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核技术、射线装置和电磁辐射设备设施已在我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加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的监督管理,防止发生辐射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对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县辐射环境安全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近年对辖区内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环境安全状况的专项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存在辐射污染防治和事故防范、应急处置措施不到位,辐射从业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不
2、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部分医疗单位不具备许可条件违法使用射线装置,(到现在为止,还有几家使用射线装置的医院没有进行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报工作,甚至没有进行辐射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此,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使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辐射环境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严格防止发生辐射污染事故,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万无一失。 二、加强能力建设 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使用单位要按照整合职能、完善机制、设立机构、健全队伍和提高能力的要求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机构队伍的建设,将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 三、完
3、善规章制度,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辐射环境事件的能力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制订相应的辐射安全管理计划和切实可行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将预案整合到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国共产党同落实。发生辐射事故时,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四、建立健全辐射从业人员档案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
4、护档案。 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依法持证使用射线装置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已有辐射项目按照规定补办环境影响评价许可手续和环保”三同时”验收许可手续,及时申请核(换)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工作,确保依法持证使用射线装置。 同志们,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艰巨、意义深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抓好落实,确保我县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谢谢大家。 第二篇:孙铁副局长在吉林省辐射环境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孙铁副局长在
5、全省辐射环境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抓住有利契机努力提升监管水平切实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吉林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孙铁同志 在全省辐射环境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省环保局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对大家长期以来为全省辐射环境安全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这次会议是全省环保系统召开的第一次辐射环境监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第三次全国核与辐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新时期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抓住有利契机,努力提升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切实保障全省辐射环境安全。 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总结经验,把
6、握机遇,全面提升我省辐射环境监管工作水平 从95年环保系统正式开展辐射环境监管工作以来,广大辐射环境管理人员立足我省实际,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勇于实践,相继开展了放射源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放射性污染物申报登记、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电磁环境污染源申报登记等一系列活动,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了法律和监管体系,提高了辐射监管能力,使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从最初单纯的废物收贮和环境监测发展到今天的集辐射项目审批、辐射环境监察、辐射事故应急、辐射环境监测以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等为一体的“全过程”监管职能,奠定了环保部门在辐射环境管理领域的统一监督管理地位,提高了我省辐射安全水平,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7、 一是法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法律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以省人民政府第125号令的形式颁布了吉林省放射性废物收贮处理办法,2021年我省又出台了吉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这不但弥补了地方法制建设空白,为国家和其他省份法制建设提供借鉴,也为我省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是机构与队伍发展迅速,初步形成辐射环境监管网络。全省辐射环境管理队伍已由最初的省放射站6个人,发展到今天省级管理人员26人,七个市有专门的辐射管理机构,所有县区环保部门均设有辐射环境监理员的良好辐射环境监管格局。 三是确立了辐射安全管理工作重要地位,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核与辐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
8、分,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也给予极大关注。近几年,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能力建设资金600多万元,配备了相应的辐射环境执法和应急车辆,添置了三十多台套辐射监测仪器设备,同时也为各市州配备了最基本的辐射监测仪器,另外,中央财政安排2800万元专项资金的“吉林省放射性废物库改造及旧库退役工程”建设也已开工,预计明年完成建设,这些资金的投入,使我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应急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 四是辐射活动得到有效监管,辐射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建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制度的执行率均达100%,对类以上
9、放射源的应用单位许可证发放工作也已基本完成;放射同位素的使用、转让以及流动活动全部纳入监管视野;所有辐射环境信访事件均得到及时处理;全省放射性废物(源)回收处置率达95%以上,从98年吉林省放射性废物库投入运行以来,共收贮放射源1033枚,处置放射性废物51947公斤,近两年又解决了部分辐照装置的退役和大量低水平放射性污染物的处置问题,及时消除了辐射安全隐患;省内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放射性水平始终保持在天然本底的涨落范围内,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较好,辐射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健康有序。 五是辐射事故得到妥善处理,应急能力不断提高。我省从95年到现在共发生辐射事故9起,丢失放射源22枚。
10、在与公安、卫生等部门的相互配合下,较好地完成了事故应急工作,及时控制了事故的影响,找回15枚丢失的放射源,并防止了辐射伤害和二次污染事件的发生。2021年圆满完成朝核应急任务,被评价为国家环保总局和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应急工作的成功典范。这两年又与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联合下发吉林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了我省辐射应急工作,截至今年4月14日已连续三年未发生辐射事故。 六是营造了良好的辐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了全民辐射安全意识。我省公众现已能够通过各种媒体及时了解辐射科普常识、辐射管理法规和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动态,大部分从事辐射工作和管理的人员经过了辐射安全培训,掌握了基本的辐射防护知识。人民群
11、众的安全防护意识得到了提高,更加关注周围辐射项目对自身的影响,形成社会舆论与执法监督相配合的良好局面。辐射技术应用单位领导也普遍认识到辐射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守法的自觉性。取得上述成果的经验,我们概括起来,就是“把握一个中心,活用两个手段,做好三个配合,加强四个建设”。 “把握一个中心”就是所有辐射监管工作的开展要始终围绕“保障辐射环境安全”这一目标来进行,它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工作业绩的评判标准,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个中心,才能使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纳入正轨。 “活用两个手段”就是在辐射监管工作中把“宣传教育”与“执法监督”两大手段结合起来灵活应用。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辐射管理工作
