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监测及管理措施教学提纲.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179491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6.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监测及管理措施教学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监测及管理措施教学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监测及管理措施教学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监测及管理措施教学提纲.doc(1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汇编 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监测及管理措施 卫生部新发布的院感管理规范 团风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团风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目 录一、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监测及管理措施汇编1.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2.血管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63.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94.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125.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156.多重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与防控措施197.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措施与报告程序218.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基本预防控制措施279.呼吸机及附件的清洗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2910

2、.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3311.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3812.ICU环境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4113.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414.特殊感染及传染病病人手术间的处理措施及应急流程4815.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5016.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5517.标准预防核心内容及措施5718.不同传播途径感染性疾病病人的隔离措施5819.输血相关感染预防控制6120.气管切开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6321.医院感染重点项目报告制度6622.医院感染管理16项核心制度 6723.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68二、卫生部新发布的院感管理规范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3、第1部分:管理规 71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81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1044.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195.医院感染监测规范1456.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727.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1823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监测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临床医务人员监测与院感专职人员前瞻性调查监测相结合。监测内容:1.临床表现:咳嗽、咳痰,痰液的颜色、性状、痰量。2.肺部听诊:湿性罗音。3.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4

4、.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责任护士和床位医师每4小时观察记录病情变化,若发现使用呼吸机48小时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感染者出现咳嗽、咳痰明显加重或痰液性状显著改变,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发热;2.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3.痰呈脓性;4.肺部罗音与入院时相比有明显恶化,及时做痰培养。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又称医院内肺炎(N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尤为严重。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组的相关要求和我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预防HAP/VAP措施如下: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0;2.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洗必泰漱

5、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5.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6.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7.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8.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冷开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9.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

6、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10.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a.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使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b.耐高温的物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干燥封闭保存。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某些材质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如2%戊二醛、氧化电位水、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也可选择环氧乙烷灭菌(各医院自行选择其中之一的方法);c.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11.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12.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

7、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13.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包括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4.有关预防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呼吸机相关肺炎监测的标准操作流程目标监测人群使用呼吸机48h的ICU患者和转出ICU48h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超过48h的患者,咳嗽、咳痰或原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明显加重或痰液性状显著改变,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发热;2.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3.痰呈脓性;4.肺部罗音或与入院时比,有明显恶化;5.X线显示肺部有炎症性病变或与入院

8、时比较出现新病变,并排除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责任护士每4h观察生命体征,若发现以上疑似情况通知感控护士和主管医生提示医生填写“痰培养申请单”,填写VAP病人记录单1.晨痰量多,含菌量大,病人刷牙或漱口,除去口腔中细菌,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价值更高;2.深吸气后用力咳出12口痰无菌痰杯中,痰量极少可用4510%氯化钠液雾化吸入导痰。3.如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者,戴无菌手套或用无菌镊子取一次性无菌专用吸痰管,一头缓慢插入气管致隆突(叶支气管)水平,一头接电动吸引器,螺旋式抽吸,吸引痰液。应当连续采集34次,采集间隔时间24h标本2h内及时送检避免苛养菌浓度下降或死亡,不能及

9、时送检者可暂存4冰箱,但不得超过24h。标本采集方法实验室数据分折和质量控制实验室痰涂片结果:鳞状上皮细胞10个/LF,WBC25个/LF否口咽部污染,退回重留是标本合格,进行培养1.经纤维支气管镜和人工气道吸引采集分泌物分离出的细菌结果较为可靠;2.痰液与血液或胸水中分离到相同病原体,有诊断意义;3.痰中的病原菌不少属于机会致病菌,临床医生根据微生物学检查测结果、放射结果及临床表现判断是否为VAP。1.感控科专职人员每天到ICU收集登记VAP病人记录表和日常记录表,观察与感染有关的因素2.ICU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协助感控科人员进行数据的登记1.每天由感控人员对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并录入汇总表2

