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横断面设计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横断面设计精选文档.ppt(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道路横断面设计课件本讲稿第一页,共七十八页三、城市道路设计三、城市道路设计本讲稿第二页,共七十八页综综 述述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本讲稿第三页,共七十八页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路线设计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路面设计交通管理设施设计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本讲稿第四页,共七十八页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资料准备资料准备测设定线测设定线综合进行路基路面设计和道路平面、综合进行路基路面设计和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以及附属设施的设计。纵断面和横断面以及附属设施的设计。完成设计文件完成设计
2、文件本讲稿第五页,共七十八页资料准备资料准备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和控制性要求资料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和控制性要求资料道路沿线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道路沿线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道路沿线现状地形图,其比例按平面图设计道路沿线现状地形图,其比例按平面图设计要求。要求。现状道路交通资料和规划交通量资料现状道路交通资料和规划交通量资料本讲稿第六页,共七十八页先在现状地形图上(或较小比例地先在现状地形图上(或较小比例地形图上)按照规划给定点控制坐标形图上)按照规划给定点控制坐标及红线、横断面等,初步确定道路及红线、横断面等,初步确定道路的走向及平面布置;的走向及平面布置;现场测设道路
3、中心线,并按照道路现场测设道路中心线,并按照道路中心线测量原地面的纵断面和横断中心线测量原地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面。u测设定线测设定线本讲稿第七页,共七十八页u完成设计文件完成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道路设计资料道路设计资料现状及设计计算资料现状及设计计算资料道路设计图道路设计图平面设计图(含横断面)平面设计图(含横断面)纵断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交叉口设计图交叉口设计图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图(或选用标准图)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图(或选用标准图)施工横断面图及土方平衡表施工横断面图及土方平衡表本讲稿第八页,共七十八页城市道路线形设计城市道路线形设计本讲稿第九页,共七十八页道路的横断面设计道路的横断面
4、设计道路的平面设计道路的平面设计 道路的纵断面设计道路的纵断面设计 本讲稿第十页,共七十八页 在在一一般般情情况况下下,城城市市道道路路的的平平面面定定线线要要受受到到道道路路网网的的布布局局、红红线线的的宽宽度度和和沿沿街街建建筑筑物物等等因因素素的的约约束束,定线的自由度要比公路小的多。定线的自由度要比公路小的多。城城市市道道路路所所处处的的地地形形一一般般较较平平坦,纵坡问题也容易解决。坦,纵坡问题也容易解决。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七十八页 但但是是由由于于城城市市道道路路的的交交通通性性质质和和组组成成部部分分要要比比公公路路复复杂杂得得多多,这这些些都都需需要要在在横横断断面面的的布布置
5、置设设计计中中综综合合解解决决。因因此此,在在城城市市道道路路的的线线形形设设计计中中,横横断断面面设设计计是是矛矛盾盾的的主主要要方方面面,所所以以都都是是先先做做横横断断面面设设计计,然然后后再再做做平平面面和和纵纵断断面面设计。设计。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七十八页城市道路的横断面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七十八页l基本问题基本问题u什么是道路的横断面?什么是道路的横断面?u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u横断面的组成部分?横断面的组成部分?u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依据?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依据?u城市道路红线规则城市道路红线规则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七十八页什么是道路的横断面?什么是道
6、路的横断面?在直线段、在平曲线、在直线段、在平曲线、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根根据据道道路路的的等等级级、性性质质和和红红线线宽宽度度以以及及有有关关交交通通资资料,确定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并给予合理的布置。料,确定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并给予合理的布置。横断面的组成部分?横断面的组成部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分车带等部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分车带等部分。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依据?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依据?道道路路的的规规划划红红线线宽宽度度、道道路路功功能能、交交通通组组织织方方式式和和交通资料的分析。交通资料的分析。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七十八页u城市道路红