12、的认知,树立正反面典型,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在执法监督过程中严格项目审批,强化执法监督,细化执法要求,奖惩结合,促进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保障整体辐射技术应用产业健康发展。 “做好三个配合”是指做好与上级环保部门、与下级环保部门以及与其他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随着辐射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辐射管理领域的增加以及辐射管理职能的调整,辐射技术应用的管理已经不再是单靠某一个管理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作为担负起辐射环境统一监督管理职能的环保部门,首先要配合上级环保部门做好其交办的工作,保障整体工作顺利开展;其次要充分调动下级环保部门参与辐射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管理网络,消除管理盲
13、点;最后要与公安、卫生等其他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和协调,相互配合,促进辐射管理工作统一协调发展。 “加强四个建设”一是指加强作风建设。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国家法规和文件精神,做到学以致用。杜绝在执法监督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坚持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热情服务,树立良好的执法者形象。二是指加强制度建设。要积极促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适应管理需要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并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职责、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指加强队伍建设。要积极促进机构建设,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打造团结务实高效和谐的监管队伍,建立完善的辐射环境监管网络。四是加强能
14、力建设。要善于把握机遇,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必 备的辐射监测仪器设备,改善执法条件,为管理工作提供物资保障。 尽管我们在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辐射环境监管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公众对辐射环境安全的日益关注,以及国家未来一段时期核与辐射安全工作的安排,我们仍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是队伍和能力建设还比较薄弱。目前,全省共有核技术应用单位1154家,其中放射源应用单位252家,拥有放射源1622枚;射线装置应用单位875家,拥有射线装置1502台;非密封型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31个。有电磁技术应用单位228家,电磁设备超过万台,现有的辐射环境管理队伍和监管能力远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省
15、级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辐射环境监测分析能力、应急车辆不足,仪器设备老化,传输通讯设备陈旧等问题,虽然通过近两年实施吉林省放射性废物库改造及旧库退役项目、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项目、核辐射应急能力建设项目逐步得到解决,但专业人员短缺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而市州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则刚刚起步,能力建设基本属于空白,人员很少,且大部工作人员都没接触过辐射环境管理,缺乏辐射知识,也没取得上岗资格。与2021年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环发202182号)规定“无核设施的省份,省级管理人员编制不少于40人,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5%,高级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20%,中
16、级不低于50%,监测实验室用房不低于1500平方米,人均行政办公用房不低于15平方米;地市级人员编制不少于10人,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75%,中级以上技术人员不低于50%,监测实验室用房不低于500平方米,人均行政办公用房不低于15平方米”及大量仪器设备配置的要求相差更远。队伍和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制约我省辐射环境管理发展的主要问题,这将是我们近期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市州环保部门辐射环境管理职责定位模糊,没有充分发挥在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近两年,大部分市州能够按照要求成立专门的辐射环境管理机构,并逐步改变了单纯依靠省里开展辐射管理工作的局面,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
17、很高,已具备单独从事部分辐射管理工作的能力。但在辐射环境管理职责的定位上都存在问题,编办批准的管理职能缺失或不准确,加之现有的法规要求限制了市州环保部门在辐射项目审批环节的职能,制约了市州辐射管理工作的开展,工作中存在脱节现象,影响审批工作效率,提高了管理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负担。明确市州环境保护部门辐射环境管理职责,发挥市州以及县区环保部门在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也正是这次会议着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是辐射管理工作任务量大,辐射安全要求标准高。在第三次全国核与辐射监管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今年及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对今年工作提出十八项具体指标要求,工作量是往年的两倍以上,辐射安全
18、许可证的审批发放工作将是我省辐射管理工作的难点,按要求今年我省要在保证辐射环境安全的条件下,完成剩余149家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和近千家射线装置应用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批发放工作。今年也是奥运年,安全的要求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家要求确保不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全国不能超过一次,一般辐射事故全国不能超过16次,任何一省不能超过一次,这将对我们的监管工作是一次重要的检验。 四是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个别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源)的一直没能够得到有效处置,对松花江水资源和周围群众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随着时间的推移,危险度逐年增加,已成为我省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随时可能爆发的隐
19、患。 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年环保部的成立,为今后环保部门更好更有效地参与政府宏观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在更 高的层面提升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辐射安全提供了切入点和着力点。我们要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转变观念,摆正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发展辐射安全监管事业,壮大管理队伍,提高监管能力,切实加强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圆满完成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任务,全面提升辐射安全水平。 第二,2021年及未来一段时期全省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主要安排 今年是环境保护部组建的开局年,也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能力建设年,今后三年更是全面贯彻落
20、实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的重要阶段。根据国家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总体安排,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确立了这一时期我省辐射环境监管工作指导思想,即:认真贯彻党十七大、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和第三次全国核与辐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为基础,以放射源安全监管为重点,大力宣传、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吉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扎实推进辐射环境监管和监测工作,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一是进一步完善辐射安全监管机制,明确市州辐射环境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各级环保部门在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中的