10、.每月小结,找出不足,及时改正3.每3个月得出VAP率,并召开座谈会与科室进行交流,给予合理建议血管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监测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临床医务人员监测与院感专职人员前瞻性调查监测相结合。监测内容:1.血管内导管留置天数;2.穿刺部位情况:是否有弥散性红斑,是否有脓性分泌物排出;3.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是否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4.局部压痛情况;5.生命体征:如体温变化,发热38。当考虑败血症时,还应监测以下内容:1.体温38或体温36,伴寒战;2.是否有迁徒病灶。3.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4.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原收缩

11、压下降超过40mmHg。病原学监测:1.导管管尖培养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3.血液检测病原体的抗原物质。责任护士每4小时观察记录病情变化,若发现以上情况,及时通知感染办及床位主管医师,及时做常规检查及血培养等相关检查,填写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记录单。血管内留置导管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因导管插入、护理等不当,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十分常见,部分病人因此而死亡。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组的相关要求和我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预防CR-BSI措施如下:一、插管时的预防控制措施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2.操作人员

12、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3.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4.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5.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6.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7.建议2洗必泰酊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8.建议选用抗菌定植导管;9.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二、插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1.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2.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

13、,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5.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9.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10.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三、其他预防措施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14、2.定期公布CR-BSI的发生率。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1.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CR-BSI;2.不提倡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3.不提倡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4.不推荐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CR-BSI;5.不提倡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6.不提倡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7.不提倡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CR-BSI。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监测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临床医务人员监测与院感专职人员前瞻性调查监测相结合。监测内容:1.留置导尿管天数。2

15、.是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下腹触痛或肾区叩痛。3.生命体征:体温。4.尿液检查。5.病原学检测。床位医师及责任护士每日观察记录病情,若监测发现疑似感染情况及时做常规检查及尿液培养,并填写报告卡报到院感办。尿路感染(UTI)是第二位常见医院感染类型,75%80%与留置导尿管相关。为有效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特制定以下控制措施:一、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措施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5.常规的消毒

16、方法: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6.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7.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二、插管后的预防措施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2.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3.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4.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

17、洗;5.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6.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7.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8.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9.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 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11.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三、其他预防措施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宣教;2.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的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监测方法

18、:采用主动监测方法,临床医务人员监测与院感专职人员前瞻性调查监测相结合。监测内容:1.在本院手术,手术时间: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2.表浅切口是否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3.深部手术切口是否有压痛,或局部疼痛,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切口自然裂开或由床位医师打开;4.是否有与手术有关的器官或腔隙感染;5.体温38。床位医师或责任护士发现以上情况时,立即以无菌方法取切口分泌物或穿刺、引流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填写报告卡送院感办。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其不仅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

19、而且导致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都显著高于没有感染者。应引起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为有效预防与控制SSI,特制定如下措施:一、手术前患者的准备1.积极治疗或纠正可能引起感染的疾病或危险因素,如纠正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控制病人血糖等,提高机体抵抗力;2.缩短择期手术的术前住院日,应尽量少于3天;3.若无禁忌症,术前应使用抗菌药皂洗澡;4.避免不必要的术前脱毛,毛发不影响手术视野时不需脱毛。必须脱毛时,首选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专用的脱毛器、化学性脱毛剂。如使用常规普通脱毛方法,必须采用一次性的刀片。脱毛须在手术当天或手术室内进行;5.对于肠道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二、手术工作人员的准备

20、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刷手;3.患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操作。三、手术中的预防控制措施1.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必须术前半小时开始静脉点滴,手术时间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通常为3h),术中应该追加一次,术后原则不用,最长不得超过48h;2.正确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3.尽量采取加温措施,如热气垫床,保持病人正常体温;4.对糖尿病和血糖不稳定者应在围术期监测并采取措施保持血糖稳定;5.减少手术室内空气中尘埃粒子和细菌浓度,如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保持手术室出入门关闭状态、减