7、线城市道路红线道路红线的定义道路红线的定义 系系指指划划分分城城市市道道路路用用地地和和城城市市建建筑筑用用地地、生生产产用用地及其它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地及其它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道道路路红红线线之之间间的的宽宽度度 =道道路路用用地地范范围围 =道路的总宽度道路的总宽度 =规划路幅规划路幅道路红线的作用道路红线的作用:控控制制街街道道两两侧侧建建筑筑(包包括括围围墙墙)不不能能侵侵入入道道路路规规划划用用地地,红红线线不不但但是是具具体体道道路路单单项项工工程程的的设设计计依依据据,也也是是城城市市公公用用设设施施各各项项管管线线工工程程的的用用地地依据。依据。红线设计的内容:红线设计的内
8、容: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七十八页红线设计的内容红线设计的内容确定道路红线的宽度原则确定道路红线的宽度原则 远近结合,以近为主。根据道路功能与远近结合,以近为主。根据道路功能与性质,考虑适当的横断面型式和定出机动车道、性质,考虑适当的横断面型式和定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等各组成部分的合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等各组成部分的合理宽度,从而确定道路的总宽度,即红线宽度。理宽度,从而确定道路的总宽度,即红线宽度。确定交叉口的型式确定交叉口的型式确定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确定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确定道路红线的位置确定道路红线的位置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七十八页确定交叉口的型式确定交叉口的型式 根据当地
9、具体情况和近、远期结合的要求,确定交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近、远期结合的要求,确定交叉口的类型、用地范围、具体位置和尺寸、路缘石半叉口的类型、用地范围、具体位置和尺寸、路缘石半径以及安全视距等,并以红线方式绘在平面图上。径以及安全视距等,并以红线方式绘在平面图上。确定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确定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 控制点可以直接用测量仪器在实地测量,然后绘在控制点可以直接用测量仪器在实地测量,然后绘在图上,使各控制点在实地和图纸上有准确的相关位置图上,使各控制点在实地和图纸上有准确的相关位置和高程;也可依据可靠的地形图计算其坐标和标高。和高程;也可依据可靠的地形图计算其坐标和标高。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七十
10、八页确定道路红线的位置确定道路红线的位置新区道路:新区道路:先划定道路红线,然后建筑物依照先划定道路红线,然后建筑物依照红线逐步建造,道路则参照规划断面,红线逐步建造,道路则参照规划断面,分期修建,逐步形成。分期修建,逐步形成。旧区道路:旧区道路:多作现状调查研究,妥善处理规划多作现状调查研究,妥善处理规划道路与沿线建筑的矛盾。道路与沿线建筑的矛盾。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七十八页旧区道路:旧区道路:规划红线除个别路段确需截弯取直外,尽量同现状规划红线除个别路段确需截弯取直外,尽量同现状道路平行,避免与沿街建筑或地下管线形成斜交。道路平行,避免与沿街建筑或地下管线形成斜交。近期一次拓宽至规划宽度者,
11、以一侧拓宽为宜。近期一次拓宽至规划宽度者,以一侧拓宽为宜。属于长期控制,逐步形成的道路,可以照现状中线不属于长期控制,逐步形成的道路,可以照现状中线不动,两侧建筑物按照规划红线逐步改造、平均后退。动,两侧建筑物按照规划红线逐步改造、平均后退。两侧都有永久性建筑,根据建筑结构考虑打通建筑底两侧都有永久性建筑,根据建筑结构考虑打通建筑底层,作骑楼式人行道处理。此时红线加宽也以现状中层,作骑楼式人行道处理。此时红线加宽也以现状中线不动为宜。线不动为宜。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七十八页机动车道设计机动车道设计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七十八页l 定义定义车行道车行道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l 设计任务
12、设计任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如何交通组织?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如何交通组织?需要几条机动车道?需要几条机动车道?每条机动车道应多宽?每条机动车道应多宽?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七十八页原理原理设计年限交通量的设计年限交通量的估算估算DHVDHV的确定的确定路段上机动车道路段上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通行能力的计算机动车机动车一条车道一条车道宽度的确定宽度的确定机动车车行道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宽度的确定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七十八页u 设计年限交通量的估算设计年限交通量的估算车辆的换算系数车辆的换算系数设计年限的规定设计年限的规定 5-10年、年、15-20年年 设计年限交通量设计年限交通量设计年限交通量
