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埔县2021年秋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全卷共6页,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说明: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卷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贴上个人条形码,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2 .选择题答题,要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对于题目的选项涂就,后,再选涂其他答案。3 .非选择题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务必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祝同学们取得成功!一、积累运用(24分)
2、1.根据课文默写。(1),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2) ,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3)金樽清酒斗十千,o (李白行路难)(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5)请把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O.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泥( )o(2)仿佛chi xiao ()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他们在qiAn pu hou ji ()的战斗。(4)百姓有不d&n shi hu jiang ()以迎将军者乎?2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
3、哪一项()A. 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开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B.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C.市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柳州多民族聚居的风貌。 D.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D.【甲】作品是行书,字体行云流水,舒展有型;【乙】作品是隶书,字体蚕头燕尾,中正平和。“纵横 洒脱,一气呵成”是草书的特点,“均匀硬瘦、神采清秀”是柳公权楷书的特点,应选D。【小问2详解】考查仿写句子。围绕“青春”,要求从三国演义中选取人物和事件仿写。例如:青春是豪气,是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破曹军的威武雄壮;青春是豪气,
4、是赵云七进七出,单骑救 主的勇不可挡。二、阅读题(46分)(一)(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
5、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彳区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杳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6.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蔚然而深秀者()(2)晦明变化者()(3)宴酣之乐() 7 .把文中画
6、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8 .以下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B.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写“宴酣之乐”,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文意又 深了一层。C.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D.本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同时,全文用了 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增添了散文的韵味,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
7、,摇曳生姿。【答案】6.(1)(茂盛的样子) .(2)(阴暗) .(3)(尽兴地喝酒). (1)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 亭。(2)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也肥,用酿泉水酿造酒,泉水清甜,酒也清澈。8.B【解析】【6题详解】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 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又幽深又秀丽的。蔚然:茂盛的样子。(2)句意为:或暗或明,变化不一。晦:阴暗。(3)句意为:宴会喝酒的乐趣。酣:尽兴地喝酒。【7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
8、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 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1)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居高面下。(2)临,到;洌,清澈。【8题详解】.有误。“宴酣之乐”错误,应是: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 之乐”。应选B。【点睛】参考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 的,那是琅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 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 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
9、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 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 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那么自暗而明,暮那么自明而 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 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 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
10、招呼,后面的容许;老人弯着腰 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 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 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 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 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11、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 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二)(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 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日:“县人来,闻衅,匿桥下。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 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衅,当罚金。”上怒日:“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 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释之日:“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 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那么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假设倾,天下用法
12、皆为之轻重,民安所 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日:“廷尉当是也。”(节选汉书,略有删改)【注】蟀: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7 .以下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而廷尉乃当之罚金A.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B.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C.其余那么熙熙而乐(捕蛇者说)D.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八那么)8 .用斜线给句子断句。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答案】9.D10.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11.文帝善于纳谏,有错能改。张释之刚正阿,敢于谏言;秉公执法(依法办事)
13、【解析】【9题详解】而廷尉乃当之罚金: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而:连词,表转折。A.而:连词,表承接。B.而:连词,表并列C.而:连词,表修饰。D.而:连词,表转折应选Do【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拟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 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不久,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有一个人 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皇帝车驾的马受了惊。因此断句为: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 惊。【11题详解】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14、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首先要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 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文帝,结合他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到“廷尉当是也”的变化,可知他善于纳谏,有错能改。张释之,面对文帝的发怒与处决,他提出了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 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那么己。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假设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 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的建议,从这段语言描写中,可知刚正不阿,敢于谏言,能秉公执法。【点睛】参考译文:张释之,字季,是南阳堵阳人。汉文帝任命张释之做廷尉。不久,皇帝出巡经过长安
15、城北的中渭桥, 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皇帝车驾的马受了惊。于是命令骑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张 释之审讯那个人。那人说:“我是长安县的乡下人,听到了清道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好 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一下子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就跑起来。”廷尉向皇 上报告他的判决:“这个人违犯了禁止通行的禁令,应判决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 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说不定就摔伤了我,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 ”张释之说:“法律 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分,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而 在那时,皇上您让人
