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课程教师指南(14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迹课程教师指南(147页).doc(1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奇迹课程教师指南-第 142 页奇迹课程 教师指南 心灵平安基金会 导 言 1. 教与学的角色在俗世的观念中,实已被颠倒了。2这种颠倒颇具代表性。3教师与学徒好似各自独立,教师所教的东西是给学徒的,而不是给他自己的。4而且,教学的行动被视为某种特殊活动,只占了一个人一小部分的时间。 5相反地,本课程强调:教就是学,如此,教师与学徒成了同一人。6它同时强调:教学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甚至延续到睡梦中的念头。 2. 教学乃是以身作则。2世上只存在两种思想体系,你则无时无刻不在向人示范你相信两者中哪一种才是真的。3别人会从你的表范中学习,你也不例外。4问题不在于你愿不愿意教人,
2、而是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5这课程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你提供一种方法,让你本着自己所愿意学的,来选定自己所愿教的。6除了你自己以外,你无法给任何人东西,你会在教的过程中学到这一事实。7教学只是召请你为自己的信念作证。8它是一种悔改的方式。9不是光靠口说就成的。10每一种境遇都是你教人的机会,你藉此告诉别人你的真相,以及他在你心中的真相。11仅此而已,不多也不少。 3. 因此,你所设定的课程表,完全取决于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以及你相信别人与你的关系对你究竟算什么而定。2在正式的教学场合中,这些问题也许与你正在传授的东西完全风马牛不相及。3然而,你真正传授出的和真正学习到的,不可能不借用某种具体情境。
3、4为此,你教人时口说的那一部分反而无关紧要了。 5两者也许刚好吻合,也许并不一致。6你所学到的正是你话中所传递出来的讯息。 7教人只会增强你对自己所持的信念。8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减少你对自己的疑虑。9这并不表示你设法保护的那个自我是真实的。10而是意味着,你所教人的,正是你视为真实的那个自我。 4. 这是必然的事。2你无法幸免。3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可能?4生在此世的人,除非彻底革心,否则只能遵循世俗的课程表去教,目的不外是说服自己否定自己的真实身分。5世界的目的即在于此。6此外,它还会有什么其它的课程?7它所教的不外是绝望与死亡,于是上主派遣了祂的教师进入这无望且封闭的学习环境中。8上主
4、之师就在传授祂的喜乐与希望的课程之际,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习历程。 5. 若非上主之师的出现,救恩的希望极其渺茫,因为罪的世界会永远显得十分真实。2自我欺骗的人,不得不欺骗下去,因为他们必然教人欺骗。3这不是地狱,还会是什么?4这个指南是为上主之师而作的。 5他们并非十全十美,否则他们就不会在此出现了。 6然而,他们的使命是要在此世变得完美,因此他们会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教人完美之道,直到自己学会为止。7然后他们就会消失踪影,而他们的想法却永远成为力量与真理的泉源。8他们是谁?9他们是怎么选出来的?10他们作些什么事?11他们如何完成自己与世界的救恩?12这个指南就是为了答复这些问题而
5、作的。 一谁是上主之师? 1. 任何人只要决心成为上主之师,他就是。2他只需具备这一点资格:他在某时某地,以某种方式刻意地作了一个决定,视自己与别人休戚相关。3一旦作此决定,他的道路就已确立,他的前程万无一失。4一道光明射入了黑暗。5虽只是一道光明,却已绰绰有余。6他业已同上主签了一个协议,即使他仍然不信上主。7他业已成为传递救恩的使者。8成了上主之师。 2.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2来自各种不同的宗教背景,甚至毫无宗教背景。3他们就是那些答复召叫的人。4上主的召叫是普世性的。5随时随地都在进行。6它召请上主之师成为它的代言人,来救赎世界。7闻其声者颇众,答复者却几希。 8然而,这是迟早的问题。9
