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项目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无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项目管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智能无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项目管理智能无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项目管理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培育应急产业优势骨干企业3三、 必要性分析4四、 规划风险应对4五、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9六、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12七、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15八、 项目中的质量控制过程22九、 质量的适用性23十、 公司简介24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5十一、 项目投资分析26建设投资估算表2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29流动资金估算表3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3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32十二、 进度实施计划3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34一、 产业环境分析初步预计全年
2、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9.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6%。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8.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左右。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今年全省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3、长不低于经济增长幅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以上。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二、 培育应急产业优势骨干企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中小企业特色支撑、融通发展的产业格局,发布100家省级应急产业重点企业目录,推广一批应急产品和服务,力争有一批企业进入国家应急产业重点企业联系名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产业在短时间内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围绕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标准制定、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加大投入,支持应急产业优势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研发制造、集成创新、工程实施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集团。鼓励有发展
4、基础的大型企业向应急产业领域转型发展,围绕应急产业链核心产品和技术,加强研发生产和服务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标准、指南等公共服务,打造50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技术、信息、政策等公共服务,培育一批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应急产业领域的配套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一批配套协作关系密切、具有发展潜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格局。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
5、,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规划风险应对风险分析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详细了解和比较项目所遇到的风险,判断哪些风险会对项目产生更大的影响。对这些风险可以采取相应的活动来避免项目遭受损失。同时这些活动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和成本,这也就是我们必须为风险排定优先级别的原因。我们需要优先处理那些高级别的风险,这就是风险的应对计划。应对计划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缓解措施,在风险发生之后应急处理。这就好像质量管理中的事前处理和事后处理的关系一样。在有
6、关特种任务的电影中,经常可以听到所谓的“B计划”,在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军事行动当中,制订风险的应对计划是一个基本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风险应对计划的内容应该包括下面的一些因素:风险标识,用于唯一标识风险。风险描述。风险概率和影响。风险责任人及其职责。风险缓解措施,包括规避、转移、缓解或接受。应急处理,执行应急措施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描述,所需要的预算和资源。(一)风险缓解风险缓解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和负面的影响。根据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可分为4种不同的应对策略:规避、转移、减轻和接受。其中接受是指不做任何事前缓解活动,而只是做好事后应急处理方案。1、规避规避风险
