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流程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设计流程说课材料.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pcb设计流程-PCB设计流程.设计任务受理A.PCB设计申请当硬件项目人员需要进行PCB设计时,须在PCB设计投板申请表中提出投板申请,并经其项目经理批准后,此时硬件项目人员须准备好以下资料:1.经过评审的,完全正确的原理图,包括纸面文件和电子件;2.带有MRP2元件编码的正式的BOM;3.PCB结构图,应标明外形尺寸、安装孔大小及定位尺寸、接插件定位、禁止布线区等相关尺寸;4.对于新器件,即无MRP2编码的器件,需要提供封装资料;B.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1.仔细审读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工作条件。
2、如模拟电路的工作频率,数字电路的工作速度等与布线要求相关的要素。理解电路的基本功能、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2.在与原理图设计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板上的关键网络,如电源、时钟、高速总线等,了解其布线要求。3.根据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原理图进行规范性审查。4.对于原理图中不符合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地方,要明确指出,并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进行修改。5.在与原理图设计者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单板的PCB设计计划,填写设计记录表,计划要包含设计过程中的原理图输入、布局完成、布线完成、信号完整性分析、光绘完成等关键检查点的时间要求。设计计划应有PCB设计者和原理图设计者双方签字认可。6.必要时
3、,设计计划应征得上级主管的批准。.设计过程A.创建网络表1.网络表是原理图和PCB的接口文件,PCB设计人员应根据所用的原理图和PCB设计工具的特性,选用正确的网络表格式,创建符合要求的网络表。2.创建网络表的过程中,应根据原理图设计工具的特性,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排除错误,保证网络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3.确认器件的封装。B.创建PCB板创建PCB设计文件,根据设计任务的特点,对图纸、板层的类型以及板层进行合理的设置。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的设置:1.机械层的设置:在Design-MechanicalLayer中选择所要用到的机械层并选择是否可视和是否同时在单层显示模式下显示。机械层1一般用于画板
4、子的边框,机械层3一般用于画板子上的挡条等机械结构件,机械层4一般用于画标尺和注释等。2.正确选定单板坐标原点的位置,原点的设置原则:A.单板左边和下边的延长线交汇处;B.单板左下角的第一个焊盘;3.板框四周倒圆角,倒角半径5mm。特殊情况参考结构设计要求。C.布局A).在布局过程中,应尽量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布局:1.机械结构方面的要求:外部接插件、显示器件等的安放位置应整齐,特别是板上各种不同的接插件需从机箱后部直接伸出时,更应从三维角度考虑器件的安放位置。板内部接插件放置上应考虑总装时机箱内线束的美观。需浸焊板子的较重元器件应尽量分散放置以防止浸焊时板子变形。2.散热方面的要求:发热元件要一
5、般均匀分布,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除温度检测元件以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热量大的元器件。竖放的板子应把发热量大的元件放置在板的最上面,双面放器件时底层不得放发热量大的元件。BGA芯片最好不要放在板子中间(回流焊时板子变形最大)3.电磁干扰方面的要求:随着电路设计的频率越来越高,EMI对线路板的影响越来越显得突出。在画原理图时就可以先加上功能电路块电源滤波用磁环、旁路电容等器件,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脚就近都应有一个旁路电容连到地,100个脚以上的IC甚至用好几个(一般为两到三个脚一个),电路的工作频率在10MHz以下时一般使用104(0.1F)的电容,10MHz以上一般用103的电容。4.器件
6、应尽量按功能分块放置,一块放好以后可选中后建立联合。在不太可能对多个电路功能块之间保证足够的电磁隔离度情况下,必须考虑用金属屏蔽罩将能量屏蔽在一定的区域之内。注意:金属屏蔽罩下方与线路板相接触处不能有走线,至少应用绝缘胶带等隔离。有时候用金属屏蔽罩非常有效,而且常常还是隔离关键电路的唯一解决方案。5.放置大的贴片器件和引脚间距0.5mm的贴片器件的参考点(可用内径为0,外径为1mm,阻焊外延0.5mm的单层焊盘,即在焊盘的Advanced里的SolderMask的Override勾中并填0.5mm,一般为在器件的对角线上放上一对.对于将来要自动焊接的板子,应在板上分散放置2-3个参考点焊盘(M
