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教学教材.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179443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教学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教学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教学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教学教材.doc(10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农业气象学习题绪论名词解释题:1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3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填空题: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_农业生产_与_气象条件_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_相互作用_及其规律的科学。3农业气象学是_农业_科学与_气

2、象_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单项选择题: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D)。A、大气物理学B、地球物理学C、物理气象学D、大气科学2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B)。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多项选择题:1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C)。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肥力2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D)。A、温度B、空气湿度C、能见度D、降水量问答题: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

3、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3分)2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1分)填空题: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_平行_观测。第一章地球大气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大气的正确叙述是(C)。A、几乎全部的水汽、尘埃、氮、氧都

4、集中在对流层。B、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二氧化碳。C、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大气中。D、臭氧能吸收波长小于0.175mm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2在大气的所有气体中,对农业作用最大的气体有O2、H2O、CO2和(B)。A、H2B、N2C、NH3D、CH43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大气层是(A)。A、近地气层B、平流层C、电离层D、散逸层4CO2是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是因为它(B)。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B、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D、对杂草及病虫害繁殖有影响5臭氧在(C)km处含量最高。A、0-10B、12-15C、20-25D、15-256下列关于地球大气成分说

5、法正确的是(B)。A、干空气是混合气体,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液化。B、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相变的气体成分。C、臭氧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25的气层中,主要吸收红外辐射。D、气溶胶粒子能够削弱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7在CO2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C)呼吸作用释放的CO2。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8大气中臭氧主要集中在(B)。A、散逸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O与O2易合成O3B、平流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C、对流层,因该层温度低,O3不易分解D、近地层,因该层温度高,O与O2易合成O39大气中的水气(B)。A、对地面有降温作用B、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

6、、集中在近地气层及以上的大气层D、随海拔高度变化较小10风可调节补充空气中的(B),有利于光合作用。A、N2B、CO2C、O3D、H2O11干洁大气的主成主要包括(B)。A、O2、O3、CO2和固体微粒B、N2、O2、ArC、O2、CO2、ArD、N2、CO2、O3多项选择题:1(B、C、D)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A、臭氧B、水汽C、二氧化碳D、固体杂质E、氮和氧2固体微粒在大气中的作用包括(BD)。A、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空气温度降低B、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缓地面辐射冷却C、能增大地面温度的日变幅D、可作为水汽的凝结核,促进大气中水汽的凝结3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BE)含量增多。A、O3B、

7、CO2C、H2OD、O2E、尘埃名词解释题: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填空题:1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具有_相态_变化的气体,可以吸收来自于地表的_长波_辐射。2大气由三部分组成:_干洁大气、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气溶胶粒子)。简答题:1为什么干洁大气叫永久气体?答:大气中各种气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较稳定,(1分)且含量也变化不大,(1分)它们的沸点都很低,(1分)在地球上可能出现的温度范围内,它们永无液化的可能,(2分)所以干洁大气是永久气体。2、大气铅直结构及主要特征(适中、难)单项选择题:1大气结构指大气(C)。A、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空气的成分变化。B

8、、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C、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和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的特征。D、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组成成分。2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的变化规律是(C)。A、随海拔高度增高,温度降低,湿度增加。B、随海拔高度增高,温度升高,湿度降低。C、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升高,湿度增加。D、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升高,湿度降低。3对流层中的平均温度递减率为(B)/100m。A、0.5B、0.65C、0.8D、1.0填空题:1世界气象组织依据_大气温度和水分_垂直分布、_电离_现象和_扰动_程度等现象对大气进行垂直分层。2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可将大气分为_对流层_、_平流

9、层_、_中间层(高空对流层)_、_暖层(电离层)、和散逸层。3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_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_、_垂直运动、_、_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_。4_暖(热)层又称电离层,具有反射_无线电波_的能力。5_平流_层大气透明度好,适宜于飞机的飞行。6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下降,又称_高空对流_层。多项选择题:1对流层(BCD)。A、含有大量的臭氧B、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C、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D、云、雨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2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有(ABC)。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D、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3在大气的各层中,对流层(ABD

10、)。A、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B、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65/100mC、空气多以水平运动为主D、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4对流层的特点包括(CE)。A、空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比较均匀B、空气主要作水平运动C、气温日变辐大D、随高度增加风速减小E、水汽和尘埃含量多6大气上界指(BC)。A、散逸层高度800公里B、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公里C、地球大气密度接近于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D、高云族的云顶高度E、地球大气密度为零的高度第二章辐射1、辐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容易、难)名词解释题: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基尔荷夫定律:当热量平衡时,物体对某一波长

