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详析.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20450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详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详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详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详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详析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离开其它区域而独立发展,区域发展必须加强与其它区域的联系,实现合理分工与协作,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有两大途径:一是区域之间发展产业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连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二是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教材通过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案例,从加强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使学生的学习视角从区域内扩大到区域间。一、课标解读“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

2、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课标与其它三条课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图1为“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主题内容的知识结构 。从知识结构图中可以看出,本课标是在前3条课标的基础上讲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和 “ 产业转移 ”,它们关系到两个或者几个区域之间如何实现协调发展,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理环境的角度阐释了人地关系,突出了区域联系。因为区域具有开放性和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与其它区域的协作与竞争,只有在区域差异比较中找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合理分工与协作,区域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该条课标把区域的发展置于世界宏观经济的发展层面,提示在制定区域发展战

3、略时视野要开阔,要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样区域发展方向的制定才能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课标的重点并不在于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具体情况,以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具体情况,而是在于关注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对产业迁出和迁入区及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和调配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二、目标导航课标的要求往往是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要求,并没有指明达到此要求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要求。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若要达到此要求,前面需要很多知识铺垫,如什么

4、叫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分类、规律、影响因素等。所以,教师首先应对课标进行细化。根据前面对课标要求的解读,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了解资源的特点;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意义;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和途经地区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了解产业转移的内涵以及产业转移的形式和类型;了解为什么要进行产业转移即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从工业角度、地区角度看);理解产业转移对转移地区和转移对象地区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明白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过程与方法:通

5、过对有关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图表数据资料的阅读分析,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尝试探究性学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达到从“特殊”到“一般”的较高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通过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学习,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产业转移的学习,了解

6、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身边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为建设家乡做准备。三、比较分析各种版本教材都以课标为依据,以案例为依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教材的内部结构,但在编写思路、选择案例以及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上存在差异。1.教材编写思路的差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课标是放在第一个大的要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下的,人教版教材考虑到这两个内容都关系到两个或者几个区域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问题,应建立在学习完单独区域发展内部分析的基础上,所以将其放在了全书的最后独立成章并分为了两节。而中图版和湘教版教材都按照课标顺序将其放在

7、了全书的第一章以一节的方式呈现。2.案例选取与呈现形式的差异从知识体系对比与分析框架图中可以看出,案例的选取有一定差异。中图版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产业转移两个角度探讨了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以我国区域经济联系为主轴,从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进行探讨;人教版先后以我国西气东输、东亚(以日本为例)的产业转移为例从原因和影响两方面进行探讨。同样,在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上也存在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部分:人教版教材选用了西气东输作为案例,采取边叙边议的方式展开,对西气东输的原因和影响叙述、剖析得较详细,将原理融于案例分

8、析中;湘教版教材除西气东输外还选取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两个案例,采用先叙述案例,再以“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标题进行理论提升,即以分总的方式展开;中图版教材与湘教版教材相同,也采用了分总的方式展开,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加以说明,选用了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的案例。产业转移部分:人教版教材选用东亚作为案例,采取边叙边议的方式,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剖析得较详细,将原理融于案例分析中。湘教版教材选用了我国近十年来的3个不同规模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为例,依然采用了先叙述案例,再以“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标题从转移不同时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理论提升,即分总的方

9、式展开,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融合在案例中,没有单独提出来,但对产业转移的规律进行了简单提炼。中图版教材还是采用先叙述理论再呈现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案例的方式展开,对产业转移规律的叙述较人教版完整,但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没有如人教版一样单独提出。3.各版本教材的共同点各版本教材都以课标为依据,以案例为依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教材的内部结构。资源跨流域调配主要以我国为例进行探讨。各版本教材均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栏目,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并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尝试从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

10、研究,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四、重难疑点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要求,通过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分析比较,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笔者提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本部分教学重点为: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认识产业的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产业迁出区与迁入区及资源调出区与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协调区域共同发展等有重要意义。本条“课标”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怎样转移的或为什么要转

11、移及资源是如何跨区域调配的或为什么要这样调配等问题,而是要求抓住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但为了能更好地掌握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必须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所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仍然列为重点。2.教学难点剖析本部分教学难点为: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评价思路和方法;怎样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在案例教学中,案例仅仅是一个缩影、个案。如产业转移,不同区域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情况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在产业转移中

12、所处的环节、地位、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一个或一组典型案例的剖析,能从“个别”到“一般”,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基本方法。五、教学建议1.案例的选用完成本条课标涉及内容的学习,最适当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对于案例的使用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教材主干部分与拓展部分的案例。对课文主干部分案例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为什么非要选取它作为案例,即让学生明白该案例对生活的重大意义,然后运用案例提升出原理和规律。对课文拓展部分案例的学习,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原理解决问题,让其成为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平台。有时,可

13、以将拓展部分的案例提前和主干部分的案例一起用于提升一般的原理和规律。(2)不同版本间的案例。不同版本教材不仅在案例的选择上不同,在案例的呈现方式和描述的重点上都有所不同。教学时可以相互借鉴、补充,如在讲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可依据人教版教材,而在讲产业转移规律时则可依据中图版或湘教版教材。(3)教材以外拓展的案例。教学中还可将初中或必修2中学过的案例引进来,将学生的视野放大。如在学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时,教师可引入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当然,在对各版本所选案例的整合、教材以外案例的拓展时要注意适度,仍然以学生所用案例为主体,以免学

14、生感到茫然或混乱。2.教学的注意点(1)突出重点。教材所举案例中涉及到大量区域地理中的一些事实性知识(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涉及调出区、调入区和途经区等),教学时不可能也没必要用大量篇幅去重述,可适当补充与研究案例有关的区域地理知识,把握好补充的时机和深度,要有所选择,不可面面俱到。重点是运用有用的事实性知识提炼出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2)注重联系。必修1和2属于系统地理,阐释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教学时一定要引领学生用学过的原理分析具体的区域问题,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如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实际上是必修2中学到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新课导入、影响因素分析都可以反复利用。(3)突破难

15、点。最后,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突破难点。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图2。对于资源分布不均与需求的差异,需要从地质、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要实现双赢,可以从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分析对输出地和输入地产生的影响。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可很好地分析和解决同类型的案例。由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的选择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该产业往往是选择在具有劳动力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

16、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它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低价因素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因此,在分析某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时,应先从产业迁出地入手,分析这个区域哪些因素发生变化而使企业变得不利,然后从迁入地着手,分析迁入地有哪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这样能够很好地分析出产业发生迁移的原因。3.活动指导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按“课标”的建议,指导、组织学生通过多途径(报刊、网络、电视等)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分为两个组,分别扮演西气东输“调出区”(或产业“迁出区”)居民与“调

17、入区” (或产业“迁入区”)居民,开展一次模拟对话活动。在对话活动中的任何一方,要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即以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看法),既要讲到对环境有利影响的一面,也要讲到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一面;并简要分析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原因及对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然后列表总结。另外,各版本教材都设置了如思考、活动、阅读、问题探究等栏目。教学中,应把相应的图表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栏目有机结合,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六、思考与练习(2010年江苏地理卷)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双选)。(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a.为资金 b.为技术c.为劳动力d.为原料(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参考答案:(1)ad (2)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