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七-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23页).docx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140314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6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七-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2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七-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2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七-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七-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23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七-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第 19 页项目四 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成员:一、建设基础(一)行业背景国发20098号文件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成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唯一的服务产业。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确定了进一步加快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大力扶持龙头物流、积极推动重点行业物流和专业物流发展、搞好物流发展区域布局、建立城乡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加强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开发和应用、抓紧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九大任务,重点建设八大物流工程。XX市委、市政府

2、就积极对接半岛蓝色经济区,研究形成了积极对接半岛蓝色经济区 打造山东东引西拓“桥头堡”研究报告,并确定物流业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XX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确定,发挥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的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优势产品集散基地,打造山东省东引西拓“桥头堡”,紧密结合山东省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XX市委、市政府在2010年完成山东XX物流中心战略发展规划,对物流园区功能构建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五大功能区、六大功能中心”的整体布局形态,对XX市物流业发展起到决定作用。至今,伴随着盖世物流、XX市农产品物流中心、人久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的

3、实施,物流园区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二)人才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从工作内容上看大致可归纳为企业物流人才、物流企业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研究人才四个大类。从岗位层次上看,可分为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员四个层次,目前紧缺的是初、中级物流人才,对他们的学历要求一般为高职层次。在山东省高职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有40余所,在校生共计6000余人,而随着山东省“十二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物流业建设计划的逐步实施,预计山东省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将会达到10万余人。根据2011年山东省物流运行情况通报,XX市物流总额达7131.

4、4亿元,物流业增加值137.2亿元。随着XX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XX市每年新增物流岗位1500余个。根据调研,XX市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典型岗位为仓管员、配送员、采购员、运输调度员、信息管理员等,岗位层次为作业层与经营管理层。(三)专业建设现状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6年,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经过六年的发展,形成了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专业特色与优势。1探索了“课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课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实施项目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初步形成了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

5、系根据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断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按企业物流岗位重组课程,形成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能够紧跟快速发展的物流企业的需要。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并完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3建成了“校中厂”的实训基地(1)物流实训中心。目前已建成高标准校内实训基地4个,分别为物流综合实训室、XX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超市)、顺丰速运XX职业技术学院营运中心,实训条件良好。(2)校外实训基地。物流管理专业与XX交通汽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运久凌储运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江苏苏中医药物流、顺丰速运集团等多家企业建

6、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4组建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8名,双师素质达到80% ,专职教师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兼职教师全部来自行业企业一线,具有工作实践经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5. 具备了初步的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1)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社会项目及服务,注重知识及技术向服务地区经济的转化。每年两次为中国物流经理职业资格认证、物流师认证和快递业务员职业资格认证提供培训服务。同时,我院作为山东省高教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的考点院校,负责周边地市考生的培训。此外,依托XX市科技局主管的XX市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工程技

7、术研究中心,积极承担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物流技能竞赛成绩显著。以物流综合实训室为依托,精心组织训练,在2012年4月举行的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项目中,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代表队荣获山东省总决赛团体一等奖。(3)为社会输送优秀物流人才。物流管理专业至今共培养400名毕业生,90%以上的毕业生在校内获得助理物流师或中级物流职业经理人资格证,大部分毕业生在山东省及周边物流企业担任管理岗位,如2008级学生尹健康现任中外运久凌储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项目主管、2009级学生林红现任顺丰速运烟台分公司行政主管。(四)问题与不足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虽然已经对“

8、课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不能适应对物流作业运营人才的培养,还需校企联合就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做出相应的调整。2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教学团队中缺乏具有较大知名度及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素质及职教能力有待提升;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相关管理与激励制度有待完善。3校内外实训基地有待完善校内物流实训基地虽已基本满足教学与培训需要,但尚未形成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化,实训基地在科研、生产等社会服务方面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满足所有学生轮岗实习的需要,实现校企双方共赢,校外实训基地也有待进一步拓展。4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虽然