11、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之比值,仅为温度与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黑体发射出的总辐射与该物体的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维恩位移定律: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与其本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填空题:1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与反射率之和为_1_。2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_黑体_。3地球上所有生命都直接或间接的依靠来自_太阳或太阳辐射_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4由于辐射的波长不同,一般把太阳辐射称为_短波_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称为_长波_辐射。5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瓦/米2或w/m2_,光照强度的单位是_勒克斯或lx。6辐射强度的单位是_瓦/米2

12、或w/m2,光通量密度的单位是流明/米2或lm/m2_。7黑体辐射具有最大辐射能力的波长随温度升高逐渐向_短波_方向移动的特点。单项选择题:1当热量平衡时,物体对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之比值,仅为温度与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这是热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A)。A、基尔荷夫定律B、普朗克定律C、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D、维恩定律2黑体发射出的总辐射与该物体的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这是热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A)。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B、普朗克第一定律C、基尔荷夫定律D、维恩位移定律3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与其本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这是热辐射的基本

13、定律之一,称为(D)。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B、普朗克第一定律C、基尔荷夫定律D、维恩位移定律4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发生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B)。A、宇宙天体来的能量B、太阳、地面和大气放射的能量C、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释放的能量D、海洋潮汐产生的能量5温度愈高物体放射能力的波长愈向短波方向移动。已知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的波长为0.475微米,由此计算得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C)。A、5780KB、6500KC、6000KD、6300K2、太阳辐射名词解释题:太阳常数:当地球距太阳为日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密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分子散射:当

14、散射质点较小(如空气分子等)时,此时散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称为分子散射。漫射:当散射质点增大(如云滴、雾滴、尘埃等),半径大于10m时,此时散射量不再随波长而变,即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称粗粒散射(或漫射)。计算题:1已知某地的纬度为北纬33,试计算出该地春分、秋分、夏至及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多少?解:已知=33,正午=0,代入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公式h90|,(2分)得(1)春分、秋分=0h=90-(33-0)=57(1分)(2)夏至=23.5h=90-(33-23.5)=80.5(1分)(3)冬至=-23.5h=90-(33+23.5)=33.5(1分)2已知雅安的纬度为北纬3

15、0,试计算出雅安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这四个特定日子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解:已知=30,正午=0,代入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公式h90|,(2分)得:(1)春分、秋分=0h=90-(30-0)=60(1分)(2)夏至=23.5h=90-(30-23.5)=83.5(1分)(3)冬至=-23.5h=90-(30+23.5)=36.5(1分)3已知某地的纬度为北纬60,试计算出该地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这四个特定日子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解:已知=60,正午=0,代入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公式h90|,(2分)得(1)春分、秋分=0h=90-(60-0)=30(1分)(2)夏至=23.5h=90-(60-23.

16、5)=53.5(1分)(3)冬至=-23.5h=90-(60+23.5)=6.5(1分)单项选择题:1,6月22日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B)。A、广州B、北京C、上海D、成都2春分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A、深圳B、长沙C、北京D、沈阳3太阳辐射光谱中,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是(C)。A、0.150.38mB、0.764mC、0.380.76mD、0.154m4低层大气能量的主要来源于(B)。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5在大气干燥、天空晴朗、无云的条件下,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D)。A、大气粗粒散射B、大气漫射C、大气反射D、大气分子散射6在大气干燥、天空

17、晴朗、无云的条件下,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A)。A、蕾莱分子散射B、大气漫射C、大气反射D、大气粗粒散射7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强度与投射在散射质点上的辐射波长(B)。A、四次方成正比B、四次方成反比C、平方成正比D、平方成反比8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气体成分中对太阳光谱红外线区域吸收范围最广的是(D)。A、N2B、O2C、O3D、H2O9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气体成分中对太阳光谱紫外线区域吸收范围最广的是(C)。A、N2B、O2C、O3D、H2O10大气对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其中吸收最少的区域是(A)。A、可见光B、紫外线C、红外线D、远红外线11垂直