13、设计年限交通量现行的交通量现行的交通量+增加的交通量增加的交通量按车辆每年平均增长量估算按车辆每年平均增长量估算 N=N +n*N 按车辆每年平均增长率估算:按车辆每年平均增长率估算:N=N(1+n*K1)n-1 N=N(1+K2)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七十八页u DHV DHV的确定的确定DHVDHV的定义的定义DHVDHV的确定的确定1.1.取取“PHVPHV”作为作为DHVDHV。2.2.取取“30HV30HV”作为作为DHVDHV。30HV=AADT*F30HV=AADT*F30HV30HV3.3.参参照照其其它它他他类类似似城城市市规规模模的的道道路路交交通通量量资资料料作作为为DHV
14、DHV。4.4.根据或参照城市规划资料确定根据或参照城市规划资料确定DHVDHV。DHVDHV的修正的修正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七十八页u路段机动车道通行能力路段机动车道通行能力通行能力的定义通行能力的定义理论(理想、基本)通行能力理论(理想、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服务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服务交通量)一条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一条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影响路段通行能力的因素影响路段通行能力的因素 车道位置、车道宽度、交叉口、行人过街等车道位置、车道宽度、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多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多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 N路段路段 =N(a车道车道a交)交)本讲稿第二十六
15、页,共七十八页车头间隔车头间隔车头时距车头时距t t(秒)、车头间距(秒)、车头间距L L(米)(米)按车头间距按车头间距L 计算通行能力计算通行能力按车头时距按车头时距t计算通行能力计算通行能力 N=3600/t(辆(辆/小时)小时)N与与V的关系的关系一条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一条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七十八页按车头间距按车头间距L 计算通行能力:计算通行能力:N=1000V/L(辆辆/小时)小时)安全车头间距安全车头间距L=L=车身长度车身长度+停车视距停车视距 (图(图3-43-4)停车视距停车视距=反应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制动距离:忽略
16、前车的制动距离制动距离:忽略前车的制动距离 考虑前车的制动距离考虑前车的制动距离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七十八页以下为本次上课的新内容以下为本次上课的新内容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七十八页u一条机动车道宽度一条机动车道宽度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由三部分组成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由三部分组成:a,c,d/2、x/2。三部分的宽度计算。三部分的宽度计算。根据车道所在的位置和边界条件,有以下四种情况。根据车道所在的位置和边界条件,有以下四种情况。车车道道宽宽度度是是车车速速的的函函数数,而而道道路路的的通通行行能能力力是是车车道宽度的函数。道宽度的函数。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七十八页车辆类型车辆类型总长总长 总宽总宽总
17、高总高前悬前悬轴距轴距后悬后悬小型汽车小型汽车51.81.61.02.71.3普通汽车普通汽车122.54.01.56.54.0铰接车铰接车182.54.01.75.8及及6.73.8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m)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七十八页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目项目城市规模与人口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万人)快速路快速路主干路主干路次干路次干路支路支路机动车设计速度机动车设计速度(km/h)大城市大城市2008060403020060-8040-604030中等城市中等城市-404030道路网密度道路网密度(km/km2)大城市大城市2000.
18、4-0.50.8-1.21.2-1.43-42000.3-0.40.8-1.21.2-1.43-4中等城市中等城市-1.0-1.21.2-1.43-4道路中机动车车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道条数(条条)大城市大城市2006-86-84-63-42004-64-64-62中等城市中等城市-42-42道路宽度道路宽度(m)大城市大城市20040-4545-5540-5015-3020035-4040-5030-4515-20中等城市中等城市-35-4530-4015-20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七十八页道路道路类别类别快速路快速路主干路主干路次干路次干路支路支路道路道路级别级别一一计算行计算行车速度车速度