9、教师积极参与社会项目及服务,但面向物流企业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还是偏少,特别是与XX乃至山东省重大工程项目相配套的高水平咨询项目非常缺乏,需要通过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来提升对外服务的总体水平。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与XX市物流园区及入驻企业深度融合,成立“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与XX市物流园区管委会、盖世物流、人久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顺丰速运集团共同创新并实施“虚实双境、链式贯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岗位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能进行物流项目运作与经营的人员“物流作业运营师”;校企进一步优化“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1个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

10、库;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建成能够深化园区、校区合作的“物流作业运营中心”,并充实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功能;建立“产、学、研”社会服务平台,以社会服务促进教学、促进XX物流业发展;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建成会计综合实训中心,促进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建设融入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专业文化。通过三年建设,将本专业建设成鲁西物流作业运营师的培养基地、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示范基地。(二)具体目标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与XX市物流园区管委会、XX商会、XX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办公室、顺丰速运XX市分公司

11、、浪潮集团、交运集团、千千佳物流有限公司、天津中外运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成立“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及运作长效机制,明确理事会成员职责权利,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水平。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深入调研XX物流业发展情况,以XX市物流作业运营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与XX市物流园区管委会、盖世物流、人久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顺丰速运集团共同创新并实施“虚实双境、链式贯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物流作业运营知识的学习与业务的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完

12、成物流作业运营工作的顶岗实践,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与XX市物流园区入驻企业、顺丰速运合作成立两个订单班或冠名班;根据岗位调研情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到专业课,搭建职业素质教育平台,校企合作举办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多方面培养学生职业素养。3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继续优化“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建设1个物流管理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群;校企共同制定专业课的课程标准;校企合作编写5部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校本教材;校企共同开发1个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完成核心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行“双带头人”制度,聘用1名具有较高专

13、业素质和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作为专职专业带头人,聘用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2名储备专业带头人;通过建设一门课程、挂靠一个合作企业、对接一名兼职教师、进行一项教改课题、从事一项科研课题的“五个一工程”选拔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5名。三年建设期内,专任教师达到14人,兼职教师达到16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3%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形成一支实践能力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学习型教学团队。5建成高标准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强技能(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包括物流综合实训室、经管学院实训超市、顺丰速运XX职业技

14、术学院营运中心、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物流沙盘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中心在内的物流作业运营中心;成立“园区校区”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实现“全景全岗全程”的真实环境教学。(2)优化校外实训基地在现有10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拓展山东省及周边物流技术先进的物流企业及流通型企业如山东振华物流公司、XX市物流园区入驻企业等为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8个;与XX市物流园区合作建立“厂中校”XX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工学站。在XX物流园区建立1个示范性顶岗实习“工作站”并投入运行。深化“园区校区合作模式”,探索校企互动、职教贯通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XX物流园区与物流管理专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教

15、学过程与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6. 建立“产、学、研”社会服务平台以XX职业技术学院、XX市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工程研究中心、“园区校区”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三方为依托,建立“产、学、研”社会服务平台,并制定工作职责与工作标准。依托社会服务平台面向物流园区企业及XX市物流企业开展社会服务。三年建设期内,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和服务3000人次;与XX市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承担4项纵向课题、3项委托课题,实现社会服务到账资金50万元。7. 带动专业群建设,创新创业共发展以物流管理专业引领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保险专业发展,建成会计综合实训中心、创业模拟实训

16、室、营销策划中心、商务谈判室,形成“创新创业平台”,为物流管理专业群提供运营平台。专业群建设1个省级精品课程群,编写5部校本教材;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8名骨干教师。8. 建设融入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专业文化重视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内涵提升和环境建设,通过校企交流、校内讲座、报告、物流园区参观等形式,共同建设融入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专业文化,打造文化教室、文化实训室,营造职业文化氛围,逐步形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环境。三、建设内容(一)体制机制建设1. 成立“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在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成立“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理事单位主要包括XX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办公