7、不是“躲”着风险,而是通过改变项目范围或者项目计划来使项目不再受到风险的负面影响。规避风险的方法主要用在项目前期,针对初期所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采取措施使之明朗化。例如:项目初期存在需求的不确定性。项目组利用需求挖掘、需求确认等手段逐步清晰化需求。加强前期项目人员技能培训,避免实施上的操作失误。尽量采用成熟的方法开发项目。建立正式而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渠道,使信息传递顺畅、准确。准备好项目后备资源,以备应急之需。如果项目需要和分包商合作,尽量避免和不熟悉的分包商合作,对分包商要做严格的资格认证。2、转移所谓“转移”,就是把风险迁移给第三方,从而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这个被转移的风险便能被项目外部的另
8、一个实体所监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转移风险不是简单地推卸或者转嫁风险。接受风险转移的第三方必须具备降低或者规避风险的能力,这种转移才有意义,否则这种风险并没有被真正地消除,而仅仅是从项目组的“视线”里暂时消失。如果第三方同样不能对该风险进行根除和控制,风险发生后同样会对项目造成危害。尽管它不是发生在项目组内部,但只要是项目内容的一部分,这个结果都是负面的。所以在转移风险的时候,大都是指这个风险对本项目组来说是“风险”,但对第三方来说就不是风险,这种情况下的转移才真正有意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每个组织都有其最擅长的部分,在其范围之内的任务风险最低,效率最高,最有优势;而在其范围之外,则
9、意味着风险较高,并不具有优势。通过把项目中自己不擅长的部分转包给擅长的第三方,风险就可得以化解。转包实际上是最常用的风险转移方式,它通常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和第三方签订合同,由第三方执行部分项目内容。购买组件,而不是自建。外购服务。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购买保险的形式,但这只是避免了损失却无法实现预防。转移风险往往会带来费用问题,即需要向接受风险的一方支付承担风险的费用。这类费用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履行合同所需的保证金。购买费用。担保和保证费用。保险费用。其他一些需要支付的费用。3、减轻减轻风险是指想方设法将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发生后的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风险减轻计划包含了提前预防风险以及将影
10、响或结果降低到可接受等级的行动或工作。尽可能早地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比在风险发生后再采取应急措施更为有效。风险减轻与风险规避不同,风险减轻关注预防和风险最小化,风险规避则试图改变项目的范围,从而移除可能发生的无法接受的风险。风险减轻也需要一定的费用。相对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其需要的费用一般是合算的。风险减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一般可以采用的方法如下:采取更简单的方法。进行更多的试验或者更充分细致的测试。采用更稳定的技术或者解决方案。挑选更有经验的工程师。尽量考虑更多的冗余度和容灾性。(二)应急处理虽然我们事前采取了一些风险缓解措施,但仍然无法完全避
11、免风险发生,而且有一些风险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有效预防或调整措施来解决,此时项目团队可以简单地接受风险。无论怎样,当风险发生的时候项目都需要开始实施有准备的应急处理过程。这种应急处理需要事先制订一个所谓的风险应急计划,以备在风险发生时使用。该计划约定当一个预知的风险发生后,项目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紧急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通常情况下,制订风险应急计划可以大大减少风险发生时应对风险的费用。由于风险应急措施的实施需要各种资源,项目应该为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储备”。应急储备主要指应急情况发生时需要紧急调用的各种资源和费用等。五、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风险的分析活动就是对被识别的风险的两个特征进行评价:风
12、险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后对项目产生的影响。根据评价的手段和方法,风险分析有风险定性分析和风险定量分析两个过程。其中,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量化。而通常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运用最普遍的还是定性分析,所以本文着重讲解风险定性分析。所谓定性分析,就是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定性的判别,这大都是一种主观性的活动。风险概率是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概率一般可以分为极高、高、中等、低、极低五个等级。对风险概率通常可以用三种方式进行描述:百分比、自然语言、数字等级。百分比描述相对精确,如某风险发生的概率是30%或者80%;般来说,风险概率必须大于0,否则风险不可能发生,也同时必须小于100%,否则就是一
13、个既定要发生的事实,不是风险。自然语言则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对风险概率进行描述,如极不可能、不太可能、可能、非常可能、几乎肯定等。数字等级则采用连续的整数对风险从极低到极高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1级”代表概率最低,“5级”代表概率最高,或者反之也可以,只要预先定义好即可。风险影响是指风险一旦发生后,对项目产生负面后果或损失的估计,它反映的是一种严重程度。描述风险发生后的影响可以采用类似于风险概率的描述方法,以数字等级排序(1到10)或者用自然语言排序(极低、低、中、高、极高)。一般通过一个“转换表”,把风险的后果描述和风险影响数值排序进行对应关联。表95所示的例子非常直观地列出了风险发生后的损失及