19、80、6060、5050、4040、3050、4040、3030、2040、3030、2020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km/h)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八页三部分的宽度计算:三部分的宽度计算:3/4 C=0.4+0.02V V=(0.6-0.7)V 设计 3/4d=0.7+0.02V V=V 设计或 V 限制 3/4x=0.7+0.02(V1+V2)V=(0.6-0.7)V 设计 或V=V 设计根据车道所在的位置和边界条件,有以下四种情况:根据车道所在的位置和边界条件,有以下四种情况:b1=x/2+a+c b2=d/2+a+c b3=x/2+a+d/2 b4=a+d
20、b5=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八页u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 设设计计机机动动车车车车行行道道的的宽宽度度,不不仅仅要要考考虑虑交交通通量量的的需需要要,还还要要考考虑虑道道路路的的等等级级、道道路路的的红红线线宽宽度度、交交通通组组织织、横横断断面面的的布布置置形形式式等等要要求求。所所以以,还还必必须须根根据据具具体体情情况况全全面面考考虑虑以以上上各各种种因因素素,作作出出不不同同设设计计方方案案进进行行比比较较后后择择优优取取用用。机机动动车车车车行行道道宽度的设计步骤如下:宽度的设计步骤如下: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七十八页 初定车道数初定车道数 N=N=设计小时交通
21、量设计小时交通量/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设计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交通组织方案作横断面布置比较方案作横断面布置比较方案验算总的通行能力验算总的通行能力确定各条车道的宽度确定各条车道的宽度确定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确定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七十八页非机动车道设计非机动车道设计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七十八页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七十八页4.14.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4.1.14.1.1计算自行车交通出行时耗时,自行车行程速计算自行车交通出行时耗时,自行车行程速 度宜按度宜按11-14km/h11-14km/h计算。交通拥挤地区的路计算。
22、交通拥挤地区的路 况较差的地区,其行程速度宜取低限值。况较差的地区,其行程速度宜取低限值。4.1.24.1.2自行车最远的出行距离,在大、中城市应按自行车最远的出行距离,在大、中城市应按 6km 6km计算,小城市应按计算,小城市应按10km10km计算。计算。4.1.34.1.3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 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4.1.34.1.3规定的范围规定的范围 内。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内。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 交通出行量的比值交通出行量的比值-表表4.1.34.1.3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七
23、十八页城市规模城市规模自行车出行量:公共交通出行量自行车出行量:公共交通出行量大城市大城市100万人万人1:1-3:1100万人万人3:1-9:1中等城市中等城市9:1-16:1小城市小城市不控制不控制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 表表4.1.34.1.3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七十八页4.24.2自行车道路自行车道路4.2.14.2.1自行车道路网规划应由单独设置的自行车专用自行车道路网规划应由单独设置的自行车专用 路、城市干路两侧的自行车道、城市支路和居路、城市干路两侧的自行车道、城市支路和居 住区的道路共同组成一个能保证自
24、行车连续交住区的道路共同组成一个能保证自行车连续交 通的网络。通的网络。4.2.24.2.2大、中城市干路网规划设计时,应使自行车与大、中城市干路网规划设计时,应使自行车与 机动车分道行驶。机动车分道行驶。4.2.34.2.3自行车单向流量超过自行车单向流量超过1000010000辆辆/h/h的路段,应设平的路段,应设平 行道路分流。在交叉口,当每个路口进入的自行道路分流。在交叉口,当每个路口进入的自 行车流量超过行车流量超过50005000辆辆/h/h时,应在道路网规划中时,应在道路网规划中 采取自行车的分流措施。采取自行车的分流措施。4.2.44.2.4自行车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宜按表自
25、行车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宜按表4.2.44.2.4的的 规定采用。规定采用。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七十八页自行车道路与机动车道的自行车道路与机动车道的分隔方式分隔方式道路网密度道路网密度(km/km2)道路间距道路间距(m)自行车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1.5-2.01000-1200与机动车道间用设施隔离与机动车道间用设施隔离3-5400-600路面划线路面划线10-15150-200自行车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自行车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 表表4.2.4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七十八页4.2.5自行车道路与铁路相交遇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自行车道路与铁路相交遇下列三种情况之一 时,应设分离式立体交叉:时,应设