6、每个人最后都会答复的, 只是这个结局可能要等很久很久。 10正因如此,才制定了上主之师的计划。11他们的任务只是为了节省时间。 12每个人开始时都只如一道光明;惟因它以上主的感召为核心,其光明不可限量。13若以世界的衡量方式而言,每道光明都能省下千年的光阴。14对那召叫本身而言,时间则毫无意义。 3. 每个上主之师都有他的课程。2课程的形式会有很大的出入。 3所使用的教材也各具特色。 4但课程的内涵从不变更。5它的中心主题始终是:上主之子是清白的,他纯洁无罪的本性便是他的救恩。 6教的方式不拘,可以用行动或思想;亦可有声或无声;可用某种语言,或不用语言;可在任何时刻地点或用任何方式进行。7这位
7、教师在听到这召请之前究竟是怎样的人,也无关紧要。8只要他答复召唤,就成了人间的救主。9他已开始待人如己。10由此而寻获自己以及世界的救恩。11世界就在他的重生中获得了新生。 4. 这是一部很具体的教学指南,是为参与普世课程中某一具体模式的教师而编制的。2世上还有上千种其它的课程,终将殊途同归。3课程不过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已。4只有时间还欲振乏力地在那儿迂回着,如今,世界早已疲累不堪了。5它老迈衰颓,毫无指望。6问题不在于最后的结局,因为有什么改变得了上主的旨意?7但时间领域内生死无常的幻相,却把世界及其间的万物逐渐磨损殆尽。 8然而,时间必有尽头,上主之师就是为此而受命的。9时间就在他们的手中。
8、10这是他们的抉择,也是他们的天命。 二谁是他们的学生? 1. 上主为祂每一位教师都指定了某些学生,只要他一答复上主的召请,学生就会开始寻找他。2他们是为他而拣选出来的,因为他教普世性课程的方式最适合他们的了解程度。3他的学生一直在等待,因他一定会现身的。4这又是迟早的问题。5他一旦决心履行他的任务,他们便也准备好去尽自己的任务。6时间等候着他的决定,却非等候他所要服务的学生。7只要准备好去学,执教的机会自会出现。 2. 若要了解教与学的救恩计划,必须先掌握课程所揭橥的时间概念。2救赎所修正的是幻相,而非真理。3因此,它只是修正本来就从未存在过的东西罢了。4再者,这个修正计划早在制定之际即已完
9、成,因为上主的旨意与时间完全无关。5所有的实相都是如此,因它属于上主的层次。6当分裂的观念一进入上主之子心内,就在这一刻,上主的答复已赐下了。7在时间领域内,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8在实相内,却从未发生过。 3. 时间领域就是幻相领域。2很久以前所发生的事,如今好似仍在继续进行。3好久以前所作的抉择,好像还有选择的余地,等你另行决定。4你好久以前学会、了解,而且早已消逝的事情,如今在你眼中成了一个新思维、新观念、一个截然不同的途径。5由于你有自由意志,你能随时按照自己的决定去接受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唯有如此,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它一直都在那儿。 6正如本课程所强调的,你没有选择课程的自由,甚至包括
10、你该学习的方式。7然而,你有决定自己何时想学的自由。8你一旦接受了,表示你已经学到了。 4. 因此,时间实际上是回溯至极古老的一刻,超越所有的记忆之外,根本无从忆起。2然而,由于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活出那一刻,使它显得好像就在当下。3于是,学徒与教师才会状似会晤于当下的一刻,寻到了对方,彼此好似素昧平生。 4学生会在适当的时刻,出现于适当的地方。5这是注定的,因为他现在不过是活出他在远古那一刻所作的决定罢了。6教师也一样,在古老的过去作了这注定性的选择。7上主对万物的旨意,在表面上好像需要时间去履行。8其实,有什么能耽搁得了永恒的力量? 5. 学生与教师会晤之后,教与学的场景就拉开了。2真正
11、在教的,并非那个教师。3只要任何两个人针对同一目标齐心学习,那位无上导师必会向他们发言。4他们的关系因着那目标而变得神圣,上主也已承诺过,派遣祂的圣灵进入所有的神圣关系。 5在教与学的场合下,双方都学到了,施与受原是同一回事。6他们在彼此的角色、心灵、身体、需要、兴趣,以及他们认为促使彼此分裂的一切因素之间所划的界限,开始模糊、淡化,终至消失。7凡是有意学习同一课程的人,便共具同一意向与目标。8于是,原为学徒的,摇身一变,成了上主之师,只因他所下的那个决心先为他引来了教师。9他已经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了与他自己相同的意向。 三教学的次第 1. 上主之师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次第。2每个教与学的场合,开
