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大洼区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25分)1 .请将下面的文字(包括标点符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工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A.殷红(yin)呜咽(yB)锋芒必露(bi)酣然入梦(hln)B.烦躁(zao)憎恶(zeng)忍俊不禁(jin)悔人不倦(hui)C.愧作(zud)伫立(chii)屏息凝神(bing)3.粗拙(zhuo)亘古(gen)毛骨悚然(song)气冲斗牛(dou)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2、、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惊悉东航MU5735航班失事,要立即 应急机制,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国务院委派领导同志靠前协调处理,尽快查明事故原因, ,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平安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平安,A.指示启动B.指挥启动C.指示开启D指挥开启空运行绝对平安,A.指示启动B.指挥启动C.指示开启D指挥开启确保人民生命举一反三刨根问底举一反三刨根问底平安绝对绝对相对相对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整合在一起。在这样一个清净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羁绊,没有官场的倾轧,精神
3、可以彻底放松。虽然“人不知”,却有明月相伴,并不感到孤独。月华如水,涤荡胸怀,诗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中,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清 幽的气氛与淡泊的心态,到达“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A.文中加点的“感悟”是动词,“情趣”是名词,“在”是介词,“都”是副词。B.文中加点的“月华如水”是主谓短语,“涤荡胸怀”是动宾短语,“平淡自然”是并列短语,“高超 境界”是偏正短语。合”;应选Do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以下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出自宋代郭茂倩编
4、写的乐府诗集。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老王 选自杨绛散文。C.骆驼祥子中杨太太和曹先生,同样是让祥子拉包月的雇主,杨太太讲究人道主义,能给予祥子温 暖的关怀,曹先生让祥子拿着拉车的钱,干着奴仆的活。D.红岩中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齐晓轩等。【答案】C【解析】【详解】C.根据原著“祥子在杨宅时,杨太太没有把祥子当人看,祥子在杨宅觉得自己猫狗不如;而 曹先生认为祥子是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所以待他很好,祥子在曹宅觉得自己受到尊重,像个人了”可 知,讲究人道主义、能给予祥子温暖的关怀的是曹先生;让祥子拿着拉
5、车的钱,干着奴仆的活的是杨太 太。故“杨太太讲究人道主义,能给予祥子温暖的关怀,曹先生让祥子拿着拉车的钱,干着奴仆的活”有 误。此外,杨太太并不是祥子拉包月的雇主,祥子三次拉包月的雇主分别是杨先生、曹先生和夏先生。 应选C。6 .名著填空海底两万里中,作者把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 尼德兰一起随 潜艇船长 周游海底的故事。【答案】 .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解析】【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 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作者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6、。他的作品对 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 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尼摩船长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他是个有正义感的对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 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据此作答即可。7 .古诗文填空。(1)不畏浮云遮望眼,o (王安石登飞来峰)(2)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3)斯是陋室,o (刘禹锡陋室铭)(4) ,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5)望岳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6)游山西村中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惟吾德馨.念天地之悠悠.柳暗花明又一村
7、.万里赴戎机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 馨、悠、昏、戎”等字的写法。(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答案】.自缘身在最高层.可怜夜半虚前席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山重水复疑无路.关山度假设飞【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此题中应注意“缘、惟、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3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乙】己亥杂诗(其九十六)龚自珍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甲】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8、。注释: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分:料想。以下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诗既书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励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B.【甲】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 爱国热忱。C.【乙】诗中“剑”“箫”是诗 意象。“剑”指报国的雄心壮志,“箫”指赋诗忧国的哀怨幽情。D.【乙】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情味。【答案】B【解析】【详解.】B.【甲】诗的后两句运用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灵物;巧妙运用新颖的比喻,以“落 红”比喻诗人自己;移情于物
