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大纲.doc(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80,其中实验学时6,课程总学分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等)、物理的力学部分、理论力学等。适用专业: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过度到专业课程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对杆件的基本变形具有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该实验课程,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达到熟悉仪器、验证和巩固一
2、般常用材料力学性能的过程。要求学生掌握低碳钢拉伸时曲线及四个阶段的特点,计算低碳钢的延伸率和断后伸长率,熟悉应变仪的操作等。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1.基础性实验序号实验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时数主要仪器设备1拉压实验目的: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断后伸长率;测定铸铁的压缩强度极限内容:观察和分析低碳钢和铸铁在拉压过程中的各种现象2万能试验机低碳钢和铸铁游标卡尺2扭转实验目的:分析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在受扭时的变形和破坏特点;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剪切强度极限和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内容:观察和分析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在受扭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2扭力试验机应变仪3弯曲实验目的:验
3、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熟悉应变仪的操作内容:用电测法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沿截面高度的正应力分布规律2扭力试验机静态电阻应变仪四、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办法采用先进的试验机,实验室现场试验,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课成绩是材料力学课程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成绩根据实验操作、考勤和最后的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分。实验课实验操作及考勤占实验课总成绩的30%,完成的实验报告成绩占实验课总成绩的70%。五、主要参考书目1 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材料力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范钦珊主编,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 刘鸿文、吕荣坤,材料力学实验,高
4、等教育出版社,19984 同济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材料力学教学实验,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65 范钦珊等编,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建筑材料(Construction Material)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8,其中实验学时8,课程总学分3先修课程:化学、物理学、工程水文和工程地质及材料力学适合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如何在工程实际中,正确使用各种材料,以达到既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又经济合理的目的。二、
5、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通过试验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工程技术人员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建筑材料问题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试验技能。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1.基础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水泥物理性质试验目的:测定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测定水泥净浆所需的拌合水量及确定水泥强度等级。2水泥,水筛、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抗折试验机、压力实验机。2细骨料颗粒级配试验目的:检验细骨料的级配及其粗细程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砂子,砂样标准筛、天平、摇筛机、毛刷等3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试
6、验目的:检验混凝土拌和物是否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2水泥、石子、砂子、水,塌落度筒、弹头捣棒。4砂浆的配合比试验目的:掌握砂浆各组成材料用量确定的2砂子、水泥,砂浆搅拌机、压力试验机5钢材的力学试验目的:检验钢筋的抗拉强度、冷弯性能是否满足国家标准2钢筋、万能试验机等四、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采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运用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在实验室现场进行,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讲授。实验考核根据平时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成绩进行综合评分。实验课平时成绩及考勤占课程总成绩的20%。五、主要参考书目1李亚杰编,建筑材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2邱忠良编,建筑材料
7、,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8,其中实验学时16,课程总学分3。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等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一门理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基础课。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微处理器芯片结构、单片计算机系统构成、接口技术及其应用编程方法以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同时掌握单片机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系统知识,具有研究开发基于本专业知识的单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8、。二、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实验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为学好后续课程和从事实际技术工作奠定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原理、接口技术和编程技巧;学生实验前,做好预习,完成程序的编写和译码工作;学生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在报告中完成实验指导书中所提示的思考问题。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1.基础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1扩展存储器读写实验1基础必修实验2P1口输入、输出实验1基础必修实验3简单I/O实验1基础必修实验2.综合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1P3口输出控制继电器实验1综合性实验2外部中断实验2综合性实验3定时器实验
9、2综合性实验48255扫描键盘显示实验2综合性实验3.设计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18255输入、输出实验2设计性实验四、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实验预习和表现(20分)、实验报告(20分)、实验考试(实际操作和理论问答)(60分)。1实验预习和表现:学生课前必须预习,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预习效果。在实验,教师可依据学生使用仪器的能力、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实验结果和数据的正确性以及学生的课堂纪律、实验态度、保持实验室卫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学生实验的原始数据由教师签字认可。(根据预习和平时表现情况教师给出相应的成绩,分为不同的档次。)2实验报告:学生