16、立刻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 稍一偏失,而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老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愿陛下明察。”许久,皇帝才说: “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三)(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柴如瑾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 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过失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 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郝铭鉴先生曾这样解释刊名的由 来。今天,在我们悼念和缅怀这
17、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之时,更要牢记他的谆谆箴言,多些“咬文 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 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 报”几成常态。以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过失”为例,“主旋律”误为“主弦律”,“令人不齿” 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一
18、字之差,谬以千里。殊不知正是这种“差不多 先生”的表现,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亦表达了一些人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 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今天来看,我们每一个人仍需要多些再多些“咬文嚼字”的 谨严精神。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这是对母语的敬畏,对文字的敬畏,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人类智慧的敬畏。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逐 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语言文字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局部,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基本的表达
19、习 惯、言语技巧和思维体系,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交际的顺 畅、思维逻辑的缜密以及记忆认知的进步。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标点、 语音、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书写,每一处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需要耐心细致的揣摩辨析、持之 以恒的学习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 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 休”的炼字佳话。“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
20、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 练。”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咬文嚼字,在外表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 和情感。”作为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开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多些“咬文嚼 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 命力。(选自2020年4月8日光明日报02版)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为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咬文嚼字,被誉为“语林啄木鸟”,以专门“咬” 文字过失而闻名。B.选文第段引用咬文嚼字20
21、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过失”,进行道理论证,批评了 “差不多先 生”们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C.我们在文字工作中做到“咬文嚼字”,在外表上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作者 呼吁我们再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也是呼吁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保持敬畏之心。 D.选文由刊物咬文嚼字相关事情说起,接着论述了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的重要意义,然后 论述应该如何培养谨严精神,最后回应标题,呼吁我们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助力文化开展。14.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如何培养我们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答案】12.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多些“咬文
22、嚼字”的谨严精神。13.B14.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要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 的完美契合。【解析】【12题详解】考查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 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局部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中心论点在文章的位置一般看:标题,开头或结 尾。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题目“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开头由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 鉴先生在上海病逝,在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之时,引出论点: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第段从反面举例社会上一些“差不多先生”破坏了汉语言文字
23、的 纯洁和健康,第段由“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再次提出“今天,我们每 一个人仍需要多些再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第一段具体阐述了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如何做到 谨严,最后一段,提出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的意义。由此分析,本文的论 点: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13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B.表述错误。第段”以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过失为例,主旋律误为主弦 律,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 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例子证明论点,批评了 “差不多先生”“破坏了汉语言文字
24、的纯洁和健康,亦 表达了一些人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不是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应选B。【14题详解】此题考查内容理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归纳和概括。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根据题干要求,确 定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文章第一段具体阐述了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如何做到谨严。根据 “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 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提炼概括即可。(四)(17分)老师,我出彩了吗潘银璋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 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
25、,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 “你真 乖!” “你真聪明! ”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 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 “你就是 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提供了 “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 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 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 块石子,泛起了阵
26、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淘气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 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 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 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 ”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 西? ”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
27、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 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 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 ” “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 读提供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淘气、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 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黄昏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 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
28、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淡背地上课,同学 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 “老师,我要上厕所。” “又 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同学们正在回答以下问题。“报告!” “进来!” “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 ”全班同 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 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 水杯,热气在空
29、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氟(yfnyti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 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6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 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5.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小说情节“我”的心理感受李东不爱学习(1) (2) 感动(3) 惭愧李东给“我”倒水润喉(4) .品读文章第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16 .
