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183976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g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hg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g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g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丛 台 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 到2008年底,丛台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已按照省、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有关技术规定进程完毕,现报告如下: 一、普查总体情况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的要求,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设施。 1、工业源。工业源普查范围包括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外39个工业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丛台区工业源普查最终数量为29家,其中重点污染源为22家,一般污染源为7家。 2、生活源。生活源普查范围为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并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丛台区生活普查数量为473家

2、,收回普查表的有473家,经审核符合普查范围的368家(录入软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228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业、理发及美容保健业、洗浴业、摄影扩印业、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123家;医院11家;独立燃烧设施5个和城镇居民生活源普查表1个。 3、农业源为43家。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家。二、普查技术路线与操作程序 这次普查严格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制定的有关技术路线和步骤进行。1、制定普查试点方案。区普查办结合本区具体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普查工作方案,指导普查的全过程。 2、清查。对辖区建立清查底册,结合区环保局建设项目审批情况和平常监察所掌握的情况,通过

3、和有关乡、街道办、居委会调查了解,采取交叉核对的办法,并实地逐一调查核实形成普查对像名录库。 3、普查。选聘、抽调21名普查员,2名普查指导员。其中区环保局抽出6人,区工业局、卫生局、统计局及乡、办各抽调一人作为普查员进行详细分工,负责本部门管辖内、本区域内污染源的普查工作 。 4、数据审核与录入。普查表交到普查办后,采取边审核普查表边录入数据的办法。由区普查办的2名普查指导员对普查表进行审核,4名录入员负责录入、复录、比对、审核,最后再由普查指导员进行检查录入情况,审核并修改错、漏部分,普查办会审后上报。 三、培训 1、污染源普查技术性强,普查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普查工作的成败。 对于普查人员

4、的培训我们严格按上级普查办的要求进行,积极组织普查人员参加普查办举办的生活源普查班、工业源普查班、普查指导员班、产排污系数班、现场普查表格填报班等,并建立了考勤、考核制度,配合普查培训工作的开展。2、 为了在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培训班上,更好地结合丛台区的实际情况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具体的问题,区普查办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工业源和生活源各一个预先填报普查表,从中查找方法、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便在上课中能结合实际,有例可证,提高培训效果。 3、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反馈意见及建议。培训期间和培训结束后,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普遍反映,普查表格太复杂,培训时间太短,培训内容太多,很多指标难以理解,根本

5、无法完全弄清和消化。因此我们建议,应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分类培训,让他们对普查表有针对性的了解。普查员的主要工作是指导普查对像填表,因此应对普查员进行筛选,让那些和环保工作相关、业务较好的人员作为工业普查员,指导工业企业填报普查表,效果会更好。另外,通过对先填报普查表的企业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教员引导普查员从头到尾地填报一次普查表,使普查员对自己所要掌握的普查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真正懂得怎样填报普查表。 四、清查 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史无先例的工作。为了对普查对象底数有个初步了解,我区普查办丛台区工商局等部门调取所有登记在册的工商企业资料名录 ,同时克服了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量大等诸多困

6、难,依照省、市普查机构要求于2007年11月底对全区范围内的所有工业源、生活源进行了全面清查。初步清查辖区内工业源为48个,生活源为473个,为下一步开展普查工作摸清了底数,建立清查底册。 在此基础上,再对照国家普查办确定普查对象的条件和技术要求,从底册中确定是否纳入普查对象、是否详细调查还是简单调查,同时补充个别遗漏或删除个别重复的清查名单,最后按照“宁多勿缺”的原则筛选出符合普查条件的对象397家,其中工业污染源29家(其中重点污染源22家,一般污染源7家);生活源367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家,作为普查名录库。 五、普查 1、普查数量。工业源普查数量为29家,其中重点污染源为22家,一

7、般污染源为7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家。 生活源普查数量为368家 ,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228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业、理发及美容保健业、洗浴业、摄影扩印业、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123家;医院11家;独立燃烧设施5个和城镇居民生活源普查表1个。 2、普查与清查数量不一致的原因。 工业源清查名录库有48家,普查员对清查对像进行普查时发现部门企业在2007年之前已停产关闭,不在普查时点范围内 普查员没有对这些企业发放普查表,只对29家工业源发表普查。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清查不够具体。清查时由于时间紧迫,对于一些企业按照区工业局提供的名单列上 ,具体普

