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知识要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试知识要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秘笈考什么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学科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分析题材料题简答题怎么答组织答案1.应考重点(社会热点+知识点);2.答题方法(知识点:嫁接+组合)。3.【建议类】提建议,谈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找准问题涉及的各相关责任方。(2)从理论(提高意识,树立观念等)和行动(坚持,贯彻,积极参与)两方面回答。如果问题已经规定了从行动上回答,就不要回答理论上的。解题策略1.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用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确保答
2、题的大方向不能错。2.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范围,缩小答题包围圈,提高答题的精准性。要先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单元、哪个知识板块(考点),然后考虑属于该知识板块(考点)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再具体到哪一个知识点。3.排除固有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解答。4.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题的完整性。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如要求用法律常识解答,其中“法律”两个字就是一个关键词;又如谈认识类的题型,则应从原因实质危害解决对策等角度全面思考。5.梳理答题要点,分点分段做答,提高叙述的简洁性。既节约了时间又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再联系材料适当
3、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对正确性把握不高的内容尽量少写,最好放在后面写,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内容得分。6.正确选用学科语言作答,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题。7.根据分值,一般来说,一点2分(也可能1分),如果要求2点,那么须答3点,尽量答主干知识,关键知识点。整册教材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名称关键词主题/核心内容学科素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社会亲社会行为公共参与、科学精神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规则遵德守法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责任学会担当公共参与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心系家国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考点一:社会生
4、活签名1、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P3<是什么?>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来到工厂,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素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感受社会生活有何意义?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或: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考点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签名3
5、、综合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怎样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P4-7<是什么?>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P4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4、有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 P5<是什么?>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5、什么是社会化?<是什么?>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
6、社会人的结果。6、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途径和结果?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或: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 P7<是什么?> 途径: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表现: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C结果: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考点三:亲社会行为签名1、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或: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 P8<
7、;是什么?>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如:见义勇为、参加创城活动;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参加“手拉手”活动,为困难同学捐款;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劳动体验;参加假期研学活动,主动了解社会。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补充,抄在P8空白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3、【热点】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为什么?>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
8、,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热点】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P8<怎么做?>主动与人交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社会贵任感,习得亲社会行为。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等等。5、【热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何意义?(单元小结)有利于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考点一:网络的利与弊签名1、综合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的利与弊?/如何正确认识
9、网络?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或: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网络的利与弊是什么?)P1015(知识点整合)<为什么?>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或: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网络的积极作用是什么?)P1012A、网络让我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或: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P1213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10、【网络对社会进步有哪些积极影响】【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3点作用中,“促进民主政治”比较常考,会结合网上向政府提意见建议等材料考查,问题可归纳为:网络问政的意义?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的消极作用是什么?P15/网络的弊端:A、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B、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2、综合我们应怎样看待网络? P10-16<怎么做?>网络改变了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是把双刃剑。(
11、观点正确即可)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 3 点作用中,“促进民主政治”比较常考,会结合网上向政府提意见建议等材料考查,问题可归纳为:3、【热点】网络问政的意义? P13<为什么?>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4、列举网络上虚假、不良信息的表现。/正确认识网络上的非理性行为。P15<是什么>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
12、劣影响。5、【热点】沉迷于网络的不良影响?/中学生迷恋网络的负面影响。P15<为什么?>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交往。6、【热点】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P16<怎么做?>密码要有差异;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慎重填写问卷;不随意留联系方式;电脑要安装防火墙。考点二:合理利用网络签名【注意】P19“网络无限,自由有界”这个表述要注意,有时选择题会颠倒写成“自由无限”。1、【热点】青少年应如何合理运用网络?
