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法制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法制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县法制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建设“法治*”的调查与思考 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我县十二五期间社会发展主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来实现“法治*”这一目标。从近几年我县的法制工作的实践情况看,各乡镇各单位依法治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形势要求相比,特别是与其他先进县区和单位相对照,建设“法治*”仍面临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为此,带着这些问题与思考,笔者先后到我县十个乡镇和有关单位开展调研。通过调研分析,从县级这一层面进一步探索如何建设“法治*”的实现途径与方法。 一、当前建设“法治*”工作遇到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随着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的攻坚、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经济成分
2、、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逐渐多样化,社会主体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纷繁复杂、突出多变。主要表现为: (一)法律知识的普及与群众依法维权存在现实上的较大差距。 据调查,2013年*县信访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00余批次,其中多数来自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1)反映村级换届选举中的有关问题。如不符合条件的人参加选举,选票、封条未盖公章,贿选、打架等;(2)土地征用款分配、承包田调整以及因宅基地和山林权属利益等问题;(3)反映征地不公开、价格低等问题;(4)涉法涉诉。反映借款纠纷经法院判决后未能执行,以及不服法院判决等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访多。从本县调查了解到,一是随
3、着农村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后,村级组织的政治强力缺失,村干部的作用开始减弱,并且村人民调解组织日常功能开始退化(有的地方调解组织形同虚设)等所带来的问题在基层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村民因维权而盲目走上上访之路。二是现在农民维权寻求法律保护少,逐级上访多。因为请律师打一场官司需化费2000元左右(有的费用还不算),负担不起,只好选择上访来维权。三是政府对农民土地征用过程中,因补偿利益问题发生矛盾,村委会或村民不是以正常渠道反映问题,而是请农村土律师代写诉讼状(所谓土律师就是乡镇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少诉讼状中反映问题的内容任意夸大,目的是想方设法与政府相抗衡,以此获得更大利益
4、,以至信访或上访案件越来越多。 (二)城市扩建拆迁、高速公路建设等利益的调整,成为群众与政府矛盾激化的焦点。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人们受利益驱动或由于当自身利益被调整所产生的不平衡性心态也明显的暴露出来,有的甚至演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我县调查的情况看,近年来该市发生的群体性闹事事件主要特点:一是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从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我县发生群体事件分别为2起;二是组织程度不断增强、对抗性加剧;三是参与人员多元化、原因复杂化;四是现场处置难度明显加大。 (三)妇女合法权益受侵害案件增多。据县法律援助中心调查了解,2013年我我县涉及妇女的
5、合法权益受侵害而到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人数达到26人,约占全县全年妇女申请需法律援助案件的78%。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案件之所以呈上升趋势,表现为妇女不能同男子同工同酬,农村地区一些妇女遭到丈夫的虐待等等。桐木镇有一妇女同志反映,近几年因婚外情问题查处难取证,以及丈夫任意殴打虐待妻子等问题日益增多。妇联同志认为,妇联作为群团组织无行政执法权,遇到问题除做一些疏导性工作,只能起到监督有关部门的作用,人家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此外,调查中还发现,政府一些部门单位机关效能低下和政务不公开及农村地区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及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
6、有主观的,归纳起来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维权意识增强,但寻求司法救济意识薄弱。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但城市居民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而且农村老百姓维权意识也开始增强,他们的心态从固有的“求生存、求发展”到如今的“求平等”。但长期以来,由于法制观念的淡薄和权利义务观念的模糊,对政策概念和法制意识不强,他们对自身合理要求往往通过不合法的手段表现出来,习惯以上访、静坐等方式来表达诉求和愿望。个别人为达到个人政治或经济上的目的,总是躲在幕后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到市里、省里、北京上访,其结果是严重损害了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影响了社会稳定。 (二)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部分群
7、众因心态失衡而产生过激行为的发生。群体性事件总是伴随着集体或多个人的利益产生而产生,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又是必然的,由此一部分社会成员、阶层、群体的利益由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产生不满情绪,造成不平衡心态。特别是部分农民由于生活相对贫困,希望在拆迁、土地征用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利益。一旦现实利益难以满足他们的愿望就以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进而自发地聚合在一起,企图通过聚众闹事或集体静坐等形式,争取共同的利益。部分群众甚至还存在“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以及“法不责众”的错误心态,认为聚众闹事是唯一可以解决问题和获得实际利益的途径,进而故意扩大事态,给政府部门
8、施加压力,达到个人的目的。因此,群体性事件从本质来说是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事件主体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和手段也是超越法律程序的。 (三)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导致执法工作上的缺位。过去,妇女受歧视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所造成的,但新社会妇女权益受侵害或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又是由诸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就有职能部门长期执法不公或脱离监督体系以外所带来的问题。新中国建立以后,男女平等不仅写入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特别是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来,又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各地真正执行起来并非如此,
9、有的部门说归说,做归做,发现问题也不去纠正,有的不愿纠正,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以各种理由故意久拖不决,导致在这方面工作上的长期被动。另外,妇联作为人民团体性质的组织又无执法权,遇到问题或维权也只能做一些疏导性工作或起到一般性监督作用。 除上述原因外,从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其它热点与难点问题去分析,总的也是由于法治理念滞后,法律规章政策宣传不到位,以及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不强等所带来的。而从超计划生育情况看,也由于人们对立法理念认识差距的问题、人性化的问题,以及人们生活富裕程度和重男轻女思想等等给有条件又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开了方便之门。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气逐步加以解决,以确保县
10、(市、区)法治建设扎实推进。 三、推进“法治*”建设的几点想法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建设赣西工业商贸旅游重镇和打造“两基地一阵地一目的地”的目标,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和十二五期间依法治县规划,积极推进“法治*”创建工作。 (一)加强学习,全面领会建设“法治*”的基本内涵。法治是指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普遍处于符合一种良好而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的要求的状态。建设“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的具体实践,必须体现建设法治国家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反映所在地域特色。根据法治国家的基本理论,“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我们所要建
