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精品文稿.ppt(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1页,本讲稿共18页一、姓氏源流一、姓氏源流第2页,本讲稿共18页 姓氏源流姓氏源流n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年前的伏羲时期,前的伏羲时期,“姓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今天我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与常见的们所说的姓氏与常见的“以姓氏笔划为序以姓氏笔划为序”,是把姓氏当成,是把姓氏当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在古代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在古代“姓姓”和和“氏氏”是有严格区别是有严格区别的。的。“姓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
2、,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氏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 氏氏 成为成为 姓姓 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当时部落的大团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当时部落的大团体,裂变成了若干小团体,出于相互交往中识别的需要,这些小裂变成了若干小团体,出于相互交往中识别的需要,这些小团体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时获得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团体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时获得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标志标志姓。姓。第3页,本讲稿共18页 郑姓的由来郑姓的由来n 郑姓源出于姬姓,以
3、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载,周宣王静郑姓源出于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载,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於郑国分封其母弟於郑国(在今陕西华县以东在今陕西华县以东)是为郑桓公,桓公之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於新郑,为春秋时的郑国。后为韩国所灭。其后,郑武公迁都於新郑,为春秋时的郑国。后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於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称郑氏。遗族散居於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称郑氏。郑恒公就成了郑姓的始祖郑恒公就成了郑姓的始祖。第4页,本讲稿共18页 郑姓历史名人郑姓历史名人n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 板桥
4、板桥体体 独具风格,号称独具风格,号称 三绝三绝,是,是 扬州八怪扬州八怪 之一。之一。n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将军,时人称 国姓爷国姓爷。n郑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后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第5页,本讲稿共18页 古代姓氏图腾古代姓氏图
5、腾第6页,本讲稿共18页 古代姓氏图腾古代姓氏图腾第7页,本讲稿共18页二、年节风俗二、年节风俗第8页,本讲稿共18页 年节风俗年节风俗n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难以计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
6、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这些与自然界季节更迭、祈求丰收、崇敬英雄、谈情说爱、传统这些与自然界季节更迭、祈求丰收、崇敬英雄、谈情说爱、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关系的节日,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关系的节日,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尽管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尽管各民族的节日在日期、内容、意义、过节方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有稳节日在日期、内容、意义、过节方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有稳定性、群众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的共
7、同特点。不少民族节日已有几百定性、群众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的共同特点。不少民族节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有的甚至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年的历史,有的甚至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上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文化宝库。上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文化宝库。第9页,本讲稿共18页 名句名篇名句名篇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宋)苏东坡(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8、,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第10页,本讲稿共18页 圣诞节圣诞节n 圣诞节圣诞节(Christmas)(Christmas),每年,每年1212月月2525日,是教会年历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日,是教会年历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12月月2424日的
9、耶诞夜,亦即日的耶诞夜,亦即1212月月2525日凌晨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行报佳音,然后在1212月月2525日庆祝圣诞节;日庆祝圣诞节;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东正教的圣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1 1月月7 7日。日。第11页,本讲稿共18页三、民族探索三、民族探索第12页,本讲稿共18页 文化的分类及特点文化的分类及特点 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类历史生活的形
10、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筑文化等等。1 1、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化、巴蜀文化等。2 2、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等。3 3、根据、根据专题,分为哲学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艺术专题,分为哲学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等文化、科技文化等 4 4、根据
11、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等。5 5、根据国家、根据国家,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每一种,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文化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第13页,本讲稿共18页 民族融合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迁移杂居互相通婚族。迁移杂居互相通婚,各民族
12、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第14页,本讲稿共18页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民族与周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秦汉时期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
13、有效管辖,加速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速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的发展。的发展。第15页,本讲稿共18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隋唐时期隋唐时期 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融合得到新的发展。宋元时期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
14、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元朝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形成新的民族出。元朝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回族,虽然元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虽然元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第16页,本讲稿共18页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到了新的高度。民明清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到了新的高度。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7页,本讲稿共18页谢谢观赏谢谢观赏第18页,本讲稿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