14、对应的影响级别。除了财务上能够准确度量的风险后果外,项目的其他一些因素也可以作为风险影响估计的参照,并且制定出相关的转换表,这些因素可以是成本、人力资源、进度、质量、技术等。我们通过评价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就可以确定我们需要关注哪些风险,是关注那些“发生概率高的”还是关注那些“影响程度大的”,这应该综合考虑。一般来说会定义:风险值=概率x影响。风险值是对风险进行排序的主要依据,即风险值高的风险,被列为优先考虑的风险,反之亦然。在经过了充分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以后,项目组可以获取一个经过排序的风险清单,称为“风险排序表”。风险排序表通常包括风险的优先顺序(以风险值从高到低排序)、风险描
15、述、风险概率、风险影响和风险值。风险排序表是一个需要动态维护的表,即随着项目进展到不同的阶段(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需要实时地根据最新情况进行更新。六、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过程要求项目经理和团队执行项目计划,完成项目范围所包含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组建项目团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项目团队组建)。采取积极措施打造高绩效团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团队建设)。按照计划实施项目的工程活动,创造项目成果。监督项目实施过程是否遵循预先约定的规章制度(质量保证)。建立并管理项目团队对内对外的沟通渠道(管理沟通与管理干系人)。对需要外购的部件和工作,选择适当的供应商(实施采购)。再好
16、的计划没有执行也是徒劳。如何让计划落实,就体现出执行的能力。要想建立切实有效的执行能力,就必须打破那种认为“计划制订下去,就必然会被落实”的错误思想。首先要假设计划不会被有效地执行,然后确保执行的管理体系才会被建立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执行力”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针对项目一级的问题了,整个企业和组织都应该考虑如何建立有效的执行能力。在前面讨论过管理的“效果”和“效率”问题,可以说“执行力”就是保障组织所定义的“效果”可以被有“效率”地落实。项目活动中,实施过程所占的工作量是最高的,项目的成果和绩效都是通过这一阶段活动产生的,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也是在这一阶段体现的。如何提高组织的执行力是最近几年来
17、最热门的话题,下面列出一些出现频率最高的基本原则:确立目标和目标的优先级顺序。制订详尽的计划,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引入下属的参与,并且得到明确而有效的承诺。责任和权力对等。积极跟进,建立以事实为基础的绩效跟踪机制。任何组织、任何项目的可用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一个组织、一个项目团队在设立目标的时候必须考虑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去识别和选择对组织或者项目最有利的那些目标,并且明确而清晰地标定目标的优先级顺序。大多数组织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总是希望大而全,希望所有的期望都能被满足,但这恰恰是难以做到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目标能够有效地被落实正是依赖于资源集中而有效的使用。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目标是容
18、易的,而根据组织或者项目所拥有的资源识别出对组织或项目最有效的目标,也就是追求最佳的“投资效益比”是高难的管理艺术。我们常说的“有得有失”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大多数人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会把重点放到“有得”上,而忽视“有失”。为了更好地提醒自己,我们不如颠倒一下顺序来反映两者之间的重要性,即“有失才有得”。制订计划是为了确定目标实现的过程。一个详尽的计划代表了制,订计划的人员对实现目标中所有要素的考虑程度。很多在执行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几乎都是通过对计划细化分解才发现和识别出来的。这就促使项目组在真正投入资源前,要把很多情况考虑周全,减少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意外性,这会对最终的执行非常有益。可
19、以看到,份细致的计划对执行的帮助体现在制订计划的过程当中。同时,计划的不断细化也有赖于下属的积极参与,因为他们作为计划真正的执行者,对计划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最具有发言权。从管理者的角度说,在和下属一起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下属全面理解管理者的目标和最终意图,而不是停留在追求计划过程的最终产物一计划本身的表面要求上,这样会有助于执行者妥当地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情。完成的计划需要得到执行者的明确承诺,承诺促使执行者认真地思考计划的可执行性,并且会和管理者在目标上达成一致。一个明确的承诺会带来心理学上的一个很微妙的影响,它会时刻提醒执行者努力去兑现诺言。当执行者承担了一定的目标责任后,
20、他必须拥有相当的权力来调动实现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任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源支持,目标实现的效率也有赖于有效地调配资源。显然,承担了实现目标责任的执行者,如果没有可以调配资源的权力,那么目标的实现就会变成“水中花,镜中月”。如果执行者感觉到责权不对等,且威胁到目标的实现,他就会很快地放弃努力,而把目标无法实现的责任归于“管理者不信任,没有赋予相关的权力”我们可以把这个“责权对等”的要求更明确地强调为“掌控资源的权”。上述几点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从计划的角度来说明,什么样的计划过程会更有利于执行;或者从执行的有效性来看,需要怎样去制订计划。实际上“计划”和“执行”是两个
