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xx吨动力煤项目营销策划方案【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xx吨动力煤项目营销策划方案【参考模板】.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年产xx吨动力煤项目营销策划方案年产xx吨动力煤项目营销策划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保供增产政策中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是重点增产区域,露天煤矿所生产的低卡煤相对较多,由此造成低卡煤的下跌速度快于高卡煤,市场煤占比下降、煤质下降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部分区域燃煤电厂存在因煤质变差,煤电机组出力受阻的情况,因此下游对高热值动力煤需求持续强劲。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478.6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148.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30%;建设期利息399.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0%;流动资金4930.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00%。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
2、8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9920.02万元,净利润6558.5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67%,财务净现值4961.3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15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通过分析,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从发展来看公司将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工艺条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代替目前产品的产业结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8一、 动力煤进口来源国8二、 2022年煤炭产
3、能将有所提升8三、 动力煤价格中枢将下移9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0一、 2016年以来的煤炭行业去产能10二、 动力煤进口情况10三、 露天低卡煤相对增产更多11四、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2第三章 项目总论15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15二、 编制原则15三、 编制依据16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16五、 项目建设背景17六、 结论分析1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9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22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2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2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22第五章 项目选址方案24一、 项目选址原则2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4三、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30
4、四、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32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4第六章 运营管理36一、 公司经营宗旨36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36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37四、 财务会计制度40第七章 法人治理48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8二、 董事55三、 高级管理人员59四、 监事62第八章 节能说明64一、 项目节能概述64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65能耗分析一览表65三、 项目节能措施66四、 节能综合评价67第九章 劳动安全生产68一、 编制依据68二、 防范措施69三、 预期效果评价73第十章 环境保护分析75一、 编制依据75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6三、 建设期水环境
5、影响分析76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6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7六、 环境管理分析78七、 结论79八、 建议79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管理81一、 人力资源配置81劳动定员一览表81二、 员工技能培训81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计划84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84二、 建设投资估算84建设投资估算表86三、 建设期利息8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7四、 流动资金88流动资金估算表88五、 项目总投资8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9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1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93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3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
6、税估算表9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7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9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1五、 偿债能力分析10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2六、 经济评价结论103第十四章 风险评估104一、 项目风险分析104二、 项目风险对策106第十五章 项目总结109第十六章 附表附录11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0建设投资估算表11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3流动资金估算表11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
7、1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1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动力煤进口来源国2021年动力煤的进口来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印度尼西亚取代澳大利亚成为我国动力煤的最重要的进口国。但是上半年,印尼的超长雨季使部分矿区和港口宣布遭遇不可抗力,产量明显下降。同时,印度尼西亚政府要求其国内煤炭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国内市场销售义务,使本就出口紧张的资源进一步收缩。下半年,在国内煤炭供应紧张的环境下,进口数量明显上升。二、 2022年煤炭产能将有所提升2020年以来,影响内蒙等主产地煤炭生产的重大问题是能源反腐,在2021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会,特别提到“煤炭领域”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为2020年以来
8、“倒查20年”的反腐败举措作出重要点评。曾经一个时期,内蒙古依靠煤炭资源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然而,在“黑金”驱动下,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近年以来,晋陕蒙地区各种类似于超产、黑煤等非法问题得到整顿,煤炭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涉煤腐败突出问题得到全面整治,煤炭资源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政治生态实现净化修复,良好社会效应逐渐形成。三、 动力煤价格中枢将下移经历2021年过山车的行情后,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数量和履约率都将提高,煤炭生产政策或在明年上半年延续宽松下半年收紧,下游需求增幅将回复平稳,动力煤或在全年呈现前跌后微升的走势,以长协价和电厂盈利平衡点为基准在550-800元
9、/吨波动,策略上可根据长协基准价和电厂盈亏平衡点逢高做空。供给方面:(1)上半年产量延续惯性,或将处于高位。(2)3年及以上长期合同量不少于50%,煤炭企业长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单笔合同月度履约率应不低于80%,季度和年度履约率不低于90%,煤炭供应将更平稳。(3)在电价不具备大幅上调基础的情况下,产能政策或将以调节煤价下跌至电厂盈亏平衡点以下为方向。下游方面:(1)为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电厂当前考核重点转变为库存,电煤储备已经超过常年,未来需求或边际减弱。(2)疫情造成需求转移国内的现象或在明年减退,制造业难以维持高速增长。(3)基建方面,保障房建设对全国范围的影响较为有限,基建增
10、长较弱。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 2016年以来的煤炭行业去产能我国的煤炭行业产能在2010年到2015年不断扩张,至2015年底2015年煤炭产能总规模接近60亿吨,全国煤炭产能过剩18亿吨,煤炭价格走低,部分煤炭企业出现亏损。为应对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意见发布,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全面展开。随着“十三五”期间各地区的不断努力,全国煤炭行业在5年内退出淘汰过剩及落后产能9.6亿吨,并置换释放优质产能近3亿吨。根据能源局公布数据,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煤炭行业有效生产产能35.3亿吨,在建煤矿产能10.4亿吨。刑法相关条例修
