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推进安全发展.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9809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扎实实推进安全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扎扎实实推进安全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扎扎实实推进安全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扎实实推进安全发展.doc(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扎扎实实推进安全发展 我们满怀着期望与憧憬迈入了2021年。安全,时刻从零开始。我们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者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肩负的责任与重托:打造本质安全企业是荣钢的最高追求,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荣钢的最大价值取向。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安全形势的极端严峻,惟有用我们求真务实、勤勉敬业、雷厉风行和扎扎实实地工作,全力以赴实现2021年荣钢各项经济指标、安全目标。 2021年,我们要把安全发展纳入构建和谐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上来。加强安全基层工作和基层建设,夯实“双基”,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的源头治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经过培训不断增强员工抢险、救险、自救、互救的抗风

2、险能力。在安全生产中强调法制、制度、规范、标准、科学等方面的不断拓展与提升,更新安全知识,拓宽安全思维,加强安全生产中员工的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障。我们必须要用安全生产、安全稳定、平安和谐来推动安全发展。2021年,我们将以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坚持、两个转变、三个实现、四个到位”来统领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我们必须要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不能忘记安全生产,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动摇,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松懈,不能有丝毫的侥幸敷衍,不能有丝毫的厌战情绪。我们要依照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

3、贯彻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投入,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超前防范,确保员工安全与健康; 从被动防范向抓源头治理转变 我们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估、监控,要特别做好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装置的检测、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要确保设备的本质安全,主动出击、防患未然。要扭转“以检查促整改”的被动做法,要发动员工自下而上、全员参与、超前预防、持续改进,狠抓源头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达到全过程控制; 从控制轻伤向“零”事故转变 这个转变体现了我们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坚定性。以人为本,

4、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公司高层三令五申“要控制轻伤和一个都不能伤”的重要指示精神正在于此。所以我们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要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基点,用我们的责任心、爱心、良心去安排部署好我们的安全生产,强化自己的安全责任,把安全工作往前推,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稳定,使我们的安全生产全过程可控、在控、能控,努力实现“零”事故; 实现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公司连续五年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是十分来之不易的,是我们要倍加珍惜的,是我们在公司高层的领导下,上下合力、稳健务实、扎扎实实、齐抓共管实现的。但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

5、这一点,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潜伏的诸多危机,必须有足够的认识,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言危思进,不断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尽心尽力地维护和实现安全生产形势长周期的稳定局面和安全与效益的共赢; 实现安全管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安全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公司的安全稳定、安全发展和保证员工的安全作业,保证经济效益的完成至关重要。只有把规章制度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具体到个人才有可能保证安全生产。从基础入手,完善公司各工序、工艺、工种、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并使之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促进员工操作行为由随意转向规范,由粗放转向精细,由侥幸转向理智,强化人与人之间,上下

6、工序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交汇点的协调、联接、沟通和配合,把环节、细节做的更加完美、无缺失,就要把对基础、基层、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应急处置等涉及安全生产方方面面的检查管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实现安全作业标准化 安全作业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避免和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把公司制定的各工种、岗位的安全规程和工作标准原原本本贯彻下去,使每一个作业员工、每项作业都有章可循,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要让员工懂得安全生产实际上就是法制生产,在企业,规章制度就是法律。每个流程、每道工序、每个操作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规范标准。它需要我们的员工遵章守法、中规中矩,严格贯彻,而保证这一点的就

7、是我们对法的敬畏和遵从。实现安全作业标准化,我们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做,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不断补充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持续推进安全管理的提升; 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到位 要大力加强我们各级的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培训工作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先导与基础,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并不断通过我们的安全培训教育学习,把书面的制度与规程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行为、安全理念,在潜移默化和循循善诱中得到升华,并把荣钢特色安全文化理念得到深化,让安全成为每位员工的行为习惯,创建全员崇尚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安全氛围; 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到位

8、 这是我们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最重要的安全基础。我们安全管理的大量工作都体现在班组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因而,加强对班组基层建设的投入,加强班组人员的安全管理,加强班组、岗位隐患的排查与整改,保证遵章守纪与安全操作,保证突发事故面前的应急处理,创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班组,是我们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要特别给予关注的。推动班组的安全检查、排查、互查、消除危险,不断发现、克服、纠正岗位上的隐患与违章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深入现场、班组、岗位的过程中,积极地发挥与引导班组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做到安全互动、上下贯通,在安全动态管理中来实现班组无事故的终极目标