12、始的时候都会牵涉到一个不同的人际关系,虽然最终的目标都不外乎将人际关系转变为神圣关系,使双方都能看出上主之子无罪。3没有一个人,上主之师不能从他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因此也没有一个人是他无法教导的。4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他无法会见所有的人,也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找到他头上来。5因此,这计划会为每位上主之师设定某种特殊际遇。6救恩中没有偶然的事。7注定要相遇的,就会相遇,因为他们的会晤,具有建立神圣关系的潜能。8他们彼此间已为双方准备就绪了。 2. 教学的最初次第看起来相当肤浅。2其间的邂逅好似十分漫不经心,只是两个状似素昧平生的人在电梯不期而遇;一个东张西望的小孩正巧撞上了一个大人;或两个学生正
13、好一起走回家去。3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巧遇。4每一个相遇都有变成教学场合的潜能。5外表上素昧平生的人在电梯里,也许会相视一笑;那个大人也许不会责斥撞到他的小孩;那两个学生也许会变成朋友。6即使是最不经意的相遇,都可能使两人忘却他们不同的意向,即使是片刻也好。7片刻就够了。8救恩已经来临了。 3. 传授普世性课程的教学次第这个概念,就如时间概念一样,在实相中毫无意义,这一点很难理解。2对其中一个的幻觉会引发对另一个的幻觉。3在时间中,上主之师似乎是在一念之间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然后一边教人,一边慢慢体会这个新方向的意义。4我们已经讨论过时间的幻相,可是教学次第的幻相则好似另一回事。5要证明这些次
14、第根本就不存在,也许最好的方法就是指出:教学场合中的每一次第都是上主救赎计划中的一部分,祂的计划既然只是反映祂的旨意,便不可能有次第。6救恩早已就绪,一直都在那儿。7上主之师虽各自在不同次第中进行工作,结果都是殊途而同归。 4. 每个教学场合都是一种高峰,因为涉足其间的人,都会在那段时间内从对方学到最多的东西。2我们所讨论的教学次第的问题,只限于从这层意义去了解。3在这前提下,我们可以说,教学的第二次第属于比较持久性的关系,双方会在某一段时间内进入比较紧密的教学场合中,然后,又状似分开了。4就像在第一次第一样,这些会 晤绝非偶然,外表上似已结束的关系,其实并未真正结束。5每一个人都会在那段时间
15、内达到学习的高峰。6凡是相遇过的人,终有重逢的一日,因为所有的人际关系注定要变成神圣关系。7上主不会错认自己的圣子的。 5. 第三种教学次第是发生于一旦建立就持续终生的关系上。2在这种教与学的场合中,每一方都会得到一个指定的学习伴侣,提供他不可限量的学习机会。3这些关系一般来讲比较少,因为它们的存在本身即暗示了双方在教与学上已同时臻至全然均衡的关系。4这并不表示他们必定体会得到这一点,事实上,他们通常都不会。5他们可能彼此怀恨好一阵子,甚至一辈子。6然而,只要他们决心去学,那完美而且也是他们所能胜任的课程就近在眼前。7他们一旦决心去学这一课程,就足以拯救其它那些摇摆不定甚至好似一败涂地的教师们
16、。8上主之师不可能得不到所需的救援。 四上主之师有哪些特质? 1. 上主之师的外在特征极其不同。2在肉眼之下,他们长相不同,背景殊异,尘世经验也迥然不同,表面的个性差异至为分明。3在担任上主之师的初期,他们尚未具备足以彰显其真实身分的特质。4上主会赐予祂所有的教师种种特殊恩赐,因为他们在救赎计划中担负特殊的角色。5他们的特殊性当然只是暂时的,处于时间领域之内,充当引人出离时间的工具。6这些特殊的恩赐,乃是源自教学场合所致力的神圣关系,为所有学习优异的上主之师的共同特质。7在这角度下,他们全都彼此肖似。 2. 上主儿女彼此间的差异只是暂时的。2然而,在时间领域中,资深的上主之师仍可说具有下列的特
17、质: (一) 信赖 1. 这是他们得以完成任务的基础所在。2知见是学习的成果。3知见,实际上就是学习本身,因为因与果是不可分的。4上主之师信赖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明白,世界不受制于它自订的法则。5而是受制于在他们内却不属于他们的至高能力。6就是这个大能在保障万物的安全。7上主之师就是透过这个大能,看到了一个已被宽恕的世界。 2. 人一旦经验到这股大能,就再也不会信赖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力量了。2上天既已赋予了他老鹰般的雄风,他难道还会借用麻雀的翅膀飞翔?3上主的恩赐就摆在他面前,他难道还会信赖小我微薄的献礼?4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转变的? 甲. 信任的形成 3. 第一,我们必须经历一段所谓的化解阶