10、实验后应按时完成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充实、图表齐全、数据处理正确、书面整洁、结构合理、回答思考问题等。(根据实验报告情况教师给出相应成绩,分为不同档次。)3实验考试: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掌握的程度和实际水平,建立操作技术与口试、笔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教师出实验考试题目,让学生独立连接电路,自拟实验步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告,且回答有关理论问题。如果是设计性实验题目要独立写出报告。(根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实验情况,教师给出相应成绩,分为不同档次。)五、主要参考书目1马家辰,张少德,张颖.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0年1月版。2蔡美琴,张
11、为民.MCS51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3姜文龙.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吉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微机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The Principle &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4,其中实验学时16,课程总学分4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基础课。教学的任务是通过
12、循序渐进、适当综合循环提高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微处理器芯片结构、计算机系统构成、接口技术及其应用编程方法以及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同时掌握微机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系统知识,具有研究开发基于本专业知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二、教学目标及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整体概念,使学生具备微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本课程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对各部分实验的具体操作练习,能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接口部件的使用、设计方法,具备使用不同方式的接口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13、的能力。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1.基础性实验序号实验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8251A串行口实验目的:掌握8251A的编程方法内容:通过8251A将终端键盘输入字符显示在主机屏幕上或者将主机键盘输入字符显示在终端屏幕上。2微机原理实验箱28255并行口实验目的:掌握通过8255A并行口传输数据控制LED的亮灭及8255A的编程方法。内容:用8255A的B端口和C端口控制12个LED发光二极管的亮和灭,模拟交通信号灯的管理。2微机原理实验箱3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目的:掌握8259A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实验中涉及到的中断屏蔽寄存器IMR和中断服务器ISR的使用方法。内容:
14、用8253的输出作为中断请求使8259A产生中断,进入中断后,显示一个字符串。2微机原理实验箱4DMA实验目的:掌握DMA工件方式的设置和DMA控制器8237A5的编程和使用方法及如何在PC机环境下进行DMA方式的数据传送。内容:用机内的8237A5通道1实现TPC1装置上扩充的6116和内存之间的DMA传送。2微机原理实验箱2.综合性实验序号实验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8253计数器/定时器实验目的:掌握8253定时器的编程原理,用示波器观察不同模式下的波形。内容:用8253构成一个方波发生器或分频器。4微机原理实验箱2A/D转换器实验目的:掌握ADC0809的使用方法。内
15、容:将一个由电位器供给的电压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存入PC机内存。4微机原理实验箱四、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采用先进的软件,运用进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实验室现场进行,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实验考核根据平时上机训练成绩和输出的装配图质量进行综合评分。实验课平时成绩及考勤占课程总成绩的20%。五、主要参考书目1 陆润民.计算机辅助绘图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何方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AutoCAD教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 刘国庆,刘力.计算机绘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Powe
16、r Electronics)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5,其中实验学时10,课程总学分2先修课程:电路基础(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基本实验技能。二、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实验教学, 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各类主要交流装置中发生的电磁过程、基本原理、控制方法、设计计算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并使学生能够对新型电力电子电路进行分析,了解电力电子学科的发展动向。要求学生在预习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在实验老师的启发下,能独立操作,独立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三、实验内容与学时
17、分配1.综合性实验序号实验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和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目的: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几个元件的作用;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的调试步骤和方法;3.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的工作过程作全面分析。内容: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3.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时Ud/U2=f()特性的测定;4.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21.主控屏DK01;2.DK11组件挂箱;3.双踪慢扫描示波器;.4.万用表;5.双臂滑线电阻器2正弦
18、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目的:1.熟悉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个元件的作用;2.掌握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内容:1.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2.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中各点波形的观察。21.主控屏DK01;2.DK11组件挂箱;3.双踪慢扫描示波器;.4.万用表3单相桥式半波整流电路实验目的:1.加深对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电阻电感性;2.了解续流二极管在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中的作用;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内容:1.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2.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3.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21.主控屏D