17、室、XX市物流园区管委会、XX商会、XX市物流园区入驻企业、顺丰速运XX分公司、浪潮集团、XX交运集团、千千佳物流有限公司、临清通达物流、四海物流、中外运久凌储运有限公司等。办公室(秘书处)设在XX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由XX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开展专业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研究、企业技术项目服务等工作。“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主要负责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物流园区发展与技能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跟踪等工作(见图4-4-3-1)。在三年建设期内,每年完成两次专业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与XX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办公室、XX市物流园区管委会合作完成XX市物流园区发展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进行推广

18、;按照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物流产业发展、专业建设研讨活动。图4-4-3-1 “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2建立完善“园区校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理顺各理事会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从战略融合、组织保证、制度保障、需求对接、经费投入、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人才共用、设施共享、信息互通等10个方面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章程,明确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保障理事会顺利有效运行。无论是聘用企业人员到校做兼职教师,还是派遣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均由企业与学校进行双向管理与考核。制定“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管理制度、“园区校区”合作管理办法、兼职教师校企共管制度、专职教师顶岗管理办法、

19、“园区校区”技术服务合作办法等。(二)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1专业调研依托“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成立调研小组,制定调研计划,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企业走访、毕业生回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对XX市及周边物流企业特别是园区入驻企业开展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反馈、企业与学校在互利合作项目及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意愿情况等内容的调研,并书写调研报告,形成专业调研的长效机制。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原有“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立足XX市物流业发展,以满足XX物流作业运营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与XX市物流园区管委会、盖世物流、人久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顺丰速运集

20、团共同创新并实施“虚实双境、链式贯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物流作业运营师(如图4-4-3-2)。图4-4-3-2 “虚实双境、链式贯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虚实双境、链式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引企进校、搭台建厂、下厂设班,搭建具有生产实境和虚拟实境的教学环境,以此贯通三年。依托物流作业运营中心、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等“校中厂”,以及物流园区等“厂中校”,着力推进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融合贯通,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突出培养学生进行物流作业运营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第1、2学期:针对物流作业运营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物流岗位

21、认知、物流作业流程等专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专业基础技能学习,在虚拟实境(物流综合实训室、物流管理沙盘实训室)完成。第3学期:针对物流作业运营人员的仓管能力、采购能力、快件处理能力等物流业务能力的培养,进行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在虚拟实境(物流综合实训室)和生产实境(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顺丰速运聊职院营运中心、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完成。第4学期:针对物流作业运营人员的解决方案设计能力、供应链模拟运营能力、公司决策管理能力等物流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专业综合能力提升,在虚拟实境(物流信息技术中心)和生产实境(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经管学院实训超市、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完成。同时,设立订单班,将企业上岗培

22、训内容前置,使校内学习与企业内训有效衔接,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接受培养。第5、6学期:学生在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或校外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习,在实习企业营造具有职业实境和课堂实境的教学环境,在生产现场设立实习管理工作站,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职业素质和顶岗能力。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思路根据XX物流园区、顺丰速运、中外运等企业的物流人才需求调研,紧紧围绕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仓储、配送等物流运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导,结合物流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共同调整教学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图4-4-3-3

23、)。图4-4-3-3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思路(2)职业资格证书考取要求与课程内容对接在日常教学中,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中,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达到相应职业资格证的考取要求(见表4-4-3-3)。学生毕业时除拿到毕业证外还可取得助理物流师、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获取“双证书”的学生比例达到90%以上。表4-4-3-3 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对接表(3)加强素质教育加大学生素质教育力度,有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所有专业课程中融入安全教育、沟通协调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财经素养教育、“美丽人生”特色素质教育、技能大赛为

24、依托构建职业素质拓展平台,校企共同开展由企业员工、校内学生参加由企业冠名的“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综合提升员工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表4-4-3-4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计划表4与合作企业实现人才共育、订单培养通过与山东盖世物流有限公司、人久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XX交运集团、顺丰速运等企业合作,以订单方式组建校企合作班,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授课任务,将企业上岗培训内容前置,使校内学习与企业内训有效衔接,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接受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实施的订单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核心能力和物流行业运营能力的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完成“校园人”向“职场人”、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的转变。建设期内拟建立

