14、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 环境数据核算与披露、化模型评估法及精度等,现有产品仍存在识别与分析法 简单、数据维度单、可靠性与时效性差等问题。在现有的应场景中,需要进步强化 融科技持能耗与环境信息采集、绿项识别、环境险筛查与监控、环境信息披露 等的度和质。 展望未来,国内外正就可持续融发展形成系列新的共识,包括建持转型融的政 策框架、融需要持物多样性保护4以及将绿融与普惠融有机融合5等。这些 向性的共识,意味着融科技持绿融发展可能在如下个领域获得更的创新应 空间:(1)物多样性保护:融科技助物多样性保护等各类环境险评估物多样性保护是可持续融下步将关注的点。2021年10推出的G20可持续 融路线图提出
15、,把扩应对候变化的融资规模列为现阶段优先发展事项,并实现未来 逐步将物多样性等然、社会的可持续议题纳具体动。2022年3,央与监 管机构绿融络(NGFS)与国际可持续融政策研究与交流络(INSPIRE)发布 报告显示6,物多样性丧失可能对经济和融稳定带来险,建议各国央与融 监管机构采取经济动,以应对然和物多样性相关的险。 融科技主要可从以下个助物多样性保护:是使物联、遥感等技术追踪 物种,监测森林地所承受的环境影响,利数据技术绘制物多样性地图,识别 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推动物种保护;是建物多样性险与项险的关联关 系,引导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例如,构建物多样性综合评估类具,应遥感、地 理信息系统(
16、GIS)、空间分析等技术,进项物多样性险分析与评级,并通过集 成纳各融机构系统,对投资项物多样性险实现筛查;三是上述技术应也可逐 步推到、碳汇、污染物排放等其他环境险的评估。(2)碳核算与碳资产管理:融科技为碳融提供系统化解决案构建碳排放核算体系是碳中和标的基础性作。通过统的核算标准明确产品产命 周期各环节的碳迹核算与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节能减排部署对总体温室体排放控 制关要。为化减碳成效,全社会碳核算势在必。为了控制碳排放总和激励企业 努减排,中国已建七个区域性和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国态环境部数据显 示,截2022年3,试点阶段的碳市场共覆盖20多个业、近3000家点排放企业, 累计覆
17、盖4.4亿吨碳排放,累计成交额约104.7亿元币(约15.7亿美元)。据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7启动以来,截2022716,全国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纳发电业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碳排放,累计碳排放配 额(CEA)交易达1.94亿吨,累计成交额约84.92亿元币(约12.58亿美元)。随 着未来更多业和企业的纳碳市场,以及融业开展碳相关的融服务,多数企业都 须进碳核算与碳资产管理。 前,融科技可为全流程碳核算、碳溯源、碳账户、碳交易、碳资产管理提供集成式解 决案。在企业端,物联技术促进了企业能耗与碳排放数据的全流程实时信息采集, 融科技系统性解决案可实现能耗在线监
18、测、能效管理、碳资产管理和交易等集成功能, 碳核算智能模型可实现对企业碳减排的动核算并纳企业碳账户,作为银核定授信额度和利率的依据。在融机构端,为融服务商提供企业画像、碳信、碳积分等 融数据产品,并将产品的额度利率与企业碳账户挂钩。在政府端,SaaS平台服务帮助 政府监管部精准掌握企业能耗与排放情况。(3)转型融:融科技为企业!减碳转型提供全过程量化与认证服务实现“双碳”标,融不仅仅要持“纯绿”的项,更需要帮助碳企业向低碳转型。中 国银正在研究转型融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持。转型融主要为传统碳企业主 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向低碳转型提供融服务,持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电、钢铁、 建材、化、纺织、交通等碳业。
19、在现有绿融框架下,“绿”的界定径较为严 格,缺少持低碳转型的标准和具。为扩绿融体系覆盖范围,促进转型融市场 发展,监管部有望出台包括转型标准、披露要求、融持具以及激励措施等内容的 转型融政策框架。 为避免“洗绿”或“假转型”问题,转型融临着更、更复杂的披露标准。如转型活动要 有明确的减碳效果;转型活动主体须设定减碳的化标和时间表;较为复杂的转型活动 (如法通过转型录和录中明确的化指标直接识别的转型活动)需要得到第三专 业机构的“转型”认证等。融科技可为转型融的减碳标核算与信息披露提供系统性的 解决案,如建转型融项贴标、认证与监管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汇集由合格审核 机构核验的企业“减碳”成果化数
