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乘法安排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乘法安排律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校乘法安排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预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乘法安排律教案,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学校乘法安排律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同学已经学习把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安排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根据分析题意、列式解答、叙述思路、观看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同学的观看力量、比较力量和概括力量。同时,学好乘法安排律是同学以后
2、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安排律。 教学难点:乘法安排律的逆运算。 (三)大纲要求 让同学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理解乘法安排律。 (四)学情分析 同学已经学习把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安排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同学的概括、归纳力量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使同学理解和把握乘法安排律,会应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便运算。 (二)智能目标: 培育同学的分析、比较、综合力
3、量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力量。 (三)情感目标: 通过同学的自主学习,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在设计乘法安排律的教学时,依据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采纳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同学,让同学多思、多说、多练,使同学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乐观主动参加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同学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同学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同学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通过同学多思、多说、多练。乐观参加教学的整个过程。 (三)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第一步我用课件
4、出示口算题: 125 8 25 4 25 6 4 7 8 5 2 3 50 课件设计可以使同学看得更清晰。也是为了让同学想说、敢说、抢着说,激发他们早点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步创设情境,师生竞赛。出示一组题从中选取两道,谁能看一眼题目就能说出得数。 ( 40+4 ) 25 37 45+55 37 68 32+68 68 ( 80+8 ) 125 竞赛的结果:老师算得快同学算得慢。同学心里就会想:老师怎么你算得那么快?这 时 老师导入:刚才的竞赛老师算得快,是由于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吗?此时同学们肯定很想知道,同学的求知欲望达到了.。老师告知同学乘法的又一法宝就是乘法安排律。板书
5、课题,进入新知。 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新知。 本环节先用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 1 、什么叫乘法安排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 2 、应用乘法安排律有什么用? 3 、什么地方用乘法安排律? 4 、例 7 的两道计算题有什么特点?如何计算? 同学依据学习目标 , 自学课本 64 65 页的内容。要求同学用 6 、 7 分钟的时间把握学习目标中的内容。同学欲望值高,所以同学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想尽方法去记忆新学问。在同学的自学过程中,老师要巡察指导,关心个别同学把握新学问。此环节即使有个别同学不理解课本中的学问,可他为了在测验环节中取得较抱负的成果,也会专心的去把握乘法安排律。 三.相互沟通,加强记忆。
6、 老师信任,经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已经把握了乘法安排律。下面同学们就依据学习目标把自己熟悉的乘法安排律为大家介绍一番。 由于上一环节同学学会了乘法安排律,这时他肯定会特殊想把自己的看法、见解告知大家。这时就要为同学供应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乘法安排律的熟悉。师生间、生生间相互沟通,合作学习,加强记忆。 四、当堂测验,检验学习效果。 (幻灯片出示下面各题) 在巩固练习阶段,还给同学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同学自我展现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敏捷多样,培育同学敏捷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
7、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基本教学理念。 附:板书设计 乘法安排律 (a+b) c = a c+b c 学校乘法安排律教案2 教材简析: 能应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状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安排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安排律算出结果。 教学目标: 1、让同学把握能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同学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推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同
8、学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胜利感,增加学习的爱好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讲解同学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 1、9937+37=37() 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索的:乘法安排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当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当填写的是“99+1”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
9、4 2721+2729 27(21+29) 11(58+49) (364)25 5814+12 先让同学说说哪几组是确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 (1)(58+12)14应当等于分别乘14,但“5814+12”中的12没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安排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安排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
10、32102的积应当略大于3200。 还可以怎么算?(用竖式算) 3、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 (加上2件),这2件是多少元呢?总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这个过程完整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 板书: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指出:利用乘法安排律,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进行简便计算。 同学完成书上的例题剩下部分。 4、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 观看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沟通:=(46+54)12 =10012 =1200 比较两题,说说在利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留意的?