9、; 应急预案与防范措施到位 针对重大危险源和重要装置、关键岗位所存在的危险(风险)、危害物质与临界量,我们要严格辨识它的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效益。虽然各生产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但,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与防范、机动与有效。要坚持我们对员工的培训、演练、完善应急预案,使之在非常情况下发挥它的可靠作用,以使紧急事件局部化,尽快采取措施,控制势态的发展。因而,各级领导要坚决抓紧、抓好、抓实、应急预案与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有效、可靠、安全,要做到加强领导,心中有数、预案充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常抓不懈; 安全目标、任务、考核到位 安全是效

10、益,安全是品牌,安全生产是实现社会责任感和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各级领导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对每项工作可能出现的危险,充分进行评估,进而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出危险控制的预案,制定出确保目标实现的各项指标和安全管理方案。要以对危险因素的控制为核心,贯穿与辐射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工作、全力以赴地来落实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严格贯彻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结合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把安全责任逐一落实,努力克服安全管理中的进展不平衡、推行不得力、考核不坚决等问题与差距,“严、高、细、实”地推动07年目标、任务、考核的圆满完成。安全,信念如山。荣钢人用一次

11、次跨越与成功,诠释着荣钢的内涵,推动着和谐荣钢的历史进程。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把握预防控制是安全前瞻性的战略抉择的安全理念,为创建荣钢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安全发展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扎扎实实抓党建安全和谐促发展扎扎实实抓党建 安全和谐促发展 锡林浩特工务段党委,于二八年七月成立。现下辖基层党支部5个,共有党员71名。 几年来,该党委党建工作一直在同级别单位中名列前茅。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机构调整,制度规范,工作创新,党建工作日趋完善,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 近年来,党委认真落实公司党委“两高三新一推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巩

12、固、创新、发展、超越”的工作主线,牢牢把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认识上抓深化,制度上抓完善,措施上抓具体,成果上抓巩固,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务工作服务于行政、服务于基层、服务于职工群众的工作原则,积极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学习上级党组织各项精神,并及时宣贯。变电部作为襄樊供电公司重要生产单位,担负着襄樊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使命,时刻确保各项生产维护工作和电力工程的安全成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生产项目也日益增多,工作任务的繁重并没有松懈变电部党委的各项学习制度,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及时领会上级党委的各项精神,才能更好的和

13、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做出更出色的业绩。变电部党委利用党委会、政工例会,组织中心组,网上发布,发放资料自学等学习等方式,加强对上级系列会议精神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大落实力度。 营造健康和谐氛围,努力打造“五好”领导班子和“四有”职工队伍。按照“五好”班子要求,不断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认真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和党委、行政议事规则,积极在领导班子内部营造一个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谅解、协调一致的氛围。中心组学习是提高班子成员理论素质的重要途径,变电部坚持中心组学习不放松,每月坚持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不断提高新时期领导班子成员的议事、

14、决策水平和执政、参政能力。坚持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教育再教育,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决议、决定和会议精神,整体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风险同担、成果同享”。 积极探索,精心打造“襄电先锋行”党建品牌。今年公司启动了“襄电先锋行”党建品牌后,变电部党委积极响应,作为电力生产组的牵头单位,立即着手活动方案制订工作。结合小组均为电力生产单位的实际,把活动重点落脚在电网安全上,并借鉴“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和“党员安全岗位明星”活动的成功经验,决定开展“襄电先锋行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作为“

15、襄电先锋行”品牌活动建设之一,突出了生产单位工作特色,可以有效确保各生产单位安全生产,必将成为变电部党建工作的另一亮点。安全生产 党员引领 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结合省公司和襄樊供电公司“服务中心促和谐发展、立足岗位当先进标杆”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在变电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变电部党委不断探索创新党内主题活动的新举措、新做法,努力将变电部党务工作精细化,以使党内主题活动更具实效,更能适应电力企业党建工作新形势的需求。 2021年,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变电部党委深入研究,追求创新,最终决定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和争当“党员安全岗位