18、于太阳辐射方向的太阳辐射强度,随大气透明系数增加而(A)。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12大气对太阳辐射最主要的减弱方式是(C)。A、吸收B、反射C、散射D、辐射多项选择题:1日初出与日将没,即太阳高度为0.50时,太阳呈红色,看起来较大,是因为(AB)。A、太阳光谱的组成发生了变化B、蓝紫光散失殆尽C、这时太阳距地较近D、光谱中只余波长较长的红色光2某地纬度为30N,春、秋分时,(BC)。A、赤纬为0B、赤纬为23.5;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60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AB)。A、在平流层以上主要是氧和臭氧对紫外辐射的吸收B、在对流层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

19、对红外辐射的吸收C、在平流层以上主要是氧和臭氧对红外辐射的吸收D、在对流层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可见光的吸收4清晨和傍晚彩霞彩云的形成是因为(AC)。A、太阳光谱的组成发生了变化B、红外线增多了C、红橙光增多了D、太阳与地平线距离近了E、紫外线增多了填空题: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包括_吸收_作用_散射_作用和_反射_作用。、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_选择_性。简答题:1简述旭日及夕阳呈现红色的原因。答:其原因由于清晨或傍晚,太阳光线通过大气层较厚,(1分)太阳光谱中的蓝紫光受到强烈的散射,(2分)以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直射光中主要为红、橙光线的缘故。(2分)2简述雨过天晴,正午时分天空呈现蔚蓝色

20、的原因。答:在大气干洁、天空晴朗、无云的条件下,(1分)大气的散射以分子散射为主,(2分)且短波光兰紫光的散射强度大,所以天空呈蔚兰色。(2分)3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是如何被减弱的?减弱的程度同哪些因子有关?答: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分别受到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微尘、氧和臭氧以及云滴、雾、冰晶、空气分子的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而使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面。(3分)减弱的程度与大气质量和大气透明系数有关。(2分)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及地面有效辐射单项选择题:1当天空有云,但云量少而且比较薄,太阳未被云所遮蔽时,总辐射强度与碧空时(太阳高度角相同)相比(A)。A、较大B、相等C、

21、较小D、很小2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降低,波长长的光谱成分逐渐(D),波长短的光谱成分逐渐(D)。A、减少,增加B、减少,减少C、增加,增加D、增加,减少3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受到减弱,其减弱的程度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经过的路径长短和(B)。A、大气温度B、大气透明度C、气压D、风速4人们说CO2是主要的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是因为它(B)。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B、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D、对杂草及病虫害繁殖有影响5地面辐射的波长范围是(A)。A、38mB、412mC、3120mD、0.154m6大气辐射的波长范围是(C)。A、38mB、412mC、7120mD、0.154

22、m7地气系统的辐射波长范围是(C)。A、38mB、412mC、3120mD、0.154m8在北球,夏半年,随着纬度的升高(A)。A、昼弧增长B、夜弧增长C、昼弧夜弧相等D、昼弧变短9在北球,夏半年,除去春分、秋分外,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昼弧(A)。A、长B、短C、相等D、不一定10在北球,冬半年,随着纬度的升高(B)。A、昼弧增长B、夜弧增长C、昼弧夜弧相等D、昼弧变短11在北球,冬半年,除去春分、秋分外,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昼弧(B)。A、长B、短C、相等D、不一定多项选择题:1影响地面有效辐射大小的因素是(A、B、C、D、E)。A、地面辐射B、大气逆辐射C、风速D、云况E、海拔2以

23、下气体成分中对长波辐射强烈吸收的是(BD)。A、N2B、CO2C、O2D、H2O3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受(A、B、C、D)影响。A、太阳高度角B、大气透明度C、云量D、海拔高度4大气透明系数受(ABCD)等因素影响。A、大气量B、杂质C、水汽D、海拔高度名词解释题:温室效应:大气中微尘和CO2的增加,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向外的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和增温作用。阳伞效应:大气中微尘和CO2的增加,犹如在阳光下撑了一把伞,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大气的阳伞效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太阳辐射不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

24、具有选择性的,因而使穿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光谱变得极不规则;(2分)由于大气主要吸收物质(臭氧和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带都位于太阳辐射光谱两端能量较小的区域,因而吸收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不大。(2分)也就是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并不多,特别是对于对流层大气来说。(1分)所以,太阳辐射不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4、辐射、光照与农业名词解释题:光合有效辐射:能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色素合成、光周期现象和其他生理现象的太阳辐射波谱区,称光合有效辐射(380710nm)。生理辐射:能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色素合成、光周期现象和其他生理现象的太阳辐射波谱区。光周期现象:日照长度决定着很多作物的开花时间

