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九下诗词曲五首(教师版)-十年(2011-备考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9:九下诗词曲五首(教师版)-十年(2011-备考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9:九下诗词曲五首一、(备考2022·河南初三学业考试)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怀古之词怀想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英雄人物,洋溢着对英雄们的敬仰之情。B“不尽长江滚滚流”既是诗人眼前所见,又将大江和历史相联系,引出下阕历史人物。C“年少万兜鍪”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兜鍪”是士兵作战时所戴的头盔,此处代指士兵。D这首词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以三问三答来结
2、构全篇,互相呼应,悲怆雄壮,意境高远。2任选角度,简要赏析词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答案】1A2示例一:运用设问,由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示例二:运用比喻,把千古兴亡、国家盛衰的历史变迁比作滚滚东流悠悠不尽的长江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解析】1A错误,此词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故选A。2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几句大意是:千古以来这里经历过多少兴
3、亡事变?岁月漫长,往事悠悠,只有那无穷无尽的长江,依旧滚滚东流。从修辞角度来看,运用设问句式,“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是一句问话。词人禁不住发问,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下句“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回答,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感慨。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作者的思绪和感慨比作不息的长江水,引发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又生动形象地写出词人对历史兴衰变无常的思考和感慨。从词语运用角度来看,“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从词句的意境角度来看,“不尽长江滚滚流
4、”句,词人借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二、(备考2022·江苏淮安·初三学业考试)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与秋瑾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都巧妙使用了谐音,请分别分析其作用。 【答案】3自己高中状元,国家的抗元战争。4巧借
5、“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列”与“烈”谐音,“身不得,男儿列”表现了身为女子的不平,“心却比,男儿烈”表现了内心涌动的英雄气概。【解析】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意思是: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据此得出两件大事:自己由科举高中状元后入仕,国家的抗元战争。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结合谐音分别赏析即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
6、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
7、思想感情的转变。三、(备考2022·云南蒙自·初三学业考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选出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用“四周星”追述战斗生涯,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B“风飘絮”、“雨打萍”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以乐观豪迈的气势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C“惶恐滩”、“零丁洋”,
8、前者是起兵勤王时路过之地,后者是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被押送时经过之处,作者用两个地名,形象生动地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了极至。D“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为什么能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答案】5B6这句诗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显示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有深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解析】5B“风飘絮”、“雨打萍”是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表达的是深深的遗憾,“乐观
9、豪迈的气势”理解有误。故选B。6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诗的尾联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表现了诗人为国家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显示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四、(备考2022·云南马龙·初三学业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
10、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7下列对诗歌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B“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8这首诗围绕老兵返乡的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布局,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案】7B8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乐府民歌,
11、表现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内心的不平和痛苦的主题(或写出当时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意思对即可)。【解析】7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B选项“侧面写出”表述错误,“兔从”到“中庭”四句意思是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这是直接描写了老兵家园的荒凉景象;故选B。8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把握。本诗由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
12、,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连活下去都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也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是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
13、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五、(备考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小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 10两诗画线句都流露出忠贞报国的意愿,诗人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9上句用“浩荡”写离愁的多,用“白日斜”渲染离别的伤感氛围,下句写出了辞官归家的轻松
14、和喜悦。10龚自珍的诗画线句运用移情于物、借物抒情的方法,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坚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感情。文天祥的诗画线句运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舍生取义的决心。【解析】9本题考查诗句赏析。(1)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2)赏析。上句运用“浩荡”把离愁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写出了离愁的多,“白日斜”是环境描写,点明了时间,渲染了萧瑟的氛围,同时象征着国家日落西山的形式。“吟鞭”动作描写,“东指”即东方故里,写出了辞官归家的轻松和喜悦。10本题考查抒情方式和主题。(1)己亥杂诗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翻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这里运用比喻修辞,作者以落红自比,落花飘落了,还要化为春泥滋养下一代。作者虽然辞官,但是仍然要为国家培育下一代。这是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虽然辞官回乡但是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2)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翻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这里作者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属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面对生死,文天祥做出了选择,宁愿死也要用自己的爱国之
16、心照耀史册,这里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舍生取义的决心。六、(备考2022·云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1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 12“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11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表示失望和愤慨;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12以问句开头,引发怀古之情思;奠定全词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解析】11
17、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首词写于南宋与金作战时期,首先作者通过“望北固楼”,引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接着对古代英雄人物(孙权)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同时,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据此,题目中的“怀”既包含着对历史兴亡的感怀,也有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既有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也有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12考查诗句的表达作用。诗句“何处望神州?”的意思是: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诗词以一个设问句开头,作
18、者所说的“神州”是词人心中不忘的中原地区,是他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词人登上北固亭以望神州,看到的却是北固楼的优美风光。然而,那时候却是山河破碎,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对于爱国诗人来说,触景生情,心念家国,哪里有兴致去欣赏美景。接着叙写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崇尚,进而抒发了词人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慨之情。据此可知,诗词用“何处望神州”这一设问开篇,引发了词人的怀古之思的同时,也奠定了诗歌的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同时也能激发了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据此理解作答。七、(备考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赏析苏轼的江城子&
