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精密制造项目立项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精密制造项目立项报告-范文.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 /四川精密制造项目立项报告报告说明总的来看,2012年之后,随着宏观经济的走弱,供给侧结构改革逐步推进,金属制品行业以及金属表面强化行业价格逐渐走弱,价格指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一方面是需求疲弱,另一方面则是技术工艺的进步,2017年经济增速有所回升,供给侧结构改革加速推进,2017-2020年行业价格明显上升。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508.4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538.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6%;建设期利息261.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9%;流动资金2708.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66%。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74
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1645.17万元,净利润4216.4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45%,财务净现值5972.8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46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
3、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抛光加工可以明显改善机件表面的粗糙度及装饰效果,并保持其精度的稳定性。随着制造业装备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对抛光加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9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9二、 项目承办单位9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10四、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11五、 报告编制说明13六、 项目建设选址15七、 项目生产规模15八、 建筑物建设规模15九、 环境影响15十、 原辅材料及设备15十一、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6十二、 资金筹措方案16十三、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6十四、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4、17第二章 市场预测20一、 金属精密制造行业发展方向20二、 精密金属制造行业发展有利因素22三、 产业政策及行业规划23第三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27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7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27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28第四章 项目选址分析29一、 项目选址原则29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9三、 强化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34四、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34五、 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39第五章 法人治理结构4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3二、 董事47三、 高级管理人员52四、 监事54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56一、 优势分析(S)56二、 劣势分析(W)58三、
5、机会分析(O)58四、 威胁分析(T)59第七章 运营管理63一、 公司经营宗旨6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4四、 财务会计制度67五、 智能制造赋能中国制造业,市场前景广阔72六、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趋势74七、 工业强国的制造业战略核心均指向“智能制造”76八、 金属精密制造加工行业分析78第八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84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4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4第九章 安全生产分析86一、 编制依据86二、 防范措施87三、 预期效果评价90第十章 进度规划方案91一、 项目进度安排9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91二、 项目实施
6、保障措施92第十一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93一、 编制依据93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94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6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8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9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99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00八、 清洁生产101九、 环境管理分析102十、 环境影响结论103十一、 环境影响建议104第十二章 投资计划方案105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05二、 建设投资估算105建设投资估算表107三、 建设期利息10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7四、 流动资金108流动资金估算表109五、 项目总投资11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
7、划11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1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113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13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1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7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9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20五、 偿债能力分析12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2六、 经济评价结论122第十四章 风险防范123一、 项目风险分析123二、 项目风险对策125第十五章 总结评价说明128第十六章 附表附录12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0无形资产和其
8、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4建设投资估算表134建设投资估算表13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6流动资金估算表13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9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四川精密制造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马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
9、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
10、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制造业对于各类金属产品的精密度要求也不断提高,精密金属制造行业的产品日趋复杂化、精密化和多样化。四、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
11、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基础设施集群。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驱动动力源和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区。高水平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科技创新基地。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建好国家实验室四川基地
12、,争创国家实验室。(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强化战略性、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聚焦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工业软件、航空与燃机、钒钛资源、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健全开放联动的技术市场,优化科研机构技术转移转化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加速科技成果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关联产业发展。(三)培育建强科技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知识
13、产权密集型企业。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发挥高水平大学作用,支持国际知名大学来川合作办学,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支持中央在川科研单位、外资科研机构融入我省创新发展。紧扣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培养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深化拓展省校(院、企)战略合作,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四)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构建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开展科研项目“揭榜制”和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健全科技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14、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完善财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深度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五、 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中国制造2025;2、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4、关于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6、相关产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公开信息。(二)报告编制原则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报告确定按如下原则编制: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
15、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主管部门制定的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设计规定、规范及标准。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力求节能降耗。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二) 报告主要内容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确定建设条件与项目
16、选址。2、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3、项目实施进度建议。4、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5、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六、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2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七、 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吨金属制品的生产能力。八、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27509.33,其中:生产工程18912.10,仓储工程3904.99,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361.68,公共工程1330.56。九、 环境影响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
17、业政策,选址布局合理,拟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具有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建设单位在严格执行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相应的环境保护防治措施后,项目的各类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或者妥善处置,对外部环境影响较小,故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十、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xx、xx、xxx等。(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xx、xx、xxx等。十一、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508.4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538.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6%;建设期利息
18、261.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9%;流动资金2708.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66%。(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9538.5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8177.8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52.00万元,预备费208.70万元。十二、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12508.45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326.96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十三、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274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21645.17万元。3、净利润(NP):4216.46
19、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46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26.45%。3、财务净现值:5972.89万元。十四、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8000.00约27.00亩1.1总建筑面积27509.331.2基底面积1008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41.662总投
20、资万元12508.452.1建设投资万元9538.552.1.1工程费用万元8177.852.1.2其他费用万元1152.002.1.3预备费万元208.702.2建设期利息万元261.032.3流动资金万元2708.873资金筹措万元12508.453.1自筹资金万元7181.493.2银行贷款万元5326.964营业收入万元27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1645.17""6利润总额万元5621.94""7净利润万元4216.46""8所得税万元1405.48""9增值税万元1107.38&quo