21、作用。市州环保部门要充分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核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组织开展辖区内辐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工作;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本行政区域的辐射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建立并落实辐射环境安全责任制;依法开展辐射污染源的申报登记工作,对辖区内核技术利用、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进行监督检查;会同同级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照事故分级报告的规定及时上报辐射事故信息;做好辖区内因辐射引起的群众信访及民事纠纷工作;协助省局做好辐射项目审批、辐射安全许可证发放、监督检查、辐射环境监测等工作。 二是按照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要求,促进辐射环境管理
22、机构建设,加快人才和队伍的培养,落实国家辐射安全培训计划,提高全体辐射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到机构健全、人员精干,尽快建立完善的辐射环境监管网络。 三是加快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省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完成计量认证工作,实现我省辐射监测技术能力跨越式提高。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废物库改造及配套实验室建设工程。市州环保部门要提高辐射安全意识,把握机遇,加大投入,使辐射环境监察和监测能力建设满足基本工作要求。 四是加强辐射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辐射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所有辐射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和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五是严
23、格辐射项目审批,从源头上掌控辐射技术应用情况。按照环境保护部整体工作要求做好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查办理工作,即今年完成全部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和70%射线装置应用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发放工作,2021年完成所有辐射安全许可发放工作;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新建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和流动使用放射源管理程序,加强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以及伴生放射性矿开采和利用活动的管理;全面执行放射源编码和台帐制度,应用国家统一的放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录入放射源管理信息,每三个月向部里上报一次数据;提高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水平,深入开展电磁辐
24、射污染源申报登记工作,加强电磁辐射环评,规范电磁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六是强化执法监督,保障所有辐射活动在监管视野范围内。市州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辐射技术应用单位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做好检查记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省局汇报,每半年向省局上报一次辖区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省里每年对所有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至少检查一次,类以上放射源应用单位至少检查两次;安装、更换放射源现场必须进行监督;流动使用的放射源到达和离开必须进行核验;放射性标志设置率要达到100%;辐射工作人员个人计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的要得到有效监督;各级辐射管理机构都要完善监管制度和程序,统一执法文书和检查文件,对
25、所有违法违规行为要执法到位,及时消除隐患,确保辐射环境安全。需重点强调的是为保障我国奥运会期间的辐射环境安全,大家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采取超常规措施,落实责任,死看死守,确保我省2021年不发生辐射事故。 七是扎实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全面落实国控点辐射环境监测计划,提高环境辐射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监测水平,结合深入实施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建设项目,继续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重点辐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时完成各种监测结果的资料编报,全面掌握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八是抓好放射性废物收贮和库区管护工作。严格落实放射性废物库管理和废物收贮各项规章制度,安全及时收贮废弃放射源,积极设法安全处置放射性废物(源)
26、遗留问题,加强库区环境监测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废物库安全运行。 九是不断完善核与辐射应急体系建设。在国家环保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完成吉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辐射应急能力建设项目。落实吉林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每年开展一次辐射事故应急演练。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每三个月上报一次事故情况。 十是按时完成污染源普查的相关工作。 同志们,虽然今后一段时期辐射环境监管任务还相当艰巨,但我们迎来了环保事业发展的春天,新的机遇和使命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牢牢把握这难得的契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
27、,团结奋进,认真落实各项管理要求,切实提高我省辐射环境安全水平,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食品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食品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有两个议题:总结回顾前一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同时对今后全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质监局某局长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讲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一些体会,市质监局某副局长又针对我市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和建 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一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成绩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开门七件事,件件与食品有关。食品安全工作
28、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去年5月国务院就部署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并把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和晋城市委、市政府,以及高平市委、市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工作积极主动。市质监局以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自觉从全局的高度,提高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本部
29、门的一项重点任务,制定了工作计划,开展了一系列食品专项执法活动和食品质量整治工作,进一步把中央、省、晋城市、高平市里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同时,已成立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这样便明确了责任,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二是整治扎实深入。市质监局以及各职能部门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大力开展以粮、肉、蔬菜、的、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为重点品种,以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区域,食品源头污染治理、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等为重点环节的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整治,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责令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食品企业停产整顿,端掉了几个生
30、产食品的黑窝点,生产假冒劣质食品现象猖獗的势头得以初步遏制。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把整治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作为整治工作重点,切实予以抓紧抓好。今年,市质监局已经组织开展了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治理,对食品企业进行了三次详实的普查工作,摸清了企业底数,建立了企业档案,在次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能力、检测能力、诚信记录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整治。这些工作为下一步在全市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是监管立足治本。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质监局以及各职能部门既注重“打”更注重“治”。在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制,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职