20、据和指标,维护由认证机构授予的“转型”认证等。融 科技可以为融机构、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对这些认证数据的访问账号,便于企业查、 融机构险管理及监管部统计与监督。(4)ESG评价与投资:融科技将微企业纳绿融持范畴,推动绿普 惠融发展为实现“双碳”标,ESG投资向绿项、绿主体倾斜,在授信决策、贷款审批、资 成本、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构建资产组合等各环节,需将融资主体的环境、社会表现和 公司治理等险因素纳考范围。传统ESG投融资实践往往聚焦于中型企业和项 ,通过项申报的形式认定是否符合绿标准。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由于ESG数 据缺失,管理流程不健全、节能减排与污染防治的能弱,难以达到绿认定标准。此 外,由
21、于这类融资主体贷款规模、资料留存残缺,对其进审核与授信的操作成本与 险成本较,传统的项申报制不能较好的适。因此,ESG认定与评估需要更多的考 虑普惠性,推动普惠融与绿融融合发展。 在解决中企业ESG数据采集、分析等,未来融科技应该发挥主导作,以降低 信息获得成本,提信息可得性。如,数据技术可以促进各部数据共享,丰富 ESG模型评价维度并推动提评价模型精准度;物联可解决数据更新不及时与环境数据缺失问题,实现企业对能耗等环保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主上报;区块链可保证企业端数 据的可溯源与互信,解决企业端填报数据的真实性与可信度问题;智能通过对模型的 强化训练,提绿识别的准确度,实现对绿主体实时授信并助动
22、态险防控与预 警。在绿识别与认定、评价与贴标、险动态监控、环境信息披露等各环节,融科技 可进步开展探索,助融资源向微绿主体倾斜。(5)绿农业:数字技术赋能对绿农业活动的识别和融持数字技术在绿农业领域有着泛的应潜,如凭借数字技术段,助农业减碳任 务,引导绿农业供应链投融资,通过农产品溯源持绿农业发展。 具体来说,在绿农业能效管理应上,可通过遥感、机监测等技术精准控制地肥 与精准投放农药;在温室体减排,可通过物联、智能技术段进精准的 耕地作物识别、环境监测、灾害预警、产预测等,减少农业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效 应;在绿农业产业链投融资,将物联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可实现标准电仓单 成、业务数据存证、粮
23、质溯源,为供应链融提供可靠、安全、可溯源的担保材料; 在绿农产品溯源,可应区块链和智能技术,加强对绿农产品、有机品等 绿消费品的贴标,帮助绿农产品获得更好的市场信誉与更的售价。融科技在中国绿融的应: 2020年与2021年案例跟踪课题组在2020年与2021年连续发布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案例与展望的 系列报告中分别选取两个案例,共计四个案例进跟踪。案例的应场景包括融机构 ESG评价系统、企业碳排放管理、绿融综合服务平台以及银绿贷款系统。通过 持续的跟踪调查发现,部分案例的系统功能逐步完善,提了融机构与相关的作效 率和效果。部分案例的成功经验在同业机构以及绿融改创新试验区以外地区得以复 制推
24、。融科技在帮助融机构ESG投资决策、提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提升 作效率、减少预与误判率、控制融险等诸多发挥了积极的作。以下为 这四个案例最新进展的综述:案例:嘉实基ESG评分系统(2021年报告案例)2021年,嘉实基在持续升级ESG评分法论的基础上实现了评分对港股市场的覆盖, 为ESG投资策略与产品提供质基础数据设施,推动ESG从理念到实践落地,拓宽了 可持续投资的边界。不断升级法论,拓展市场覆盖:2021年嘉实持续进ESG法论迭代与模型优化, 在覆盖全部A股的基础上将覆盖拓展全部港股市场,为完善ESG评估体系和应对中国 市场ESG信息披露不问题提供了解决案。继嘉实ESG评分于2020年上
25、线Wind融 终端后,2021年5,嘉实ESG评分如期顺利登录彭博第三另类数据平台BEAP (Bloomberg Enterprise Access Point),成为在彭博上线的家由中资机构提供的 ESG数据。案例: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2021年报告案例)2019年8该系统上线运以来,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集团境内全 部直属单位及其下属130余家发电企业碳排放数据全覆盖,提升了企业数字化管理能 ,为中国华电各级单位实现碳排放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融合。2021年,该系统在 碳排放数据管理、碳配额履约管理功能等进升级完善,满集团各级单位对碳排放 管理的需求。政策对接与