9、,借物抒情说明自己的心志:自己虽离开官场,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 报国之志。选项“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理解错误。应选Bo(二)(15 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口,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
10、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 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任:推荐。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仕:指做官。8 .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 B.予谓菊权谓吕蒙日 C.将弃官去睨之,久而不去 D.杀人以媚人公以此自矜 10.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1L给以下句子断句(断两处)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
11、12.【甲】文运用了 写作手法,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的特点。【答案】9.C10. (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11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12 .托物言志.和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 .为官正直【解析】【9题详解】此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指王逵;B.动词,认为/动词,对说;C都是动词,意思是离开;D.连词,表目,来/介词,因为;应选Co【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落实每个字,尤其是关键
12、字的意思;同时要注意是否有特殊句式等 内容。此题重点字词意思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下:(1)爱:喜爱;予:我;何:什么。(2)酷,残酷;悍,凶悍;争,争辩。句式上,注意“逵,酷悍吏也”是个判断句,要翻译出判断句的标志“是”。11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有一件诉讼事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有狱久不决” 表达完整的意思,“敦颐”为下一句的主语,因此要在两者之间断开;“一讯立辩”表示前句“敦颐至” 的结果,要在“一讯立辩”前面断开。故断为: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12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内容
13、的理解、写作手法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空1:【甲】文中,“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 表现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故爱莲说采用了 托物言志的写法。空2:从【乙】文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可知,王 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众人都不敢和他争辩,只有周敦颐一个人敢和他争辩。可概括事件为:和王逵争 辩。空3: “速决一狱”这件事是指周敦颐上任后,就立刻解决一件拖了好久都不能解决
14、的诉讼事件,可以看 出周敦颐富有才能,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事。空4: “和王逵争辩”这件事是指周敦颐敢和众人都不敢招惹的酷吏争辩,且周敦颐发现王逵不听劝告 时,宁可不做官也不屈服让步,可以看出周敦颐为官非常正直,不会因为自己要做官而屈服王逵,做不正 当的事。【点睛】参考译文【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 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 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 不能靠近赏玩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
15、,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 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 多人了!【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因为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的推荐,担任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 诉讼事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 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按照法律不应当判处死 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众人不敢和他争辩,唯独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 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丢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离去,说:“
16、像这样还能做官嘛!用杀人的做法 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这种事)。”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三、现代文阅读(27分)(一)(7 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的区别普通感冒流感病原多种病毒流行病毒体流行范围散发常发生大流行流行季节季节性不明显晚秋和初冬传染方式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弱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强感染频率每年可患两次以上最多每年一次典型病症呼吸道局部病症较重:鼻塞、流鼻涕、打 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咽痛、声 音嘶哑等。全身病症较重:高烧,伴有全身肌 肉、关节疼痛、极度疲乏和虚弱、 头痛较重病程35日即可自愈病程一般数周材料二: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