26、分离式立体交叉:4.2.5.14.2.5.1与与级铁路正线相交、高峰小时自行车双向流量级铁路正线相交、高峰小时自行车双向流量 超过超过1000010000辆;辆;4.2.5.24.2.5.2与与级铁路正线相交、高峰小时自行车双向流量级铁路正线相交、高峰小时自行车双向流量 超过超过60006000辆;辆;4.2.5.34.2.5.3火车调车作业中断自行车专用路的交通,日均累火车调车作业中断自行车专用路的交通,日均累 计计2h2h以上,且交通高峰时中断交通以上,且交通高峰时中断交通15min15min以上。以上。4.2.6自行车专用路应按设计速度自行车专用路应按设计速度20km/h的要求进的要求进
27、 行线型设计。行线型设计。4.2.7自行车道路的交通环境设计,应设置安全、自行车道路的交通环境设计,应设置安全、照明、遮荫等设施。照明、遮荫等设施。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七十八页4.3自行车道路的宽度和通行能力自行车道路的宽度和通行能力4.3.14.3.1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 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应加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应加0.25m0.25m。自。自 行车道路双向行驶
28、的最小宽度宜为行车道路双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宜为3.5m3.5m,混有其它非机动车,混有其它非机动车 的,单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应为的,单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应为4.5m4.5m。4.3.24.3.2自行车道路的规划通行能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自行车道路的规划通行能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4.3.2.1 4.3.2.1 路段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路段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15001500辆辆/h/h计算;平面交计算;平面交 叉口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叉口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10001000辆辆/h/h计算;计算;4.3.2.2 4.3.2.2 自行车专用路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第自
29、行车专用路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第4.3.2.14.3.2.1条条 的规定乘以的规定乘以1.1-1.21.1-1.2;4.3.2.3 4.3.2.3 在自行车道内混有人力三轮车、板车等,应按本规范附录在自行车道内混有人力三轮车、板车等,应按本规范附录 A.0.4 A.0.4的规定乘非机动车的换算系数,当这部分的车流量的规定乘非机动车的换算系数,当这部分的车流量 与总体车流量之比大于与总体车流量之比大于30%30%时,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时,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 应乘折减系数应乘折减系数0.4-0.70.4-0.7。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七十八页l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30、。l非机动车的单一车道宽度和车行道宽度。非机动车的单一车道宽度和车行道宽度。l非机动车道在的横断面上的布置。非机动车道在的横断面上的布置。l城市自行车道路系统的自行车道组织形式。城市自行车道路系统的自行车道组织形式。u自行车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u自行车车道自行车车道u自行车支路自行车支路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七十八页人行道设计人行道设计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七十八页l人行道宽度的确定人行道宽度的确定 l人行道横坡度的确定人行道横坡度的确定 l人行道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布置(图人行道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布置(图3-30)l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要求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要求商业步行环境的类型商业步行环境的类型