19、K01;2.DK11组件挂箱;3.双臂滑线电阻器;4. 双踪慢扫描示波;5. 万用表4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目的:加深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KC系列集成触发点器的调整方法和各点的波形。内容:1.主控屏DK01的调试;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大电感负载;3.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4.观察整流或有源逆变状态下,模拟电路故障现象时的各电压波形。21.主控屏DK01;2.DK02组件挂箱;3.双臂滑线电阻器;4. 双踪慢扫描示波;5. 万用表;6. DK14三相组式变压器组件挂箱5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2.加深
20、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感性负载对脉冲及移相范围的要求;3.了解KC05晶闸管移相触发起的原理和应用内容:1. KC05集成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2. 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3. 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21.主控屏DK01;2.DK12组件挂箱;3.双臂滑线电阻器;4. 双踪慢扫描示波;5. 万用表;6.单项自耦调压器四、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实验教学在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现场进行,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实验考核根据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成果质量进行综合评分。实验课成绩占课程平时成绩的30%的50%。五、主要参考书目1潘再平,电力电子技术与电机控制实验教程,浙江大学出版
21、社,2000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The Course of Electronic Circuit)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144,其中实验学时20,课程总学分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物理学、电路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电子技术领域知识有所掌握,了解本专业领域内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二、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电子电路实例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能阅读电子电路图和查
22、阅电子器件手册。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1.基础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二极管、三极管的测量及管脚的辨别目的:用万用表判别二、三极管内容:1. 用万用表测出各二极管值,验证结果是否与表中结果一致;2. 用JT1做出二、三极管的特性2万用表及二极管2晶体管单管放大器目的:学习放大器的调试、测量方法内容:1.用测量管子的值;2. 静态工作点测试;3.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4. 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5.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6. 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失真的影响;7输入电阻ri的测量;8. 输出电阻r0的测量2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及单管放大电路模块3多级放大
23、电路中的负反馈目的:验证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放大倍数,频率特性,输出阻抗等)的影响;掌握射极跟随器基本性能及应用内容:1.测量静态工作点;2. 测无射跟有线间反馈时的放大器指标;3. 测无射跟无级间反馈的放大器的指标2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及多级放大电路负反馈模块4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目的: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同相、反相、加法、减法等运算电路及测试方法内容:1.同相比例运算;2.加法运算;3.减法运算2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及运算放大器5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目的:测量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内容:1.测出输出功率POM;2.测量效率max2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及集成块6集成门电路目的:学
24、习测试“与非”门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和逻辑功能,了解“与非”门组成的其它逻辑门内容:1.测试与非门的逻辑功能;2.取任一“与非”门做电压传输特性的直流法;3. 观察与非门控制特性;4.“或”门的逻辑功能;5.“异或”门的逻辑功能;2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及集成电路与非门模块7触发器目的:验证基本RS触发器、D触发器及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内容:1.基本RS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2. D触发器功能测试;3. JK触发器2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及集成块8集成电路计数器、译码和显示目的:掌握译码器的基本功能和七段数码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中规模计数器的功能测试方法内容:1.检查译码、显示功能;2.观察计数器功能2数
25、字电子技术实验箱及集成块2.综合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TTL集电极开路门与三态输出门的应用目的:掌握TTL集电极开路门(OC)门及三态输出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内容:1.TTL集电极开路与非门74LS03负载电阻RL的确定;2. 集电极开路门的应用;3.三态输出门2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及集成块3.设计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数据选择器目的:熟悉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及学习用集成数据选择器进行逻辑设计内容:1.测试74LS53双选一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2.用74LSl53实现函数;3.测试74LSl53八选一数据选择
26、器的逻辑功能;4.用74LSl53实现函数2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及集成块四、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在实验室现场进行,结合理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考核根据实验课平时成绩和考勤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进行综合评分。实验课平时成绩及考勤占课程总成绩的10%,综合分析能力占课程总成绩的10%。五、主要参考书目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浙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电子技
27、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The Course of Electronic Circuit)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4,其中实验学时6,课程总学分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物理学、电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课程,是热动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电子技术领域知识有所掌握,了解本专业领域内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二、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电子电路实例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能阅读电子电路图和