19、#183;密州出猎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经”一句中,“起一经”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B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过零丁洋的表达方式都是先记叙后
20、抒情。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巧借地名,运用双关语,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狂”字贯穿全调,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14这两首诗词的画线句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请任选一处从修辞、炼字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13D14示例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狼”喻指西夏军队,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示例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现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取
21、”“照”两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解析】13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作者四十岁时被贬密州时写的,写的是作者当时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这里的“少年狂”指的是中年的作者要像少年一样去“狂”一回,而非抒发的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故“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的表述是错误的,故D错误,选D。14本题考试诗句赏析。(1)翻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手法。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
22、“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故判断运用了用典、比喻的修辞。感情。这一句用“天狼”喻指侵略者,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进而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战场,杀敌报国的感情,展现了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2)翻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手法。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宁可死去,也要留下爱国之心照耀史册,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同时用问句的形式,让感情更加强烈,情感更浓郁。八、(2019·湖北黄冈·中考
23、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从军行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注)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1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
24、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16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17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5D16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
25、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17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解析】15D错误,颔联运用对偶手法。16考查对诗句词语的鉴赏。这两句描写从军的盛状。为了保卫汉室的天下,手中紧握弓弦,踏平胡人的地盘,军队马匹飞奔过后留下满天的尘土飞扬。用字精妙,着一“抱”字,拉开弓弦像怀抱着明月,着一“践”字,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两个词动感极强,呈现激烈的战斗场景。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甲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
26、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乙诗“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以对待“生”“死”态度的对比,直接既写出了当时士兵鲜明的价值倾向。表达尾联表达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仰,突出精神气概。九、(2019·湖北孝感·中考真题)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7、18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_。 19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8思绪之绵长(无穷)19写法共同点:借古讽今(借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怀)。情感:甲词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乙诗作者借汉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历史典故,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解析】18考查词语的表现力。一定要把词语放入诗句或语境中去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
28、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所以这里的“悠悠”运用叠词的手法,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漫长,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按以上分析填充即可。19比较阅读。一问,写法上的共同点。甲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为用典,暗示了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乙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借汉文帝的荒唐对当权统治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也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所以两首诗都使用了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二问,通过对写作手法的分析,即可归纳出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甲词借对孙权的赞颂,
29、表达了作者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乙诗通过鞭挞文帝不重视人才,感叹贾谊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等史实,对像贾谊一样怀才不遇的人寄以同情,对命运的坎坷磨难发出自己的慨叹,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对造成这一结果的上层统治者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讽刺和揭露。十、(2019·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0、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21“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答案】20C21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解析】20C错误,没有运用象征手法。21考查对典故的理解。词人末句写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据有关资料记载,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孙权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于是感叹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意思是说,
31、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而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我们从词人用这一典故来看,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其实,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当然,暗示了自己的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十一、(2018·贵州毕节·中考真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2划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岀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23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国富民殷,社会和谐。请就两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22分别从视角
32、和听觉角度写的。23示例: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古代,封建君主制,兴亡都逃不了封建朝廷、官吏的盘剥;而今天,我们生活的是一切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里,国家富,人民就安康幸福。【解析】2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曲词句子的鉴赏,要注意抓住关键字词,赏析其艺术手法、表达效果。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比喻写出山河的雄伟壮丽,“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2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
33、句即曲的主旨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的句子,在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即:一个朝代兴起,大兴土木,受苦的是老百姓;一个朝代灭亡,战争频繁,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这句话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然过着痛苦的生活。而今天,我们生活的是一切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里,国家富,人民就安康幸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十二、(2017·湖南益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答案】24D25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意志与
35、决心。“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解析】(1)D地名的双关,不是拟人。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了反问、借代的修辞手法,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一句运用反问,“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借代。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应该从表达的主人公感情角度分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三、(2017·湖北鄂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
36、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7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案】2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7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解析】26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题干要求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先找出此句运用的修辞,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自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