21、少人员出入、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6.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7.尽量缩短手术持续时间;8.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人应该在不同的手术室内进行,如果选择同一手术室应该先非感染性后感染性或在感染性病人手术后彻底清洁消毒手术房间才可进行非感染病人手术;9.特殊感染病人(如气性坏疽等)手术安置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手术后彻底清洁消毒手术房间;10.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四、手术后的预防控制措施1.换药应遵循“先清洁切口、再污染切口、最后感染切口”的次序;2.手术后2448h内须用敷料覆盖封闭的伤口,应严密监视切口变化情况并及时报告给主管医生,不提倡覆盖时间

22、超过48h;3.对无敷料的开放性伤口不可用水冲洗;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五、其他措施1.对医务人员和病人陪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措施的宣教;2.监测、分析、报告手术部位感染。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监测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一、监测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临床医务人员监测与院感专职人员前瞻性调查监测相结合。二、监测内容:1.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2.透析前检测HBV、HIV、HCV,在透析过程中定期复查。3.生命体征:如体温,发热38。4.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次透析时的临床情况。床位医师及责任护士每日监测透析病人的临床情况,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或疑似感染的病人,及时用无菌法取血标本做血培养,同时报院感办

23、。三、建立并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血液透析室的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手卫生管理制度,履行岗位职责。四、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医护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换鞋、更衣、戴帽子、口罩。2.血液透析室保持清洁、整齐、室内空气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注意室内通风、尽量减少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走动。3.患者进行透析前,应常规检查HBV、HCV、HIV等,乙肝、丙肝等传染病病人应安排在隔离透析间内透析,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急诊病人专机透析。4.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所用诊疗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5.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24、的管理制度,透析病人所使用一次性透析器、血透管路及穿刺针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一次性使用。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及镜器盒内,统一回收焚烧处置。对HIV抗体、HCV抗体、HbsAg阳性者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和器械,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6.保持水处理间、B液配制间环境清洁卫生,加强透析液制备过程和进出透析机的透析液、透析用水等质量监测。7.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8.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每次诊疗护理病人及接触医疗废物或污物后,必须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9.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次透析时的临床情况,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做

25、好相应的管理及监测。10.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从事已知或可疑毒性或污染物溅洒的操作步骤时,应穿隔离衣、戴面罩及口罩,为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11.各种用物严格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性质和有效浓度,每个患者透析治疗后进行终末消毒,透析结束后清洁消毒血透机表面如遇有血迹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处理。12.严格探视和陪护管理,病情需要准许1人留陪,进入血透室人员必须更衣、换鞋并注意手卫生。五、内瘘穿刺的感染防控措施1.穿刺前准备好合适的穿刺针,嘱患者用肥皂水把内瘘侧手臂清洗干净。2.穿刺前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清洗双手,戴好帽子、口罩、戴无菌手

26、套。3.穿刺点应严格消毒,用2碘酒消毒1次,75酒精脱碘2次,消毒范围5cm以上,力求一次成功。4.穿刺成功后用创口贴覆盖穿刺点,并妥善固定穿刺针。5.血液透析结束时,再次消毒穿刺点,然后覆盖无菌敷料,正确压迫止血。6.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嘱患者要保持内瘘侧手臂皮肤清洁、干燥,血液透析后内瘘侧手臂切口勿进水。7.提高穿刺水平,避免发生血肿。六、使用留置导管的感染防控措施1.工作人员操作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戴无菌手套。2.在穿刺处铺无菌治疗巾,消毒导管口,取下肝素帽,再次消毒后,连接无菌注射器,抽出导管内的封管和可能形成的血凝块。3.透析过程中留置导管与透析管路接管处用无菌敷料覆盖。4.透析结

27、束时戴无菌手套,消毒导管口,封管后拧紧消毒肝素帽。5.注意导管口尽量不敞开,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肝素帽应于每次透析进更换。6.应每日常规消毒导管周围皮肤,一般用碘伏棉球由内向外消毒,消毒范围直径5cm,并清除局部血垢,覆盖无菌纱布后妥善固定。7.告知病人留置导管期间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淋浴。七、围绕感染环节对血液透析室进行监测血液净化室每月对透析用水、透析液进行监测,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的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等。透析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仪器表面、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月监测1次。八、血透透析机的消毒与维护1.透析机表面随时