21、t;"10税金及附加万元132.89""11纳税总额万元2645.75""12工业增加值万元8770.57""13盈亏平衡点万元8902.52产值14回收期年5.4615内部收益率26.45%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972.89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预测一、 金属精密制造行业发展方向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未来金属精密制造加工将向高精度、高效率、大型化、微型化、智能化、工艺整合化、在线加工检测一体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1、高精度、高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精度、效率、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高精度与高效率成为超精密加工
22、永恒的主题。超精密切削、磨削技术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CMP、EEM技术能够保证加工精度,而半固着磨粒加工方法及电解磁力研磨、磁流变磨料流加工等复合加工方法由于能兼顾效率与精度的加工方法,成为超精密加工的趋势。2、大型化、微型化。由于大型高端装备的发展,大型光电子器件要求大型超精密加工设备,同时随着微型机械电子、光电信息等领域的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向微型化发展,如微型传感器,微型驱动元件和动力装置、微型航空航天器件等都需要微型超精密加工设备。3、智能化。以智能化设备降低加工结果对人工经验的依赖性一直是制造领域追求的目标。加工设备的智能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加工的稳定性与加工效率,这一点在超精密加工中体
23、现更为明显。4、工艺整合化。当今企业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高生产效率越来越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以磨代研”甚至“以磨代抛”的呼声。另一方面,使用一台设备完成多种加工(如车削、钻削、铣削、磨削、光整)的趋势越来越明显。5、在线加工检测一体化。由于精密加工的精度很高,必须发展在线加工检测一体化技术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率。同时由于加工设备本身的精度有时很难满足要求,采用在线检测、工况监控和误差补偿的方法可以提高精度,保证加工质量的要求。6、绿色化。磨料加工是精密加工的主要手段,磨料本身的制造、磨料在加工中的消耗、加工中造成的能源及材料的消耗、以及加工中大量使用的加工液等
24、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各国研究人员对加工产生的废液、废气回收处理展开了研究。绿色化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在降低环境负担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生命力。二、 精密金属制造行业发展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精密金属制造是现代产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
25、、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实施,显示国家产业政策将在未来的五年中大力支持本行业的发展,以提高我国金属精密制造加工能力。2、下游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消费结构升级,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由此带动对精密金属结构件产品的需求持续
26、上升,受益于下游行业的产业升级及快速发展,精密金属制造业也将快速发展。3、技术进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精密金属制造工艺也越发先进,数控技术的普及使得精密加工可以满足对产品高精度和复杂度的要求。国家对科技进步和高等教育研究产业的支持以及与发达国家先进工艺的交流都将为本行业提供更加先进前沿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同时,一大批优秀的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工艺研发和产品概念设计,这都将促进整个金属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从而满足更多行业领域对金属结构件更高的要求。三、 产业政策及行业规划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装备制造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智能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
27、的重点领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在产业政策出台的背景下,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产业政策支持文件,明确制造业智能化为重点发展领域,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对行业内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企业加快在技术水平、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升级创新,推动行业竞争格局的变革。(一)中国制造2025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
28、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29、,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
30、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实现数据跨系统采集、传输、分析、应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以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应用平台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支撑,推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连接,完善协同应用生态,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和服务体系。(四)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
31、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以需求为导向,激发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内生动力。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公平市场竞争的发展环境。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第三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8000.00(折合约2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27509.33。(二)产能规模
32、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x吨金属制品,预计年营业收入274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
33、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不锈钢镜面板又称镜面板,用研磨液通过抛光设备在不锈钢板面上进行抛光,使板面光度像镜子一样清晰,包括建筑装璜,电梯装璜、工业装璜、设施装璜、工业加工等不锈钢系列产品。不锈钢镜面板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酸、碱性气体、溶液和其他介质的腐蚀。镜面不锈钢作为新型高端不锈钢材料,用途涵盖广泛,主要应用于装饰领域和工业领域。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服务)名称单位单价(元)年设计产量产值1金属制品吨2金属制品吨3金属制品吨4.吨5.吨6.吨合计xxx27400.00第四章 项目选址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34、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四川盐业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巴人文化精彩纷呈。界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08°12之间,与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和陕西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壤。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
35、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分别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总体气候宜人,拥有众多长寿之乡,如都江堰市、眉山市彭山区、长宁县等90岁以上人口均超过千人。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千米,辖21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55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105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183个县级区划。街道459个、镇2016个、乡626个,合计3101个乡级区划。“十三五”时期,是四川决战脱贫攻
36、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的五年,是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成势,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凉山彝区和涉藏州县等深度贫困问题整体解决,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污染防治力度前所未有,长江、黄河上游生
37、态安全屏障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融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基本完成。现代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全面依法治省取得重大进展,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平安四川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顺利实施,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
38、得重大成果。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五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四川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39、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今后五年,是四川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四川发展的战略动能将更加强劲;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带来区域经济布局和对外开放格局加快重塑,四川发展的战略位势将更加凸显;国家推动引领性创新、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绿色化转型等重大政策交汇叠加,四川发展
40、的战略支撑将更加有力。同时,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仍然存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社会治理任务繁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等特殊省情带来一系列风险挑战。面向未来,全省上下必须胸怀两个大局,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展望二三五年,我省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建成现代产业体系,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科技实力跻身全国前列,科技创新成为经济
41、增长的主要动力,科技强省基本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四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平安四川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巴蜀文化焕发新活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交通强省基本建成,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对外开放新优势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保持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
42、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提速,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国,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发展活力充分迸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态势更加巩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幅度高于全国,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三、 强化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就业服务”,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创业就业服务,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战略
43、性工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育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就业援助制度,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四、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坚持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柱、现代城镇体系为载体、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发挥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完善“5+1”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
44、级。引导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打造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口腔医疗、核技术应用等产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工程、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集群。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
45、心,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金融,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持续培育天府旅游名县,提升“三九大”等文旅品牌,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三)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建设“10+3”现代农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种业和装备支撑,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提升收储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开展粮食节约
46、行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产业化利用。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打造都市农业示范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协同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培育壮大“芯屏端软智网”全产业链,发展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建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打造深度应用场景。布局建设云计算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建成并运营成都超级计算中心。建立数据流通制度规范,保障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