25、企业冠名班和订单班不少于2个(见表4-4-3-5)。表4-4-3-5 合作企业“人才共育、订单培养”运行机制5完善“六五三”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体系由“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成员单位人员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小组,按照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活动组织、结果公布、问题整改六方面,采取问卷调查、企业走访、毕业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网络信息平台五种手段,对企业、毕业生与家长三方进行追踪,对专业各方面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表4-4-3-6 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建设进度表表4-4-3-7 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建设资金分配表(三)课程体系构建和核心课

26、程建设根据物流作业运营师的培养定位,继续完善“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每年完成1-2项教改课题;建设1个物流管理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群;校企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校企合作编写6部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校本教材;校企共同开发1个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1完善“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根据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断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生产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政、行、企、校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专业主要面向仓储、配送作业运营岗位,通过前期的调研得到岗位能力分析如表4-4-3-8,依据物流作业岗位层次得到物流管理专

27、业主要面向物流作业运营师的培养,根据物流作业运营师的职业能力(见表4-4-3-9),加强岗位调研,进一步确定培养规格,完善现有的“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如图4-4-3-4),优化核心课程,融入职业素质的培养。将助理物流师、快递从业资格证、中级物流职业经理人等国家职业标准及企业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使课程内容能够紧跟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需要,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取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实施并完善“项目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学习与物流专业能力培养统一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实训中,并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过基础知识学习、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个

28、阶段的实践教学,完成从初学者到合格物流作业运营师的培养过程。表4-4-3-8 物流管理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分析表表4-4-3-9 物流作业运营师能力分析表图4-4-3-4 现有的“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2核心课程建设(1)根据物流作业运营能力的培养,建设1个包括仓储配送作业与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商品检验与养护5门课程的物流管理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群。(2)校企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按照岗位职业能力、企业岗位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完成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3)为满足XX市物流园区物流作业运营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编写仓储配送作业与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国际贸易实务

29、、商品检验与养护、物流成本管理6部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4)校企合作开发1个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见表4-4-3-10),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4-4-3-10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建设计划表3.教学模式改革三年内完成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根据物流作业运营一体化要求进行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通过在物流综合实训室、物流沙盘模拟实训室、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进行仿真学习,通过在顺丰速运XX职业技术学院营运中心、实训超市、“园区校区”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进行真实环境学习,组织学生参加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根据物流作业运营岗位分析得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核心课程学习实训项目,组织学生开展项目

30、并进行项目考核。表4-4-3-11 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建设进度表表4-4-3-12 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建设资金分配表(四)教学团队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梯度合理、专兼结合、校企互动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促使专业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实力方面得到极大提升。三年建设期内,使专任教师达到14人,建立16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实施素质提升计划,完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兼职教师承担的课程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1实行“双带头人”制依据专业发展需要,从行业和深度合作的企业中聘请具备高级技术职务,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深厚、在全国或省内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

31、专家1名作为专职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指委顾问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负责指导专业建设、进行教师业务提升指导培训,引领成立1个“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与学生业务能力提升。鉴于校内专职教师没有专业带头人,培养刘慧、逯义军作为储备专业带头人,使其成为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师及兼职企业的卓越物流职业经理人,并帮助物流园区内的企业提升竞争力(见表4-4-3-13)。表4-4-3-13 专业带头人聘用培养计划表2多方位培养“双师”骨干教师通过名师带动工程,今后将加强对“双师”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五个一工程”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现有骨干教师1名,根据专业建设需要,选拔4名实践