28、保持清洁、干燥,有专用清洁工具。2.感染透析间的透析机每天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3.普通透析间透析机表面每天透析结束后常规擦洗1次,遇有血液污染,及时用1000mg/L的效氯或0.2%过氧乙酸溶液擦洗。4.机器内部管路每天用20%柠檬酸脱钙热消毒,每周用5.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次。多重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措施1.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在床牌和病历卡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2.患者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3.必须

29、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携带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一个护士、一个医生,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4.进入病人房间的人员都必须戴清洁手套,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如果将与病人或其环境(包括家具、床栏杆等)有大面积接触,或病人有大便失禁的情况,工作人员要加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医务人员还应当戴上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并在离开房间前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脱去手套后必须进行手清洗和手消毒。5.在隔离房间门口放置一警示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并在出病室前做好手卫生。手卫生是接触传播重要的环节,接触患者必

30、须戴手套,操作完成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并按六步法洗手或快速手消毒。6.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输液器)等不能共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剂)。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该诊疗单位,以便他们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该依据以上方法进行清洁消毒。9.病人附近的

31、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指导清洁工用含氯消毒剂每天清洁消毒,在其他地方不能使用该房间使用过的抹布、拖布,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10.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措施与报告程序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有报告锐器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而锐器伤后报告者仅占7.67。没有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应的医学处理,对锐器

32、伤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现制订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望遵照执行。1.锐器伤的概念: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皮肤损伤。2.锐器伤后的处理医务人员被接触过病人血液或体液的锐器造成皮肤损伤2.1伤口紧急处理2.1.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2.1.2用流动水冲洗2.1.3安尔碘或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2.2 报告2.2.1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2.2.2登记锐器伤表格并请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预防保健科2.2.3防保科立即通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分机:2307),共同评估刺伤情况并指导处理。锐器伤后应在4h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33、2.3随访2.3.1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HIV等),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患者血液进行检查。防保科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免费化验单、疫苗(乙肝疫苗,防保科开具证明到医院药房领取)、药物(由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AZT、拉米夫定、双汰芝、茚地那韦)。2.3.2追踪和随访:保健科负责督促锐器伤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随访时间见流程图。2.3.3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事故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事故当事人的情况。2.3.4在锐器伤处理过程中,保健科和感染办要为锐器伤当事人提供咨询,必要时请心理医师帮助减轻

34、其紧张恐慌心理,稳定情绪。2.4伤口评估如果病人情况确定,则分类处理2.4.1病人为HBsAg (+)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 (+)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 未注射疫苗24小时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刺伤后6个月, 一年监测GOT, GPT, HBsAG, anti-HBs, anti-HBc2.4.2病人为HCV抗原 (+)受伤者HCV 抗原(-)3个月后取血查HCV anti肝功能2.4.3病人为HIV抗体(+)受伤医务人员HIV 抗体(-) 经过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年:

35、刺伤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查HIV抗体2.4.3.1首先须进行暴露级别(Exposure Code)的评估,分为1、2、3级。2.4.3.2确定HIV暴露源头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不明。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表)表 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处理方案暴露级别暴露源级别预防性用药推荐处理方案11不一定使用PEP,可由职业暴露者本人根据利害比较作出决证12使用基本用药程序(1)21使用基本用药程序22使用强化用药程序(2)31或2使用强化用药程序不明暴露源级别不明使用基本用药程序*PEP: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

36、ophylaxis,PEP)应包括急救、对暴露级别的评估、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报告与保密。注:(1)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AZT(每次200mg,每日3次,或每次300mg,每日2次)+拉米夫定(每次150mg每日2次),连续使用28d。或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2)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800mg,tid,饭前1h及饭后2h服用),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2.4.4病人无血源性传染病,则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仅密切观察3.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图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基本预防控制措施

37、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如实验室技术员、医生、护士、护理员等,在从事疾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感染者或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疾病感染可能性的情况。一、适用对象适用于我院可能接触各类感染性病人以及各种感染性物质的所有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技师、药师等科室工作人员,以及在我院进修学习的学员和临时聘用的工作人员等。二、预防控制原则坚持标准预防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诊疗操作前明确自身免疫状况和暴露源感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避免职业暴露和意见损伤的主要基