7、ark点,外径为1mm,阻焊外延0.5mm的单层焊盘,孔径为0mm,顶或底层),一般为对角线放置,越远越好。在需要放置固定孔的地方放上适当大小的焊盘。对于3mm的螺丝,可使用3.23.5mm内径和6.58mm外径的焊盘(推荐用3.5mm和8mm),并可在每个焊盘上放上一圈小焊盘。6.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7.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8.需用波峰焊工艺生产的单板,其紧固件安装孔和定位孔都应为非金属化孔。当安装孔需要接地时,应采用
8、分布接地小孔的方式与地平面连接。9.焊接面的贴装元件采用波峰焊接生产工艺时,阻、容件轴向要与波峰焊传送方向垂直,阻排及SOP(PIN间距大于等于1.27mm)元器件轴向与传送方向平行,PIN间距小于1.27mm(50mil)的IC、SOJ、PLCC、QFP等有源元件避免用波峰焊焊接。10.BGA与相邻元件的距离5mm。其它贴片元件相互间的距离0.7mm;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有压接件的PCB,压接的接插件周围5mm内不能有插装元器件,在焊接面其周围5mm内也不能有贴装元器件。11.IC去偶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1
9、2.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以便于将来的电源分隔。13.用于阻抗匹配目的阻容器件的布局,要根据其属性合理布置。串联匹配电阻的布局要靠近该信号的驱动端,距离一般不超过500mil。匹配电阻、电容的布局一定要分清信号的源端与终端,对于多负载的终端匹配一定要在信号的最远端匹配。14.布局完成后打印出装配图供原理图设计者检查器件封装的正确性,并且确认单板、背板和接插件的信号对应关系,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布线。B).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1.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2.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
10、器件。3.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4.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5.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6.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一般IC器件布局时,栅格应为50-100mil,小型表面安装器件,如表面贴装元件布局时,栅格设置应不少于25mil。7.如有特殊布局要求,应双方沟通后确定。C).报告设计参数布局基本确定后,应用PCB设计工具的统计功能,报告网络数量,网络密度,平均管脚密度等基本参数,以便确定所需
11、要的信号布线层数。信号层数的确定可参考以下经验数据:Pin密度信号层数板层数1.0以上220.6-1.0240.4-0.6460.3-0.4680.2-0.381214注:PIN密度的定义为:板面积(平方英寸)/(板上管脚总数/14)布线层数的具体确定还要考虑单板的可靠性要求,信号的工作速度,制造成本和交货期等因素。D.布线流程:1.布线层设置在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电源与地层应尽量靠在一起,中间不安排布线。所有布线层都尽量靠近一平面层,优选地平面为走线隔离层。为了减少层间信号的电磁干扰,相邻布线层的信号线走向应取垂直方向。2.线宽和线间距的设置线宽和线间距的设置要考虑的因素:A.单板的密度。板
12、的密度越高,倾向于使用更细的线宽和更窄的间隙。B.信号的电流强度。当信号的平均电流较大时,应考虑布线宽度所能承载的的电流,线宽可参考一下数据:铜皮t=10铜皮厚度35um铜皮厚度50um铜皮厚度70um宽度mm电流A宽度mm电流A宽度mm电流A0.150.200.150.500.150.700.200.550.200.700.200.900.300.800.301.100.301.300.401.100.401.350.401.700.501.350.501.700.502.000.601.600.601.900.602.300.802.000.802.400.802.800.002.300.
13、002.600.003.200.202.700.203.000.203.601.503.201.503.501.504.202.004.002.004.302.005.102.504.502.505.102.506.00注:i.用铜皮作导线通过大电流时,铜箔宽度的载流量应参考表中的数值降额50%去选择考虑。ii.在PCB设计加工中,常用OZ(盎司)作为铜皮厚度的单位,1OZ铜厚的定义为1平方英尺面积内铜箔的重量为一盎,对应的物理厚度为35um;2OZ铜厚为70um。3.电路工作电压:线间距的设置应考虑其介电强度。输入150V-300V电源最小空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一次侧二次侧线与保护地间距mm工
14、作电压直流值或有效值V空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工作电压直流值或有效值V空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线与保护地间距mm4.050V1.01.271V0.71.22.0150V1.41.6125V0.71.5200V2.0150V0.71.6250V2.5200V0.72.0300V1.73.2250V0.72.5400V4.0600V3.06.3输入300V-600V电源最小空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一次侧二次侧线与保护地间距mm工作电压直流值或有效值V空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工作电压直流值或有效值V空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线与保护地间距mm6.350V1.271V1.22.5150V1.6125V1.5