25、,每年作物开花时间的早迟,决定于白天光照与夜晚黑暗的交替及它们的持续时间。作物对日照长短的这种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光饱和点: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而呈现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当到达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表观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燃烧所放出的热能与作物生长期中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或(生理辐射)的百分比称为光能利用率(太阳能利用率)。单项选择题:1光合有效辐射的波段大体与(C)的范围一致。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无线电波2生理辐射的波段

26、大体与(A)的范围一致。A、可见光B、红外线C、紫外线D、无线电波3光合有效辐射量约占太阳总辐射量的(B)。A、30%B、50%C、70%D、90%4(A)在大气中透射能力更强。A、红光B、绿光C、兰光D、青光5(A)更有利于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A、红光B、绿光C、兰光D、青光6(C)更有利于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A、红光B、绿光C、兰光D、青光7以下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B)。A、麦类作物B、烟草C、马铃薯D、油菜8以下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A、大麦B、油菜C、甜菜D、玉米9以下作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A、棉花B、高梁C、菠菜D、水稻10以下作物中属于中性照植物的

27、是(A)。A、茄子B、大豆C、燕麦D、水稻11以下作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A)。A、油菜B、玉米C、烟草D、水稻12以下作物中属于中性植物的是(C)。A、油菜B、玉米C、黄瓜D、水稻13以下作物中属于特殊日照植物的是(C)。A、小麦B、烟草C、甘蔗D、水稻14临界日长是指引起植物(B)的光照长度界限。A、拔节B、开花C、灌浆D、结实15光周期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对(B)的诱导效应。A、拔节B、开花C、灌浆D、结实16短日照作物由南向北引种时,生育期将(C)。A、缩短B、不变C、延长17长日照作物由南向北引种时,生育期将(A)。A、缩短B、不变C、延长18只有当外界光强在(D)时植物才有干物质的积

28、累。A、光饱和点以上B、不受限制C、光补偿点以下D、光补偿点以上19喜光植物的光饱和点是(C)勒克斯。A、800015000B、1500020000C、2500060000D、650007500020耐阴植物的光饱和点是(B)勒克斯。A、10005000B、500010000C、2500060000D、6500075000填空题:1光是从_光质_、_光长_和_光强_三个方面来影响植物的。2根据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将植物分为长日植物、_短日植物_植物、_中性植物_植物和_特殊日照植物_植物。3短日性植物是指只有在光照长度_短于_一定临界值时开花的植物。长日性植物是指只有在光照长度_长于_一定临界值

29、时开花的植物。多项选择题:1被植物叶绿素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的是(AB)。A、兰紫光B、红橙光C、绿紫光D、远红外光E、青兰光2被植物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收的多为(CE)。A、兰紫光B、红橙光C、绿紫光D、远红外光E、青兰光3以下植物中属于耐阴植物的是(BDE)。A、禾谷类作物B、茶叶C、棉花D、生姜、韭菜E、云松、蕨类植物4以下植物中属于喜光植物的是(ABC)。A、小麦B、玉米C、棉花D、生姜E、茶叶问答题:1短日照植物引种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由于北方生长季内日照时间长,温度降低,对植物发育有叠加影响,作物生育期延长,严重的甚至不能抽穗与开花结实(1分)。宜引用早熟品种

30、或感光性较弱品种(1分)。反之,北种南引,由于南方生长季内日照时间短,温度升高,作物生育期缩短,影响营养体生长,降低作物产量(2分)。宜引用晚熟或感光性较弱品种(1分)。2长日照植物引种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长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由于南方日照缩短,发育减慢,但温度升高,发育加快,光温对发育速度影响有互相抵偿作用(2分)。而南种北引,由于北方日照增长,发育加快,但温度降低,发育减慢,同样,光温对发育速度影响有互相抵偿作用(2分)。长日照植物的跨纬度引种,生育期长短变化应综合分析(1分)。3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哪些途径?答:(1)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1分)(2)采用合适的栽培技术,扩大田间绿叶面