11、设的“法治*”,应该是民主健全、制度完备、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公民权益切实受保障的法治社会。首先是民主健全。就是民主制度完善、政治参与有序、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而民主是法治的政治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第二是制度完备。就是地方规范性文件需齐全、规范系统、相互协调,与国家法律体系及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第三是公共权力运行规范。要实现法治目标,最关键的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制约公共权力,不允许越权和滥用权力;第四是公民权益要有切实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一切合法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一切侵权行为都将受到应有制裁。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一是要把贯
12、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依法行政的六条基本要求和建设法制政府的七个方面目标,对这些要求和目标不仅国家机关工作员必须全面掌握和认真领会,而且要在今后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二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上来,依法履行工作职责。要着力解决行政权力的纵向和横向的科学配置问题,使之既保证有利于发挥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又有助于防止产生“地方保护主
13、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三是改革行政管理方式。要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减少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直接的、微观的事前干预;充分运用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减少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手段的适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扩大政府网上办公范围,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四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要进一步规范政府文件公开、信息发布、会议旁听、档案查询等具体办法。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其余信息都要公开。五是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改革,合理界定乡镇政府职能,在积极创新工作载体过程中,把深化县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向乡镇延伸。 (三)坚持公正执法,
14、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首先,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把严格公正执法贯穿到各项司法工作中,强化司法机关惩治犯罪、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保障国家和集体、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其次,要完善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进一步加强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转的司法体制。其三,要建立健全抵制行政干预司法活动的有效机制。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各级党政机关要为司法公正提供必要的条件,严格将司法活动与经济利益相分离。第四,要完善公开审判和人民陪审员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人民监督员制度。要把加强诉讼监督与
15、惩治司法腐败结合起来,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徇私枉法、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第五,要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要扩大司法救助范围,切实保护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和妇女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健全监督体系,加强行政监督。一是要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要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和接受其质询。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维护和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判决和裁定。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各级行政机关要依
16、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力,支持人民群众对关系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及时依法查处和纠正各类违法行为。主动接受新闻舆论监督,支持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决策,对重大违法行为进行曝光。三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善于利用这条重要渠道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社会动态,及时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四是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如建立简易复议程序解决争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政府层级监督中的自我纠错、快捷有效解决行政争议的作用。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的考核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县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五
17、)深化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治意识。一是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学习活动。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的普遍提高,是建设“法治*”的基础条件。要广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律文化,形成尊重人权、崇尚法治、守法用法的社会共识和良好风尚。针对不同普法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有步骤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内容上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今年9月,*县司法局为使法制宣传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社区),编印以案说法和人民调解案例汇编12000册免费发送各放至各乡镇。二是注重
18、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本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以“法治乡镇”、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三是建立法制宣传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普法的实效性,在巩固提高原有的普法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普法的新路子和新形式,逐步构建“大普法”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运行、评估和保障,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文化教育、德育教育以及各类知识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各部门、各行业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六)继续深入开展“XX县区*”创建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首先是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其次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政府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要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积极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内容总结(1)县法制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建设“法治*”的调查与思考 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我县十二五期间社会发展主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来实现“法治*”这一目标(2)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人们受利益驱动或由于当自身利益被调整所产生的不平衡性心态也明显的暴露出来,有的甚至演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