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01-【战高考】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全真模拟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卷01-【战高考】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全真模拟卷(解析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全真模拟卷01生物(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1、 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均为大量元素B
2、核酸中只有DNA能携带遗传信息C蔗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细胞中含C、T、U碱基的核苷酸共有4种【解析】A构成血红蛋白的铁元素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B.核酸是遗传信息携带者,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B错误;C.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C错误;D.细胞中含DNA和RNA两种核酸,C可以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T形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U形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形成的核苷酸共有4种,D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物质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的转化因子是DNAB艾弗里的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C艾弗里
3、的实验没有设置对照D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可得到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解析】格里菲思的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但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艾弗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艾弗里的实验存在对照。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才可得到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答案】B3下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激素C的含量与碘元素的供应密切相关C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与图中激素C的分泌调节过程完全相同D寒冷环境下,小白鼠血液中激素A
4、和B的含量增加,激素C的含量不变【解析】据图分析:图中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A错误,B正确;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不存在从下丘脑垂体胰岛的分级调节,C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因此在寒冷环境下,小白鼠血液中激素A和B的含量增加,激素C的含量也增加,D错误。【答案】B4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2和CO2以图中a方式通过细胞膜B被动转运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C图中都能运动,而一般不能运动D图中c可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过程【解析】O2和CO2以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为图中bd方式通过细胞膜,A错
5、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图中都能运动,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表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所以图中c表示物质通过主动运输出细胞,因而不能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D错误。【答案】B5将基因型为AAbbcc、aaBBcc的植株杂交得到幼苗,将其分别作如下图所示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过多次选育不一定能得到所需性状的植株B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C植株能提供9种类型的雄配子D到过程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会移向细胞同一极【解析】据题图分析,植株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6、低频性等特点,因此经过多次选育不一定能得到所需性状的植株,A正确;植株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亲本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则子一代(题图中的幼苗)基因型为AaBbcc,因此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幼苗的基因型为AaBbcc,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BBbbcccc,因此其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为3×3×19种,C正确;植株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A、a,因此到过程中,不会出现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的现象,D错误。【答案】D6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
7、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正确。由题目所给信息“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错误。【答案】D第卷2、 非选择题:本
8、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29(9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图1是某绿色植物体内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6表示相关结构;图2是该植物叶肉细胞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的过程模式图,其中18表示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所示细胞含有遗传物质的场所是_(填名称);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填字母),图2中产生ATP最多的反应发生在图1中的_处(填数字)。(2)图2中的12的反应发生在图1中的_(填字母或数字)中,如果此时没有氧气存在,则其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一定会有
9、图2中的_(填数字)。(3)如果图1中细胞器b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大于细胞器a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则图1细胞会_(填“释放”或“吸收”)图2中的物质6。(4)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含量_(填“增加”或“减少”)。【解析】图1中a是线粒体、b是叶绿体、c是细胞质基质,1是叶绿体外膜、2是叶绿体内膜、3是叶绿体基粒、4是叶绿体基质、5是线粒体基质、6是线粒体内膜;图2中18分别是葡萄糖、丙酮酸、CO2、H2O、H、O2、H2O、ATP。(1)图1所示细胞含有遗传物质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能量,其中产生能量最
10、多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即图1的6处。(2)图2的12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发生在图1的c细胞质基质中;如果此时没有氧气存在,则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植物叶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同时产生少量能量,因此产物一定会有图2的3(CO2)和8(能量)。(3)图1中细胞器b(叶绿体)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大于细胞器a(线粒体)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即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则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供给线粒体外还要释放出细胞来,因此图1细胞会释放图2中的物质6(氧气)。(4)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则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导致NADPH和ATP减少,进而导致4(叶绿体基质)中
11、的C3的还原受阻,而C3的生成不变,因此C3的含量增加(或升高)。【答案】(9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2分) a、b、c (2分) 6(2)c 3、8 (3)释放 (4)增加30(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影响_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2)突触小体的_中有神经递质,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12、,还可通过有关_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3)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_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这属于_;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5)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解析】(1)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进而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或激素(间接)调节
13、免疫活动。(3)感染病毒后发热与体温调节有关,中枢在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4)人体内的正常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但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自己的组织当作外来的成分处理,出现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5)图示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体现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答案】(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2分)(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激素 (3)体温调节 肾上腺素 (4)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5)神经体液免疫(2分