18、段。2这未必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但通常会给人这种感受。3表面上好似失落了什么,但很少人一开始即能看清,那是因为自己认出那些失落之物毫无价值。4若非某个处境必会使人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情,否则他怎么看得出失落之物并无价值?5他还没有达到脱胎换骨的境地。6因此,这计划有时会由看似外在的环境着手,促成一些改变。7这些改变对 人常有帮助。 8上主之师若已做到了这一切,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 4. 第二,上主之师必须经历厘清的阶段。2这通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既已明白,生活上的改变一向有所帮助,就必须根据事情的帮助或妨碍程度而重新评估一切。3他会发现,以前所重视的许多东西(即使不是绝大多数),只会妨碍他
19、将所学的一切应用在眼前的新环境中。4由于他一直重视毫无价值之物,势必会因害怕失落及牺牲而不把这个课程广泛地应用出来。5人需要很深的学习经验,才能了解所有的东西、事件、际遇,以及环境,原本就是一种助缘。6这虚幻世界中的事事物物能算得上几分真实性,全看它们助益的程度而定。7价值这字眼只能用在这一点上。 5. 上主之师必须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舍弃。2如果这字解释为放弃可欲之物,必会激起很大的冲突。3很少上主之师能够完全避过这一难关。4但除非跨出这显然可见的一步,否则,实在没有必要去厘清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价值的。 5因此,在这相互重迭的阶段,上主之师难免会感到自己被迫为真理而牺牲自己的最大利益,6他
20、尚不明白这种强求根本不可能存在。7只有等到他确实放弃那些无价值之物,才会明白这一点。8他会由此学到,在他预料会受苦的地方,竟找到了幸福安逸,在他以为必须付出代价的地方,竟发现了天赐之礼。 6. 现在,终于到了安顿的阶段。2这是一段宁静的时光,上主之师得以相当平安地稍歇一会儿。3这是他巩固自己所学一切的时刻。4如今,他开始看出自己所学的一切具有多大的引用价值。5它的潜能实在令人惊异,如今,上主之师终于进步到某个程度,能在其中看出自己的整个出路。6舍弃你不想要的,保存你想要的。7多么直截了当!8又多么轻而易举! 9上主之师需要这段时间休养生息。10他所臻至的境界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高。 11然而,他
21、已经整装待发了,许多强而有力的道友与他同行。12如今他休养生息了一番,便招兵买马,继续前进。13此后,他再也不会独自前行了。 7. 下一个是名符其实的动荡阶段。2此刻,上主之师必然明白了,他过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无价值的。3到目前为止,他真正学到的只是自己不想要无价值之物,只想要有价值之物。4然而,他自己的分辨方式并不可能教他看出其中的不同。5牺 牲的观念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关键,已使他无法作真实的判断。6他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什么是愿心,如今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那个愿心为何而发。7现在他不得不追求那花很长很长的时间都未必能够达到的境界。8他必须学习放下所有的判断,在一切境遇中,只问自
22、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9这一路行来,若非每一步都稳扎稳打,确实不容易。 8. 最后更是完成的阶段。2学习到了这一阶段才告坚实。3以往视为阴影的,此刻变成了地道的利益,不论在紧急关头或宁静时分,都靠得住。4其实宁静便是它们所带来的效果,也是诚心学习、思想一贯以及普遍应用的结果。5这一阶段具有真正的平安,因它彻底反映出天堂的境界。6此后,天堂之路变得宽敞平坦。7实际上,天堂就在这儿。8平安的心境既已圆满了,还有谁会想去其它地方?9还有谁会去找更想要的东西,以换取这种平安宁静?10还有什么东西比这更值得追求的? (二). 真诚 1. 上主之师所有的其它特质都建立在信赖的基础上。2信赖之心一旦确立,其余
23、的特质必会相继出现。 3唯有能够信赖的人才可能真诚,因为唯有他们才看得出其价值。 4真诚不只是指你所说的话而已。5这个字实际上意指表里如一、前后一致。6你所说的话,没有一句与你所思所行互相矛盾,没有一个想法会与其它的想法冲突,言行绝没有不符的现象,没有一句话会与其它的话相抵触。7如此,才堪称为真诚。8他们没有一个层面自相矛盾。9因此,也不可能与其它的人或事产生矛盾冲突。 2. 资深的上主之师, 其平安感受绝大部分是基于他们的彻底真诚。2只有存心欺骗才会引发争斗。3冲突对自身相当一致的人简直不可思议。4冲突是自欺的必然结果,而自欺就是不诚。5对上主之师而言,并没有什么挑战。 6挑战意味着怀疑;上