26、系统完善:2021年,中国华电按照最新版企业温室体排放核算法与 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1年修订版)要求,对系统碳排放数据管理模块和碳配额履 约管理模块开展优化升级,使该系统更符合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际,同时进 步优化了碳排放数据填报及审核作流程。系统减少了数据报送,系统每每台 机组由原需填报3个数据,减少为1个,减少了企业40%的作,提升了作效率。提数据获取准确性和完整性:该系统充分利现有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集成与共享, 增加碳排放关键指标计算具,减少报送数据,确保统计数据“数出有源、有据 可查”,提了企业碳排放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效规避了企业碳排放计算 错误等问题,有效保障了
27、企业的合法利益。优化碳排放数据管理模式:根据中国华电企业三级管理体系要求,规范了企业碳排放监 测统计、报告与核查(MRV)管理流程,实现了碳排放数据符合检测要求、核算标准、 报送规范以及业务撑。持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国华电以平台碳排放数据为基础、以盘查核查交易履 约为碳资产管理主要内容,推动公司系统113家点排放单位纳全国碳市场,提前完 成全国碳市场第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作。2021年1214中国华电提前实 现了在全国碳市场个履约期100%履约,并率先完成全国笔使CCER抵销配额清 缴。案例三:湖州市绿融综合服务平台(2020年报告案例)2018年底上线以来,湖州市绿融综合服务平台实
28、现了企业融资通办,银服 务提质增效,绿融政策精准落地。截2021年底,平台已累计注册企业40759家, 2020年增加40.21%,2019年增加156.98%;共帮助29906家绿微企业获得银授信2929.62亿元币(约439.15亿美元),授信额度较2020年增加38.19%,较2019 年增加102.76%;为118个项和投资机构对接股权融资105.76亿元币(约15.85亿 美元),较2020年增22.35%,较2019年增74.81%。2021年,该平台还增加了ESG 评价等功能,创新推出了“绿贷通+”助贷模式,并在国内其他地区复制推。上线ESG评价功能: 将ESG评价结果内嵌“绿贷
29、通+”,实现企业ESG评价和绿认定 的动化、全化(实现对1.72万家企业的评价)与价值化(将评价结果于投资决 策)。通过系统联动,励融机构在授信利率、贷款额度、经济资本占等在线 应ESG评价结果,引导融机构持微企业绿、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出“绿贷通+”助贷模式: 于缓解绿微企业融资难题,强化“绿贷通”协同能, 推出“绿贷通+政采贷”助贷模式。“绿贷通+”打通浙江政企采购云平台,企业根据政府采 购历史交易信息及ESG评价、绿认定等政务数据信息就能获得纯信贷款,实现“在 线申请、通办、秒批秒贷”,还能提授信额度。截2021年底,“绿贷通+政采贷” 助贷模式已累计为830家企业提供银授信超百亿元币。
30、案例四:湖州银绿信贷管理系统(2020年报告案例)2019年3系统上线以来,截2021年底,已累计对42000多笔业务进了绿识别和 全流程贴标,并对约700笔项贷款进了环境效益评测。通过使系统,湖州银实现 了对绿信贷的快速和效识别、核查等功能,并为实现绿业务的全流程线上精细化管 理提供了基础。2021年,该系统在提升绿识别效率、降低绿识别成本以及完善ESG 评价等取得新进展,并在湖州绿融改创新试验区以外地区的融机构得到了复 制推。绿识别效率及能提升:2021年,通过该系统识别的绿信贷数较2020年提升了 13.49%,较2019年提升了47.18%,绿识别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为信贷审批部
31、开通绿信贷快速审批通道提供了可靠依据,绿信贷审批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 间接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超3000万元币(约450万美元)。此外,绿信贷数据报 送员也由原来的两名专职员减少到了名兼职员,报送时间从3天缩短到了1天。系统升级:2021年,系统上线了对公司信贷客户的ESG评价功能,通过与湖州市绿 融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实现了诸如企业在碳排放强度、环保成效、纳税情况、经营 情况等ESG指标数据的快速获取和企业ESG快速评价,前系统已完成对全约2/3公 司客户的ESG评价,有效提升了湖州银对信贷客户履约能的预判和对绿微企业 的融资持效率。在其他融机构的复制推:2020年该系统在苏州农村商业银和