11、 (有的时候是合起来乘简单,有的时候是分别乘更简单。要依据详细的题目来选择。)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题略) 同学独立完成,再校对。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安排律的(第3题) 同学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安排律。 3、读第5、6题,观看数据的特点,说说怎么算才更简便? 四、探究思索题 9999+199100100 观看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是怎么想到的? 在沟通过程中完成板书 9999+199 =9999+991+100 =99(99+1)+100 =99100+1001 =100(99+1) =100100 同
12、学自己尝试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究过程 发觉规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 ) 五、布置作业 p.57第2、4、5、6题 学校乘法安排律教案3 教学目的: 1 .使同学理解把握乘法安排律的意义,概括出这个定律。 2.培育同学观看、抽象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力量。 3.鼓舞同学大胆尝试,并渗透通过现象看本质和变中不变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安排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 教学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安排律的意义。 教具预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 口算 A B (2+8)5 25+85 (2+1
13、0)3 23+103 (9+11)6 96+116 (12+18)5 125+125 (出现第四组口算题时,后一道先不出示,让同学猜一猜可能是怎样的口算题。同学猜后再公布答案。) 老师提出疑问: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这里面有什么隐秘吗? 2、我们观看这两组口算题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左右的算式一样吗? 3、老师设疑:为什么上面算式不同而结果相等呢?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刚才你们有是依据什么隐秘猜出了最终一道口算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究: 1、(小黑板出示长方形图)书P55的第3题: 学校要在这块长方形草地四周植树,你能算出这块草地的周长吗? (
14、1) 同学动手,独立计算周长。 (2)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沟通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老师板书算式:(64+26)2 642+262 (3)观看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同学读一读这个算式。655+455=(65+45)5 2、统计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写在小黑板上。 现在要求每人栽3棵树,那我们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 (1)同学动手,独立计算棵树。 (2)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沟通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老师板书算式: (3)观看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同学读一读这个算式。 三 尝试争论: 1、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6组算式,他们
15、结果相同,可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认真观看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即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 认真观看等号的右边,这些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和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准时小结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 2、验证发觉: (1)是不是全部像这样写的两个算式就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验证一下吗? 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预备如何验证?(引导同学用计算的方法验证) (2)同学尝试写算式。验证 然后汇报沟通。 (3)汇报争论结果: 老师板书同学的算式,并问同
16、学是如何验证的? (4)观看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共同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 (5)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3、总结乘法安排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乘法安排律(板书课题)。 你能用你喜爱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同学自编公式,集体汇报介绍自己写的公式。 四、反馈调整: 1、你能用今日学的
17、学问解释 刚才你怎么猜出第四道口算题的? 2、现在我们把书翻到P55第1题,这些等式不完整,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先请同学读题目要求 (42+35)2=42 +35 2712+4312=(27+ ) 1526+1514= ( ) 72(30+6)= 同学自己思索,填写,校对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思索的,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2、书P55的其次题:在作业纸上呈现。 先请同学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推断的? (64+36)8 648+368 (28+32)7 287+32 1539+4539 (15+45)39 4050+5090 40(50+90) 74(20+1) 7420+
18、74 25(17+3) 2517+253 再请同学在四组得数相等的算式中各选做一题,比比谁算得快。 同学选题计算。 沟通都是选得什么题目?为什么选它们?(由于计算简便) 运用乘法安排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该怎样简算,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3、解决实际问题: (1)变新授时的长方形题目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多少米? 让同学独立解答。汇报沟通。(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2) 变植树题为求女生比男生少种多少棵树? 让同学独立解答。汇报沟通。(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3) 现在你对乘法安排律有什么新的熟悉吗? 五、总结: 今日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安排律吗? 学校乘法安排律教案4
