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方法初探(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方法初探(改).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方法初探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主要以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乐趣,从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关键字:教学、创新、新课程、兴趣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
2、作用,通过化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应用现代化科技创造价值的理念,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世纪的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加上网络、电视等传媒的快速发展对他们的身心、观念产生巨大影响,部分学生滋生厌学情绪,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此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将成为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的关键,而如何吸收学生注意力,使其重燃学习的热情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点探索的问题。俗话说: “强扭的瓜不甜”,传统重压的方法已不
3、再适用于这群新时代具有极强叛逆精神的学生身上,不当方法只会加剧师生间冲突,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甚至对学生造成心理损伤,这是教学过程中应极力避免的。所以,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建立交互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去学习而不是简单灌输,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素质促使其尽快找到适合学生本人的学习方法。(一) 教学中理论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情景,从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学中应适当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化学的重要性并产生学习动力,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一般
4、第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上称为晕轮效应,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能否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感兴趣,继而产生学习动力,首节课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像光、电的产生;物质的燃烧现象;自然界的组成及成分,从大气圈到分子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甚至我们人体也都是由不同原子、分子组成。还有同一原素不同形态下物质性质千差万别,就像钻石与石墨,同样由碳元素组成,但性质与价值有天壤之别。在接下来讲专题课程时,如学习水资源污染与保护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导致松花江水污染的可能原因,是否是沿江两岸居民、医院、工厂等向江水中排放废物造成的;在学习酸、碱性质时,可通过介绍溶洞
5、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让学生探究酸、碱的性质与作用;还有酸碱盐等化学物质在医药,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等在讲授过程中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能强化学生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相互依赖的意识,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二) 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尽量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遵照“发现探究”的模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与角色,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作者考虑到学生对水污染这一问题较为关心,但对水资源的缺乏还
6、体会不深,为此设计了以下自主学习的课题:(1)松花江水资源的分布及质量调查;(2)松花江水污染与本市的经济发展;(3)给市政府的建议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4)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节约每一滴水。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传授给学生完成任务的多种方法,把课堂变成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加上教师及时的点评和鼓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信心,为学生打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与学习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导者。(三) 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在下午第一节课开始时,学生都有
7、些疲倦,缺乏精力,所以应调整学习新知识的时间,或者可以组织小型的知识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同学给其他组的同学找错误,补充完整,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加以表扬。这样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不再昏昏欲睡,而是充满激情,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是学习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二、 培养学生的能力(一) 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间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视
8、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溶液与生命运动;土壤的简单分析;水溶液的导电和金属的导电;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等,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二) 创造探索条件,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
9、道的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创新潜能,才能产生创新欲望,化学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善于将问题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生化科研所去参观实习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
10、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三) 鼓励学生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于教师、不盲从于课本和教辅资料,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反应,那为什么在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
11、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在教学中经常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
12、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学习。于是,自主学习,便成为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适用所有领域,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很难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他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
13、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着重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加自学信心和激发学生自学的乐趣。三、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
14、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电子云”概念很抽象,在讲这一节的时候,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学生可以直观的感觉到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从而理解“电子云”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
15、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化工生产过程,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讲解化学计算题时,利用计算机的存贮功能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加强了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作者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真正领会课改的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不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努力,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
16、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是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活动,它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促进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科技、军事和综合国力竞争打下坚实基础。探索教育现代化、探索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任与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参考文献:1刘玉鑫,李天全.有机化学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7-90.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2-105.3尹建国.普通话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79-81.4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