8、查时才发现,清查表上的部分企业已经停业或倒闭;部分生活源规模达不到普查规模要求,最终导致清查名单和普查对像不一致。 (2)业主错误地认为没有污染不用填报。有些业主认为自己从事的行业没有污染物排放不必填报,认为污染源普查就是普查污染严重的产业活动单位。于是他们百般推诿,要么强调说自己很忙,要么说自己不懂填,要么说没时间填报,对这次污染源普查不配合。 3、数据审核。 (1)审核程序。普查员入户发放普查表,据具体情况指导普查对像填报,普查表经普查对像内部审核合格,签字确认后交给普查员,或者由普查员入户收回,并初步审核数据填报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等,普查员再将自己审核合格的普查表送给指定的普查指导

9、员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的普查表由普员将表退给普查对像重新填报,反之交到普查办进行会审。 (2)主要审核方法。由于基本没有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可供填报,因此区普查办除审核各种代码的准确性外,着重审核企业填报的用水量、用电量、产品产量等基本情况是否属实,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合乎逻辑,以便用污染物产排系数核定、确认污染的排放量。 4、普查表填报中遇到的问题。 (1)没有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填报。丛台区没有环境监测站,企业的一切监测活动都依赖于上级环境污染监测部门,由于监测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监测能力严重不足,监督性监测几乎空白,委托监测仅大中型企业一年委托一次,大部分企业多年来一直没有开展监

10、测这项业务,监测数据严重缺乏。根据“重点污染源废水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4次以上,废气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2次以上,且任意2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月,任意3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季度”的技术规范要求,部分企业没有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可供填报。 (2)普查表填报错漏多。普查表经审核,发现错、漏、瞒报现像较多,综合普查员的反馈意见,主要原因如下: 部分普查员不懂得如何填报普查表,指导普查对象填报普查表时困难重重,只起到发表和收表的作用。 工业源没有规范的原始报表提供给普查员查询,生活源不如实上报数据,怕与罚款、收费挂钩,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 企业生产、生活用水、用电分不开,只能靠估计。 部分项

11、目业主对污染源普查目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推诿现象,能拖则拖,不配合普查工作,怀疑我们普查的目的就是为下一步的收费和处罚作依据。 辖区内生活源的普查对象大部分是个体户,业主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难以理解表格的内容,普查登记工作耗费时间较多,普查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3)普查表的设计还有待完善的地方。 封面:工业源普查表的封面应该有填写“单位名称”的地方,即在“工业源详细(简单)普查表”的下方注明“单位名称”,方便普查对像填写。现在的普查表,想查找某个企业,还得翻到第二页才得查看,效率低下。 G101表:很多企业报送普查表时,发现不盖单位公章,经询问,有的说不懂盖在哪里,有的说普查里没有要求盖章

12、。这与普查员的指导能力、方式有关系,但在G101表“1、单位名称”后加“公章”二字,将其修改为“1、单位名称(公章)”,要求企业加盖单位公章,岂不更明了。 G102表:“能源消费情况”表,煤在煤气发生炉里发生裂解反应,所消耗的原煤应为原料煤,填报在“5、用作原料量”栏里,产生的煤气用于燃烧,应作为燃料气填报在“4、用作燃料量”的“其他燃料”栏里。但这样一来,填报“综合能源消费量时”,原煤就变成两种能源消耗重复统计,一种是用作原材料量的原煤,另一种是煤气发生炉的产品作用燃料的煤气,综合能源消费量比实际的要大。如果只将原煤填在“5、用作原料量”栏,而不填用作燃料的“煤气”消费量,在填G110表时,