15、200V2.02.0150V1.71.6250V2.02.5200V1.72.0300V2.53.2250V1.72.5400V3.54.0600V5.86.34.可靠性要求:可靠性要求高时,倾向于使用较宽的布线和较大的间距。5.PCB加工技术限制A.线宽的设置推荐使用最小线宽/间距8mil/10mil极限最小线宽/间距8mil/10milB.孔的设置(过孔的设置)制成板的最小孔径定义取决于板厚度,板厚孔径比应小于5/8。孔径优选系列如下:孔径24mil20mil16mil12mil焊盘直径40mil35mil28mi25mil20mil内层热焊盘50mil45mil40mil35mil30m
16、il板厚度与最小孔径的关系:板厚3.0mm2.5mm2.0mm1.6mm1.0mm最小孔径24mil20mil16mil12mil8mil6.特殊布线区间的设定特殊布线区间是指单板上某些特殊区域需要用到不同于一般设置的布线参数,如某些高密度器件需要用到较细的线宽、较小的间距和较小的过孔等,或某些网络的布线参数的调整等,需要在布线前加以确认和设置。7.定义和分割平面层A.平面层一般用于电路的电源和地层(参考层),由于电路中可能用到不同的电源和地层,需要对电源层和地层进行分隔,其分隔宽度要考虑不同电源之间的电位差,电位差大于12V时,分隔宽度为50mil,反之,可选20-25mil。B.平面分隔要
17、考虑高速信号回流路径的完整性。C.当由于高速信号的回流路径遭到破坏时,应当在其他布线层给予补尝。例如可用接地的铜箔将该信号网络包围,以提供信号的地回路。E.布线1.布线优先次序A.关键信号线优先:电源、摸拟小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和同步信号等关键信号优先布线。B.密度优先原则:从单板上连接关系最复杂的器件着手布线。从单板上连线最密集的区域开始布线。2.尽量为时钟信号、高频信号、敏感信号等关键信号提供专门的布线层,并保证其最小的回路面积。必要时应采取手工优先布线、屏蔽和加大安全间距等方法,保证信号质量。3.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EMC环境较差,应避免布置对干扰敏感的信号。4.覆铜连接形状的设置:M
18、anufacturing的PolygonConnectStyle。选用ReliefConnect方式,导线宽度取0.3-0.5mm,4根导线,45或90度。5.对所有过孔和焊盘补泪滴,补泪滴可增加它们的牢度并改善高频特性,但会使板上的线变得较难看。补泪滴前可先将整板的间距规则值改大点,如改为0.4mm,补完后再改回来。6.进行PCB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1)地线回路规则:环路最小规则,即信号线与其回路构成的环面积要尽可能小,环面积越小,对外的辐射越少,接收外界的干扰也越小。针对这一规则,在地平面分割时,要考虑到地平面与重要信号走线的分布,防止由于地平面开槽等带来的问题;在双层板设计中,在为电源留
19、下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应该将留下的部分用参考地填充,且增加一些必要的孔,将双面地信号有效连接起来,对一些关键信号尽量采用地线隔离,对一些频率较高的设计,需特别考虑其地平面信号回路问题,建议采用多层板为宜。2)串扰控制串扰(CrossTalk)是指PCB上不同网络之间因较长的平行布线引起的相互干扰,主要是由于平行线间的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的作用。克服串扰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平行布线的间距,遵循3W规则;B.在行线间插入接地的隔离线;C.减小布线层与地平面的距离;3)屏蔽原则对应地线回路规则,实际上也是为了尽量减小信号的回路面积,多见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信号,如时钟信号、同步信号,对一些特别重要,频率特
20、别高的信号,应该考虑采用同轴电缆屏蔽结构设计,即将所布的线上下左右用地线隔离,而且还要考虑好如何有效的让屏蔽地与实际地平面有效结合。4)走线的方向控制规则:即相邻层的走线方向成正交结构。避免将不同的信号线在相邻层走成同一方向,以减少不必要的层间窜扰;当由于板结构限制(如某些背板)难以避免出现该情况,特别是信号速率较高时,应考虑用地平面隔离各布线层,用地信号线隔离各信号线。5)走线的开环检查规则:一般不允许出现一端浮空的布线(DanglingLine),主要是为了避免产生天线效应,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辐射和接受,否则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结果。6)阻抗匹配检查规则:同一网络的布线宽度应保持一致,线宽的变
