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选修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选修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选修)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2012江苏)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2,4,4三甲基戊烷B 4甲基2戊烯C邻甲乙苯D 1甲基1丁醇3(3分)(2014秋滦南县期中)下列选项描述
2、的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光合作用B烧炭取暖C风力发电D电解冶炼4(3分)(201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液溴反应,而苯酚与溴水反应不用加热也不需催化剂,原因是()A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使苯环上氢原子活泼B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使羟基上氢原子变活泼C羟基影响了苯环,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活泼D苯环影响羟基,使羟基上的氢原子变活泼5(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下列有机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4+Cl2CH3Cl+HClB2CH3CH2OH+O22CH3CHO+2H2OC+HNO3+H2OD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6(3分
3、)(2011武汉校级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7(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Q2Q1的是()A2H2(g)+O2(g)=2H2O(l)H=Q1 2H2(g)+O2(g)=2H2O(g)H=Q2BS(g)+O2(g)=SO2(g)H=Q1 S(s)+O2(g)=SO2(g)H=Q2CC(s)+O2(g)=CO(g)H=Q1 C(s)+O2(g)=CO2(g)H=Q2DH2(g)+Cl2(g)=2HCl(g)H=Q1H2(g)+Cl2(g)=HCl(g)
4、H=Q28(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下列有关有机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1mol最多能与8molNaOH发生反应B甲苯既能跟溴水反应又能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CO22+COD1mol最多能和4molH2发生反应9(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浓硫酸溶于水B木炭和CO2在高温下反应C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DH2O(g)=H2O(l)H=44kJ/mol10(3分)(2011秋西湖区校级期末)盆烯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可简化表示为(其中C、H原子已略去),下列关于盆烯的说
5、法中错误的是()A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D盆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1(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化合物M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合成M的反应可表示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BY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可用FeCl3溶液或NaHCO3溶液鉴别X和YD在
6、NaOH溶液中,1 mol M最多可与4 mol NaOH发生反应12(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NO+2CO=N2+2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C冬天气温低,反应速率降低,对人体危害更大D无论外界条件怎样改变,均对此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13(3分)(2012南昌三模)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7、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BCD14(3分)(2014春雨花区期末)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
8、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BCD全部15(3分)(2014春湛江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实验目的操作A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B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酸性KMnO4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C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然后分液D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5分)16(5分)(2013秋余姚市校级期中)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
9、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图1,然后回答问题(1)如图中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kJ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与实线()相比,活化能(填“升高”或“降低”),因此反应速率(填“加快”或“减慢”),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17(10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1)某课外学习小组欲制备少量NO气体,写出铁粉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制备NO的离子方程式:(2)利用NH3的还原性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2O(l)=H2O(g)H1=+44.0kJmol1N2(g)+O2(g
10、)=2NO(g)H2=+229.3kJmol14NH3(g)+5O2(g)=4NO(g)+6H2O(g)H3=906.5kJmol14NH3(g)+6NO(g)=5N2(g)+6H2O(l)H4则H4=kJmol1(3)磷及部分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右图所示步骤为白磷的工业生产方法之一,反应在1300的高温炉中进行,其中SiO2的作用是用于造渣(CaSiO3),焦炭的作用是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0.2mol/L CuSO4溶液冲洗,根据步骤可判断,1mol CuSO4所能氧化的白磷的物质的量为步骤中,反应物的比例不同可获得不同的产物,除Ca3(PO4)2外可能的产物还有18(10分)(20
11、15秋南通校级月考)有机物F、G是常见的塑料,可通过如图所示路线合成:(1)有机物B中的含氧官能团是(2)高分子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9(10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福酚美克是一种影响机体免疫力功能的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1)B中的含氧官能团有和(填名称)(2)CD的转化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3)已知EF的转化属于取代反应,则反应中另一产物的结构简式为(4)A(C9H10O4)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满足下列条件:X分子有中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X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 X最多能与4mol NaOH发
12、生反应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5)已知:+R3CHO,RCOOH+H2NRRCONHR+H2O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BrCH3CH2OHCH3COOCH2CH320(10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有机物A、B、C、D只含有碳、氢、氧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它们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取A、B、C、D的混合物共3.0g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将燃烧后的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1.8g,将剩余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10g沉淀(1)上述有机物的最简式为:(2)有机物A在常温下呈气态,则A的结构式
13、为:(3)有机物B蒸气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30倍,且B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则B的名称为:(4)有机物C是B的同分异构体,C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写出C与NaOH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5)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3倍,D中有两种官能团,既能和乙酸又能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两分子D在浓硫酸作用下失去两分子水并形成一种六元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为:21(10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H的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
14、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为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 PCl5,反应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等于(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3=,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4H3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PCl5与足量水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为: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选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2012江苏)化学在资源利用、环
