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小题必练19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学生版.doc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5134311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小题必练19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届小题必练19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小题必练19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小题必练19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学生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题必练19: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20182020)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该专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预计今后高考命题中,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可能会以图表分析、定量计算、材料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考查。1(2020年浙江卷(7月选考)·11)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D食物链中的

2、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2(2019·新课标II卷·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3(2018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3、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1以下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差异引起森林中鸟类的分层现象B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次级消费者C次生演替是群落中原有物种的恢复D草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热带雨林低2以下关于自养型生物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都是DNA,基因结构和传递规律都相同B细胞中不一定有核膜,但一定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C都是利用太阳能把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自己制造养料维持生存D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联系无机环境的两大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4、和分解作用3下列有关食物链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食物链中,捕食者消化道内未被吸收的能量属于其所同化能量的一部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C秸秆饲喂牲畜,用畜粪生产沼气作燃料,用沼渣作肥料,能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进化4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成分B蓝藻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改变了原始地球上的气体组成C植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原始蕨类是最早的登陆生物D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

5、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定期焚烧落叶,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B限制家养猪的活动,目的是减少能量的散失,使能量更多的储存在体内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不同的气候、季节条件下可能发生改变D光敏色素是存在于植物叶、芽的化学物质,可用于感受多样化的物理信息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C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D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7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下列相关说

6、法正确的是( )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B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C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8生态系统中M、N、P、Q四个种群组成食物链MNPQ(M是生产者),某时间测得四个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分别是m、n、p、q。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P同化量大于种群N同化量的02倍时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一定大于有机物总量m含有的能量C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n÷m)×100%D生态系统中,M、N、P、Q的相互影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

7、的部分原因9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E1、E2代表两种能量形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生产者、分解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B畜牧业中,放养与圈养相比,可提高到的传递效率CE2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D生态系统中的CO2、H2S等在、之间循环利用10下图表示某种群的同化量在三个生命活动中分配比例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丁B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导致丰富度越大,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多C最高营养级的同化量最终有三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向分解者D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

8、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出生率11某地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建设了“稻一红萍(水生植物)一鱼”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B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C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D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12如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可以通过合理密植农作物来提高光能利用率B提高人植物性食物比例可使该生态系统供养更多的人C建立沼气池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D定期除草、控制害虫数量可以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13关于

9、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虫除草可以让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意义的部分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C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从而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D“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1420世纪70年代晚期,加拉帕戈斯群岛干旱,大幅度降低了种子(两种雀的食物)的产量,在这个过程中习惯以小而软的种子为食的小地雀选择食用更小一些的种子,而习惯以大而硬的种子为食的大嘴地雀选择去食用更大一些的种子,多年以后两种地雀喙的长度统计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旱导致

10、三个岛屿中的两种地雀发生了进化B岛屿A与岛屿C中的小地雀种群基因库不完全相同C干旱改变了地雀取食习惯,但没有改变其营养级D干旱导致岛屿C中两种地雀的竞争关系持续性增强15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_营养级。(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由 所固定的太阳能。16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

11、.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2)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中,戊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 。17(2020年山东卷·24节选)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

12、结构。 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参考答案考点透视1.【答案】B【解析】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每传递一次损失一大半,从一个营养级传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只有约10%,所以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少,A错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属于生产者营养级,B正确;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C错误;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不同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相同,即使在同一条食物链中,不同的相邻两

13、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也不一定相同,D错误。【点睛】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是一类生物和处于不同营养级层次上的另一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所有绿色植物都位于食物链的起点,它们构成第一营养级,即生产者营养级;一般来说,营养级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2.【答案】A【解析】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可能出现正金字塔形,也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形。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

14、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则牧草的数量比羊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一棵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因此,昆虫的数目比乔木的数量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综上分析,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A正确,B、C、D均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金字塔的种类和特点,数量金字塔可能是正金字塔形,也可能是倒金字塔形,再根据题意作答。3.【答案】D【解析】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正确;通气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藻

15、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错误。考点突破1.【答案】D【解析】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的影响,A错误。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初级消费者,B错误。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留下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的过程是一个优势种代替另一个优势种的过程,不是原有物种的恢复,C错误。草原与热带雨林相比,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D正确。2.【答案】B【解析】自养型生物都属于细胞类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基因结构都相同,但遗传规律不一定相同,如自养型原核生