24、主之师坚定的信赖,使怀疑无立足之地。7因此他们必会成功。8在这事上,正如在一切事上一样,他们是真诚的。9他们必会成功无疑,因为他们绝不是单独行使自己的意志。10他们是为全人类、全世界及世上万物而作此抉择的, 也是为了那超越表相、永不变易且不可能变易的境 界,同时也为了上主之子及其造物主。11他们怎么可能失败?12他们的抉择出自彻底的真诚,对自己的抉择就像对自身一般肯定。 (三)包容 1. 上主之师从不批判。2批判别人就等于不诚,因为批判时,你篡夺了那不属于你的地位。3没有一个批判不含有自欺的成分。4批判意味着你对弟兄已经有所蒙蔽。5那么你怎么可能不对自己有所蒙蔽?6批判表示缺乏信赖,信赖则是上
25、主之师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7一失去这一基础,所有的学习便功亏一篑。8没有批判,才能对万物一视同仁,有谁能作出与此相反的判断?9停止批判,所有的人便都成了弟兄,因为谁还能置身于外?10批判破坏真诚,也粉碎了信赖之心。11没有一位上主之师能够一边批判、一边还希望学到任何东西。 (四)温和 1. 上主之师是不可能伤害别人的。2他们既不会伤害别人,也不可能受到伤害。 3伤害出自批判。 4是由不诚的想法而形成的不诚行为。 5它判决弟兄有罪,也同样裁判了自己。 6所有的平安到此结束,学习机会也在此遭到否定。7它证明上主的课程已不存在,而代之以神智不清之境。 8每位上主之师在训练初期就该明了,伤害别人只会使
26、他彻底忘却自己的任务。 9他将因而陷于迷惑、恐惧、愤怒、猜忌中。10无从学到圣灵的教诲。11也无从令人信服,除非有人已明白批判实际上伤害不了人。12对人一点好处也没有。 2. 因此,上主之师极其温和。2他们需要温和的力量,唯有如此,救恩的使命才会变得轻松自然。 3对有意伤害别人的人,则毫不轻松。4对于视伤害他人为毫无意义的人,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5对神智清明的人而言,除却这个,还有什么有意义的选择。6人若看到了天堂之路,谁还会想到地狱?7谁会选择那必然发自害人之心的软弱,以取代那出自温柔,却所向无敌、无所不包而且无量无边的力量?8上主之师的大能就在于他们的温和,因他们已经了解,自己的邪念既
27、不是来自上主之子,也不出自其造物主。9这样,他们的念头就融入了他们的终极源头内。10他们那一向等同于上主旨意的意愿,也就自由地呈现了。 (五)喜乐 1. 喜乐是温和必然的结果。2温和表示此刻恐惧已无立足之地,还有什么妨碍得了喜悦之心?3温和所敞开的双手常是丰盈的。4温和的人没有痛苦。 5他们不可能受苦。 6他们怎么可能不喜悦?7他们十分肯定自己是被爱的,因此必然安全无虞。8喜乐必会尾随温和而来,就如攻击必会跟踪烦恼而至。9上主之师全心信赖上主。10他们很确定那位无上导师就在前面引导着他们,保证他们不受任何伤害。11他们怀着祂的种种恩赐,追随祂的道路,因圣灵之声会在一切事上随时指引迷津。 12喜
28、乐成了他们的感恩之歌。 13基督也同样怀着感激之情俯视着他们。14祂对他们的需要,和他们对祂的需要一般强烈。15共享救恩的目标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 (六)不设防 1. 上主之师学会了如何活得单纯。2他们不再去作那些需要抵制真理的梦境。3他们也无意营造自己。4他们的喜乐是基于他们已了解谁创造了他们。5上主所创造的岂需要防御保护?6防御措施只是保护疯狂幻相的一种愚昧手段而已,唯有彻底了解这一点的人,才堪称为上主的资深教师。7梦境愈是怪异,它的防御措施愈显得强大而凶猛。8当上主之师最后同意予以漠视时,就会发现它的虚无不实。9开始的时候,他只能慢慢地不受其骗。10但随着信赖的增长,他的学习速度也愈来愈
29、快。11当人放下了防御措施,随之而来的,不是危险。12而是安全。13是平安。14是喜乐。15是上主。 (七)慷慨 1. 慷慨这一词对上主之师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2与它的通俗意义截然不同;事实上,这意义不只有待学习,而且得十分留意地学才行。3这个特质一如上主之师的其它特质,最终仍是建立于信赖的基础上,因缺乏了信任,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地慷慨。4在这世上,慷慨意味着施舍出去,充满了放弃的意味。5对上主之师而言,它意味着为了保有而施舍出去。6在正文及练习手册中,这一点已再三强调过了,然而,与本课程的其它概念相较之下,慷慨或可算是最令世界感到陌生的想法了。7它之所以显得特别怪异,只因它显然与世界的想法