30、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17 .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答案】15.(1)忧心 .(2)李东给我送糖.(3)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提供。.(4)赞赏.例如一: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难以平静的心情,为引出“我”对李东关心这一情节做了铺垫。例如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晚风吹拂下椰树舒展的情态,衬托“我”难平的心绪。16 .这句话一语双关,外表上说的是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向上,实质上指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暗示他也在不 断地成长进步。17 .例如一:能。以比喻的修辞作为标题,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增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1、例如二:不能。因为原题中的“出彩”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中心,以“老师,我出彩了吗”作为标题,能揭示 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15题详解】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此题先根据提示确定答案所在区域,再进行概括或提取关键语句作 答。“李东不爱学习”对应文章第段内容,从“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可得:忧心;结合第段“老师, 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 ”“我一看,泡泡糖”可得:李东给“我”送糖;结合第段“因为李东淘气、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提供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 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可得:“我”从没让李东上台提供;李东给“我”倒水润喉对应的是第段
32、,根据“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 口”得出答案:赞赏。【16题详解】此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或修辞角度着手。“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 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具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开展等作用。结合“每天三分钟的阅读提供从来没有让他上过 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等语 句可知,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 “我”难以平静的心情,也为下文“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 的情节作铺垫。“椰树手舞足蹈,修长
33、的叶片抖动起来”“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 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衬托出“我”难以平静的心情。【17题详解】此题考查句子的含义。此题要结合人物心理、文章主旨探究其深层含义。“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 向上”外表是写热气升腾,结合“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放下 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等内容可知,这一句暗示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有了明显的成长进步。【18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回答“能”与“不能”均可。如果回答“能”,原因:“一片独特的叶子”作为标题,把李东比作“一片独特的叶子”,新颖、形象,“独特”不仅
34、说明李东是 一个有个性的学生,也是个出彩的孩子,叶子为什么独特,还能激发阅读兴趣,让人有兴趣读下去;如果 回答“不能”,原因:“出彩”贯穿文章的始终,是文章线索,并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与文章末尾的内容 “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形成照应,而“一片独特的叶子”只是说明李东 的与众不同,不能表达、突出文章的主题。同时问句还能设置悬疑,吸引读者的兴趣。三、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 的。”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2)不少于50
35、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答案】例文:青春的模样“跳远这个工程还没有人报名呢,你能够参加吗?不然我们班就真的没有人报名了。”组长用充满恳 求的目光看着我。见他这般无奈的模样,我刚到嘴边的拒绝又硬生生地咽了下去,只好容许。“为什么一定要是我去参加呢?找别人不行么? ”当晚回到家,我不住地向妈妈抱怨。“为什么不抱 着良好的心态去试试呢? ”母亲微笑着,“你还年轻,青春就是要多去做尝试,去挑战,去奋斗的。”“去尝试自己不喜欢的,不了解的事物也能称之为青春? ”我一头雾水。“或许,等你真正体验了,你就会发现青春的模样。”母亲的目光充满了期待与鼓励。时间一天天被推着走,转眼间便到了运动
36、会的日子。那天阳光灿烂,洒下光辉于大地,照在等待比赛 的我身上,温度如此炙热,连带着我的心也开始焦灼,却又有隐隐的莫名的期待。双腿迈开后,耳边呼啸过的是无尽的风,穿过头发,吹过我正在奔驰的脚。我听见自己的脚打击着跑 道,发出有规律的节奏,在起跳线前我纵身一跃,迎着金光。我的脚开始陷入绵密的细沙中,与沙坑撞了个满怀。我并手并脚地爬起来,面容狼狈,心中却无限畅 快淋漓。现场的无数参赛人员,少男少女,在笑,在跳,在欢呼,在互相鼓励与喝彩。他们有的和我一样脸上 糊满了沙子,甚至有的还威到了脚。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假设暖阳的笑。那一刻,我好像终于明白了母亲所说的话语。青春的模样可能是放肆奔跑时耳边吹
37、过的风;可能是迈出舒适圈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的勇气;也有可 能,青春没有具体的模样,它原本是一张空白的纸,但经过如火般岁月与激越的心灵的描摹后而灿假设繁 星。大仲马说过,“自信和希望是青年人的特权。”青年有活力,民族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青春不 息,愿你与我永远是出发的年纪,永远都是在路上的年纪。惟有不断奋斗,不断尝试,才得以诠释属于我 们的最好的青春的模样!【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话题作文。第一,审题。“青春”本是一个成长时期,是指青年时期,但是,我们的写作中应突出的是一种充满青春 气息的气质,由导语“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可知,青春应该是充满爱国 心、责任心的,但这
38、不是青春的全部,有“青春”气质的人,可以是充满热情的、充满自信的、充满活力 的、充满好奇心的、充满探究精神的、不怕失败的、热心助人的等等,表达出青春这个年纪的人应有的特 质的就是具有青春模样的人。这篇文章要求写出青春的模样,就是要写出青春的这些气质和特点,而目的 就是展现青春模样的可贵,呼吁人们展现青春的模样。第二,思路。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围绕“青春”这个内容去写作,先明确你理解的青春是什么样 子的?它一定是某种精神气质,而不是外在的面貌,当然这种精神气质要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展现出来,而 这个展现这些气质的人,可以是自己,写自己的某件或一些展现青春模样的经历、事件,例如面对困难的 拼搏与