16、物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自养型生物包括原核细胞生物和真核生物,因此不一定有核膜,但无论是原核自养型生物还是真核自养型生物的细胞中都一定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B正确;化能合成型自养生物不能利用太阳能,C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联系无机环境的两大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B。3.【答案】D【解析】食物链中,捕食者消化道内未被利用的能量是未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属于被捕食者所同化能量的一部分,A错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缺乏生产者,B错误;秸秆饲喂牲畜,用畜粪生产沼气作燃料,用沼渣

17、作肥料,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能够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C错误;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是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D。4.【答案】B【解析】细菌不都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A错误;蓝藻能进行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产生放氧气,因此蓝藻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改变了原始地球上的气体组成,B正确;植物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C错误;动物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D错误。故选B。5.【答案】A【解析】定期焚烧落叶不能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A错误;限制家养猪的活动,可以降低家猪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利于更多的能量

18、储存在体内,B正确;不同的气候、季节条件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光敏色素可感受光刺激,光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6.【答案】D【解析】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处于稳态时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C正确;兔子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错误。7.【答案】B【解析】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a4(第一营养级的残枝败叶)和a7(第二营养级排出的粪便)两部分,A错误;第一营养级散失的能量a3指的是细胞呼吸过

19、程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这部分能量是不能再被生物捕获并同化的,B正确;a3是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不是以稳定的化学能存在,而是以热能形式存在,C错误;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公式是: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本题中,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a1(或a2+a3),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8.【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时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种群P同化量大于种群N同化量的02倍时,可能使种群N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灭绝,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

20、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光能就输入到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输入到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可见,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一定大于有机物总量m含有的能量,B正确;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而m与n不属于第一、二营养级的同化量,C错误;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因此生态系统中,M、N、P、Q的相互影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原因

21、,D正确。9.【答案】C【解析】题图是能量金字塔,最底层是生产者,以上全是消费者,而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是分解者和生产者,A错误;畜牧业中,放养与圈养相比,可提高能量利用率,但无法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故E2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以元素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而在、之间(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10.【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甲中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繁殖后代占有的比例最大,该种群密度将增大,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A错误;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种群不具有,B错误;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的

22、去向包括以热能形式散失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后者又包括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以及未被利用等,C错误;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出生率,D正确;故选D。11.【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红萍为水生植物,而生产者都应该位于食物链的起点,且鱼有多种,不一定位于一个营养级,因此“稻一红萍一鱼”构成的不是一条食物链,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D正确。故选D。12.【答案】C【解析】可以通过合理

23、密植农作物来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作用,A正确;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人吃植物性食物,可以减少能量流动的环节,从而可使该生态系统供养更多的人,B正确;建立沼气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能量转递效率为10%-20%,C错误;定期除草、控制害虫数量可以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D正确;故选C。13.【答案】D【解析】“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1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它们喙的形态(平均长度)发生了改变”,说明干旱进行了自然选择,导致三个岛屿中的两种地雀发生了进化,A正确;基因库

24、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基因的总和,包括基因的种类和基因的数量,由题意可知,岛屿A与岛屿C中的小地雀喙的平均长度不同,说明两个岛屿中小地雀的进化方向不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故两个岛屿中种群基因库不完全相同,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干旱后两种地雀的取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但仍然取食种子,故仍然属于第二营养级,即干旱改变了地雀取食习惯,但没有改变其营养级,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干旱使小地雀选择食用更小一些的种子,大嘴地雀选择食用更大一些的种子,说明二者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弱,D错误。故选D。15.【答案】(1)4 五 (2)甲(或生产者)【解析】(1)由图示可看出,该食物网中共有甲乙丙戊、甲

25、乙丁丙戊、甲丙戊、甲乙丁戊4条食物链,在最长的食物链(甲乙丁丙戊)中,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2)由图示可看出,甲为生产者,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甲(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16.【答案】(1)捕食 (2)生产者 乙、丙 【解析】(1)据题表分析可知: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2)戊含有的能量最多,处于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甲、乙、丙和丁都为消费者。乙和丙含有的能量较多且相差很小,都处于第二营养级;甲含有的能量较少,处于第三营养级;丁含有的能量最少,处于第四营养级。17.【答案】(1)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2)垂直 有机农业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

26、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分解者分解;三是流入下一营养级;四是未利用的能量。根据图示可知图中捕食性线虫处于最高营养级,因此与食细菌线虫相比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根据以上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可知,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土壤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属于生态系统。(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的特点是镶嵌分布,因此土壤中深度不同,土壤动物的不同体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就越高,因此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有机农业土壤中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是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和群落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别是把握生态系统能量流经每一营养级的去向,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因,识记并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及其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