17、季节,学校应该怎样来预防儿童流感的爆发呢?学校要创造良好、卫生的环境, 每天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一些室内空气消毒措施,同时做好儿童课桌椅和玩具的消毒与清洁 工作。学校要积极做好预防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小朋友养成勤洗手和正确的洗手方法,要培养孩子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要加强晨检和巡检工作,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烧、咳嗽或咽痛等表现,应通知 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以免发生学校内传播。学校一旦发现流感样病例的聚集性疫情,要及时向所在区疾 控中心报告,并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疫情处置工作。材料三:对流感疫苗接种率低的原因惊醒调查分析,结果如图:接种率仅2舟,为何大家不愿接种?“担忧疫苗质
18、里和平安性” 的占三成以上“对流感疫苗不太了解”的占26.5%其他“流感是小 病,不需要接 种疫苗”的占5. 0%“接种疫苗不 能降低得流感 的可能性”的占 17.8%13.据材料一,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流感由流感病毒引发,有特定的发作期,普通感冒那么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作。B.流感比普通感冒严重,但是一般情况下,个人每年得流感的次数少于普通感冒。C.流感比拟突出的病症是发高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常会发生较大规模的传染。D.流感常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呼吸道严重不适,极度疲劳等病症。14.根据材料二,预防学校流感爆发需要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3.D14.学校要创造良好、卫生的环境。
19、学校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加强晨检和巡检工作。发现疫情,学校要及时报告并开展疫情处置工作。【解析】【13题详解】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辨析。D. “流感常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呼吸道严重不适,极度疲劳等病症”有误,“呼吸道严重不适”不 是流行感冒的病症;应选Do【14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文本材料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 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解答时,仔细阅读材料二,根据材料二内容分条概括即可。结合“学校要创造良好、卫生的环境,每天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一些室内空气消毒措施,同 时做好儿童课桌椅和玩具的消毒与清洁工作
20、”概括得出:学校要创造良好、卫生的环境;结合“学校要积极做好预防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小朋友勤洗手、会洗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 习惯”概括得出:学校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学校要加强晨检和巡检工作,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烧、咳嗽或咽痛等病症,应通知家长带孩子及时 就医,以免校内传播”概括得出:学校要加强晨检和巡检工作;结合“学校一旦发现流感样病例的聚集性疫情,要及时向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并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开 展疫情处置工作”概括得出:发现疫情,学校要及时报告并开展疫情处置工作。(二)(20 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父亲的光那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并且天天都在家里
21、,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说话。但这种情况的变化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为家里带来欢喜,相反家里却总是笼罩在不可言说的压抑 气氛里。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大批倒闭,父亲所在的石灰厂也垮了,没了工作的父亲,成了一名普通的农 民,心情郁闷到了极点。恰好那个时候,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得很重,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还有 弟弟在一棵树上玩耍,树枝插进了眼角,在省城大医院里动了手术,差点瞎了。这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打击,特别是经济上的打击,让整个家庭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这种变故让 我们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还没有进家门,就听到父母那熟悉的谈笑声,小孩子最容易感受到周 边喜悦
22、的气氛,一下子心里就感到很振奋了。我一进门,父亲就拉我过去,他指着地上一堆莲藕给我看, 那些莲藕还没有洗净,被黑色的淤泥包裹着。这天,父亲去挖湖藕了。家乡有许多湖泊,野藕遍她是,但 是相对好挖的地方已经被人承包了起来,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但要挖起来也 是相当费力,得掀开一大片湖泥,在一米多深的地方,才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于是,父亲开始早出晚归,等母亲的饭做好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父亲就挑着一担藕回来 了,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清了,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许久,我们都不知道父亲挖藕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是先将冰块儿敲碎,弄干湖里的水