39、不放弃,就是青春;可以写身边的同学、朋友,这些人因为年龄正是青春时期,所以比拟容易展现 青春的内涵,抓住这些人的生活细节去写,书桌前静静的学习是青春,绿茵场上活力四射的奔跑也是青 春,展现青春的不同样子;可以写身边的中老年人,他们年龄上已经不再年轻,但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可以 永远年轻,对于新事物的好奇与研究,对于工作的热爱与负责等等,也是青春的模样。四、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杨志)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将 立到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杨志看时 只见都乱撵,口里说
40、道:“快躲了!大虫来也! ”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 来? ”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搦撞将来。杨志看那人时,形貌生 得粗丑。但见:面目依稀似鬼,身材仿佛如人。杈柱怪树,变为胞塔形骸:臭秽枯桩,化作腌胺胭勉。浑 身遍体、都生渗渗漱漱沙鱼皮;夹脑连头,尽长拳拳弯弯卷螺发。胸前一片锦顽皮,额上三条强拗皱。原 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18 .选文出自中这一章节。19 .请结合选文分析杨志和牛二的性格特点.请结合选文在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极为精彩传神,请选两个方面举例赏析。【答案】20.水浒传 .杨志汴
41、京城卖刀4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国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增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B.中学生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尤其是读经典名著,不断提升文学素养,让书香浸润心灵。C.我们不能不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 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D.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旨在提升大家的自觉性,增强廉洁从政的意识。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青春豪情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 勃。这时的曹操已五十有余,仍觉统一祖国大业的使命在召唤着他,自己任重而道远。他激情难耐,写出 了 “老骥伏才历,志在千里”的千古名句
42、,可见其暮年豪情丝毫不逊于青年一代!:千次里梅【乙】(1)下面对“材料”中【甲】【乙】两幅书法作品鉴赏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图属于行书作品,【乙】图属于隶书作品。B.【甲】作品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C.【乙】作品结体扁平、工整、精巧;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D.【甲】作品字体纵横洒脱,一气呵成;【乙】作品字体均匀硬瘦、神采清秀(2)正值青春的我们对青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请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续写句子,要求从三国 演义中选取人物和事件。青春是什么?青春是豪情,是曹操东临碣石,抒写抱负的凌云壮志;青春是智慧,是诸葛亮运
43、筹帷幄,草 庐定计的深谋远虑;,。二、阅读题(46分)(一)(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21 .杨志的性格特点:精细谨慎。牛二的性格特点:蛮横霸道。22 . (1)通过肖像描写,如“黑凛凛一大汉” “形貌生得粗丑”,刻画人物形象。(2)通过动作描写渲染场面,如“躲”“乱搐”刻画出众人的惊恐和牛二的凶恶。
44、(任举两例即可)【解析】【20题详解】根据选文中提到 “(杨志)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可知,出自水浒传中杨志汴 京城卖刀这一章节。杨志被高太尉赶出了殿帅府。因为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杨志将自己的 宝刀拿出来卖,遇到了恶霸牛二。牛二一心想霸占杨志的宝刀,于是百般刁难,杨志忍无可忍,便一刀杀 了牛二,到官府自首。21题详解】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杨志:根据“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 ”可知,他细心谨慎。牛二:根据牛二来时人们的表现“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和“专在街上撒泼行 凶撞闹”可知,他蛮横霸道。22题详解】考查语句赏析。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
45、即可。如:“形貌生得粗丑。但见:面目依稀似鬼,身材仿佛如人。杈梗怪树,变为脑塔形骸:臭秽枯桩,化作 腌腹胭胭。浑身遍体、都生渗渗激瀚沙鱼皮;夹脑连头,尽长拳拳弯弯卷螺发。胸前一片锦顽皮,额上三 条强拗皱”是对牛二的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他外貌的丑恶凶狠。“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是对众人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人们此时的惊恐,也从 侧面表现了牛二的蛮横霸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是对杨志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杨志的细心谨慎。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
46、,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偃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6.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蔚然
47、而深秀者()(2)晦明变化者()(3)宴酣之乐()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8 .以下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B.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写“宴酣之乐”,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文意又 深了一层。C.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 主旨。 D.本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同时,全文用了 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增添了散文 的韵味,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二)(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 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日:“县人来,闻坪,匿桥下。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 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衅,当罚金。”上怒日:“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 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释之日:“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 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那么已。今已下廷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