21、化会造成线路特性阻抗的不均匀,当传输的速度较高时会产生反射,在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在某些条件下,如接插件引出线,BGA封装的引出线类似的结构时,可能无法避免线宽的变化,应该尽量减少中间不一致部分的有效长度。7)走线终结网络规则:在高速数字电路中,当PCB布线的延迟时间大于信号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的1/4时,该布线即可以看成传输线,为了保证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阻抗正确匹配,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匹配方法,所选择的匹配方法与网络的连接方式和布线的拓朴结构有关。8)走线闭环检查规则:防止信号线在不同层间形成自环。在多层板设计中容易发生此类问题,自环将引起辐射干扰。9)走线的分枝长度控
22、制规则:控制分枝的长度,一般的要求是Tdelay,走线的谐振规则主要针对高频信号设计而言,即布线长度不得与其波长成整数倍关系,以免产生谐振现象。10)走线长度控制规则:即短线规则,在设计时应该尽量让布线长度尽量短,以减少由于走线过长带来的干扰问题,特别是一些重要信号线,如时钟线,务必将其振荡器放在离器件很近的地方。对驱动多个器件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11)倒角规则:PCB设计中应避免产生锐角和直角,产生不必要的辐射,同时工艺性能也不好。12)器件去藕规则:A.在印制版上增加必要的去藕电容,滤除电源上的干扰信号,使电源信号稳定。在多层板中,对去藕电容的位置一般要求不太高
23、,但对双层板,去藕电容的布局及电源的布线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有时甚至关系到设计的成败。B.在双层板设计中,一般应该使电流先经过滤波电容滤波再供器件使用,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由于器件产生的电源噪声对下游的器件的影响,一般来说,采用总线结构设计比较好,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由于传输距离过长而带来的电压跌落给器件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增加一些电源滤波环路,避免产生电位差。C.在高速电路设计中,能否正确地使用去藕电容,关系到整个板的稳定性。13)器件布局分区/分层规则:A.主要是为了防止不同工作频率的模块之间的互相干扰,同时尽量缩短高频部分的布线长度。通常将高频的部分布设在接口部分以减少布线长度
24、,当然,这样的布局仍然要考虑到低频信号可能受到的干扰。同时还要考虑到高/低频部分地平面的分割问题,通常采用将二者的地分割,再在接口处单点相接。B.对混合电路,也有将模拟与数字电路分别布置在印制板的两面,分别使用不同的层布线,中间用地层隔离的方式。14)孤立铜区控制规则:孤立铜区的出现,将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因此将孤立铜区与别的信号相接,有助于改善信号质量,通常是将孤立铜区接地或删除。在实际的制作中,PCB厂家将一些板的空置部分增加了一些铜箔,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印制板加工,同时对防止印制板翘曲也有一定的作用。15)电源与地线层的完整性规则:对于导通孔密集的区域,要注意避免孔在电源和地层的挖空区
25、域相互连接,形成对平面层的分割,从而破坏平面层的完整性,并进而导致信号线在地层的回路面积增大。16)重叠电源与地线层规则:不同电源层在空间上要避免重叠。主要是为了减少不同电源之间的干扰,特别是一些电压相差很大的电源之间,电源平面的重叠问题一定要设法避免,难以避免时可考虑中间隔地层。18)3W规则:为了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距足够大,当线中心间距不少于3倍线宽时,则可保持70%的电场不互相干扰,称为3W规则。如要达到98%的电场不互相干扰,可使用10W的间距。19)20H规则:由于电源层与地层之间的电场是变化的,在板的边缘会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称为边沿效应。解决的办法是将电源层内缩,使得电场只在
26、接地层的范围内传导。以一个H(电源和地之间的介质厚度)为单位,若内缩20H则可以将70%的电场限制在接地层边沿内;内缩100H则可以将98%的电场限制在内。20)五-五规则:印制板层数选择规则,即时钟频率到5MHz或脉冲上升时间小于5ns,则PCB板须采用多层板,这是一般的规则,有的时候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采用双层板结构时,这种情况下,最好将印制板的一面做为一个完整的地平面层。F.设计评审:1.评审流程设计完成后,根据需要可以由PCB设计者或产品硬件开发人员提出PCB设计质量的评审,其工作流程和评审方法参见PCB设计评审规范。2.自检项目如果不需要组织评审组进行设计评审,可自行检查一下项目。
27、1)应用网络表比较功能,检查原理图生成的网络表和PCB生成的网络表是否完全一致。2)检查高频、高速、时钟及其他脆弱信号线0,是否回路面积最小、是否远离干扰源、是否有多余的过孔和绕线、是否有跨地层分割区。3)检查晶体、变压器、光耦、电源模块下面是否有信号线穿过,应尽量避免在其下穿线,特别是晶体下面应尽量铺设接地的铜皮。4)检查定位孔、定位件是否与结构图一直,SMT定位光标是否加上并符合工艺要求。5)检查器件的序号是否按从左至右的原则归宿无误的摆放规则,并且无丝印覆盖焊盘;检查丝印的版本号是否符合版本升级规范,并标识出。6)报告布线完成情况是否百分之百;是否有线头;是否有孤立的铜皮。7)检查电源、地的分割正确;单点共地已做处理。8)检查各层光绘选项正确,标注和光绘名正确。9)输出光绘文件,用CAM350检查、确认光绘正确生成。10)按规定填写PCB设计(归档)自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