38、础,防护重点是避免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三、安全操作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必须戴外伤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必须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4.医务人员就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线、刀片等锐

39、器刺伤或划伤。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合,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的注射器、输液器等,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呼吸机及附件的清洗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呼吸机相关肺炎会延长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增加住院天数,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呼吸机及附件进行有效的清洗与消毒,可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规范呼吸机及附件的清洗与消毒程序,是保障病人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呼吸机及附件清洗与消毒的基本要求:1.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科室的清洗消毒室应保证干燥通风;2.从事呼吸机及附件清

40、洗消毒的护士或护师,应当具备呼吸机清洗消毒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过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3.在对呼吸机及附件进行清洗、消毒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防溅服、护目镜、口罩、帽子、手套等;呼吸机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的方法、步骤及要点:以下步骤以大型呼吸机为准,小型呼吸机的清洗与消毒方法可以参考执行。一、卸机1.卸机时戴好手套;2.根据其结构,卸机时可将呼吸机及附件可拆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外表面:外壳、键盘、操作面板、金属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外置气路:呼吸管路、螺纹管、湿化器、积水杯、雾化器内部气路:不拆分其它特殊部件:空气过滤网、流量传感器、湿化器的电器加热部分二、清洗与消毒1.呼吸机的外表面

41、(1)用清水湿润沙布擦拭,每天一次,切勿使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2)下列情况用75医用酒精湿润纱布擦拭:外表面有明显污物时,及时擦拭病房内有耐药菌爆发流行时,每天擦拭每一个病人呼吸机使用结束后(3)触摸屏式操作面板用清水湿润纱布擦拭即可。2.呼吸机外置气路(1)使用中的呼吸机的外置气路每周常规清洗消毒两次;每一个病人呼吸机使用结束后外置气路即要清洗消毒一次;(2)清洗前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3)拆开外置气路的各处连接,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渍等污物的残留,如无则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如有则应用含酶液浸泡后用专用刷子彻底清洁干净;(4)消毒前换戴橡胶手套;(5)将洗净的管路及附件完全浸泡在2戊

42、二醛碱性溶液中,管路不应有死弯,中空物品腔内不应有气泡存在。浸泡时间为45分钟;(6)戊二醛的浓度要每周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并且使用的期限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有效期;(7)消毒完成后的管路和配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晾干后装入清洁塑料袋,干燥保存备用。3.呼吸机内部气路由专门呼吸机维护技术人员定期保养。4.其它特殊部件(1)每周常规清洁两次,每一个病人呼吸机用完后清洁一次;(2)呼吸机主机和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过滤网 清洁方法为:将过滤网从机器中取出,用自来水洗净后晾干或甩干,然后放回原处,无需常规消毒;(3)可拆卸的流量传感器 用75酒精棉球小心轻轻擦拭干净,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用消毒剂

43、浸泡,以免损坏其性能;(4)湿化器的电器加热部分用清水湿润纱布擦净即可,不可用消毒液浸泡,以免影响其加热功能。三、呼吸机清洗消毒后组装、调试、储存备用(1)操作前洗手;(2)将消毒后的管道及附件按各厂家要求重新安装于擦拭干净的呼吸机上;(3)根据呼吸机的不同品牌型号,按各自说明书调试正常,并用无菌纱布将各管道头终端包好,防止污染。盖上呼吸机罩,出示“已消毒”标记,并注明消毒日期,按照消毒时间顺序先后放置备用;(4)备用管道按要求组装后,装入储存袋内封口,注明消毒日期,按时间顺序放于储存柜内备用;(5)消毒有效期为两周,超过者重新消毒。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手卫生(hand hygiene)是指所有

44、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handwashing)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hand antisepsis)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主要为酒精擦手液即ABHR,alcohol-based hand rubs)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

45、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手卫生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2.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4.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5.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6.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BHR)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二、手卫生方法1.洗手:(1)湿手:用水打湿双手;(2)涂皂: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3)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