30、背道而驰。8以最清晰而且简单的方式来讲,这字对上主之师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 2. 上主之师的慷慨实际上是为了自性的益处。2但这绝不是指世界所讲的自我。3上主之师不会稀罕无法分施之物,因为他明白,那东西对他而言必然原就毫无价值。4他要那东西干嘛?5它只会使他蒙受损失。6得不到任何好处。7因此他不会追求只有自己才能享用之物,因那一定保不住的。 8他不愿受苦。9何苦自作孽?10他只愿拥有属于上主的一切,不只是为他自己,也为了祂的圣子。11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他的东西。12也只有这个,他才能真正慷慨地给出去,同时永远为自己保全这一切。 (八)耐心 1. 凡是对结局肯定不疑的人,才会毫不焦虑地耐心
31、等候。2耐心对上主之师是最自然的德行。3他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必然的结果,即使他也有不知不觉的时刻,却不致怀疑。4适当的答案会在适当的时机到来。5不论现在或未来的一切事,都是如此。6过去也一样不带错误,每件在他看来似乎发生过的事,无不是为了使世界也使他自己获益。7当时或许难以了解这一点。8纵然如此,上主之师仍愿重新反省过去的一切决定,看看是否带给任何人痛苦。 9能够信赖的人,自然会有耐心。10他既肯定了时间内的一切事件之终极意义,再也没有一个可见的或尚未来临的后果可能激起他的恐惧。 (九)忠信 1. 上主之师的忠信程度,即是衡量他在此课程中进步情形的依据。2他的学习范围是否仍囿限于生活的某一部分
32、,而不去碰其它部分? 3果真如此,他的进步则是有限的,他的依赖之心尚未巩固。 4忠信是指上主之师信赖上主圣言会适当地处理所有的事情;不是某些事情,而是所有的事。5一般来讲,他的忠信开始时只着眼于某些问题,有些时候还会小心翼翼地划定界限。 6把所有的问题都托给那唯一的终极答复,等于彻底扭转世俗的观念。7也唯有那样的交托才算忠信。8只有那样才配挂上忠信之名。9然而,任何一点进步,不论多少,都值得努力。10正文中已提过,准备就绪并不表示已驾轻就熟。 2. 然而,真实的忠信不会偏离正轨。2它既始终如一,所以彻底真诚。3既不偏不离,所以充满信赖。4既无畏无惧,所以安详温和。 5既肯定不疑,所以喜乐非常。
33、6既充满自信,故有容忍的雅量。7忠信,就这样与上主之师其余的特质联在一起了。8它意味着,上主之师已经接纳了上主圣言及其对圣子的定义。9忠信的真谛所指的正是这两者。10它望着祂们,寻找祂们,直到找到为止。 11不设防的心自会随侍左右,喜乐则是它的必然心境。12一旦寻获,它只会宁静而肯定地安息其上,因祂们理当承受所有的忠信。 (十)开放的心 1. 开放的心也许是上主之师必备的最后一个特质,只要认清它与宽恕的关系,就不难了解它的关键性。2开放是伴随不批判的心而来的。3批判封闭了心灵,排斥了那位无上导师,而开放的心则向祂敞开欢迎之门。4定罪之心把上主之子列为邪恶,开放的心则让圣灵之声根据祂的立场来判断
34、上主之子。5投射在他身上的罪咎巴不得把他打入地狱,开放的心则让基督的形相延伸到他身上。6只有开放的人才能享有平安,因为只有他们才会看到其中的原由。 2. 心灵开放的人如何宽恕?2他们已经舍弃了妨碍宽恕的一切障碍。3他们已在真理内舍弃了世界,使它欣然以崭新的面目复现其光辉灿烂的神采,这种改变在过去对他们简直不可思议。4如今,一切都不再如往昔一般。5以前看来死气沉沉的,如今都闪烁发光。6尤有甚者,万物都伸出欢迎的臂膀,因为威胁已不复存在。7再也没有乌云遮住基督的圣容。8如今目标已经达成了。9宽恕乃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10它是为那超越学习之境预备道路。 11本课程绝无僭越其份内目标的用意。12宽恕是
35、它的唯一目标,所有的学习经验最后 都汇集在这一点上。13它确实绰绰有余。 3. 你也许已经察觉,上主之师的特质清单上,没有把上主之子的天赋属性包括在内。2例如爱、无罪、完美、真知以及永恒的真理,都没有出现于文中。3这些特质在此显得格格不入。4上主的恩赐,远超乎本课程的范围,它一出现,学习就只有遁形一途。5然而,当它的存在变得模糊不清时,就应把焦点放在这个课程上。6上主之师的任务,便是教世界如何真正地学习。7更确切地说,他们所传授的乃是化解之道,那才是世上真正的学习。8上主之师受命把全面而彻底的宽恕喜讯带给世界。9他们真是有福之人,因为他们是传递救恩的使者。 五如何完成治愈? 1. 想要获得治愈