23、,再用工具一 点一点地锹铲淤泥,越挖越深,掀到上面的泥越来越高,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没过几天父亲就直不 起腰来了,后来就开始贴膏药,后背贴满了,再后来就是止痛药。给父亲送饭菜的任务落到了我的头上。第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差点哭了,一大片的泥泞地里, 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 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 响。我沿着湖堤边跑边喊,风呼呼地叫,把我的呼喊都吹向了身后。我心里万分焦急,怕在严寒的冬天里 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下去,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冲进了湖里的
24、淤泥里。 我突然看见在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从某一个泥坑里发出来,内心一下子振奋起来,快步 地朝那个方向跑去,一双鞋都深陷到淤泥里,差一点滚进了挖藕挖的深坑里。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够传到那个泥坑的时候,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 望。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难受极了,我蹲了 下来,抹干了眼泪。父亲一边翻开饭盒,一边要我坐下,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我没有跟他说我是 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父亲挖得太深,四周的泥堆得太高,看不 见里面,他开着一个矿灯。那年冬天,父亲挖了 65天藕,一天都没有间
25、断过,挖到了过年的费用,挖到了开学的学费,同 时,也戏剧性地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忘却那盏灯的亮光。父亲从村干部到厂里的中层领导,应该来说还是比拟顺 利,中年却遭遇到了许多不幸,那段最困难的年月,应该是父亲人生最为灰暗的日子,但作为家中的顶梁 柱,父亲挺了过来,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最惶恐、最无助、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 15.结合选文,分析标题“父亲的光”有什么含义?16 .理解第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清了,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17 .选文段画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一大片 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
26、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18 .选文段和段都写到我流泪,试分析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19 .根据选文-段内容,概括出父亲挖莲藕极其艰辛不易的表现。20 .选出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A.选文多处写到“我”的感受,用“我”的感受更好地衬托了父亲的形象。B.选文段交代我家庭遭遇的一系列变故,为下文写“我”的茫然失措做了必要铺垫。C.选文段交代父亲挖藕的时间与收获,突出了父亲的坚韧、责任感强。D.选文中的父亲面对家庭困境的做法给孩子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答案】15.既指父亲挖藕时开着的矿灯发出的光;又指父亲在人生的困境中坚韧顽强的精神给予我们以鼓 舞,为我们指引方向
27、;表达对困境中坚韧顽强的父亲的感激、敬佩和赞美之情。16 . “凑”意为接近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十分关心自己所挖的藕的数量,表现出父亲对亲人高度的 责任感和爱。17 .写出天阴风寒坑洼密布、黑泥弥漫的情况;渲染出紧张、悲凉的气氛;烘托出父亲挖藕的艰辛不易;为 下文写“我”找不到父亲而哭泣做铺垫。18 .段中“我”流泪是一个孩子找不到父亲怕父亲出事时恐慌、无助的泪;段中“我”流泪是看见父亲 时激动的泪,看到父亲从泥坑里钻出来时心疼的泪。19 .父亲得到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挖到一米多深才能挖到藕;父亲得将冰块儿敲碎、弄干湖里的水, 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掀铲淤泥才能挖到藕;父亲挖了几天藕就腰疼
28、难忍,靠膏药和止痛药维持着;父亲得冒着 严寒、顶着凛冽的寒风从早到晚在外面挖藕。(写出三点即可) 20. B【解析】【15题详解】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首先要找到标题中的关键词,然后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分析。此题标题中的关键词为“光”,结合文章内容,从选文段“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 到他,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分析,“父亲的光”表层含义是指父亲挖藕时用于照明的矿灯; 从选文名段“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挺了过来,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最惶恐、最无助、没有方向的 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分析,“父亲的光”深层含义指父亲在人生的困境中坚韧顽强的精神给予我们 以鼓舞,像灯
29、一样为我们指引方向。将父亲比喻成人生路上的明灯,表达对困境中坚韧顽强的父亲的感 激、敬佩和赞美之情。【16题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赏析。题干中加点词“凑”为动词,接近的意思。动词可以起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描写事物更加准确等 作用。该句中,用“凑”作动词可以使父亲的动作行为更加生动。根据“看清了,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 数字”可以看出父亲对自己所挖的藕的数量十分关心,因为这关系到家里的生活条件和经济质量,如果挖 的数量多便可以改善现在的家庭情况,表现出父亲对亲人对家庭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家人浓浓的爱。【17题详解】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和周围环境;
30、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为下文做铺垫等。结合句子内容,从“一大片的泥泞地” “到处是翻开的淤泥”“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 沉”可以看出当时天阴风寒坑洼密布、黑泥弥漫的情况,渲染出紧张、悲凉的气氛;同时写挖藕时环境的 恶劣,烘托出父亲挖藕的艰辛不易;结合后文内容,从“我心里万分焦急”看出“我”在给父亲送饭时看 到周围环境恶劣时内心的紧张与焦急,结构上,结合下文“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 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我沿着湖堤边跑边喊,风呼呼地叫,把我 的呼喊都吹向了身后”可知,为下文写“我”找不到父亲而哭泣做铺垫。【18题详解】此题考查