21、相辅相成的过程,计划是为了更有效地执行,不考虑执行的计划是没有意义的。而只有这样制订的计划,才能真正成为有意义的执行“基准”。最后一项要求“积极地跟进”,这才是真正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被落实的活动。这也是“监控项目工作”过程的内容。七、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一)计划的作用管理活动最基本的原则是:任何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先做周密的计划。一个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由范围、质量、时间和成本4个要素所定义的项目目标。所以,需要制订实现和满足这4个目标的范围计划、质量计划、进度计划、成本计划。人力资源、沟通、风险和采购管理有助于项目目标的完成,所以也必须对这几个方面的活动作出计划和安排。这一要求其实并不难理解,但我
22、们需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需要理解计划的真正作用。计划的作用如下:第一,有效地配置资源,减少重叠和浪费,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第二,有了计划,就使得后面的实施活动有了参照物。计划设定了项目活动的目标和标准,以便于在实施中进行控制。如果没有计划,怎么判断在执行中是否一切正常呢?一份良好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随时将实际的绩效与计划进行比较,及早发现偏差,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没有计划,所谓的“控制”就无从谈起了。第三,要做计划,就必须对未来做出预测,并以此来规划未来的活动安排。项目的特征之一就是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对未来作出预测的活动会受到影响。做计划的目的就是强制计划的编制者去预测未来。对那些不确定性
23、程度确实很高的项目,这种预测会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计划中的哪些部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未来就会如此发生;但其他部分,却可能是我们不清楚,甚至是没有信心的地方,这些地方就是项目未来执行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若在计划阶段就把这些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识别出来,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就可以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第四,制订计划过程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建立高效团队的必要过程。它使所有有关人员了解了项目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必须作出的努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能够根据最终的目标很好地协调,相互之间会更有效率地合作。而缺乏计划则会使团队成员目标不明确,导致实现目标的过程失去效率。有关计划的争论一直是管理学上
24、的热点之一,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制订计划的管理者和组织,其绩效一定比不制订计划的更好吗?凭直觉来说,你会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许多证据也都支持这种观点,但我们不能就此断言正式计划总能比无计划取得更好的绩效。许多研究试图检验计划与绩效的关系,这些研究得出了下述结论:首先,一般地说,正式计划通常与更高的绩效相联系。其次,高质量的计划过程和适当的实施过程比泛泛的计划更可以导致较高的绩效。最后,在这些研究中,凡是正式计划未能导致高绩效的情况,般都是因为环境的原因。第二个问题:我们经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既然无法准确地预测所有的变化,那么制订一个不准确的计划是不是在浪费管理者的时间?其实
25、,最终结果仅仅是计划的目的之一,做计划的过程本身就很有价值。即便是最终结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但也会迫使管理者认真思考要干什么和怎么干,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本身就具有价值。凡是认真进行计划的管理者将会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将会把偏离方向的损失减至最小,这就是计划过程本身的价值。计划不能够完全消除变化,无论管理者如何计划,变化总会发生。由于项目的不确定性,计划应当是一种持续进行的活动。最初的项目计划也是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制订的。项目不确定性的程度随着项目实施的进展而发生变化,项目计划也应该根据假设条件的变化适时更新。(二)项目的计划过程项目计划活动的目的就是回答项目该怎样完成。我们将问题一步一步深入
26、细化:项目最终需要获得什么成果?实施什么活动才能获得这些成果?实施这些活动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上面这三个问题反映了项目计划的制订过程。第一,要搞清楚项目最终要完成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以项目的交付成果来表示。这个交付成果可以是现实存在的物理产品,也可以是一项非物质形式的服务,例如看一场电影等。这就是前面所提出的项目范围目标,是项目干系人最主要的关注点。通俗来讲,买卖双方必须先搞清楚买卖的东西是什么。这里所指的项目范围都是项目可交付成果,也就是最终交付的产品,所以我们又称某为“产品范围”,以区别于下述的“工作范围”。第二,既然已知项目的完成成果,作为项目的实施方需要据此来编制计划需要完成哪些活
27、动才能实现这些交付成果。这些活动计划就构成了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所有工作,我们称之为项目的“工作范围”。产品范围和工作范围共同组成了项目范围目标,比之前的表述有了扩展。第三,我们要估计实施这些项目工作范围内活动所需要的资源这包括时间、物质和人力资源。上面的分析说明了项目的计划过程就在于分解项目的产品和工作范围,为其合理安排相应的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完成什么?怎么完成?需要什么来完成?至此,一个大致的项目计划过程就有了雏形,对应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当中。定义范围:将立项之前的初步范围说明书细化而产生最终被认可的正式项目范围说明书,明确定义了项目的产品范围。这一结果将接受干系人的评审,作为项目后续活动的