31、以广场为中心的商业区以广场为中心的商业区以街道为轴线的商业街以街道为轴线的商业街商业步行街(区)的空间商业步行街(区)的空间流动空间流动空间集散空间集散空间停留空间停留空间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七十八页l人行道宽度的确定人行道宽度的确定u行人步行道宽度(一侧)行人步行道宽度(一侧)u根据人群密度和速度的关系进行计算根据人群密度和速度的关系进行计算u在在人人行行道道上上植植树树立立杆杆和和埋埋设设地地下下管管线线等等需需要要的的宽宽度度。(电电力力、电电讯讯、给给水水管管、行行道道树树、路灯杆)路灯杆)u考虑街道各部分宽度的协调。考虑街道各部分宽度的协调。(5:17:1)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七十八
32、页u行人步行道宽度(一侧)行人步行道宽度(一侧)一条步行带宽度一条步行带宽度一条步行带的通行能力一条步行带的通行能力1000V/L(人(人/小时)小时)一一条条步步行行带带宽宽度度*高高峰峰小小时时人人流流量量(单单侧侧双双向向)/一一条条步步行行带带的通行能力的通行能力u根据人群密度和速度的关系进行计算根据人群密度和速度的关系进行计算N W=3600*W*V*P(人(人/小时)小时)N W-行人步行道的通行能力行人步行道的通行能力 W-行人步行道的宽度(米)行人步行道的宽度(米)V-人群步行速度(米人群步行速度(米/秒)秒)P-人群密度(人人群密度(人/)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七十八页城市道路
33、横断面的城市道路横断面的 综合布置综合布置本讲稿第五十页,共七十八页l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的原则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的原则l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选择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选择本讲稿第五十一页,共七十八页l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u首先保证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与畅通。首先保证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与畅通。u充分发挥绿带的作用。充分发挥绿带的作用。u应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配合。应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配合。u应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配合协调布置。应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配合协调布置。u应有利于雨水的排除。应有利于雨水的排除。u应满足地上地下管线
34、的埋设和人防工程的要求。应满足地上地下管线的埋设和人防工程的要求。u应考虑近远期结合。(图应考虑近远期结合。(图3-703-70)本讲稿第五十二页,共七十八页应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配合协调应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配合协调道路沿坡地布置的横断面道路沿坡地布置的横断面 (图(图3-613-61、6262)道路沿谷地布置的横断面道路沿谷地布置的横断面 (图(图3-633-63、6464)道路沿台阶地形布置的横断面道路沿台阶地形布置的横断面 (图(图3-653-65)道路沿自然水体布置的横断面道路沿自然水体布置的横断面(图(图3-663-66、6767、6868)道路沿一侧高层建筑布置的横断
35、面道路沿一侧高层建筑布置的横断面 (图(图3-693-69)本讲稿第五十三页,共七十八页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选择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选择横断面布置的基本形式及适用条件横断面布置的基本形式及适用条件四种基本横断面形式的使用效果四种基本横断面形式的使用效果本讲稿第五十四页,共七十八页一块板一块板二块板二块板三块板三块板四块板四块板 横断面布置的基本形式及适用条件横断面布置的基本形式及适用条件本讲稿第五十五页,共七十八页 四种基本横断面形式的使用效果四种基本横断面形式的使用效果交通安全交通安全行车速度行车速度照明照明绿化遮荫绿化遮荫减少噪音减少噪音造价造价 本讲稿第五十六页,共七十八页
36、本学期的第六次上课本学期的第六次上课本讲稿第五十七页,共七十八页以下为本次上课的新内容以下为本次上课的新内容本讲稿第五十八页,共七十八页车行道路拱和横坡度车行道路拱和横坡度本讲稿第五十九页,共七十八页l 定义:定义:u路拱、路拱、u路拱高度、路拱高度、u路拱平均横坡度(横坡)路拱平均横坡度(横坡)l 影响路拱横坡度的因素:影响路拱横坡度的因素:u排水:路面结构、气候条件排水:路面结构、气候条件u行车:道路纵坡、车速行车:道路纵坡、车速u美观:车行道的宽度美观:车行道的宽度l 路拱的基本形式路拱的基本形式:应有利于行车、排水为原则。应有利于行车、排水为原则。本讲稿第六十页,共七十八页 路拱的基本
37、形式路拱的基本形式抛物线型抛物线型屋顶线型屋顶线型折线型折线型 优点:较符合设计、施工、养护的要求。优点:较符合设计、施工、养护的要求。适用于:道路较宽的黑色路面上。适用于:道路较宽的黑色路面上。本讲稿第六十一页,共七十八页u抛物线型抛物线型优点优点车行道中间部分比较圆顺,坡度较小,越到路的两旁车行道中间部分比较圆顺,坡度较小,越到路的两旁坡度越大,有利于雨水的排除;型式美观。坡度越大,有利于雨水的排除;型式美观。缺点缺点行车易于集中于中央、施工难度较大。行车易于集中于中央、施工难度较大。适用于适用于一般城市道路和公路。一般城市道路和公路。种类种类本讲稿第六十二页,共七十八页抛物线型种类抛物线