28、查阅电子器件手册。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1.基础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晶体管单管放大器目的:学习放大器的调试、测量方法内容:1.用测量管子的值;2. 静态工作点测试;3.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4. 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5.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6. 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失真的影响;7输入电阻ri的测量;8. 输出电阻r0的测量2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及单管放大电路模块2集成门电路目的:学习测试“与非”门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和逻辑功能,了解“与非”门组成的其它逻辑门内容:1.测试与非门的逻辑功能;2.取任一“与非”门做电压传输特性的直流法;3. 观察与
29、非门控制特性;4.“或”门的逻辑功能;5.“异或”门的逻辑功能;2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及集成电路与非门模块3触发器目的:验证基本RS触发器、D触发器及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内容:1.基本RS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2. D触发器功能测试;3. JK触发器2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及集成块四、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在实验室现场进行,结合理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考核根据实验课平时成绩和考勤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进行综合评分。实验课平时成绩及考勤占课程总成绩的10%,综合分析能力占课程总成绩的10%。五、主要参考书目1 数字电子技术基
30、础实验.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浙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电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电路(Principle of Circuit)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80,其中实验学时18,课程总学分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实验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
31、过以下实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测试电路的能力,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的电工仪器、仪表和电子仪器,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工测试技术、试验方法及数据分析处理。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研究基本电磁现象及规律的能力,以巩固和扩展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1.基础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目的:学习测量误差的基本处理方法熟悉数字式万用表与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内容:校验MF-30万用表的5V电压档和5mA电流档、计算电表内阻的相对误差、根据数字万用表的准确度等级求它们的相对误差2DT-890数字万用表、MF-30万用表、20
32、V、100,1000,10000电阻2元件的伏安特性目的:1、了解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2、学习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内容:1、测定一只500的线性电阻伏安特性;2、测定一只型号为2BS4D的隧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2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滑线电阻、十进式电阻箱、小电珠、隧道二极管、单刀开关3基尔霍夫定律和特勒根定理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了解特勒根定理内容: 验证基尔霍夫定理和特勒根定理2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短路开关、电流插头、测试棒4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目的:1、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2、通过实验,
33、加深对等效概念的理解;3、学习用补偿法测量电压内容: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2直流稳压电源、电流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检流计、十进式电阻箱、滑线电阻、网络板、单刀开关、测试棒5电子示波器的使用目的:学习掌握用SJ8002型通用电子示波器观测波形的方法内容:1、观察”试验电压”的波形;2、观察其它信号的波形2低频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十进式电阻箱、十进式电容箱、电子开关6研究L、C元件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特性*目的:1、研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不同特性;2、加深正弦电流电路中相量和相量图的概念内容:1、观察电压和电流相位关系的变化;2、电路接至220V的直流电源
34、,将开关K接通和断开,观察灯泡发生什么现象;3、在220V、50HZ的交流电压下,测量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并记录电感线圈的参数2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电容箱、滑线电阻、电感线圈、灯 泡、短路开关、电流插头、电子示波器、电子开关、调压变压器、滑线电阻、电容箱、交流电流表7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目的:1、学习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和功率表测定交流电路元件等值参数的方法;2、掌握调压变器和功率表的正确使用内容:1、分别测定滑线电阻、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等值参数;2、测定该一端口网络的等值参数2调压变压器、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电感线圈、电容箱、滑线电阻、固定电容8功率因数的提高目的:
35、1、学习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2、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3、掌握功率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内容:1、功率因数表进行测量;2、测量功率、电流和电源电压,计算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3、观察日光灯的启动情况。测量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2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单相功率表、日光灯(附镇流器、启动器)、电容箱、单刀开关、测试棒、单相功率因数表9交流电桥目的:学习用电桥测量元件参数的方法内容:1、测量一个电感线圈的参数;2、测量两个电容的参数2电桥、标准电感、标准电容箱、被测电感线圈、被测电容10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目的: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特点的理解;2、学习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频率特性的方法;3、掌