31、文章内容的理解。选文段描写“我”流泪的句子是“我心里万分焦急,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 下去,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冲进了湖里的淤泥里”,结合前文“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C.句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句是个病句,修改方法是把“整合”改为“组合”。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以下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出自宋代郭茂倩编 写的乐府诗集。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老王 选自杨绛散文。C.骆驼祥子中杨太太和曹先生,同样是让祥子拉包月的雇主,杨太太讲究人道
32、主义,能给予祥子温 暖的关怀,曹先生让祥子拿着拉车的钱,干着奴仆的活。D.红岩中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齐晓轩等。6 .名著填空海底两万里中,作者把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一起随 潜艇船长 周游海底的故事。7 .古诗文填空。(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2)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3)斯是陋室,o (刘禹锡陋室铭)(4) ,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5)望岳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 o(6)游山西村中蕴涵丰富人生哲理 千古名句是: , o(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
33、健雄姿的句子是:, o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3 分)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甲】【乙】己亥杂诗(其五)己亥杂诗(其九十六)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 少年击剑更吹箫, 剑气箫心一例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和“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 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可知,这句流泪是一个孩子在找不到父亲,同时看见父亲工作环境恶劣时怕 父亲出事恐慌、无助的泪;选文段描写“我”流泪的语句是“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 气不接下气,难受极了,我蹲了下来,抹干了眼泪”,结合前文“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
34、够传到那个泥坑的 时候,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望”可知,这句流泪是看见父亲时激动的泪,是 看到父亲从泥坑里钻出来时心疼的泪。【19题详解】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从选文段“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和“挖起来也是相当费力,得掀开一大片 湖泥,在一米多深的地方,才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可知父亲需要到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挖到 藕。这是从挖莲藕的环境表现父亲挖莲藕的艰辛不易;从选文段“先将冰块儿敲碎,弄干湖里的水,再用工具一点一点地锹铲淤泥,越挖越深,掀到上面的泥 越来越高,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可知父亲需要将冰块儿敲碎、弄干湖里的水,用工具一点
35、一点地掀 铲淤泥才能挖到藕。这是从挖藕的过程表现出父亲挖莲藕的艰辛不易;从选文段“没过几天父亲就直不起腰来了,后来就开始贴膏药,后背贴满了,再后来就是止痛药”可知 父亲挖了几天藕就腰疼难忍,靠膏药和止痛药维持着。这是从挖藕造成的伤害表现父亲挖莲藕的艰辛不 易;从选文段“于是,父亲开始早出晚归,等母亲的饭做好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父亲就挑着一担藕 回来了”,段“一大片的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 湖里全是黑泥”可知父亲需要冒着严寒、顶着凛冽的寒风从早到晚在外面挖藕。这是从挖莲藕的时间之长 表现父亲挖莲藕的艰辛不易。【20题详解】B. “为下文写我的茫
36、然失措做了必要铺垫”有误。选文段交代“我”家庭遭遇的一系列变故是为下 文父亲挖藕维持生计做铺垫,说明父亲去挖藕的原因。应选Bo四、作文(总分值50分)以下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完成作文。21.题目:我记得你 的样子耍求:L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 .文中不可以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答案】范文:我记得你攀爬的样子时光清浅,岁月无痕。我与许先生之间的故事,从未因时间流逝而消散。特别是他那攀爬的样子,永 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久久不能忘怀初夏,艳阳,蓝天白云。我清晰地记得那天,许先生和我正看着电视,
37、他一边吐槽着剧情,一边喂我 吃葡萄。不一会儿,葡萄就被我消灭光了。我一抬眼看到窗外的桃树,满心欢喜地说:“看,屋后面那棵 桃子树结果了,要不你去摘几个下来呗。”许先生起身,毫无愠色地说:“好呢!小许同志的话不得不 听!等着,我给你摘去! 我见他当了真,不免有些担忧:“你真的可以吗?你比上次回来时又胖了一圈 呢,以身报家的话可别怪我哟! ”许先生却一脸自豪地说:“给小许同志办事,我何时失过信,何时失过 手? ”许先生前脚刚走,我就不放心地跟了上去。只见许先生右手抓住枝干,左脚踏着下面的主干用力一 蹬,人竟腾空而起,身手丝毫不减当年啊!可下一秒,许先生右脚一滑,骨碌一下从树上掉了下来,我的 心提到
38、了嗓子眼儿,差点儿就喊出来了,好在爬得不高,许先生并无大碍。许先生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再来,这一次比上一次动作更熟练,右抓,左蹬,一跃,上去了!许先 生还要用臂力支撑自己费力向上爬,我突然有些心疼,如果不是自己任性,许先生也不用这么费力。一时 间,我不禁想起他在外打工挣钱的场景,想起他平时无微不至的关怀,想起他不惧风雨、勇往直前的身 影。我眼眶竟有些湿润了,默默地对自己说:“一定要成为让许先生骄傲的那个人!”许先生一扭头,看见了我的身影,便挥挥手,十分体贴地说:“你怎么出来了,这么热,快进去。 看,我是不是很厉害?看这桃子多红。”我眼含泪水,重重地点点头说:“你是我一辈子的骄傲。”许先 生愣了