11、正,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煤矿无法再继续超产。此前在无大规模新建产能的情况下,允许超产与否成为政府“保供”的重要手段。刑法修正案施行后,违规生产状态下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造成煤矿超产意愿大幅降低,对煤炭供给产生很大的边际影响,客观上让供给形成偏紧局面。二、 动力煤进口情况近20年来我国煤炭进出口变化很大。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煤炭贸易以出口为主。从2002年开始,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到2008年与出口量接近持平。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从2011年起,已经连续居世界煤炭进口第一位。广义的动力煤包括动力煤、褐煤和其他煤种,占比达到八成以上。进口煤
12、炭的集散地主要是华南、华东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福建、内蒙、江苏、浙江位居进口数量前五名,占到全国进口数量的一半以上。南方港口进口数据巨大一方面是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其海港资源。2012年以来,从上海港、宁波港接卸的煤炭沿着铁路和内河运输到江苏、安徽、湖南、湖北、重庆等省市。内蒙的进口数量大主要是由于其临近蒙古国和俄罗斯,其陆路口岸是进口的必经之路。三、 露天低卡煤相对增产更多保供增产政策中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是重点增产区域,露天煤矿所生产的低卡煤相对较多,由此造成低卡煤的下跌速度快于高卡煤,市场煤占比下降、煤质下降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部分区域燃煤电厂存在因煤质变差,煤电
13、机组出力受阻的情况,因此下游对高热值动力煤需求持续强劲。四、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巩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打造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创新高地。(一)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开展以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研究。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消费互联网与工
14、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建成园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完成智慧企业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市、物联网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宜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面向未来科技发展方向超前布局。(二)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构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完善遴选、培育、认定推进机制,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质量。发挥创新领军企业示范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融合发展,引导跨区域、跨领域集群协同发展。推动细分领域优势企业建立完善创新机制,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打造在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创新型
15、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各类科技创新计划,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省级标准、国家级工法和省级工法。加大国有企业创新转型考核权重。(三)做优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辐射带动作用。支持三峡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创建全国区域性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建成国家磷产品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加快重点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生物技术、仿制药技术创新、精细化工等公共服务中心运营模式,提升面向行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建立特种设备智慧平台,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管理。(四)加强创新体
16、系建设积极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着力构建市县乡三级创新服务网络。加快打造宜都国家创新型县市,支持枝江等地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加强与武汉、重庆、成都、上海等地交流,在科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共建合作载体、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先行区、开放开发试验区,放大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支持县级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强化商品贸易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电商服务平台、农产品检测中心、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协同创新。(五)优化创新生态建立创新投资转化联盟,促进资金、技术、应用、市场等要素对接,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加强“政产学研金”联动,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行“定向
17、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宜昌分中心建设,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交易和产业化服务体系。支持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企业、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试基地,畅通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连接通道。大力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六)激发创新活力高标准规划建设宜昌科教城,创造优质科研教学环境,推动创客文化进学校。着力引进国内外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科研机构、央企等在宜建设“飞地”研究院,引进知名高校来宜办学办院(研究院),积极争取武汉光谷科学岛、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在宜建设分中心。深化科研单位改革,激发科研单位活力
18、。第三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年产xx吨动力煤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二、 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
19、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 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
20、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五、 项目建设背景2020年以来,影响内蒙等主产地煤炭生产的重大问题是能源反腐,在2021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会,特别提到“煤炭领域”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为2020年以来“倒查20年”的反腐败举措作出重要点评。曾经一个时期,内蒙古依靠煤炭资源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然而,在“黑金”驱动下,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近年以来,晋陕蒙地区各种类似于超产、黑煤等非法问题得到整顿,煤炭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涉煤腐败突出问题得到全面整治,煤炭资源发展环境明
21、显改善,政治生态实现净化修复,良好社会效应逐渐形成。六、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52.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吨动力煤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478.6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148.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30%;建设期利息399.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0%;流动资金4930.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00%。(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3478.66万
22、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5320.32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158.34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89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9920.0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558.5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67%。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15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0442.89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
23、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4667.00约52.00亩1.1总建筑面积57171.621.2基底面积21146.871.3投资强度万元/亩339.952总投资万元23478.662.1建设投资万元18148.652.1.1