31、责、定区域、定企业的监管方式的同时,加大了对食品的监管执法力度、探索建立乡镇质监员队伍、清理食品标准、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行业自律监督机制等等。这些措施,对于为进一步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从根本上治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对前一阶段全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出的艰苦而有成效的努力,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切实提高对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当前我市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产加工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现象屡禁不绝,特别是农村的食品问题还相当严重,食品安全监管也存在不少的薄弱节,以次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食品安全
32、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我市人民生活已从温饱型食物结构转向营养健康型食物结构,对食品质量卫生的要求更高了。二是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由于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卫生要求的提高,食品安全也自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央视食品安全高峰论坛网上调查表明,99的人对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或非常担忧。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成为代表热评的重点话题。三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去年6月下旬以后,国务院连续召开七次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面对群众的要求、社会的关注、领导的重视,希望同志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
33、紧迫感。 (一)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建设和谐高平的必要条件。 食品生产加工业是除了农产品以外,人民群众消费食品的主要来源,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工食品在人民群众食品消费中的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业的规范发展,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总的状况较好,但也必须看到,一部分企业中存在的产品质量不稳定、滥用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卫生条件不符合行业准入要求等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对人民群 第四篇:在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食品安全,必须长期抓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只有开战之时,没有收兵之日。抓食品安全,就要长期抓,打持
34、久战,做到警钟长鸣。我市通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使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得到强化,食品市场不断规范、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信用体系正在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工作正在走上日常化、规范化的轨道,全市食品安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不仅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更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几年来全市上下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的辛勤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确实来之不易。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辛苦工作在食品安全监管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和忠心的感谢。 虽然我们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要巩固和
35、发展当前的大好局面,还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只要稍有松懈,一切成果就有可能付诸东流。当前我市食品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不少隐患,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容不得我们有半点马虎。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重。我市人流物流车流量大,食品安全生产监管任务艰巨,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二是种养殖环节的污染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使用的农药、兽药、渔药现象还比较普遍;三是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任务艰巨,突出表现在食品生产企业多、小、散、乱,作坊式生产,集贸式营销,不少企业不具备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甚至有的故意掺杂使假,使用违禁食品或添加剂;四是食品流通秩序整顿仍需努力。食品市
36、场以假充真、以劣充优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市场不规范,存在很多隐患;五是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宾馆、酒店、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薄弱,小吃店、大排档的环境卫生状况恶劣,这些地方往往成为食物中毒的易发区;六是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知识、自我防范意识弱。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将是对我们严峻的考验。现在,全市上下对我们的食品安全工作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抓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克服麻痹的思想,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意识,坚持不懈地、一如既往地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抓下去。 二、食品安全,必须系统抓 食品
37、安全是一个“从田野到餐桌”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工作。既要有治本的策略,又要有治标的措施;既要有长远的目标,又要有当前的重点。从目前的工作实际来看,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从抓重点品种向抓基础环节转变。由于我市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时间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没有达到系统性、全面性和上级对我们的要求,抓食品安全主要集中在几类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品种。但是,随着食品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应当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把食品安全的监管范围逐步扩大到每一类食品,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实现食品安全的全覆盖。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把食品安全工作的着眼点,从抓好重点品种转到抓好基础环节上来。
38、特别要突出抓好四个环节:一是食品生产环节,这是源头,农业有关部门要把好关。从种子、农药、饲料、化肥、环境等基础抓起,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从源头上抓好食品安全。二是食品加工环节。抓好全市食品加工业普查整治。严格食品生产准入,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把食品安全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加工环节、每个产品。三是食品流通环节。严把市场准入关,推行以经营企业自律为主的商品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质量购销查验登记制度、重点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特殊经销关系备案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市场退出制度,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力度,决不允许假劣食品上市销售。四是消费环节。强化对机关团体、厂矿工地、院校食堂和