13、/怎样安全健康地上网?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P17-20<怎么做?>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正确选择网上信息并理智对待,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提高自己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以免上当受骗。 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传播网络正能量:A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B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
14、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网络交往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2、【热点】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方法与技能)? P18<怎么做?>注意信息出处。 关注官方信息。 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辨识信息内容。 向他人求助。3、【热点】在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应该增强哪些能力? P10-20<怎么做?>提高媒介素养。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抵制不良诱惑能力。4、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P19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15、不沉溺虚拟时空。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P20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第一单元综合考点1:建议类问题签名1、【热点】怎样防范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帮助青少年走出网瘾,提出你的建议)? 政府层面:完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加强监督,依法严惩(网站网吧)违法违规行为。社会层面(网站/网吧):加强行业自律,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家庭层面: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多给孩子温暖,让孩子体会
16、到亲情。 个人层面:要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诱惑。2、【热点】怎样防范网络谣言?(至少三个方面) 政府层面:完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社会层面(网站):加强自律、严把关口,强化信息发布管理,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个人层面(广大网民):要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3、【热点】维护网络安全,请你献计献策。(至少三个方面)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政府层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管理,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追究违规经营者责任。社会层面(网站/网吧):加强行业自律,依法依规
17、、诚信经营。 个人层面(网民/青少年):A、提高媒介素养。B、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C、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D、自觉抵制不良信息。E、合理安排上网时间。F、恪守道德、遵守法律。G、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4、【热点】建设安全、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你有何建议? 政府层面:A、完善有关法律法规:B、加大执法力度:C、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社会层面(网站/网吧):依法经营,切实加强对网络平台和网络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反病毒、反黑客能力。个人层面(网民/青少年):A、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
18、、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B、恪守道德,文明上网。C、遵守法律,依法利用网络,抵制网络侵权行为。D、不恶意传播网络谣言,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秘密;E、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F、正确选择网上信息并理智对待,自觉抵制不良诱惑;G、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技巧,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第一单元综合考点2:选择题必背1、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P4-1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P4-23、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P5-14、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7-1
19、5、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P8-26、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P8-37、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经济角度、政治角度、文化角度)。P12-2,P13-1,P13-28、网络是把双刃剑。P149、合理利用网络,需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P17-110、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P18-2,P19-111、“网络无限,自由无限”这个表述要注意,有时选择题会颠倒写成“自由无限”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考点一: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签名1、社会秩序的含义<是什么?
20、>是指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社会秩序的种类(包括哪些)? P23<是什么?>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3、【热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生活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作用、重要性、意义有哪些?) P23<为什么?>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利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有利于营造有序、整洁、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4、如何理解社会规则?(P25第一自然段) <是什么?> 形成: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包含的内容/分类:道
21、德(非强制性手段)、纪律(强制性措施)、法律(强制性措施)等5、【热点】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P25<为什么?>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规范作用)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保护作用)考点二:遵守、维护、改进社会规则签名1、【热点】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或:如何看待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怎样理解“自由和规则不可分”?(重点掌握) P27-28<是什么?>自由与规则不可
22、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热点】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P28-29<怎么做?>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
23、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热点】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如何坚定维护社会规则? P30<怎么做?> 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 P30<为什么?>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5、【热点】如何改进社会规则? P31<怎么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制定、调整完善或废除规则。我们要积极
24、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时,注意以事实为依据,不可诬告陷害,要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6、劝导的技巧? P30相关链接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考点一:尊重他人签名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如何理解?【热点】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P32-34&l
25、t;为什么?>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热点】尊重从我做起,怎样做?/怎样尊重他人?(重点掌握) P35-36<怎么做?>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欣赏他人。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积极评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树立尊重意识。要尊重大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26、)、尊重社会规则(道德法律),尊重民族历史与文化。3、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P33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4、怎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P35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5、为什么要平等待人?如何平等待人?P35原因: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6、【热点】怎样平等待人?(重点掌握) P35<怎么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
27、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7、【热点】怎样换位思考? (重点掌握) P35<怎么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8、怎样欣赏他人?P36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考点二:以礼待人签名1、礼的主要表现? P37<是什么?> 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2、为什么待人礼为先?/(或: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是什么?) P37-39<为什么?>文明
28、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2、为什么待人礼为先? P37-39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3、【热点】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做?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P39-40<怎么做?>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4、参加社交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P40方法与技能<怎么做?>容貌整洁。 服装整洁、美观、大方。 举止规范。考点三:践行诚信签名1、诚信的含义? P41&l
29、t;是什么?>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2、【热点】为什么要讲诚信?/诚信的重要性? P41-43<为什么?>道德层面: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法律层面:诚实信用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个人层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企业层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社会和国家层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2、【热点】如何践行诚信?/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P43-45<怎么做?> 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运用诚信智慧,处理好隐私与诚信的关系。)运用诚信智慧