38、型种类二次抛物线型路拱:二次抛物线型路拱:适用于路面宽度小于适用于路面宽度小于1212米而横坡度又较大的中级或低级路米而横坡度又较大的中级或低级路面上。面上。改进的二次抛物线型路拱:改进的二次抛物线型路拱:适用于城市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适用于城市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一块板横断面上。一块板横断面上。半立方次抛物线型路拱:半立方次抛物线型路拱:适用于路面宽度小于适用于路面宽度小于2020米的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米的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碎石路面上。青碎石路面上。改进的三次抛物线型路拱:改进的三次抛物线型路拱:适用于较多的路面。适用于较多的路面。本讲稿第六十三页,共
39、七十八页u屋顶线型屋顶线型分类分类倾斜直线型路拱倾斜直线型路拱圆顶直线型路拱圆顶直线型路拱优点优点汽车轮胎和路面相接较平均,路面损耗小。汽车轮胎和路面相接较平均,路面损耗小。缺点缺点排水效果不及抛物线流畅。排水效果不及抛物线流畅。适用于适用于路面宽度大于路面宽度大于20米的高级路面上。米的高级路面上。本讲稿第六十四页,共七十八页横断面图的绘制横断面图的绘制本讲稿第六十五页,共七十八页 绘绘制制各各个个路路段段上上的的远远期期和和近近期期的的 标准横段面图标准横段面图 绘制各个中桩处的现状横断面图绘制各个中桩处的现状横断面图 绘制施工横断面图绘制施工横断面图本讲稿第六十六页,共七十八页 绘绘制制
40、各各个个路路段段上上的的远远期期和和近期的标准横段面图近期的标准横段面图比例:比例:1:100 或或 1:200内容:内容:红红线线宽宽度度、车车行行道道、人人行行道道、绿绿带带、照照明明、新新建建和和改改建建的的地地下管道、排水方向、横坡等。下管道、排水方向、横坡等。本讲稿第六十七页,共七十八页绘制各个中桩处的现状横断面图绘制各个中桩处的现状横断面图比例:比例:1:100或或1:200、横横断断面面图图的的纵纵、横横坐坐标可以选用不同的比例尺。标可以选用不同的比例尺。内容内容:横横向向地地形形、地地物物、中中心心桩桩地地面面高高程程、路路基基路面、车行道、人行道、横坡等。路面、车行道、人行道
41、、横坡等。布置布置:自下而上和自左而右。自下而上和自左而右。本讲稿第六十八页,共七十八页 绘制施工横断面图绘制施工横断面图 在在各各个个中中桩桩处处的的现现状状横横断断面面图图上上绘绘制制标标准准(设设计计)横横断断面面图图。此此图图便便于于土土石石方方工工程程量量的的计计算算和和施施工工放样。放样。本讲稿第六十九页,共七十八页横断面设计作业横断面设计作业本讲稿第七十页,共七十八页l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l 资料图表资料图表l 提交成果提交成果本讲稿第七十一页,共七十八页u 某大城市中心区的街道网为棋盘形布局,拟改某大城市中心区的街道网为棋盘形布局,拟改建南北向与东西向主干道路各一条。建南北向与东
42、西向主干道路各一条。(见图)(见图)u 已知两街道的规划红线宽度,调查末年的年平已知两街道的规划红线宽度,调查末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两道路的路面类型、纵向坡度、人均日交通量。两道路的路面类型、纵向坡度、人流量、非机动车流量、地下管线等资料。流量、非机动车流量、地下管线等资料。(见表)(见表)u 预测机动车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近期预测机动车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近期5 5年内为年内为12%12%,远期,远期1515年内为年内为7%7%,两街道两方向的车流不,两街道两方向的车流不均匀,向东和向南的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均匀,向东和向南的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50.65。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本讲稿第七十二页,共七十
43、八页 资料图表资料图表u 图图u 表表本讲稿第七十三页,共七十八页南南北北大大街街东西大街东西大街u 图图本讲稿第七十四页,共七十八页项目南北向街道东西向街道备注交交通量资料小汽车(辆/日)25002200调查末年35吨载重车(辆/日)10001000调查末年中、小型公共汽车(辆/日)100150调查末年大型公共汽车(辆/日)100180调查末年人流量(人/小时)60004000远景单向自行车(辆/小时)50006000远景单向三轮车(辆/小时)300180远景单向纵坡度()1.52.0横坡度()1.52.0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地地下管线给水管道管径(厘米)3530排水管道管径(厘米)
44、10080电讯电缆管径(厘米)55电力电缆管径(厘米)55规划红线宽度(米)5454u 表表本讲稿第七十五页,共七十八页l 设计要求及提交成果设计要求及提交成果u 提交横断面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提交横断面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确定南北向与东西向道路的横断面各部分尺寸。确定南北向与东西向道路的横断面各部分尺寸。(车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分隔带宽度)(车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分隔带宽度)合理选择横断面形式,说明规划道路的等级。合理选择横断面形式,说明规划道路的等级。u 提交两条街道的横断面设计图提交两条街道的横断面设计图近期与远期设计方案。近期与远期设计方案。要求参照图要求参照图3-713-71、按比例绘出设计街道各组成部分、按比例绘出设计街道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和横坡度、绿带、照明设施与地下管线的布的尺寸和横坡度、绿带、照明设施与地下管线的布置等。置等。本讲稿第七十六页,共七十八页交作业时间交作业时间四月六日上课前四月六日上课前本讲稿第七十七页,共七十八页本讲稿第七十八页,共七十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