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139830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第 4 页伶官传序教案第二课时 攸县三中 谭琨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结构,体会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贯通”的特点。2、学习通过正反说理论证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3、认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教学重点学习通过正反说理论证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教学方法质疑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步骤一、文言知识检测二、导入还记得李清照的那首咏项羽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惨败的原因,同学们记得吗? (“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其实,不只是项羽

2、,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事? 三、合作学习 (一)第一段 1、这是一篇史论文,前面我们学习过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文,它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它的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那么这里是不是也一样呢? 朗读第一段。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呢?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翻译 (国家兴盛或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2、 本质上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没有。) 古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

3、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在这里他更强调人事的作用。 3、作者依据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呢?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翻译(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4、 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呢? 明确:用庄宗如何得天下及怎样失天下的事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二)第二、三段1、合作学习:默读二、三段,请结合课文内容和注释,为庄宗做个简单的履历表。明确: 年代 岁数 事

4、件908年,23岁,接受三矢,继父遗命。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灭燕) 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亡梁)926年,41岁,“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 翻译: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3、“兴国”时庄宗是以怎样的面貌出现的? 明确:“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4、等到庄宗即将要灭国

5、时,作者是如何描写那种场面的?作者描写前后两种不同的场面有何用意?明确:“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回答: 与前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引人震撼,发人深省。5、想象场面,分组朗读,感受对比。6、通过对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的分析,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齐读:“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评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就是作者给出的结论。“忧劳”和“逸豫”都是人的一种行为,但其结果却是完全不同,庄宗已经成为历史一

6、面永远的镜子,当他国破家亡对天长叹时,早已忘记了古人的一句名言:“成由勤俭败由奢。”7、论证方法归纳例证法、对比法、引用法(三)第四段行文到第三段,已得出结论,似乎可以结束了,那么最后一段是否多余?为什么?齐读第四段推论:“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翻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明确:首先,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 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强调可以扣住题目。 其次,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

7、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身死国灭。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借古讽今,现实的针对性强。四、合作探究 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回顾背景: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

8、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明确: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五、课堂小结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六、迁移训练文章中作者通过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说明了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这些道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帮助?你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请同学们交流一下,然后写一篇500字的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