15、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热点问题【分析】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源等,则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注意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解答】解: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则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正确;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6、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正确;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正确;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使资源匮乏,是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做法,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人有责,并做到从我做起,题目难度不大2(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2,4,4三甲基戊烷B 4甲基2戊烯C邻甲乙苯D 1甲基1丁醇【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烷烃命
17、名:要符合“一长、一近、一多、一小”,也就是主链最长,编号起点离支链最近,支链数目要多,支链位置号码之和最小;烯烃命名: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离双键最近为1号碳;醇类命名:含有羟基最长碳链,离羟基最近为1号碳,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A取代基的位次和最小,应为2,2,4三甲基戊烷,故A错误; B符合烯烃的命名原则,故B正确;C甲基和乙基位于间位,应为间甲乙苯,故C错误;D主链不是最长,应为2戊醇,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知识,难度不大,一般要求了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简单的烃的衍生物的命名等,命名时要遵循命名原则,书写要规范3(3分)(2014秋滦南县期中)下列选项描述的
18、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光合作用B烧炭取暖C风力发电D电解冶炼【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化学变化中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题时要注意看过程中否发生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热量【解答】解:A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变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 B烧炭取暖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故B正确;C风力发电是风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电解冶炼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形式4(3分)(201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液溴反应,而苯酚与溴水反应不用加热也不需催化剂,原因是()A苯环与羟基相
19、互影响,使苯环上氢原子活泼B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使羟基上氢原子变活泼C羟基影响了苯环,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活泼D苯环影响羟基,使羟基上的氢原子变活泼【考点】苯酚的化学性质;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苯的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酚羟基由于氧原子上未共用的一对p电子参与了与苯环的p共轭,在性质上与酚羟基有显著的差别,而酚中的芳环也由于受到酚羟基的活化,比相应的芳烃更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聚分析解答【解答】解:由于羟基是很强的邻、对位定位基,酚中p共轭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大,所以苯酚很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且生成在酚羟基的邻、对位取代为主的产物,即羟基影响了苯环,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
20、活泼,而导致苯酚比苯易发生取代反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导致苯酚和苯性质不同的原因,难度较大,属于大学有机化学内容,但可以利用相互间的影响来分析解答5(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下列有机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4+Cl2CH3Cl+HClB2CH3CH2OH+O22CH3CHO+2H2OC+HNO3+H2OD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解答】解:A、甲烷和氯气反应时,是氯原子取代了甲烷中的氢原子,生成了一氯甲烷和H
21、Cl,故为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醇和氧气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氧气将乙醇中的CH2OH氧化为CHO,属于氧化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B正确;C、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是用硝酸中的硝基NO2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H,生成硝基苯和水,故为取代反应,故C错误;D、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是用乙醇中的OCH2CH3取代了乙酸中的OH,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为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反应原理的区别,根据定义来分析解答即可6(3分)(2011武汉校级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
22、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判断【解答】解: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分子式相同,含有相同数目的羟基,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2甲基丁烷和戊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与区别,难度不大,关键根据名称写出分子式进行判断7(3分)(2015秋南通校
23、级月考)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Q2Q1的是()A2H2(g)+O2(g)=2H2O(l)H=Q1 2H2(g)+O2(g)=2H2O(g)H=Q2BS(g)+O2(g)=SO2(g)H=Q1 S(s)+O2(g)=SO2(g)H=Q2CC(s)+O2(g)=CO(g)H=Q1 C(s)+O2(g)=CO2(g)H=Q2DH2(g)+Cl2(g)=2HCl(g)H=Q1H2(g)+Cl2(g)=HCl(g)H=Q2【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A、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要吸收能量;B、固体硫燃烧时要先变为气态硫,过程吸热;C、一氧化碳是碳单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完
24、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完全燃烧放热更多;D、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越多,伴随的能量变化越大【解答】解:A、两个反应时都是氢气和氧气生成水,但第2个式子是生成气体,第1个是液态,从气态变为液态还要放出一定的热量,所以Q2Q1,故A错误;B、固体硫燃烧时要先变为气态硫,过程吸热,气态硫燃烧比固态硫燃烧产生热量多,所以Q2Q1,故B错误; C、第1个反应是不完全燃烧反应,第2个反应是完全燃烧反应,那么放出的热量很明显是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多,所以Q2Q1,故C正确;D、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中各物质的量成正比,故 Q2=Q1,所以Q2Q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题目
25、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比较反应热的角度,化学反应中,反应的程度、物质的量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8(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下列有关有机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1mol最多能与8molNaOH发生反应B甲苯既能跟溴水反应又能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CO22+COD1mol最多能和4molH2发生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有机物含有6个酚羟基和1个酯基,都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甲苯与溴水不反应;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生成碳酸氢钠;D
26、中苯环、碳碳双键和醛基都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A有机物含有6个酚羟基和1个酯基,都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酯基水解生成羧基和酚羟基,则1mol最多能与8molNaOH发生反应,故A正确;B甲苯与溴水不反应,与高锰酸钾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CO3,故C错误;D中苯环、碳碳双键和醛基都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最多能和5molH2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有机物性质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难度不大9(3
27、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浓硫酸溶于水B木炭和CO2在高温下反应C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DH2O(g)=H2O(l)H=44kJ/mol【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图像【分析】由图象中能量变化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解答】解:A、浓硫酸溶于水属于常见的放热过程,不是放热反应
28、,故A错误;B、木炭和C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常见的吸热反应,故B错误;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上图符合,故C正确;D、H2O(g)=H2O(l)H=44kJ/mol是放热热过程,不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图象分析是解题关键,掌握放热过程与放热反应的区别10(3分)(2011秋西湖区校级期末)盆烯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可简化表示为(其中C、H原子已略去),下列关于盆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D盆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
29、反应【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A、根据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B、根据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时,能共面的原子最多有3个;C、根据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D、根据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分析【解答】解:A、盆烯、苯的分子式都为C6H6,但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碳原子与其所连的3个碳原子和1个氢原子,这4个碳原子不能共面,故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C、盆烯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且含有环,乙烯只含一个碳碳双键,两者的结构不相似,