13、就变成没有燃料消费量,却有“燃烧过程”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量,这显得不符合逻辑。G105-1表和G110-1表。G105-1和G110-1这两个表最好单独列举填报说明,使普查员一看就明白这个表格在什么情况需要填报,现在不单独说明,培训时又没说清楚,基层普查员很难理解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填报该表。同时按照这套表的前后关系,“2.计量单位”应该是“3.生产/使用量”的单位;“7.计量单位”应该是“8.污染物产生量”和“9.污染物排放量”的单位;“5.产污系数”和“6.排污系数”是没有单位的,或者说单位不知道往哪里填,如硬写在系数后面,软件里也无法录入。同时一种产品/原料可能产生两至三种污染物,每填报一种

14、污染物都重复填报一次产品/原料名称及计量单位,显得麻烦。因此建议这两个表改成以下格式(省略号部分按照原表): 1.产品/原料名称2.计量单位3.生产/使用量4.污染物名称5.计量单位6.产污系数 G107表和G108表:治理设施基本情况,对于多级除尘,如“旋风除尘+水膜除尘”、“双级水膜除尘”等在“废气除尘、脱硫方法代码表”中没有列举相应的方法和代码,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或多级除尘方法是很常见的,却没有相应的除尘方法及代码。因此只能按照去除效率较高的方法进行填报,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如果能多列举一些组合的除尘方法类型及代码,使填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也许更好。 G110表: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烟

15、尘通常是指燃料燃烧和各种物料在冶炼、焙烧、锻造、烘干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粉尘则是指各种物料在机械处理过程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因此,一直以来,有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监测报告,都把各种冶炼过程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当作烟尘来统计。但G110表“二、工艺过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只有“工业粉尘”,却没有“烟尘”,为了把炼铁、炼钢、棕刚玉冶炼、铁合金冶炼等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烟尘单独统计,建议在“4、工业粉尘”前多加一列“烟尘”,不然只能把冶炼过程产生的烟尘当作粉尘来统计。 S401表:一些餐饮业没有锅炉,直接采用炉灶烧煤。没有锅炉的餐饮业,煤炭消费量无处可填。 S403表:项13“废水处理工艺代码”,只

16、有A、B、C等一位代码,但表格却设计成四个空格,建议只设一个空格就可以了。 一些三产在表格设计上可要求普查对象填报清洁剂的用量,如洗车、美容美发行业。 六、数据录入 录入软件的录入操作比较便捷,界面也比较生动,能满足普查工作对数据处理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待完善的地方,主要如下: 1、数据处理窗口。数据处理窗口只有几行文字,显得比较单调,应在窗口空白处设置一幅与污染源普查主题有关的画面作为背景,使整个界面显得更丰富多彩,可使录入人员心情放松,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进入录入界面后,无法实现窗口最小化,想查看其他资料只能退出,再录入只能进入录入数据修改界面,效率低,应设置成窗口可以最小化,方便录入人员操

17、作。 2、普查表复录。复录数据无法修改,普查表复录一半如碰到电源断掉或整个系统关闭,将无法对复录一半的数据进行继续复录。为使复录数据完善,只能将原复录数据删除,重新复录,效率太低。 3、数据审核。数据审核命令各种逻辑关系比较模糊,不够具体,如G103表的“废水产生量”等相关指标,不分行业类别,审核一律出现错误提示,但石灰石矿开采、烧结砖生产等生产工艺是没有生产废水产生的。因此建议应分行业类别进行设计,将那些有废水产生或排放的生产工艺单独列出,设计进软件里,使审核逻辑更有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 3、G102表。主要产品“3、计量单位”、G108表窑炉基本情况“2、窑炉类别”在输入“万千瓦时

18、/年”或“非金属熔化炉、冶炼炉”等较长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炉窑名称时,显示不完全,查看起来不方便。设计时可适当增加录入文本框的宽度或者采用多行显示,使查看者更加容易浏览。 4、G108表和G109。表G108表“11、耗电量”、G109表“7、年耗电量”录不了小数点。 5、G113表。软件没有危险废物总计填写栏,但普查表上却有,进行数据审核时总是提示错误,应补充设计,使表格完善。 6、G114表。在录入放射源代码时,在“1、含放射源的设备名称”前应自动生成一个序号(编码),或者可手工录入序号,使查看者一目了然就知道该单位有多少枚放射源,不然,一些大型企业一百枚左右的放射源,要想知道具体数量,只能从