32、邢台银两家融 机构推。截2021年末,该系统已经推到绿融改创新试验区的3家融机构 和其他地区的15家融机构。融科技在中国绿融的应: 2022年案例研究案例 融科技持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境外投资项环境 险快速筛查具(ERST)1. 背景根据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2年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直保持在世界前三名,2020年更是次位居全球第。 中国在境外投资的基建项和资源开发项不少位于物多样性丰富、态系统脆弱的 发达国家和地区,项所临的社会和环境险往往较。为了引导中国企业管控好境外 投资项的社会和环境险,近年来,中国政府相关部已经发布了多个政策指引,要求 投资企业遵守东道国的法律
33、法规,励企业采国际组织或多边机构通的标准或中国标 准开展投资项和其他经济合作。例如,2022年1,由中国态环境部和商务部联合发 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态环境保护指南明确提出,东道国没有相关标准或标准 要求偏低的,在态环境保护许可的基础上,企业应该采国际通规则标准或中国更严 格标准;在项建设前,应该对拟选址区域开展物多样性调查、态环境监测和评估, 尽避免占或穿越然保护区和要物栖息地。 此外,国内外利益相关也发起了旨在推动为投资项提供融资的融业进绿转型 的若倡议,如“带路”绿投资原则(GIP)8、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作组 (TNFD)9前,中国的融机构和投资企业在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项时,乎完全依靠第三
34、机构 提供的环评报告来确定项的环境险。然,在实践中,投资企业即使按东道国政府的 规定履了相关的程序并具备了相应的续,对项所临的社会和环境险评估不全 、不充分的情况仍然时有发,导致项的投资或建设受到当地社区和其他利益相 关的谴责和抵制,给项的推进带来困难,这也凸显了投资企业和融机构身在项 策划初期进有效的环境险筛查的要性。随着绿“带路”战略的推进和融监管 部对候环境险的视程度提,也对企业和融机构对境外投资项的社会和环境 险管控能提出了更的要求。 国际上,针对建设项初期环境险快速筛查的评估分析具总体上较匮乏。已有的 些具,如物多样性综合评估具(IBAT)11,向全球的客户,因难以在络和数 据安全、
35、个性化定制、操作界等满中国企业和融机构的需求。因此,为持中 国企业和融机构更好地管控境外投资项的险,迫切需要开发款有权威数据撑、 能与国际通标准对接、便户操作的境外投资项环境险快速筛查具。2. 举措2018年年初,保尔森基会与中国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FECO)合作,共同 启动了中国境外投资项环境险快速筛查具的开发作,旨在为中国政府主要决策部 、融机构、投资企业提供科学效的决策持具,提境外投资项的环境险管 理平,降低或避免因环境险管理不善引发的政治、外交和财务险。该系统于 2019年3完成开发,并成功安装在FECO的服务器上,前处于试运阶段。 保尔森基会委托美国保护态学研究所(CBI)承担
36、ERST具的程序开发作。CBI此 前曾为泛美开发银( IDB )开发过基于空间分析的物多样性评估具 (DataBasin),在IDB的项环境险评估中得到泛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CBI针对FECO的建议,进步优化了物多样性险分析模块,改进了户 操作流程和界。此外,ERST具的设计和开发还得到了美国加州州政府战略增委员 会负责环境影响评价的资深专家的技术指导。(1)四特点ERST具的设计和使具有以下四个特: 实现与国际标准和良好实践的接轨。从物多样性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看,ERST 具所集成的数据采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然保护监测中、国际然保护联盟、 国际盟、零灭绝联盟等国际机构期系
37、统收集整理的全球物多样性数据,涉及关键 态系统、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然保护地等多个维度的物多样性信息,是物多 样性影响分析的基础性数据,已成为国际上主流物多样性影响分析具和平台的主要 数据撑。ERST与国际上物多样性影响评估具在关键数据上保持度的致性, 保证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从物多样性影响评估的参考标准看,ERST系统默认的分析法采与国际融公司 “绩效标准6”13相致的标准,即以“关键栖息地(critical habitat)”作为评估的核理 念,着分析评估拟建项对“关键栖息地”的影响,从确定项考虑物多样性影响 后的可性。ERST系统前集成的物多样性数据集已经能较好地撑以“关键栖息
38、 地”为核指标的物多样性影响分析。具的直观性、易性与快速性。作为款物多样性影响快速筛查具,ERST 具的操作流程和界设计简明直观、实易。它是基于可视化的空间分析,通过对 项区域(包括建设区以及外围潜在影响区)和选定的物多样性信息图层进叠 加,快速确认险点,并在地图上直观地展示出来。操作员通常需具备空间地理 系统或态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简短的系统操作培训便可迅速上。 融机构员可以通过ERST具快速对潜在项进规模筛查,了解投融资项 ,尤其是境外投融资项的物多样性相关险的位置、类型及程度。如果拟建项 和关键的物多样性数据图层存在叠,系统会通过字和颜(红)提示 险。此外,它的操作界直观,可快速成的