31、积,并维持较长的功能期(1分)(3)选择高光效品种,科学施肥,改善田间CO2供应(2分)(4)使光、热、水资源配合最佳,及时预测和防治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1分)4日照长短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答:随季节的转变而导致的一天中光照的持续时间的长短的变化在植物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1分)有的植物要求在白昼较短,黑夜较长的季节开花。有的植物要求在白昼较长,黑夜较短的季节开花。这种不同长短的昼夜交替对植物开花结实的影响,叫植物的光周期现象。(2分)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2分)第三章温度1、物质的热属性和热量收支1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

32、的正确关系是(D)。A、与导热率和热容量均成反比B、与导热率和热容量均成正比C、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无关D、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2夜间,土壤表层的热量平衡方程是(B)。A、Q=-R-M+B+LEB、Q=-R+M+B+LEC、Q=-R-M-B+LED、Q=-R-M-B-LE3白天,土壤表层的热量平衡方程为(A)。A、QR-M-B-LEB、QR+M+B-LEC、Q=R+M-B-LED、Q=R+M+B+LE4土壤热容量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A)。A、增大B、呈线性递减C、不变;D、呈指数递减多项选择题:1地面热量的主要来源于(ABDE)。A、太阳总辐射B、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C、蒸发潜热

33、D、凝结潜热E、暖空气以乱流传向地面的热量填空题:1热量交换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辐射热交换、_分子传导、流体流动、潜热_.2地面和低层大气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_辐射热交换(辐射).3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冷而重的空气下沉,这种空气的升降运动称为对流;空气的不规则运动称为湍流或乱流.流体流动主要包括对流、平流、_湍流或乱流_三种形式。空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有对流、_平流_和乱流。2、土壤温度单项选择题:1土壤表层温度的年变化随纬度升高而(B)。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2土壤表层温度的日变化随纬度升高而(A)。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3以下各种地形中温度日较差最大

34、的是(B)。A、凸地B、凹地C、平地D、坡地4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中日射型是(A)。A、从土壤表面向下和向上都降低B、从土壤表面向下升高,向上降低C、从土壤表面向下和向上都升高D、从土壤表面向下降低,向上升高5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中,辐射型出现在(D)。A、清晨B、正午C、白天D、夜间6潮湿的土壤和干旱的土壤相比,干旱的土壤表层昼夜温差(B)。A、小B、大C、相同D、不一定7土壤表层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B)时左右。A、12B、13C、14D、15多项选择题:1土壤表层热量累积量取决于(ABCDE)。A、太阳总辐射量B、地气之间的对流、乱流热交换量C、土壤水分蒸发耗热量D、与土壤分子热传导量E、

35、土壤表面水分凝结释热量2土壤白天升温和夜间降温幅度主要决定于(ABC)。A、土壤湿度B、土壤质地度C、土壤孔隙度D、土壤酸碱度E、土壤肥力填空题:1凸地的温度日较差比凹地_小_。2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可以分为_日射型(受热型),_、_辐射型(放热型)_和转变型三种类型。问答题:1引起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进行土壤温度的调节?答:太阳高度角、土壤湿度、土壤颜色、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地面覆盖物、地形和天气条件等(2分),可通过覆盖、垄作、灌溉和营造防护林等来进行调节(3分)。3、空气温度名词解释题: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

36、温。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逆温层: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单项选择题:1气温系指距地面(B)高度处测得的空气温度。A、1米B、1.5米C、2米D、2.5米2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份,则该地位于(B)。A、北半球陆地上B、南半球陆地上C、北半球海洋上D、南半球海洋上3下列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C)。A、陆上多云的地区B、海上多云的地区C、陆上少云的地区D、海上少云的地区4近地气层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C)时左右。A、12B、13C、14D、15多项选择题:1影响气温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CE)。A、纬度B、经度C、季节D、洋流E、地形填空题:1近地层气温与土温

37、的垂直分布相类似,可以分为_日射型(受热型)_、_辐射型(放热型)_和转变型三种类型。问答题:1为什么气温日变幅大的地区作物产量高、品质好?答:气温日变幅大的地区白天温度高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糖等),(3分)夜间温度度低抑制作物呼吸消耗,进而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因而气温日变幅大的地区作物产量高、品质好。(2分)2逆温现象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应用?答:(1)冬季晾晒农副产品应置于距地面较高处;(1分)(2)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应选择清晨最佳;(1分);(3)山区综合开发时,应注意“爬坡”种植;(1分)(4)冬季熏烟防霜时,应防止对流发生。(2分)3为什么高山冷,而平地热?答