30、。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他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社会诚信环境。3、【热点】怎样树立诚信意识? P43<怎么做?>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4、怎样处理好诚信与隐私的关系?/【热点】如何认识“善意的谎言”?P44<怎么做?>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
31、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易错点】观点正确:诚信的核心是善,因此说些“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5、【建议类】【热点】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信社会,请你建言献策。(1)国家:大力诚信宣传,进行诚信教育;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2)社会:要加强监督,积极宣传表彰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营造诚信氛围;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宣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3)企业:要以诚信为本,依法经营、诚信经营。(4)学校: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学校诚信制度和诚信档案;评选校
32、园“诚信标兵”。(5)学生/公民/个人:摒弃不诚信行为;坚守诚信美德,不说假话,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积极参与各种诚信宣传活动。2、如何营造诚信的良好氛围?P45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考点一:几类违法行为签名1、 【热点】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P46<为什么?>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 法律是最刚
33、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什么是违法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种类? P48<是什么?>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P48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4、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P49-50<是什么?>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
34、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以下为理解内容,不需要背】P49 页“探究与分享”都是行政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法规等,会受到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怎样理解行政违法行为?简单说,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国家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行政违法要受处罚或罚金,一般体现的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具有公权性质。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原因: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局机关及其人民将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P50 页“探究
35、与分享”都是民事违法行为,涉及到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婚姻法等民事法律法规。怎样理解民事违法行为?(P50第一自然段和P51上下两个相关链接)常见的民事活动: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都由民法来规范。一般体现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私法性质。(P50)民法的作用:用规范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理解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等,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婚姻自主权等。理解合同:合同,又称契约,是由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协议(含义),交易
36、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既要靠道德的约束,又需要合同法律的保障(作用),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反合同约定的后果)5、这以下一块单独画张图会更清晰,至于如何区分,主要看处罚。可以参考 P48 相关链接和 P54 相关链接,把以下句子画好线,常见的处罚已用红色标记出。民事责任 行政制裁 刑 罚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主 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1)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
37、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2)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3)刑罚刑罚的含义?P54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分类:分为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两大类。6、【热点】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遵章守法,怎么做? P51<怎么做?>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
38、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7、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 P51链接<怎么做?>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 诚信原则。 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8、违法的原因?【注意】这里仅从个人角度谈违法原因,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完善的。因此可以结合下一节预防犯罪整合出这个问题:【热点】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
39、因有哪些?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考点二:预防犯罪签名1、刑法的作用? P52<为什么?>保护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规范作用: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热点】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40、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3、【热点】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犯罪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P53相关链接 区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注意】虽然出现在相关链接部分,但选择题经常把特征与对应的话颠倒来说,比如用下列错误观点:“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另外,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严重”二字也
41、不可少。4、【热点】未成年人为什么要预防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 P55<为什么>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也不要紧。5、【热点】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如何远离违法犯罪?P55-56<怎么做?>答: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此处可用杜绝,特别注意】 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注意】P56“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区分不良
42、行为属于不道德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考点三:善用法律,维权,做守法公民签名1、【热点】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做法?/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护合法权益?P57-59<怎么做?>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我国有哪些法律服务机构?】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2、如何理解诉讼?/诉讼的含义、作用(地位)及类型? P59-60<是什么?>含
43、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作用: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3、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0<是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
44、法维护正当权益。(P60)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即可以协助公安机关及时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又可以使公民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4、【热点】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P61<怎么做?>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常见方法:A.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B.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C.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D.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E.保护好现场。(P61相关链接)5、【热点】做守法的公民的要求/如何做一个守法公民?(本课总
45、结) P62 <怎么做?>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总的要求)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行为要求)努力做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努力目标)第二单元综合考点1:建议类问题签名1、为了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请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给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P46<怎么做?>(1)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严格管理,严厉惩戒不文明行为;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民文明意识。 (2)理由【2.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法治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最可靠的保障,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范;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有助于公民自觉遵守文明条例; 法律体现道德,道德支持法律,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第二单元综合考点2:选择题必背1、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P23-12、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