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试题-专题突破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试题-专题突破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k wn l ji一、课 文理解。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画“”。(1)四个太阳中“我”画了一个金黄的太阳送给夏天。 ()(2)“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这个谜语的谜底是“秋”。 ()(3)怎么都快乐告诉我们两个人玩最好,因为他们可以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4)画鸡的诗人是唐代的大诗人唐寅。 ()(5)看到晚霞我就知道,明天一定是个大晴天。 ()(6)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1)小猴子下山中的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呢?()A因为猴子不知道拿什么回家。B因为小猴子三心二意,结果什么也没得到。(2)文具们的家是() 。A文
2、具盒B书包(3)是()最先发现了“咕咚”。A大象B野牛C兔子(4)“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的谜底分别是()和() 。A清B请C晴D睛(5)一分钟一课告诉我们() 。A.一分钟可以干很多事B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有意义的事情(6)咕咚一文中,“咕咚”是() 。A. 一个可怕的怪兽B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7)燕子捉 () 的害虫, 七星瓢虫捉 () 的害虫, 啄木鸟捉 () 的害虫, 青蛙捉 ()的害虫。A.空中B田里C棉花叶子上D树干里(8)小鱼的尾巴是用来()的,老牛的尾巴是用来()的,燕子的尾巴是用来()的,小壁虎的尾巴可以用来() 。A掌握方向B拨水C赶蝇子D逃命(9)荷叶是小水珠
3、的() ,是小蜻蜓的() ,是小青蛙的() ,是小鱼儿的() 。A凉伞B歌台C摇篮D停机坪3选一选,填一填。(1)早晨,我看到草地里的小蚂蚁都在忙碌地搬家, 我告诉小伙伴说:“今天是_(晴天 雨天) 。”因为() 。A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B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2)下图中, ()处可能要下雨, ()处不会下雨。ABj li bi sng二、积累背 诵。1把意思相对的词语连起来。(1)古圆晨雪桃柳鸟今暮方李杨霜虫(2)严寒春暖和风朝霞莺歌鸟语秋凉酷暑细雨燕舞花香夕阳2选一选,填一填。A吹B降C飘D落春风()夏雨()秋霜()冬雪(A展翅B游水C松土D结网E搬家蚂蚁()蝌蚪()蜻
4、蜓()蜘蛛()蚯蚓()蝴蝶()3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1)静夜思唐李白() ,疑()霜。举()望() , () 。()唐白居易()娃撑()艇,偷()莲() 。不解藏踪迹,浮萍()道() 。(2)()F飞舞宋杨万里泉眼()惜()流,荫照()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蜻蜓()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夜来() , ()落知() 。(2)()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 ,不及汪伦送() 。(3)松下()童子, ()师()药去。 ()此() ,云深不知处。(4)()冠()裁,满身()走将来。 ()不敢轻() , ()叫()户() 。(5)()初,性本善。性() , () 。()琢
5、, ()器。 () , ()知() 。(6)朝霞() ,晚霞() 。(7)小葱拌豆腐()(8)芝麻()节节高(9)读书百遍,而() 。董遇(10)读万卷书,行()路。董其昌5根据意思把句子补充完整。(1)小猴子摘了桃子扔了玉米,抱着西瓜又扔了桃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我想到了一句谚语“竹篮子打水()。(2)元元迟到了二十分钟才进学校,路上一直在想怎么跟老师说,心里真像是“()吊桶打水()”。(3) 六 十 岁 的 奶 奶 开 始 学 习 英 语 。 , 她 经 常 向 我 请 教 , 我 想 用 论 语 中 的“()”来夸夸她。(4)老师告诉我们,遇到不懂的就要多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更
6、努力学习,这就是“不知则() ,不能则()”。一、1(2)(5)(6)2. (1)B(2)A(3)C(4)CA(5)B(6)B(7)ACDB(8)BCAD(9)CDBA3(1)雨天 B(2)BA二、1.(1)(2)2A D B CE B A D C F3(1)床前明月光 是地上 头 明月 低头思故乡(2)池上小 小 采白 回 一 开(3)小池 无声 细 树 水爱晴 早有 立上头4(1)风雨声 花 多少(2)李白 千尺 我情(3)问 言 采 只在 山中(4)头上红 不用 雪白 平生 言语 一千门万 开(5)人之 相近 习相远 玉不 不成 人 不学 不 义(6)不出门 行千里(7)一清(青)二白(8)开花(9)义自见(10)万里5(1)一场空(2)十五个 七上八下(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问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