36、握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方法内容:1、观察电路的谐振现象;2、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3、测量谐振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C,计算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2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电感线圈、高周波十进式电阻箱、十进式电容箱、双刀开关、测试棒注:“*”因仪器数量很少仅为演示实验。四、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在电路实验室进行,学生通过电路实验加强对电路理论的理解。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分,实验成绩占平时分总成绩的30%。电机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电机学(Principle of Electromotor)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144,其中实验学时20,课程总学分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磁学、
37、电路等。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机试验方法和运用所学电机理论知识来分析研究实验中的各种问题,得出必要的结论。二、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实验教学, 使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和研究电机理论,掌握电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要求学生在预习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在实验老师的启发下,能独立操作,独立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1. 基础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功率的测量目的:1. 掌握功率表的使用;2.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内容:1
38、. 瓦特表的正确选择与使用;2. 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3.三相无功功率的测量 。21.瓦特表2单相变压器的空载及短路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短路实验,确定单相变压器的参数及运行特性; 内容:1.测变比;2.空载实验;3.短路实验。21.单相变压器;2.单相调压器;3.电压表;.4.瓦特表;5.电流表3三相变压器空载及短路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短路实验,确定三相变压器参数及运行特性。内容:1.测变比;2. 空载实验;3.短路实验21.三相变压器;2.三相调压器;3.电压表;.4.瓦特表;5.电流表4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目的:掌握校验变压器联接组的方法;内容:1.测定极性;2. 连接并判定联接组。
39、21.三相变压器;2.三相调压器;3.电压表;5三相变压器的并联运行目的:1.学习三相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的方法; 内容:1. 将两台三相变压器空载投入并联运行。21.三相变压器;2.三相调压器;3.电压表;4.电流表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目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参数的测量方法。内容:1.空载实验;2.短路实验;3.负载实验21. 三相异步电动机;2.三相调压器;3.电压表;4.电流表;5.直流电机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目的: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方法。内容:1.观察各种启动设备的结构;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3.异步电动机的调速。21. 三相异步电动机;2.三相调
40、压器;3.电压表;4.电流表;5.起动变阻器8直流发电机目的: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直流发电机的各种运行特性,并根据所测得的运行特性评定被试电机的有关性能;2.掌握直流发电机的自励条件并观察自励过程。21.直流发电机;2.可控硅调速装置;3.电压表;4.电流表2.综合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目的:1.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对称运行特性的测量方法;2.学会三相同步发电机对称运行时稳态参数的测量。21.三相同步发电机;2.电压表;3.电流表;4.直流电流表;5. 直流电压表;6.直流电机;7.可控硅调速装置2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目的:1.掌握
41、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2.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21.三相同步发电机;2.可控硅调速装置;3.控制台四、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实验教学在电机学实验室现场进行,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学习电机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实验考核根据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成果质量进行综合评分。实验课成绩占课程平时成绩的30%的50%。五、主要参考书目1 郑治同,电机实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电气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电气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32,课程总学分2先修课程:电路基础(电工学)、模拟电
42、子技术、电机学、供电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等课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综合实验技术的基本实验技能。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专业综合实验的性质和主要目的是在其专业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实践锻炼,培养自己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锻炼实际动手能力,以提高实验技巧,并在实验中进一步学会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进一步熟悉掌握电气技术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仪表,以及设备的使用和实验结果(数据、曲线或波形)的处理方法;通过综合实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1.综合性实验序
43、号实验名称实验目的与内容学时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1交流电路参数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和功率表测定交流电路元件等值参数的方法。2、掌握调压变器和功率表的正确使用。内容:交流电路元件的等值参数R、L、C,可以用交流电直接测量,也可以用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和功率表测量I、U、P,通过计算获得。21、电压表;2、电流表;3、功率表;4、滑线变阻器。2绝缘电阻及接地电阻测试方法目的:测量电机电器绝缘情况。内容:通过绝缘电阻的测定可以检查绝缘是否受潮,有无局部缺陷等;学习接地电阻测试的使用方法。21、兆欧表;2、接地电阻测试。3三相变压器并联实验目的:学习三相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的方法
44、;研究并联运行时的负载分配情况。内容:1、将两台三相变压器空载投入并联运行。2、短路电压相同的两台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3、短路电压不相同的两台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21、两台变压器;2、电流表;3、电压表;4、万用表;5、若干导线。4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目的:加深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KC系列集成触发点器的调整方法和各点的波形。内容:1.主控屏DK01的调试;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大电感负载;53.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4.观察整6流或有源逆变状态下,模拟电路故障现象时的各电压波形。21、控屏DK01;2、DK02组件挂箱;3、双臂滑线电阻器;4、双踪慢扫描示波;5、万用表;6、DK14三相组式变压器组件挂箱。5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