28、基础。制定工作分解结构:将根据项目范围说明书所阐述的产品范围进行细化,产生完成项目成果所需要的工作范围,其结果是以工作分解结构形式来表示的项目范围。以上两项活动都属于范围管理活动范畴,其目的在于得到项目的产品范围和工作范围。在产生了表示项目范围的工作分解结构之后,就需要对实施项目的活动进行资源分配,也就是时间和成本上的计划编制。这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计划过程:时间计划构造过程和成本计划构造过程。前者关注时间资源的分配,后者则是关注物质资源的调度。时间的计划过程包括如下内容:定义活动:识别项目所需要的具体工作和活动。排列活动顺序:定义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资源估算:估计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数量。历时估算
29、:估计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资源。进度计划编制:根据上述成果最终生成完整的进度计划。上述活动其实就是一个项目进度计划编制的详细过程,具体实施的时候也是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的。成本计划过程包括如下内容:成本估算:根据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资源数量,估计项目整体所需要的成本投入。成本预算:将项目被批准的总成本分配到每一具体活动上,形成项目详细的预算计划。这两个活动名称看起来相似,但实际目的不一样。成本估算是为了得到一个项目总体的实施代价估计,而预算则是详细分配资源到每一项活动上作为后续项目执行的基准。也可以简单地认为,成本估算是一个由下而上汇总的过程,而成本预算则是一个由上而下分配的过程。完成了项目的范围、时间和
30、成本计划,就回答了前面的3个问题:项目完成什么成果(产品范围)?项目怎样完成这些成果(工作范围)?花费多少代价(时间和成本计划)?(三)项目的管理计划上面所谈的都是针对实现项目目标而对完成的工程活动进行规划,项目活动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管理活动进行约定,形成管理计划。一般来说,项目不会单独生成各个独立的管理计划,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汇集成一个单独的管理文档。八、 项目中的质量控制过程我们来总结一下前面有关质量控制活动的要点。明确质量目标,作为质量控制活动的参照基准。在产品构造过程中实施质量检验活动,包括两种类型:验证,即检查产品是否符合预先定义的质量规范;确认,即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用户的最终需要。对质量
31、检验活动所发现的缺陷进行记录并跟踪修复过程。对修复的缺陷进行检验,并确保没有产生其他影响。项目的质量控制活动和交付质量直接相关,很少被完全忽略,但可能忽视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确认活动必须有客户参与。并且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客户能够进行有效的检查来确保项目的交付目标和需求之间没有偏差,第二,缺陷跟踪。发现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流程来跟踪处理极容易被遗忘。这一活动一直到确保该缺陷经过验证之后为止。同时,有关缺陷产生的数据也有利于项目质量的趋势预测。第三,返工结果的验证。这一活动要求不仅仅是对已发现缺陷的修补,还需要去检查修补工作是否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后一点经常为人所忽略,因为修补而引发更大损失的例子
32、不在少数。质量控制活动还有一个提高效率的问题。所谓提高效率,并不是单纯减少质量控制活动的投入,而是如何使其更有效率地发现并解决缺陷,但这依赖于工程领域的技术和手段。作为管理者,其主要责任在于为质量控制活动分配足够的资源,以确保其有效开展。如果管理者对工程领域本身有丰富的经验,则非常有助于去细化质量控制的具体手段,帮助提高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但如果管理者没有经验则必须借助相关资源,高度关注质量控制活动。九、 质量的适用性简单来说,质量就是需要达到的要求,没有达到就是偏差,需要被纠正。这就是质量控制活动最主要的目的,但是这个判别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质量控制参照什么来判定是否符
33、合要求?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产品应该符合预先规定的规范和标准。任何一件产品,其本身必须有相应的、应该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只要产品符合这些要求就算满足标准。这一质量观点始于“质量管理”概念的早期阶段,即20世纪40年代,我们把它称作“符合性质量”阶段,其基本的观点就是:质量是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符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水平。很显然,要想达到这个要求,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首先定义产品的规格标准,并且这些规格标准可以被有效地检查,以确定其产品的符合度。显然,“符合性质量”概念更适合于标准化的产品。例如,商店里出售的各种货物和产品,因为每一个产品都可以用
34、一个显性的规格定义和明确其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但这一观点也有明显的问题,因为技术标准是由生产方定义的,会不会出现符合技术要求,厂方满意的产品,而顾客却对其并不满意呢?十、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冯xx3、注册资本:99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6-6-217、营业期限:2016-6-21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
35、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6087.934870.3445