36、,必须先了解疾病这幻相的用意所在。2没有这层了解,是不可能治愈的。 (一)疾病在人心目中的目的 1. 当受苦的人再也看不出痛苦的价值,他就已获得了治愈。2除非有人以为痛苦能带给他某些东西,某些十分有价值的东西,否则谁会甘心受苦?3他一定认为这小小代价能换取更有价值之物。4因生病是出自一种选择,一种决定。5这是因他误信软弱就是力量而作的选择。6一旦发生这种情形,真正的力量便会被视为威胁,健康当成危险。7疾病乃是人在疯狂中想出的方法,想把上主之子放在天父的宝座上。8把上主视为身外的一种存在,凶狠而且强大无比,一心只想垄断一切。9上主之子必须置祂于死地,才能将祂制服。 2. 在这神智不清的信念下,治
37、愈又代表了什么?2它象征着上主之子的挫败以及天父的大获全胜。3它代表迎面而来的终极挑战,迫使上主之子无法回避而不得不认出它来。 4它代表着他为了苟全性命而避之犹恐不及的一切。5他若得到了治愈,就得为自己的念头负责。6他若为自己的念头负责,就必须以死来证明自己是多么脆弱可怜。7但他若置自己于死地,他的脆弱便成了力量。8如今,他已把上主可能会赐他之物先给了自己,就这样全面篡夺了造物主的宝座。 (二)知见的转变 1. 对疾病的无价值有多深的体认,就会得到多深的治愈。2人只需要说,这件事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他就痊愈了。3但人必须先体认出某些事实,才可能说得出这一番话。4第一,决定分明是出自心灵,而非身
38、体。5如果疾病只是一种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它亦是一种决定。6既是一种决定,必然出自心灵而非身体的妄作。 7这种体认会遭受极大的抗拒,因为你心目中整个世界的存在,都是建筑在身体才是决定的主脑这个基础上。8像本能、反射作用这类词汇,在在显示出,人有意赋予身体一种不属于心灵层次的推动主体。9事实上,这些词汇只道出或描述出问题本身。10它们并未答复问题。 2. 治愈的基础,在于接受这一事实:疾病系出自心灵,是心灵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利用身体所作出的决定。2所有的治愈现象都是如此。 3只要病患决定接受这个事实,就会恢复健康。 4他若抵制痊愈,他就不会得到治愈。5谁是医生? 6就是病患自己的心灵。7他决
39、定什么,就会获得什么结果。8表面上好似有某种特殊的助缘,其实那些助缘只是为他自己的抉择提供某种形式罢了。9他选择那些助缘,也只是为了以可感受到的形式来显示自己的愿望。10它们的作用仅此而已。11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12病患能够不借助于它们就站起身来说:这对我一点用都没有。13所有的疾病都会当下治愈。 3. 知见上的这一转变所需的唯一条件是什么?2就是体认出疾病乃出自心灵,与身体毫无瓜葛。3这种体认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4其代价就是你所见到的整个世界,因世界再也无法装成心灵的统治者了。5有了这份体认,责任便落回它应在之处;不在世上,而在于那看不出世界真相的人身上。6他决心看什么,就会看到
40、什么。7不多也不少。8世界从未对他做出任何事情。9他却认定世界对他动了手脚。10他对世界也一无所作,因为他根本把世界的真相搞错了。 11这就是人由罪咎与疾病中一并解脱之道,因两者原是同一回事。 12然而,若要解脱,必须先接受身体无足轻重的观念。 4. 有了这个观念,痛苦便一逝不返。2有了这个观念,对于造化的所有误解也都随之消失。3这岂非必然的结果?4根据一个统合的观点,把因果关系调回它们真正的本末次序后,这种学习经验就能普遍运用于世,而改造了世界。5一个真实观念,其放诸天下皆准的价值是不可限量、亦无止境的。 6这个课程的最终成就,即是忆起上主。7如今,罪咎、疾病、痛苦、灾祸以及种种苦难还有什么
41、意义?8它们既无目的,只好遁形而去。9状似由它们引发的种种后果也随之消失。10因与果的关系只是模拟造化之则。11因果关系只要着眼的观点正确,不加以扭曲,也不怀恐惧,便足以重建天堂了。 (三)上主之师的任务 1. 如果病患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心灵,才能获得治愈,那么上主之师还能作什么? 2他能替病患改变其心灵吗?3当然不能。4凡是已经愿意改变心灵的人,上主之师的唯一任务便是与他们一起欢乐庆祝,因为他们已和他一起跻身于上主之师的行列了。5然而,对于那些尚不明了治愈真谛的人,他们则负有相当具体的任务。6这些病患尚未认清,是他们自己选择了疾病。7相反的,他们却相信,是疾病找上门来。 8此刻,他们的心灵尚未
42、开放。 9身体告诉他们该怎么作,他们便言听计从。10丝毫不察这种观念的疯狂愚昧。 11只要他们对这观念稍起疑心, 就会得到治愈。 12然而,他们一点都不怀疑。13分裂之境对他们而言,相当真实。 2. 上主之师就是为他们而来的,代表那已遭他们遗忘的另一种可能。2上主之师的临在本身,只是一种提醒。3针对病患一向信以为真的现实,他的想法要求提出反问的权利。4身为上主的信使,上主之师乃是救恩的象征。5他们要求病患因上主之子的圣名而宽恕上主之子。6他们代表另一种神圣的可能性。7他们心中怀着上主圣言的祝福前来,不是为了治愈患者,只是提醒他们上主早已赐给他们的药方。8不是他们的手在治愈。9也不是他们讲论上主