19、头到尾地数,极不方便。 7、单位代码无法修改。菜单“数据管理”“数据查询与修改”的“录入数据修改”界面,“单位代码”应设置成可以修改,不然录入错误想修改都不行,目前想修改单位代码只能删除重录,效率太低。 8、设置“撤消”与“恢复”两个按钮。在每张表的录入界面,自动弹出的工具栏上应增加设置“撤消”与“恢复”两个按钮,允许录入员撤消最近进行的多次操作,也可以顺序恢复被撤消的多次操作,以减少误操作造成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9、数据集中。使用多台电脑录入数据,从每台电脑中导出录入的资料,并将导出的数据集中导入到指定的一台电脑上时,只要和指定的电脑数据库里单位代码相同的单位将禁止导入,因为单位代码是唯

20、一的这很正常。但有很多普查对像是没有单位代码的,这就得依靠普查办的普查指导员按照单位代码编写原则进行编码,然后填报,因为审核报表的人比较多,编写单位代码的也不止一人,因此,在编写单位代码时难免重码,将数据集中时,由于重码单位数据无法导入,相当于重码的普查对像没有录入,再查找起来费时费力,相当麻烦。因此建议在软件设计时将现在的“单位代码”相同禁止导入,改成“单位代码”和“单位名称”相同才禁止导入,避免数据集中时某些单位录入数据找不见。 10、S405表:辖区内城镇常住人口、煤碳消费量、洁净燃气消费量,只能录入整数,导致有些数据没法录入,因此应多设置几位小数点,使录入数据更真实。 11、S403表

21、:“35.焚烧炉类型”,软件里“炉排炉”显示“炉排床”。“37.医疗废物本单位焚烧量”,只能录入整数。 12、S402表: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项目,只是单独有美容或理发的,只能填床位数或座位数其中一项,数据审核时却提示两项必须要填。 七、质量管理 为保证污染源普查试点的数据质量,丛台区普查办对各个阶段制定相应质量管理措施。 1、建立质量岗位负责制。明确技术组负责普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指定2名参加过省内污染源普查技术培训的普查指导员,负责整过普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高度重视培训质量和效果。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培训同时,要求大部分工业企业报表人参加了区里的培训3、严格执行数据审核程序。清

22、查过程尽量实地核实,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普查员入户发放普查表,据具体情况指导普查对像填报,报表由普查员负责收回或者先交到普查员,由普查员初步审核数据填报的完整性、规范性等,再由普查员送给指定的普查指导员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由普员将表退给普查对像重填,反之交到普查办进行再次核定。普查表经普办核定后,由录入员严格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录入、传输与处理技术规定的要求录入、比对、审核。 4、上级普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上级普查办在整个程中负责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督促普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答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普查表进行抽样检查,使普查工作更顺利、普查质量更可靠。 八、对全面普查在

23、技术方面的建议 1、收集各种行业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系数,以便全面普查时核定企业的产品产量。由于企业缴纳的各种税费和产品产量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报真实的数据,漏报、瞒报在所难免。大多数企业的用电量、用水量是可以查到的,但企业的产品产量我们很难掌握,因此收集、整理各种产品在特定的生产工艺装备下单位产品的耗电量、耗水量等参数范围,对指导全国的污染普查将具有重要意义。 2、高度重视普查员的选聘和培训。由于工业普查表专业性太强,很多指标难以理解,选聘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较多,各人专业差别大。 为确保普查员有充裕的学习时间,培训时应分组进行,如工业组、生活组等,培训方式不局限于上级普查办对下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方式。因为县(区)一级的培训对像是从社会招聘、单位抽调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对普查表的有关内容相当陌生,因此教员应着重讲每张普查表如何填报,并结合本地工业污染源实际,做到每张表都举例填报,务必使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真正懂得如何填报普查表,才有可能指导普查对像填报,才能保证普查表的填报质量。培训时间不局限于两天或三天,应以大多数普查员懂得如何填报普查表为标准。要做好普查工作,县(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是否懂得填报普查表,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来指导普查对像如实填报将显得非关键。 丛台区污染源普查办公室2009年2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