32、技能过硬,双师素质较高,拥有高学历、高水平的专职骨干教师,通过进行国内外先进高职教育理论学习与交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参与企业实践与技术服务、承担教学与科研课题等,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一支在课程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表现突出的骨干教师队伍(见表4-4-3-14)。表4-4-3-14 骨干教师培养、考核计划表3培养具有职业教育能力的兼职教师加强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师实训能力的提升,从行业、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管理人员;从社会聘请实践技能过硬、具有中级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职业资格

33、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参与课程教学及学生实训指导任务,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占50%以上。加强兼职教师培养的系统性,促进兼职教师职教能力提升,努力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结构完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见表4-4-3-15)。表4-4-3-15 兼职教师职教能力提升计划表表4-4-3-16 教学团队建设进度表表4-4-3-17 师资队伍建设资金分配表(五)实训条件建设建成校内“物流作业运营中心”;成立“园区校区”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打造校外实训实践基地,使校内外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互利共生的“双基地”。1建成校内“物流作业运营中心

34、”,打造高水平实验实训基地在现有校内物流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成“物流作业运营中心”(见表4-4-3-18),实现校内实训基地全面升级,以适应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该“物流作业运营中心”包括现有的物流综合实训室、经管学院实训超市、顺丰速运XX职业技术学院营运中心等实训室与新建的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物流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中心实训室(设备清单见表4-4-3-19、4-4-3-20、4-4-3-21)。改造升级后的物流作业运营中心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将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到物流领域,实现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物流理念的充分融合;二是体现运营项目的真实性,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企业

35、工作环境与真实的企业考核标准。2成立师生工作室“园区校区”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互培共育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与XX物流园区合作建立“园区校区”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设备清单见4-4-3-22),公司兼顾教学与经营双重任务,集教学实训、短期培训和生产经营于一体,学生分阶段进入企业实训实习,经历入企业、进部门、做员工,通过承担任务、履行职责、参与竞争,养成团队协作、忠于职守、遵章守纪、勇于创新等职业素质。3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校外实训实践基地 (1)在现有10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在山东省及周边拓展山东振华物流公司、XX市物流园区等物流技术先进的物流企业及流通型企业为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8个

36、。(2)在XX物流园区建立1个示范性顶岗实习“工作站”并投入运行(见表4-4-3-23)。深化“园区校区合作模式”,探索校企互动、职教贯通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XX物流园区与物流管理专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3)依托XX市物流园区建设“厂中校” 与XX市物流园区共同建设“厂中校”XX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站。实现校企之间的物质资源共享、智力资源互补,实现“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一体化、学院教师与企业员工深度交流及共同培训。表4-4-3-23实训条件建设进度表表4-4-3-24 实训条件建设资金分配表(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主动适应XX市“建设优势产品集散基地,打造山东省东引西

37、拓桥头堡”战略规划的需要,紧密结合山东省重点区域发展战略,抓住XX市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契机,依托校内物流作业运营中心和物流园区“厂中校”实训基地,建立专兼结合的物流技术服务团队,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1依托开放性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培训充分利用专业人才和资源优势,为物流行业提供业务培训,对企事业单位物流技术部门进行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方面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培训;作为山东省高教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及销售管理专业(本科)的考点院校,进行学历提升教育;积极开展助理物流师、中级/高级快递业务员等培训工作。三年建设期内,建成社会培训资源包,完成30

38、00人次的培训,实现社会培训收入20万元。2技术研发与服务充分利用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XX市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研究中心、XX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站等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联合XX市农村物流、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提供物流咨询服务、技术支持与物流方案设计等技术服务,三年建设期内,承担4项纵向课题、3项委托课题,实现社会服务收入30万。(七)专业群建设以物流管理专业引领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保险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1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的建设在重点建设物流管理专业项目的基础上,建设群内公共平台课,实现资源共享。在重点建设项目的带动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生产过程为

39、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政行企校共同参与,按企业相关岗位重组课程,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三年内,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群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专业群内建设5部校本教材。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物流作业运营中心”的基础上带动物流管理专业群的运营功能,新建会计实训中心(见表4-4-3-27),包括工商税务大厅、模拟银行、会计仿真实训室、会计多功能实训室、会计服务中心、会计文化展厅;新建创业模拟实训室、营销策划中心、商务谈判中心,增加实际运营功能,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表4-4-3-27 会计实训中心设备一览表3教学团队建设在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基