14、)31(8分,每空1分)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炽热的岩浆滚滚而出,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之后,地面上长出了小草,形成了草丛。经历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已发展成生机勃勃的一片森林。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上述群落恢复至火山爆发前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稳定性,该地区的群落演替属于_演替。(2)与草丛相比,森林的动物分层现象明显复杂,原因是_。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下层草丛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需要进行随机取样,这样做的目的是_。(3)研究发现,恢复初期后的生态系统中只有三个营养级,其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b、c、d等表示不同
15、的生理过程和相应的能量数值。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B属于_。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用代数式_表示。图中的d表示_。由能量流动的逐级递减特点可知,_(填字母)中的生物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解析】据图分析,A利用了二氧化碳和太阳能,说明A是生产者,则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A表示各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b表示各个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c表示各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表示分解者分解作用消耗的能量。(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火山爆发后恢复到火山爆发前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2)森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较为复杂,具有明显的
16、分层现象,而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森林的动物分层现象也明显复杂。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以减少误差和主观因素的影响。(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其同化的能量(a2)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2),可用代数式a2b2表示;图中的d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由能量流动的逐级递减特点可知,C处于的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C中的生物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答案】(8分,每空1分)(1)恢复力 初生 (2)森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较为复杂 减少误差和主观因素的影响(3)第二营养级 a2b2 分解者呼吸作
17、用释放的能量 C 32(11分)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粉红色,受A/a、B/b基因控制,其花色控制途径如图所示。植株茎的高度由C/c基因控制。如表是某小组用8株植株所做的4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本组合F1的表现型及比例甲红花×红花紫花红花粉红花白花3/166/163/164/16乙高茎×高茎高茎矮茎3/41/4丙紫花高茎×白花矮茎全为红花高茎丁粉红花高茎×紫花高茎全为红花高茎(1)针对花色基因的遗传而言,该植物种群中,开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写出粉红花形成的机制。 。(2)若只考虑植株茎的高度,让乙组杂交子代
18、中的全部高茎植株自交产生F2,F2中的全部高茎植株自交,则F3中纯合高茎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3)在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小组提出的假说之一是:A、a基因与C、c基因可能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最多还能提出 种合理的假说。从表中选择植株做亲本,设计一组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假说的正确性(不考虑变异)。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 ,则假说一正确;否则,假说一错误。【解析】(1)据题图可知,该植物种群中,开粉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在A基因所编码的酶的作用下,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色素,BB基因对紫色色素具有明显的淡化
19、作用,从而使植株花色表现为粉红色。 (2)乙组F1中的全部高茎植株CC占1/3,Cc占2/3,自交产生F2中,CC占1/32/3×1/41/2,Cc占2/3×1/21/3,即CCCc32,F2的高茎植株继续自交产生的F3中,纯合高茎植株占3/52/5×1/47/10。(3)据表中甲组红花与红花杂交的后代紫花红花粉红花白花3634,该比例为9331的变式,所以A/a、B/b独立遗传。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可能为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基因与C、c基因可能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基因与C、c基因可能在同一对
20、同源染色体上,A、a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最多还能提出2种合理的假说。根据丙组杂交信息可知,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为紫花高茎(AAbbCC)×白花矮茎(aaBBcc),F1为AaBbCc。 可让丙组F1自交,根据其自交结果,判定假说一是否正确。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3634,则假说一正确;若F2表现型及比例未出现上述结果,则不符合假说一。【答案】(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1)AABB、AaBB 在A基因所编码的酶的作用下,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色素,BB基因对紫色色素具有明显的淡化作用,从而使植株花色表现为粉红色(2)
21、7/10 (3)2 (1分) 用丙组F1自交,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F2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3634(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的问题。(1)过程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中。(2)过程是醋酸菌在_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是醋酸菌在_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_。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4)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先通
22、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后密封的目的是_。(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_。(6)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7)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_。【解析】本题以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为考点,结合必修内容综合考查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条件等。(1)(2)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过程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
23、糖转变成醋酸。(3)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25 。(4)在制作果酒时,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后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5)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pH和通气量。(6)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7)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会抑制醋酸菌生长,故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答案】(15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细胞质基质 (2)缺少糖源、氧气充足 氧气、糖源充足(3)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2分) 1825 (4)
24、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5)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2分)(6)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2分)(7)不能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2分)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阅读如下材料:材料一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材料二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材料三兔
25、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_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_和_。在培育有些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 。(2)材料二中的技术属于_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_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_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_序列发生了改变。(3)材料三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
26、胎移植到_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材料三的实例中,兔甲称为_体,兔乙称为_体。【解析】(1)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因此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农杆菌的作用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2)材料二中是对T4溶菌酶进行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蛋白质的技术。改造后的T4溶菌酶和原T4溶菌酶相比,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即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答案】(15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显微注射 限制性内切酶(2分) DNA连接酶(2分)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2分)(2)蛋白质 现有的蛋白质(2分) 新蛋白质 氨基酸(3)同 供 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