19、教学内容:人教社教材四班级下册P26页例7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及与同伴沟通,使同学亲历观看、猜想、验证、归纳、建构乘法安排律的全过程。理解乘法安排律的意义。 2、会应用乘法安排律,使某些运算简便。 3、使同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问的形成过程中,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概括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教学重点: 让同学乐观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及与同伴沟通,亲历观看、归纳、猜想、验证、推理等探究发觉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把握乘法安排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买衣服的.情境转入乘法安排律。 2、通过观看、分析、比较几组不同的算式,引导同学发觉一般规律,
20、然后归纳总结出字母公式,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使同学理解乘法安排律的意义。 3、会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洁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生活引入,激发爱好 今年十月,县里预备进行中学校生田径运动会,我们学校预备派5个同学参与竞赛,学校预备为这5位同学选一套运动服装。老师在商店逛来逛去选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请看大屏幕。 出示:两件上衣(价格分别是100元、80元) 两条裤子(价格分别是70元、50元) 2、提出问题,独立思索 出示:(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2)选择你自己喜爱的一种方案计算出总价(用多种方法计算)。 二、探究沟通,建构规律 1、生选择搭配方案并计算。 2、组内
21、研讨,并出示: (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 (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3、汇报沟通: (1)探讨第一种方案。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项老师推举他的方案? (预设同学回答:A:要求5套衣服多少钱,就要先求出1套多少钱。即:一套的价钱套数=总价。列式为:(100 70)5 B:要求5套衣服多少钱,就要先求出5件上衣的价钱和5条裤子的价钱。即:上衣价钱 裤子价钱=总价.列式为:1005 705) (2)探讨其次种方案。 (3)探讨第三种方案。 (4)探讨第四种方案。 老师板书: 一套 套数 = 5件上衣 5条裤子 (150 100) 5 = 1505 1005 (1
22、50 70) 5 = 1505 705 (100 100) 5 = 1005 1005 (100 70) 5 = 1005 705 4、生列举例子。 (1)出示:活动要求 A、写出三个这个的算式。 B、沟通:你怎么来说明你写的算式左右两边是相等的? (2)汇报、师板书同学说的等式,并让同学说一说怎样证明算式左右两边是相等的。 5、用字母表示乘法安排律。 问: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全班全部同学的算式? 6、同学归纳概括:乘法安排律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训练提升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 20)12=12 12 25(4 9)=4 9 8(10 5)= 3024=30 30 2、把左右两边相等
23、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4812 5212 1518 2618 (15 18)26 2540 254 25(40 4) (48 52)12 14(45-5) 114 254 (1125)4 1445-145 四、全课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的吗? 学校乘法安排律教案5 教学目标: 略 学问与技能: 1、让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觉并理解乘法安排律,初步了解乘法安排律的应用。 2、使同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安排律。 3、能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使同学结合详细的问题情境经受探究乘法安排律的过程,理解并把握乘法安排律。 2、同学在发觉规律的过程中,进展
24、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力量,增加用符号表达数学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培育同学发觉、探究的意识。 2、让同学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觉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胜利感,增加学习的爱好和自信。 重点:理解乘法安排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会运用乘法安排律。 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安排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昨天,同学们通过微视频自学了什么内容?(乘法安排律) 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深化的学习乘法安排律。 二、沟通自主学习任务单 师:通过观看乘法安排律的微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25、? (乘法安排律的意义,如何理解乘法安排律) (一)小组沟通:任务一 1、任务一:乘法安排律的意义 从“举例”、“意义”和“用字母表示”这3点绽开沟通。 2、同学汇报: 师:谁有不同的举例?像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多少个?(很多个) 通过举例,你有什么发觉? (揭示乘法安排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安排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师:“分别相乘”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字母表示说一说。 (二)小组沟通:任务二 1、任务二:理解乘法安排律 从“画图”、“乘法的意义”这2点绽开沟通。 2、同学汇报:(画图理解
26、) 师:谁有不同的画法?(课件演示) 认真看图和等式,谁看懂了?说给大家听。 1、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42+62=(4+6)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师:看来,我们在三班级学习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中就孕伏了今日学习的乘法安排律。 2、组合图形大长方形的面积: 42+62=(4+6)2 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中也有乘法安排律,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理解乘法安排律,很好。 3、结合乘法安排律来理解多位数乘法的笔算。 25实际上是把12分成251212()+( )进行计算=25( + ) 师:同学们能联系旧学问学习新学问,真棒!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觉其实数学中有些新、旧学问是有联系的。
27、4、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安排律。 42+62 表示:( )个2( )个2 一共( )个2 所以:42+62=( + )2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说推断理由。 56(19+28)=5619+28( ) 32(73)=327+323( ) 6464+3664=(64+36)64( ) 2、脱式计算:(两种方法计算) (8+4)25(8+4)25 师:你喜爱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48 3472+3428 9938+38 7330-330 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套运动服上衣65元,裤子35元。李阿姨购进了42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