24、工程费用万元15727.432.1.2其他费用万元1962.872.1.3预备费万元458.352.2建设期利息万元399.762.3流动资金万元4930.253资金筹措万元23478.663.1自筹资金万元15320.323.2银行贷款万元8158.344营业收入万元48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9920.026利润总额万元8744.787净利润万元6558.588所得税万元2186.209增值税万元1959.9510税金及附加万元235.2011纳税总额万元4381.35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858.3513盈亏平衡点万元20442.89产值14回收期年6.1515内部收益
25、率19.6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961.37所得税后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4667.00(折合约52.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57171.62。(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吨动力煤,预计年营业收入489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
26、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服务)名称单位单价(元)年设计产量产值1动力煤吨xx2动力煤吨xx3动力煤吨xx4.吨5.吨6.吨合计xx48900.00下游方面:(1)为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电厂当前考核重点转变为库存,电煤储备已经超过常年,未来需求或边际减弱。(2)疫情造成需求转移国内的现象或在明年减退,制造业难以维持高速增长。(3)基建方面,保障房建设对全国范围的影响较为有限,基建增长较弱。第五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国家地区城市规划要求;2、满足项目对:原
27、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3、节约和效力原则;安全的原则;4、实事求是的原则;5、节约用地;6、注意环保(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跨北纬29563134、东经110151120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80.6千米。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连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宜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
28、于昌盛”之意。宜昌历史悠久,巴楚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现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3.79万人,202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389.90万人。实力宜昌提质进位。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高。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3位、长江沿线同等城市第3位。地区生产总值于2018年跨越4000亿元大关,2020年达到4261亿元,是2015年的1.4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稳居全省第2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
29、的10.8:49.8:39.4调整为2020年的10.8:42.9:46.3,化工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由2016年的30.6%下降至2020年的18.7%,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产业比重提高到36.2%,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发展,12个产业集群跻身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51家企业入围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和科技小巨人名单,数量居全省第2位。广汽乘用车宜昌生产基地、三宁化工60万吨/年乙二醇、凌云飞机维修基地、南玻智能触控显示器、贝因美婴童食品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宜昌人福一类新药“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成功上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从2015年的
30、59.0%提高到2020年的80%以上。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降至2020年的1.04%。“十三五”期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家,总数达到12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同等市州首位。千亿元规模的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成功落户。宜都、枝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十四五”时期,宜昌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重心调整,政治格局变化加快,新兴经济体崛起势不可挡,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颠覆性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不稳定
31、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面临深度衰退的可能。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与此同时,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明显增强,为我们赢得战略主动创造了有利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经济学”,指引中国经济乘风破浪、稳健前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将为我们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我国经济长期向
32、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巨大,同时,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科技“卡脖子”、老龄化加速、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带来了新挑战。从全省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湖北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持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断巩固,区位、产业、科教等优势不断扩大。党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提供强力支撑,全国“搭把手、拉一把”,伟大抗疫精神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动力。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全省发
33、展未来可期、前景广阔。同时,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多困难,仍需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从宜昌看,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宜昌建设发展,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推进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宜昌区位、资源、产业、市场、生态等优势,奠定了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经济布局。作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宜昌处于战略机遇叠加
34、期、产业升级突破期、发展格局重构期、蓄积势能迸发期、市域治理提升期,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新发展阶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我市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双重压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暴露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物资储备、社会治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经济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从2015年的10.1下降到2020年的9.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分别低于全国、全省8.2、5.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5.2,低于全省4.8个百分点。经济、金融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压力不容忽视。区域发展方面。区域中心辐射带动引领能力不强,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之间差距较大,
35、“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还未形成。民生方面。教育、医疗、居住、养老、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社会治理等民生保障方面还有许多短板。环境方面。生态环境质量距离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重要生态功能区、沿江沿河等区域生态环境风险依然较高,更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综合来看,我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勇于开顶风船,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创造性开展工作,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谱写新时代宜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到二三五年