39、餐饮业,特别是小餐馆、个体门店的检查和监督,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要从抓专项整治向抓长效机制转变。在食品安全的初始阶段,我们主要采取教育、监督、打击并用的手段,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和集中整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后食品安全工作中,我们要从抓整治向抓机制转变,进一步探索和建立食品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要着力加强三个方面的体系建设:一是制度体系建设。现阶段主要是抓好三项制度建设,即食品标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食品安全信用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实现以制度管安全,用制度保安全。二是监督体系建设。要保障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40、既要有政府的监督,也要有群众的监督、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舆论的监督;既要监督经营者,也要监督执法部门,监督其是否依法行政、是否作为,真正形成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三是责任追究体系。要严格实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不仅对不讲诚信、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整治和坚决打击,而且对抓食品安全工作不力的单位、企业也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要从抓城市食品安全向抓城乡食品安全转变。以前我们抓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主要是在城市,这并不是说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不突出、不重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城市食品安全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在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还比较多,
4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对食品安全的警觉性不太高。这几年,我们在主抓城市食品安全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伪劣食品加工作坊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它们生产的伪劣食品不少都流入了农村市场,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我们实施农村食品放心工程。今后我们要着力加强农村食品放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尽快改善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环境。 三、食品安全,必须合力抓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整合监管资源,创新监管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从各个环节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强化政府职责作为维护食品安全的第一推动力,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市政府成立了食
42、品安全委员会,由我担任主任。食安委的成立体现了市政府对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也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使政府协调更加有力,措施更加有效,监管更加到位。希望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集中精力,切实负起工作责任。要注意从全局着手,谋划食品安全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同时,也要积极协调、解决工作开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完善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监管的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对因工作失职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要强化部门责任。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
43、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了国家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的职能职责。总的一条原则是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采取分段按环节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要加强监管责任网建设。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切实负起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督导、协调、监管责任。当前,要整合优化各类资源。一是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卫生、工商、公安、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共同承担起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二是要整合食品安全检测资源,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等部门的检测设备要统筹安排,合理配置。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互补
44、,让那些受查处的企业信誉上扫地,经济上得不偿失。新闻舆论单位要发挥好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食品安全工作的正面典型,曝光违法乱纪、不讲诚信的负面典型,但对于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要严格把好宣传报道关,进一步在全市引导和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要加强行业自律。保障食品安全,要靠政府监管,更要靠行业自律。要加强食品行业协会建设,这方面,经委要积极引导,注重发挥行业协会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功能,促进食品生产行业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增强内部约束力。各行业协会要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行业标准,积极倡导诚信经营,大力褒奖守信,严厉惩戒失信,促进行业依法规范
45、经营。各食品企业要增强自律意识,自觉做到不生产不安全食品,不销售不合格食品。 (四)要依靠群众力量。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是一场无硝烟的人民战争。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抓紧抓好群众监督网络建设。加强对群众的食品安全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鼓励广大群众大胆举报食品安全的违法违规现象,让不安全食品没有生存市场,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食品监管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有两个议题:总结回顾前一阶
46、段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同时对今后全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质监局某局长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讲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一些体会,市质监局某副局长又针对我市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一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成绩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开门七件事,件件与食品有关。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去年5月国务院就部署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并把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和晋城市委市
47、政府,以及高平市委市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工作积极主动。市质监局以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自觉从全局的高度,提高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本部门的一项重点任务,制定了工作计划,开展了一系列食品专项执法活动和食品质量整治工作,进一步把中央省晋城市高平市里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同时,已成立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这样便明确了责任,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造了较好的条
48、件, 二是整治扎实深入。市质监局以及各职能部门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大力开展以粮肉蔬菜的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为重点品种,以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区域,食品源头污染治理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等为重点环节的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整治,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责令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食品企业停产整顿,端掉了几个生产食品的黑窝点,生产假冒劣质食品现象猖獗的势头得以初步遏制。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把整治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作为整治工作重点,切实予以抓紧抓好。今年,市质监局已经组织开展了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治理,对食品企业进行了三次详实的普查工作,摸清了企业底数,建立了企业档案,在次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能力检测能力诚信记录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整治。这些工作为下一步在全市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是监管立足治本。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