36、65.95负债总额2756.872205.502067.65股东权益合计3331.062664.852498.30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17811.5514249.2413358.66营业利润4235.213388.173176.41利润总额3578.272862.622683.70净利润2683.702093.291932.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83.702093.291932.26十一、 项目投资分析(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7、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1788.3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
38、用,合计10297.50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5891.31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4125.54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280.65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224.05万元。(五)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266.82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5891.314125
39、.54280.6510297.501.1建筑工程费5891.315891.311.2设备购置费4125.544125.541.3安装工程费280.65280.652其他费用1224.051224.052.1土地出让金552.30552.303预备费266.82266.823.1基本预备费147.64147.643.2涨价预备费119.18119.184投资合计11788.37(六)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4867.16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119.25万元。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1借款1.1建设期利息1
40、19.25119.250.001.1.1期初借款余额4867.161.1.2当期借款4867.164867.160.001.1.3当期应计利息119.25119.250.001.1.4期末借款余额4867.164867.161.2其他融资费用1.3小计119.25119.250.002债券2.1建设期利息2.1.1期初债务余额2.1.2当期债务金额2.1.3当期应计利息2.1.4期末债务余额2.2其他融资费用2.3小计3合计119.25119.250.00(七)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
41、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2668.46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流动资产13041.4715215.0517388.6321735.791.1应收账款5868.676846.787824.899781.111.2存货4564.525325.276086.027607.531.2.1原辅材料1369.361597.581825.812282.261.2.2燃料动力68.
42、4779.8891.29114.111.2.3在产品2099.682449.622799.573499.461.2.4产成品1027.011198.181369.351711.691.3现金1043.321217.201391.091738.861.4预付账款1564.971825.802086.632608.292流动负债11440.4013347.1315253.8619067.332.1应付账款4118.544804.975491.396864.242.2预收账款7321.858542.169762.4712203.093流动资金1601.081867.922134.772668.464
43、流动资金增加1601.08266.85266.85533.695铺底流动资金3912.444564.525216.596520.74(八)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576.0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788.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87%;建设期利息119.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2%;流动资金2668.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3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14576.08100.00%1.1建设投资11788.3780.87%1.1.1工程费用10297.5070.65%
44、1.1.1.1建筑工程费5891.3140.42%1.1.1.2设备购置费4125.5428.30%1.1.1.3安装工程费280.651.93%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24.058.40%1.1.2.1土地出让金552.303.79%1.1.2.2其他前期费用671.754.61%1.2.3预备费266.821.83%1.2.3.1基本预备费147.641.01%1.2.3.2涨价预备费119.180.82%1.2建设期利息119.250.82%1.3流动资金2668.4618.31%(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14576.08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4867.16万元,其
45、余部分由企业自筹。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数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14576.08100.00%1.1建设投资11788.3780.87%1.2建设期利息119.250.82%1.3流动资金2668.4618.31%2资金筹措14576.08100.00%2.1项目资本金9708.9266.61%2.1.1用于建设投资6921.2147.48%2.1.2用于建设期利息119.250.82%2.1.3用于流动资金2668.4618.31%2.2债务资金4867.1633.39%2.2.1用于建设投资4867.1633.39%2.2.2用于建设期利息2.2.3用于流动资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