16、明星”活动。此项主题实践活动是变电部党委紧密围绕“服务中心促和谐发展、立足岗位当先进标杆”活动主题开展的一项新的、操作性强、成效显著、贴近党员实际工作的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她为党员搭建了一个提升素质、发挥作用的平台,有效地激发广大党员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先进性的显现,更好的在群众中发挥旗帜的作用,确保电力生产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创建“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和争当“党员安全岗位明星”活动是以在职党员为主体,以安全生产示范为导向、以安全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安全监督管理为内容,以树立“平安理念”为基础,以打造“平安文化”为核心,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为目的的党内主题实践活动。 “安全生产,党员引领”

17、是此项党内主题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变电部党员能够促使自己努力学习各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最新安全生产操作技能,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职工群众中带头杜绝和纠正违章,争做安全生产的标杆和明星,以党员的示范作用引导职工群众巩固安全思想意识,以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职工群众自觉遵章守纪,真正做到“党员个人无违章,党员身边无事故”,最大限度的调动党支部和共产党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与此同时,变电部各基层党支部还结合各生产单位的具体专业和工作性质,配合开展了一系列的分专业的党内主题实践活动,使得变电部整个的党内主体实践活动开展得层次分

18、明,协调一致,覆盖面全、成效显著。 比如。运行工区党支部结合变电运行独有的特点,先后开展“六常管理”、“做小事、拘小节”、“星级变电站”党内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层层延伸,效果步步明显;修试工区作为变电站的预试、维护生产单位,要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电力设备,开展了创建“零缺陷”变电站的主题实践活动,以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缺陷的消除率,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工程公司党支部结合自身特点工程施工单位,开展了创建“零整改工程”党内主题实践活动,以提高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打造品牌工程;昌能公司作为后勤服务和多产业的综合部门,分别开展“创建文明小区”和“红旗车驾驶员”的主题实践活动,美化生活环境,

19、提倡安全行车。 通过树立“党员安全标杆”,强化安全责任,练就过硬技术,用党员的示范作用、典范效应,带动身边职工群众搞好安全生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新颖、切合实际的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夯实了班组安全基础,规范了班组安全管理,为变电部快速、健康、稳定、和谐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标题: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委书记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3月日) (送审稿) 同志们: 这次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和市“两代会”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荣生同志和义友同志代

20、表市委、市政府分别就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和民政工作作了很好的报告。市委、市政府还将下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切实抓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确保我市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下面,我着重就当前“三农”工作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的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今后5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展现的亮点很多,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1、建议提出的任务很多,一个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制定的举措很多,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

22、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因此,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坚持科学发展,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协调发展,必须立足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

23、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如果脱离农民群众的愿望,忽视农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十分严峻。据有关

24、资料分析,目前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高达2.6:1;占全市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30左右的医疗资源,若再加上教育、文化、市政公益设施等方面的城市福利,城乡差距无疑将会更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一些地方还通不了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不能摆脱落后面貌,江津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基本市睛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协同发展,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广大农民群众共同享用现代化成果。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

25、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目前,我市城镇化率虽已达到45.20,但大部分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全市也还有60余万的农村居民,农民仍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农民问题解决得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

26、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对于我们这个有着近150万人口的区域性大市来说,扩大内需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集中着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们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最有希望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增长。特别是加强农村道路、住房、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大大释放消费潜力,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所以,推

27、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不仅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使农民安居乐业、和陆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我市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农民负担等方面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引发群体事件,给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农民生存压力大、待遇不公平、心理不平

28、衡,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民合法利益,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和谐江津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我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990年的7.56倍,第一产业的比重从41.16下降到22.20;城镇化率从12.60上升到45.20;城乡居民收入由2.8:1略降为2.6:1。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五中全会和中央、重庆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对当前“三农”问题的正确分析与判断,把思想和行

29、动统一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用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和求真务实精神,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和作风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拓宽和创新工作思路与举措,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部署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进一步创新观念与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一个“新”字。我的初步理解是,新农村建设的“

30、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城乡差距越大,农民就越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而过度采用掠夺式经营,既难以形成我们的食品安全供给,也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加快城市化的倾向,全社会都来更加关注并致力于农村的综合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其二,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弱妇孺,而且出现了不少“三无”农民,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的很多矛盾难以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乏;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我们应逐步建立起比

31、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把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这些工作到位了,才能率先在农村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三,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生产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让农民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缓、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让一些城里人被田园诗般的农村所吸引。 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以新的理念催生新的举措,以新的举措推动新的变化,以新的变化促进新的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贯彻“重中之重

32、”战略思想和“两个趋向”重要论断,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实施“一路三化”战略,以推动城乡统筹为根本,以实施“三百工程”为抓手,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建设为方向,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新型化、居住生态化、保障社会化、管理民主化”,加快我市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三个结合”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键