40、础上,不断加强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教能力,实现群内师资共享。(1)专业带头人培养专业群内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通过企业顶岗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提升业务技能、高职教育理念等,使其具备专业建设能力。(2)骨干教师培养专业群内培养现有骨干教师5名,选拔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名,根据骨干教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通过挂职锻炼、外出考察、参加学术会议、技能考证等进行培养。(八)专业文化建设通过“物流之家”等系列社团活动和物流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技能大赛、主题班会、开设物流文化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教育,在各种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

41、会、走进企业,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和企业文化。聘请知名企业人士走进课堂和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打造运营中心“文化长廊”,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与物流园区、顺丰速运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自觉地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充分发挥专业文化建设在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团队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1推行社团导师制,提升社团活动层次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精神家园和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今后将在社团内推行导师制。即一个社团安排一个指导教师来专门负责社团的建设、管理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

42、讲座和相关实践活动,以保证社团活动的持久性和发展的长远性,丰富社团活动内容,提升社团活动层次,为选拔物流大赛人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奠定坚实基础。以赛促学、开展文化讲座,强化专业文化建设在第二课堂组织开展物流技能大赛,并将获奖情况折算成学分,记入日常的学习成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实践能力,还会拓展其视野和思路,使其吸收更多物流职业文化。同时,邀请企业骨干或部门负责人做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专题讲座,与教师开展讨论交流,为学生学术思想的汲取和实践经验的吸收搭建平台。打造运营中心“文化长廊”,企业文化走入校园为强化专业文化建设,将物流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打造运营中心“文化长廊”,借此建设

43、具有文化气息的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和具有文化氛围的课堂。四、资金预算与预期效益(一)资金预算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经费共740万元,其主要来源为山东省财政160万元、地方财政100万元、学校44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2万元、其他投入8万元,具体资金预算见表4-4-4-1。表4-4-4-1 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资金预算及来源(二)预期效益1与XX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办公室、XX市物流园区管委会、XX商会、顺丰速运XX市分公司、浪潮集团、XX交运集团、千千佳物流有限公司、人久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外运久凌储运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园区校区”物流产业发展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双向服务的长效运行机

44、制,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2根据企业需要,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虚实双境、链式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要求,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实施教学,突显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专业群内2000左右学生受益。3以构建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为主线,以真实的生产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按企业物流岗位重组课程,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基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体系。4.建成物流作业运营中心

45、,该中心包括物流综合实训室、顺丰速运XX职业技术学院营运中心、XX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超市、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物流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中心;与XX物流园区合作建立“园区校区”第四方物流咨询公司,为师生提供业务提升的平台。5.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培养和评聘制度,遵循聘用与引进、选拔和培养并重的原则,坚持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聘任两名在物流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用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3年内,使专任教师达到14人,兼职教师达到16人,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能上讲台、能下一线”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勤业、敬业、专业、

46、乐业”的教学团队,把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带动作用的教学团队。6.建立基于客户满意度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人才培养的优化提供依据。7.以XX市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社会服务,将研究中心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以最快的速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推动鲁西物流产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在学院名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成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 下设督导业务小组(见图4-4-5-1),对专业建设各项工作实施过程监管和验收评估。明确各自的职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表4-4-5-1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机构一览表(二)制度保障为全面指导和有效监控专业建设工作,实行建设项目责任制管理,明确各级项目负责人和管理小组的职责,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调控,定期调度,重点督察。同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项目小组成员的热情与积极性。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每月检查一次项目的建设进度,每学期检查一次项目的建设质量,每年度考核一次项目的建设绩效,对考核不合格者严格追究责任。(三)经费保障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经费由省财政、地方财政、学校及企业共同出资,并作为重点建设专业建设,确保资金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