38、:高山与平地冷热的差别,与太阳距离无关。由于地面吸收太阳光再辐射到空中后,才能使空气增温。(2分)在低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处,白天的气温升得越高,离地面越远,气温就越低。一般,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2分)由于高山高,空气较稀薄,增热少,风又比地面大,热量容易散失,所以高山冷,平地热。4、空气绝热变化及大气静力稳定度判断(极难)名词解释题:干绝热变化: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下沉过程中的绝热变化,其值约为1/100m。湿绝热变化:未饱和湿空气上升时,先按干绝热过程降温,到达凝结高度后水汽达到饱和时出现凝结。饱和气块继续上升,如果其凝结出来的水滴或冰晶不脱离原气块,始

39、终跟随气块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单项选择题:1干绝热直减率总是(C)湿绝热直减率。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一定2湿绝热直减率总是(A)干绝热直减率。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一定3大气条件不稳定的判定条件是(D)。A、dB、dmC、mD、md4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C)。A、dD、d5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A)。A、dD、d6一团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C)。A、mD、m7一团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A)。A、mD、m填空题:1大气条件不稳定

40、的判定条件是_md。气绝对稳定的判定条件是_m。大气绝对不稳定的判定条件是_d。对作干绝热升降运动的气块而言,大气是_稳定_的。名词解释题: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农业界限温度: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着某些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转折或终止的日平均温度。积温学说:(1)在其他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因子对生物的发育起着主要作用;(2)生物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对于某些时段的发育,还存在着上限问题;(3)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需要一定的积温。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有效积温

41、: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净效积温:生物在某一发育期或整个生育期中净效温度的总和,称为净效积温。当实际温度超过某发育期的最适温度时,其超过部分对生物的发育是无效的,此时净效温度等于最适温度减去生物学下限温度,除此这外,净效温度等于有效温度。单项选择题:1动植物生活的温度范围是比较窄的,生物系统中的大多数反应都发生在(C)温度范围内。A、-1030B、030C、050D、10502农业界限温度(C)是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A、25B、20C、15D、103农业界限温度(C)是喜凉作物开始活跃生长的时期。A、15B、10C、5D、04农业界限温度(B)是热带作物开始生长的

42、时期。A、25B、20C、15D、105农业界限温度(D)是农闲期与农耕期相互转换的标志。A、15B、10C、5D、06高于生物最低温度的(A)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生长期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A、日平均B、日最低C、月平均D、年平均7作物的感温性是指作物品种受到温度的影响表现出(C)不同的特性。A、出苗速度B、生长速度C、发育速度D、灌浆速度8“春化”现象是指有些作物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B)环境或低温刺激,才能完成由生长向发育的转化,否则就不能正常抽穗结实。A、高温B、低温C、变温D、恒温多项选择题:1应用最为广泛的积温有(AD)。A、活动积温B、无效积温

43、C、净效积温D、有效积温填空题:1作物的三基点温度,具体讲是_生物学下限_温度、_最适_温度和_生物学上限_温度。2界限温度是标示着某些重要_物候现象_或_农事活动_开始、转折或终止的日平均温度。3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持续日期称为_农耕期_。4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持续日期称为_农闲期_。问答题:温度变化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适中)积温及其应用(难)问答题:1积温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答:(1)是作物与品种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为引种与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分)(2)作为物候期、收获期预测、病虫害发生发展时期预报等的重要依据;(2分)(3)是热量资源的主要标注之一,可以根据积温的多少,确

44、定某作物在某地能否成熟,并预计能否高产优质。(2分)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1、空气湿度参量(容易)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2.单项选择题:1,露点温度表示(C)。A、潮湿地面温度B、空气湿度C、饱和湿空气温度D、未饱和湿空气温度2,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A)。A、露点温度与干球温度相等B、相对湿度较大C、绝对湿度与水汽压数值相等D、实际水汽压较大3,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程度远近的湿度参量是(C)。A、绝对湿度B、水汽压C、相对湿度D、露点温度4,表示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多少的湿度参量是(D)。A、温度露点差B、饱和差C、相对湿度D、露点温度5,当空气处于未饱和状态时,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关系为C()。A、TTdB、TTdC、TTdD、两者无关6,相对湿度大小随温度升高(A)。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7,饱和水汽压表示(C)。A、空气的潮湿程度B、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C、空气中能含水汽的最大限度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