43、圣言的声音。10他们所给的东西,其实上主早就赐给那些人了。 11他们极其温和地呼唤弟兄远离死亡之途:身为上主之子的你,看看永恒生命所赐你的一切吧。12你难道会舍弃这个而宁可选择疾病? 3. 上主的资深教师从不注意弟兄们信以为真的疾病外形。2一这样做,就等于忘却了所有的疾病都是为了同一目的,因此它们实际上并无不同。3在那自欺到相信上主之子竟可能受苦的弟兄身上,上主之师设法寻求上主的声音。4他们会提醒他,他不是自己造出来的,绝对还是上主当初创造他的样子。5他们已经认清,幻觉起不了任何作用。 6他们心内的真理会伸向弟兄心内的真理,使得幻觉无以坐大。7就这样,幻觉被带到真理中,而不是将真理带入幻觉内。
44、8与自身合一的唯一至高旨意,而非其它任何意愿, 就这样驱除了幻觉。9上主之师的任务即在于此:不把任何意愿视为有别于自己的意愿,也不把自己的意愿视为有别于上主的旨意。 六一定会治愈吗? 1. 治愈必会发生的。2幻觉一旦带到真理前,就没有立足之地。 3真理证明了幻觉毫无价值。4上主之师已经在病患的心中看到了自己的错误的修正机会,认清了错误的真相。5当他亲自领受了救赎,便已同时为那病患领受了合一境界。6如果病患把生病当成生存之道,认定治愈才是死路一条,那又怎么办?7在这情形下,立即治愈可能会使他陷入深度的忧郁,如此深的失落感,很可能会使病患萌生自我毁灭之念。8他一旦失去生存的目的,很可能寻死。9为了
45、保护他,应该延缓治愈。 2. 治愈若被人视为一种威胁,则会静待一旁。2但若一受到欢迎,便立即出现。 3不论治愈降临何处,都不会落空。 4在上主的恩赐前,时间又算什么?5我们已在正文中多次提过那个宝库,上主恩赐给施者与受者的礼物,堆得一般高。6一个都不会失落,只会愈来愈多。7当上主之师带给人治愈,却好似不被领情时,不该感到失望。8他无从判断别人什么时候应该领受。9愿他肯定不疑对方已经接下了此礼,并相信只要对方体认出那礼物是个祝福,而非诅咒,必会纳为己有。 3. 上主之师没有义务去评估他们的赠礼所带来的效益。2他们的任务只是施予。3只要他们尽了那任务,就已经带来了效益,因为那属于赠礼的一部分。4如
46、果他老是操心施予的后果,就无法施予了。 5那等于是在施予上设限,于是施者或受者都无法获得此礼。6信赖乃是施予的一个关键因素;实际上,就是这个因素才有与人共享的可能,也是这个因素确保施者只会获益,而不致受损。7谁会给出礼物后还抓着不放,非要确定对方会按照他认为何适的方式使用不可?8那样不能算是给予,而是束缚。 4. 唯有消除内心对这赠礼的一切操心挂虑,才算是真正的施予。 2就是这份信赖之心,才使人能够真正地给予。3治愈就是心灵的转变,病患心中的圣灵正在为他找寻这个治愈。 4而将这礼物送给他的,正是施者心中的圣灵。5因此,这礼物怎么可能失落?6怎么可能失效?7怎么可能受人糟蹋?8上主的宝库永远不空
47、。 9只要失落一样礼物,就不算满盈。 10然而,上主确保它永远满盈。 11那么,上主之师对自己赠礼的效益还有什么好担心的?12其实这是上主对上主的赐予,在这神圣的交易里,有谁会收到逊于一切万有的礼物? 七需要再三治愈吗? 1. 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自己作答了。2治愈是不可能重复的。3病患若已痊愈,还有什么需要治愈?4我们已经说过,治愈既是必然之事,还有什么好重复的?5上主之师若老是操心治愈的效益,就等于把治愈限制住了。6此刻上主之师的心态本身有待治愈。7这就是他必须帮的忙。8此刻他成了病患,他必须如此看待自己。9他既犯了错误,必须甘心把自己的心态改正过来。10他缺了真正的施予所不可缺的信赖之心,
48、因此,他尚未由自己的礼物中获益。 2. 只要上主之师有意充当治愈的管道,他就已经成功了。2他若开始对此产生疑虑,就不可重复先前所作的事。3那事已经发挥了它的极致,因为圣灵已经如此接纳了,也如此发挥了作用。4此刻,上主之师只有一条路可走。5他必须运用理智告诉自己,他已经把问题交托给永不致失败的那位圣者,他必须认清,他自己的彷徨不定并非爱,而是恐惧,故也是恨。6他的立场因而摇摇欲坠,因为他正把恨加诸他先前要爱的人身上。7这是不可能的。8他既然已付出了爱,对方只可能接受到爱。 3. 上主之师必须信赖的就是这一点。2所谓施展奇迹之人的唯一责任就是亲自接受救赎,其真正意义即在于此。3上主之师乃是施展奇迹者,因为他所施予的,正是自己收到的礼物。4但他必须先接纳才行。5此外,他无须作任何事情,也作不出更多的事情。6唯有先接纳治愈,他才能把治愈分施他人。7如果他对这一点还有所怀疑,愿他记得真正给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