39、中英两种语的分析报告,极地 便了户的操作和对分析报告的进步编辑和利。满客户在数据和络安全的要求。ERST具的系统设计和部署能满户在 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严格要求,它内置了系统运所需的所有关键组件和数 据,因能在户的内环境中独运,需向外请求数据或发数据交换,从 极地减少了评估项相关信息的外泄险和系统遭受络攻击的险。预留功能模块的扩展空间。ERST具的设计和构架预留了未来系统功能模块和数据 的扩展空间。前,它的功能以物多样性险分析为主,但未来还可以根据户的 具体需求,开发新的功能模块,添加新的数据图层,逐步实现在资源、碳汇、污染 物等其他环境维度的险分析。此外,作为示范,前的版本已经整合了巴和秘鲁
40、在国家和区域层更精细的数据,不仅进步充实了物多样性信息,还增加了社会 和化的信息,如原住聚居点、原住保留地、化/考古遗迹等分布信息,因 能在定程度实现社会险的快速筛查。随着其他国家和区域层各类数据的不断 完善和补充,ERST具有望实现更为精细、全的环境和社会险分析和筛查。3. 成效前,ERST具还处于试运阶段,建设项的物多样性险分析以模拟测试为主。 保尔森基会与FECO已接洽过多家开发银、商业银及进出信保险公司,并组织 了ERST具应的演示。这些机构肯定了ERST具的功能和潜在应场景,并表示该 具能为其融资项的物多样性险分析筛查作提供有益的补充。鉴于前各融机 构已有既定的险管控体系和流程,在环
41、境险评估基本以第三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为准,如何将ERST具实现的物多样性险快速筛查功能有效地整合到其现有的业务 流程中(尤其是项评和预可性研究阶段),还需要与相关机构进步探讨相应的可 案。可以探索的整合向包括:1)开发基于户应的ERST具模块,以便于集成 到银现有系统中;2)综合各险指标体系,赋权并得到险评级结果;3)建物多样性险与项险的关联关系;4)针对物多样性险,探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解决 案。4. 展望ERST具未来将围绕推应和拓展功能两个推进下步的作。在推应 ,保尔森基会和FECO将继续向有关融机构和企业推介,选定有意愿试的机构在 其常业务中推动具的使,并通过这些示范带动更多的融机构和
42、投资企业,借助 ERST具完善其现有的环境险评估作。此外,保尔森基会和FECO还将通过倡导 绿投资和绿融的相关平台和倡议(如物多样性与融合作伙伴PBF、“带路” 绿投资原则GIP等)推动ERST具的应。FECO正在建设的“带路”态环保数 据服务平台,也为未来实现宏观信息查询与ERST项险评估有机结合提供了应空 间。在功能拓展,将根据户在实际使中的反馈和需求,进步优化现有的功能模 块,并逐步开发和测试险、碳汇、污染物排放等其他环境影响的快速评估功能,更好 地满融机构和投资企业在建设项环境险快速评估的需求,提升其对环境险 的管控平,助共建绿“带路”。案例 融科技持微企业普惠发展:湖州融资主体ESG
43、评价 体系1. 背景微主体“融资难”与“融资贵”是其绿低碳发展临的难点问题。其中绿融资主体 的识别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许多微企业主体由于运营管理不规范、污染防治技术落后、 节能减排意识不到位等系列问题,临绿转型的严峻挑战。同时,即使些微 企业有较强的绿转型意识和需求,但由于ESG信息披露缺失,其本身临的环境社会 险难以被识别,往往因此被排斥在绿融体系之外。许多银的绿信贷占仅为 1%左右,个主要原因就是银法有效识别绿微企业及其绿经济活动。 从数上看,微群体数庞。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2021年12,全 国各类微企业数已达4317.25万户。利科技段助绿融促进微企业的低碳 转型,对“双碳”标
44、整体进程关要。 截2021年12底,湖州市登记在册微企业122149户,同增13.59%。在“双碳” 标下,为促进绿融和普惠融融合发展,实现碳排放的中微企业稳定有序的公 平转型,湖州融办在原有的ESG评价模型基础之上开展研究,率先探索形成了我国第 套向中企业的ESG评价具。2. 举措2018年以来,湖州启动了区域ESG评价模型的开发作,2019年率先实现了融资主体 ESG评价的线上化。2021年,在北京绿院的持下,湖州市政府融作办公室 会同中国银湖州市中、中国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州监管分局对评价模 型进了迭代更新,推出绿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4.0版。该评价体系从环境影响 (E)、社会责任(S)、公司治理(G)三个维度,对湖州企业进评价打分,并进 步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