30、在分子组成上不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盆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有机物的共面知识以及性质,可以根据所学内容来分析,难度不是很大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1(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化合物M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合成M的反应可表示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BY分子
31、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可用FeCl3溶液或NaHCO3溶液鉴别X和YD在NaOH溶液中,1 mol M最多可与4 mol NaOH发生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根据手性碳原子的定义判断;BY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具有乙烯和甲酸的结构特点;CX含有酚羟基,Y含有羧基,结合官能团的性质判断;DM含有2个酚羟基、1个羧基、1个肽键、和1个酯基,都可与氢氧化钠反应【解答】解:A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X中只有连接氨基的为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BY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具有乙烯和甲酸的结构特点,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B正确;CX含有酚羟基
32、,可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Y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可用FeCl3溶液或NaHCO3溶液鉴别X和Y,故C正确;DM含有2个酚羟基、1个羧基、1个肽键、和1个酯基,都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则在NaOH溶液中,1 mol M最多可与6 mol NaOH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酚、酸、酯性质的考查,选项A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12(3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NO+2CO=N2+2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
33、的是()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C冬天气温低,反应速率降低,对人体危害更大D无论外界条件怎样改变,均对此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B有气体参见反应,改变压强时,反应速率改变;C降低温度可减慢反应速率,NO和CO对人的危害远大于N2和CO2;D当改变外界条件,活化分子的浓度或百分数发生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改变【解答】解: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我们通常所说的催化剂一般都指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B增大压强,可以使气体物质的体积变小,其浓度变大,所以
34、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小压强,可使气体的体积变大,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慢,由于该反应是气体物之间的反应,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故B错误;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减慢反应速率由于NO和CO对人的危害远大于N2和CO2,所以当NO与CO反应生成N2和CO2的速率降低时,对人危害更大故C正确;D是一个气体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压强、温度均能改变该反应的速率,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3(3分)(2012南昌三模)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
35、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及根据反应2A(g)+B(g)2C(g),并利用三段式法计算,据此解答【解答】解:利用三段式法计算: 起始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 =1mol/
36、L 2A(g)+B(g)2C(g),起始:2mol/L 1mol/L 0变化:0.6mol/L 0.3mol/L 0.6mol/L2s时:1.4mol/L 0.7mol/L 0.6mol/L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A)=0.3molL1s1;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0.15molL1s1;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100%=30%;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显然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学生应学会利用三段式计算方法来表示各个量,并进行相关的计算14(3分)(2014春雨花区期末)可逆反应:2NO2(g)2N
37、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BCD全部【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该反应就达到平衡状态,利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等”、“定”来判断反应
38、达到平衡状态【解答】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的相等关系,故正确;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只能说明单方向关系,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故错误;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是反应进行到任何时刻都成立的关系,不能说明达到了平衡,故错误;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化,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会改变的化学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守恒的,容器的体积不变,导致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所以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因该反应是物质的量在增
39、大的化学反应,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则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摩尔质量=,质量是守恒的,物质的量只有达到平衡时才不变,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C项为易错点,注意反应前的计量数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计量数之和,但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15(3分)(2014春湛江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实验目的操作A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B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酸性KM
40、nO4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C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然后分液D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Na与水反应活泼,Na与乙醇反应较平稳;B碳碳双键、CHO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CBr2和CCl4混合物不分层;D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解答】解:ANa与水反应活泼,Na与乙醇反应较平稳,则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可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故A正确;B碳碳双键、CHO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滴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检验碳碳双键,应先排除CHO的干扰再检验,故B错误;CBr2
41、和CCl4混合物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法分离,应选蒸馏法,故C错误;D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等,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5分)16(5分)(2013秋余姚市校级期中)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
42、认真观察图1,然后回答问题(1)如图中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E2E1kJ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与实线()相比,活化能降低(填“升高”或“降低”),因此反应速率加快(填“加快”或“减慢”),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分析】(1)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放热;反应热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2)图象分析虚线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化学平衡不变化,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改变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解答】解:(1)图示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热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即E2E1,故答案为:放热;E2E1;(2)图象分析可知,虚线表示的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达到平衡状态相同,化学平衡不变化,改变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故答案为:降低;加快;使用催化剂【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分析,活化能概念的理解应用,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7(10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1)某课外学习小组欲制备少量NO气体,写出铁粉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制备NO的离子方程式:Fe+4H+NO3=Fe3+NO+2H2O(2)利用NH3的还原性可消除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