39、一会儿,随即便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恰如这油亮鲜红的桃子,可爱十足!夕阳渲染了我的流年,浅夏抹上那一抹桃红。在青葱的时光中,许先生那攀爬的样子成为我人生路上 最美的风景。每当窗外桃子成熟之际,我就想感激地对他说一声:“许先生,你是我一辈子的骄傲!”【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写作 1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补充题目可以用“美丽”“曾经” “努力”“奋斗”比方我们以“我记得你攀爬的样子”为题行文,“样子” 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姿势、体态,二是态度。因此,写作时不仅要展示人物“攀爬的姿态”,更应开掘“攀爬的样子”的内涵,即探讨外在的举止所表现人物的品 格、情趣、志向、精神等。“攀爬的样
40、子”是努力的样子,是最美的样子。2.选材构思:就字面意义而言,可写他人为“我”攀爬采摘花朵或是果实的样子,就引申意义而言,但凡 自己或他人为了梦想而拼搏奋进的故事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比方自己为了学好数学而百折不挠、力争上 游的身影。无论是表现自己还是刻画他人,最好挑选能引起他人共鸣的一次行动、一组镜头、一个场景, 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写活人物的神韵。在行文中,一定要紧扣“样子”精雕细刻,无论是身体的攀爬, 还是心灵的攀爬,我们都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细致描绘,传神展现人 物的外在之“姿”,内在之“态”。22.题目:在我们的心海上,总有那么一座灯塔,在我们成长的航程上
41、,为我们引航。它或许是一本书,给我们 智慧的启迪;或许是一段友谊,给我们真诚的力量;或许是犯错时老师的教诲,让我们不断进步;也或许 是失败时父母的鼓励,让我们勇敢前行 请以“灯塔”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要求:1 .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篇,假设选(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可以出现真实姓名、校 名、地名等。【答案】范文:生命的灯塔生活就像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充满了困难与挑战。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船长,在日出的早晨扬起 生命的风帆,自己掌舵将生命之船驶入迷人的大海。海洋是神秘的,在
42、每一次海浪翻腾的响声中醒来,心 中便涌起一种强烈的向往之情向往更遥远的景色,向往更宽阔的海域,向往更灿烂的艳阳。在美国的一片贫瘠森林,有一个男孩3岁丧母,7岁丧父,8岁时给你做工,既吃不饱穿不暖,每日 还必须工作14个小时以上。他的童年里,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有的只是雇主的责骂与皮鞭。在他14岁 那年,偶然看到了塞缪尔斯迈尔斯所着的自己拯救自己。识字不多的他便用了一年时间一字一句地 读完了这本书,并且书里炭火般的语言让他热血沸腾,点燃了他生活的梦想。之后,在他31岁时拿到多 家大学的学位,40岁左右时拥有了多家旅店。然而,生命还在继续作弄着他的人生,一场金融风暴过后, 他曾经拥有的一切都荡然无
43、存。在面对生活的考验时,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以一种永不放弃的心态去迎 接挑战。于是,便有了他的处女作伟大的励志书问世及成功杂志的创办。在他的人生一步步走向 高潮时,困难却又再次来临1911年,他因为得罪权贵而被告上法庭,成功杂志倒闭。又一次,他 债务缠身,一无所有。无法想象,如此曲折的人生他究竟是如何让走过的?是什么支撑着他灵魂的大厦? 是什么让他无惧生活的作弄?我想,是信念吧!他心中的信念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不仅 给他带来了希望之光,并且使他在困境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在跌宕起伏的人生路途上,他一次次面临巨大 的障碍,却又一次次凭其永不放弃的信念战胜了困难。他如同一个勇士般,在狂风
44、暴雨中,始终坚持自己 的理想,不断与生活的风雨斗争。1918年,当年的青年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头,他再次创办了新成功杂志。他的名字叫奥里森马 登。一个成功者,一个战胜了无常命运的人,一个将自己从苦难之中解救出来的人。信念是美丽的,可以支持我们灵魂的大厦,可以充实我们干瘪的皮囊,也可以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力 量。愿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们心中信念的灯塔永不熄灭!【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话题作文。一、审题立意。题干采用了 “引导语+话题”的形式,引导语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欲望,翻开并引领 写作思路。此题中的引导语诠释了灯塔的含义。灯塔起的作用是“在我们成长的航程上,为我们引航”, 由此可知,“灯塔”可以是
45、一本书,可以是一段友谊,可以是老师的教诲,可以是父母的鼓励,这些“灯 塔”或者给我们智慧的启迪,或者给我们真诚的力量,或者让我们不断进步,或者让我们勇敢前行。二、选材构思。仔细分析引导语,我们不难得出,设题人更倾向于要求学生创作记叙文或叙事散文。可借 鉴如下思路:首段直接点明在那段最为灰暗的日子里,是老师给自己指引了前进的方向,给自己前行的勇 气,老师就是自己的灯塔。主体局部叙事,表达自己因为生活上的不顺,学习上的困难而变得有些自暴自 弃,顽劣不堪,还自以为很快乐,很潇洒,老师屡次找到自己谈话,又来家访,终于让自己明白了这种做 法的不可取,重新拿起书本,认真学习,终于走出了阴霾。末段抒情,再次
46、强调老师对于自己成长的重 要,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与首段相呼应。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注释: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分:料想。以下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诗既书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励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B.【甲】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 爱国热忱。C.【乙】诗中“剑”“箫”是诗的意象。“剑”指报国的雄心壮志,“箫”指赋诗忧国的哀怨幽情。D.【乙】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情味。(二)(15
47、 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口,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 邑人惊日:“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