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复习纲要.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196039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生物复习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生物复习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生物复习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生物复习纲要.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二者的区别:新个体的形成是否经过生殖细胞结合3 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嫁接有枝接和芽接,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叫做砧木。甘薯、葡萄、菊、月季的哉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4、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繁殖

2、及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茎尖、根尖、花药、花粉等),优点:能快速繁殖新个体,新个体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二者的区别:发育过程中是否形成蛹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青蛙发育过程:雄蛙鸣叫(意义?)雌雄蛙抱对(意义?)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青蛙发育时期:

3、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2、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才能上陆。3、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导致两栖动物生殖和繁育能力下降。出现畸形蛙的原因:水受到污染。4、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5、家蚕和青蛙的发育过程异同点:都是变态发育。 不同的是:发育环境不同,蛙是生殖发育在水中,家蚕是生殖发育在陆地;青蛙发育经过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娃;家蚕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受精方式不同:蛙是体外受精,家蚕是体

4、内受精。四、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鸟卵的结构:卵壳:保护作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上有气孔)卵壳膜:保护作用 卵白:保护作用,提供营养 卵黄: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胚盘:内有细胞核,胚胎发育的场所,最终发育成雏鸡。受精卵的色浓而略大。气室:供给胚胎发育的氧气;卵壳上有气孔,进行气体交换。 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雌雄识别和占有繁殖空间都繁殖行为。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2、性状:生物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

5、称生物的性状。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耳垂、舌头、眼皮、鼻尖、大拇指、酒窝、血型。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4、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即转基因技术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5、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DAN上有许多基因。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

6、也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成对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即DNA(如人的体细胞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AN分子),DAN上又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如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能够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二、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三、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子代

7、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四、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3)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

8、d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因为这样,后代换遗传病的几率加大。五、人的性别遗传 1、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2、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六、生物的变异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2、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1)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

9、。变异一旦发生,就能够遗传下去。(2)不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3、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4、生物性状的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原始大气的成分:水蒸气、氨气、甲烷、二氧化碳构成,没有氧气2、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所以推测生命起源从无机物到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完全可能。3、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是: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4、化石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

10、证据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总趋势1、植物进化的历程原始藻类原始藓类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后被子植物)2、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古代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1、生物进化的原因(1)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存在过度繁殖的能力,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且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不适者被淘汰)。(2)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

11、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外在条件和动力是:自然选择专题六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分类 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基本单位:种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植物裸子植物:苏铁、 银杏 、银杉 、 被子植物 :珙桐(中国鸽子树)4、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动物鱼类:中华鲟、达氏鲟、白鲟、新疆大头鱼 两栖类:大鲵、爬行类:扬子鳄、 鸟类:丹顶鹤、褐马鸡、朱鹮哺乳类:白鳍豚(水生)、大熊猫、金丝猴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6、保护生物多样性: 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七夕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7、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森林面积的锐减;人类的捕猎;生活和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等);外来物种入侵;过度捕捞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法律不健全,气候变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