33、在于把以人为本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切发展都必须以农民群众为出发点。要求在制定规划、确定指标、新上项目等重大事项时,都必须以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为重要前提,都应充分倾听农民群众的意见,不仅使农民得到眼前利益,而且有利于长远发展;不仅使农民获得经济利益,而且有利于创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次,一切发展都必须依托农民群众的主动性。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群众,把建设新农村这个主题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切实保障他们的各项权利,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实际利益,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第三,一切发展都必须以农民群众为目的,要求把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权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34、益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面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切实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与激发农村内部活力结合起来。在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等措施,激发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自我建设的能力。二是要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同时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改变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三是要把遵循客观规律与尊重农民意愿结合起业。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搞好规划,

35、抓好示范,防止出现强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问题。要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实行政务公开,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问题,使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狠下功夫,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的发展。通过新农村建设,要使我市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农民群众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持续推进。归根到底,就是要切实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逐步消灭城乡差距。 三、切实注

36、重并强化关键环节,整体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要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我市现阶段的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一是建设性资金要更多地投向农村。近年来,尽管我市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用于“三农”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渠道分散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好转。对此,市财政要按照“三个高于”的原则,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

37、入。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要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向农村。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时都要向农村倾斜。各金融机构也要调整信贷投放结构,切实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二是城市要加大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要在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部门和企业对口帮扶农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同时,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体制,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就业机会。1990年我市农民的纯收入中,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7.88和12.62,而2021年这两项指标已变为52.87和40.42。这充分表明,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

38、的变化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日益重要。三是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快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网、广播电视、饮 水困难、农村沼气、农村信息化等建设。同时,国家和地方财政通过直接补助资金、“以工代补”等方式予以鼓励。要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以“三百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39、力”。“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晚熟柑橘和花椒产业这两个“全国之最”,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根据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在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

40、经济组织。继续抓小城镇建设和劳务开发,不断提高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水平。 (三)巩固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新农村建设必然会伴随一系列体制创新,其中一大任务就是推进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今年起,全国将全部免征农业税,农民种地必须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延续了两千多年后到此终结。这是国家、集体与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由此必然提出加快推进涉及面更广、层次更深的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只有下决心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才能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

41、间要“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这些改革任务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核心是要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我们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中央和重庆市的有关规定,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体制保障。 (四)搞好乡村建设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要切实加强乡村规划,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

42、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农村各地的发展差距很大,改善村容村貌的工作也必然是起点有差距、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两大重要原则,这就是“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和“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只有始终坚持这两大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五)注重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43、。五中全会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在转变镇(街)政府职能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六)切实解决民生、维护民利和落实民权,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44、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阶段,既是大有作为的“发展黄金期”,又是各种困难和风险的“矛盾凸显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切实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实现“两地一中心”的宏伟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服从大局,以民政部门为载体,充分发挥其在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竭力推进和谐江津建设。一要立足解决民生,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放在工作首位。关注困难群众,关心弱势群众,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城市低保、五保供养、农村特困、大病医疗等社

45、会救助工作,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要立足维护民利,把相关特殊困难群体的各项政策落实好。落实好优抚对象的各项抚恤优待政策,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努力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大力推进安置改革,开发利用军地两用人才;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努力实现第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目标;加强老年福利设施建设,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大力推进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筹集更多的社会救助资金;扩大福利彩票发行规模,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三是立足落实民权,切

46、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受益权,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促进全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培育发展,依法监管,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重点规范和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依法推进殡葬改革、婚姻登记工作,强化地名区划管理。四要立足时代要求,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新机制。各级党政要把民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将民政工作列入我们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总

47、体规划,及时研究解决民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充实民政工作力量,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做好民政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通力协作,对民政工作要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在建立公共财政过程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民生、民利所需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保证民政事业费按时足额拔付,各相关部门应履行自身职责,不折不扣地落实救助和扶持政策。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努力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民政事业新发展,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四、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良好开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

48、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也必然给我们的领导方法、工作部署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重庆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应当看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大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能因为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而放松农业;农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因为农村发展任务艰巨而避开农村;农民是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成果的平等享有者,不能因为农民人多分散、收入消费水平低而忽视农民。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按照中央县级以下的工作重心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要求,市里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镇街党政主要领导至少要有一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