36、,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在“宜荆荆恩”城市群中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形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综合实力和战略功能,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品牌影响更加凸显。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前列。内陆开放新高地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交通强市、体育强市、健康宜昌。广泛形成绿色生
37、产生活方式,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重大成果,美丽宜昌基本建成。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平安宜昌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法治宜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全省前列,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三、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城乡融合、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打造“两翼驱动”重要引擎。(一)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
38、、沿江高铁东西通道和焦柳铁路南北通道作用,继续东承沪汉、西接成渝,服务“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打造连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纽带。加快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城市发展规划衔接和产业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同合作、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放合作携手共赢。纵深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在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内陆开放合作等领域广泛协作,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屏障。积极参与和推动包括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和神农架,湖南张家界、岳阳和常
39、德,重庆万州、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和开县等在内的三峡城市群开放合作,打好“长江牌”“三峡牌”“生态牌”。(二)深化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按照差异化定位、有序化协作、同城化发展思路,推动城镇功能互补、要素优化配置、产业分工协作、交通便捷通畅、公共服务均衡,提高“双核”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提升城区“一核”龙头地位,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财权事权,拓展空间骨架,提高经济密度和经济质量,做强城市规模。主城区充分发挥宜昌高新区、宜昌自贸片区和宜昌综保区先行先试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提升开放业态,优化园区功能配套。积极打造鸦鹊岭工业园城区工业承载地、白洋片区新兴工业重要拓展地,大力发展战略性
40、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打造开放创新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东部三市“一核”联动打造百强县域集群,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和绿色建材等产业,瞄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高标准建设宜都、枝江2个绿色精细高端化工园,高起点规划建设双莲工业园,推进经济总量升级、动力升级、结构升级,确保宜都和枝江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再进位、当阳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三)提升中心城区引领功能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增强城区辐射引领作用。四、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驱动、数
41、字赋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中心,建设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城、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地、鄂西南产业崛起动力源、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构建以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建筑、食品饮料、绿色建材和轻工纺织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文旅、现代物流、健康、金融和大数据等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重点行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重要技
42、术装备和基础制造工艺、基础工业软件等方面,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支持一类新药研发及产业化、仿制药首仿快仿、特色原料药绿色工艺提升和中药配方颗粒化。提升湿法磷酸净化、磷石膏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水平。推动高性能硅烷偶联剂、高纯度硅油、高档次白炭黑、无水氟化氢等技术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分工。推动磷、氟、硅、碳基新材料产业突破性发展。(二)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重点培育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硅化工等产业链,打造全省万亿现代化工产业的核心区和增长极。支持姚家港化工园(含田家河片区)、宜都化工园建设全国一流化工园。持续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打
43、造国家磷复肥保供基地、全国磷精细化工示范基地、国家工业资源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华中地区新型煤化工基地、有机硅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长江经济带化工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全市精细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把宜昌建设成全国精细磷化工中心。(三)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优先发展势头好、活力足、潜力大的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发展清洁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高质量建设全国一流仿制药生产基地、电子化学品示范基地、商业航天动力基地、大数据产业重要承载地,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
44、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规模化转型,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区域化、现代化拓展,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建成世界旅游名城、国际物流枢纽城市、世界级康养产业基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五)做大做强建筑业以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技术为支撑,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路径,加快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技术融合,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宜昌建造”品牌。培育壮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提高绿色建材使用比例。加快推进住宅全装修。鼓励建筑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在宜建筑业央企优势
45、,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到2025年,全市建筑业产值达2000亿元,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达到8家,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达到50家,1-2家龙头企业主板上市。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项目选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项目选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第六章 运营管理一、 公司经营宗旨公司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产品化、智能化和平台化。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一)目标近期目标: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
46、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精干主业,分离辅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完善管理制度及运营网络。远期目标:探索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坚持发展自主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多元化战略,向产业集团化发展,力争利用3-5年的时间把公司建设成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主要职责1、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法自主经营。2、根据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动力煤行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公司的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重大经营决策。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动力煤行业有关政策,优化配置经营要素,组织实施重大投资活动,对投入产出效果负责,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