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第0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解析版)(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第0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解析版)(精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目录考纲考情素养1思维导图2夯实基础 探究命题2微考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2微考点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10易错明辨 16答题模板 17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考纲考情素养:课标要求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探究如何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明确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优越性的制度。其目的是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
2、民,树立制度自信。探究我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和措施,认可我国日益完善的保障,增强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同感。2科学精神:通过探究我国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科学辨析不同分配方式及意义。学以致用,评析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3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方式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参与感。尝试对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完善社会保障的政策提出建议,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命题预测1.运用“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分析我国在2020年是如何实现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2.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加
3、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3.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脱贫攻坚”目标。4.有人认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人人享有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定会加大国家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思维导图:知识提炼:1个制度环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的分配制度1个重要作用:社会保障的作用2条主线:个人收入的分配与社会保障2个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大完善措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3三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4种主要形式: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4、、社会优抚组成夯实基础 探究命题:微考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含义: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原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
5、地位。提醒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2按要素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要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主要形式含义(表现)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所得,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让一切要素的
6、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按劳动要素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按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转让金等)提醒根据所属范围区分收入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2)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凡是看到股
7、息、利息、科技入股、出租、私营企业工资、土地流转等信息都可直接判定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学霸好声音:党中央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结合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对数据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能激发人们开发和利用数据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
8、拓展人们的收入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收入来源1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2途径: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名师点拨:正确认识各种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包括按
9、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非劳动收入分为三类,即要素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捐赠。要素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包括分红、利息、租金、出售专利等获得的收入。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将其向社会所征收的税费中的一部分无偿提供给个人,主要是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金,某些津贴、行业补贴、奖励等。捐赠来自慈善机构、企业、组织或个人,也是无偿的,受授者不需要用商品或服务作为回报。提醒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时政热词】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
10、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四、崇尚劳动(1)原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2)要求: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五、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
11、、最直接的方式。(2)要求:分配制度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再分配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第三次分配完
12、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收入分配秩序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消除贫困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消除贫困。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为了消除贫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名师点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再分配
13、的主体是政府。初次分配是指以生产部门为核心的分配。分为国家、企业、个人三个部分(如: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对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社保等手段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低收入者的救助。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第三次分配是通过个人收入转移和个人自愿缴纳和捐献等自觉自愿的方式再一次进行分配,包括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形式。命题探究:命题点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例1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居民收入来源正逐步趋于多样化,增
14、收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来源日趋丰富,财产性收入、经营收入等占比正快速上升,收入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下列对居民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购买股票和债券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等属于劳动性收入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属于转移性收入 房屋经销商买卖房屋获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ABCD【答案】C【解析】: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购买股票和债券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故正确
15、。: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等属于非劳动性收入,故错误。: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不属于转移性收入,故错误。:经营性收入是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房屋经销商买卖房屋获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故入选。故本题选C。例2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下列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甲有一套房屋出租,月租金收入50000 元乙承包集体土地种植农作物,年收入10000元丙将承包的集体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年收入6000元丁经营一家小型企业,年收入5万元ABCD【答案】B【解析】: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
16、行存款、有价证券、车辆、收藏品等)和不动产(如房屋等)所获得的收入,因此,甲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丙将承包的集体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获得的收入均属于财产性收入,正确。:乙承包集体土地种植农作物,年收入10000元,其收入属于劳动收入,排除。:丁经营一家小型企业,年收入5万元,其收入是经营性收入,排除。故本题选B。例3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
17、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摘自习近平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案】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人们通过劳动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相等,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分析】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为背景材料,考
18、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析】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让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故主要考虑从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自身价值的实现、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以及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备考有方法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
19、大方向不错。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命题点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例12021年3月1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第一次
20、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下列有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措施有( )完善工资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健全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ABCD【答案】B【解析】:“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再分配也要注重公平,且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符合题意。:推动农村土地使用
21、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所有权仍然属于集体,错误。:健全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但不能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排除。故本题选B。例2至2021年,新华网连续二十年推出两会热点调查。其中,“收入分配”共有十六次位列第一。在评论区,“收入分配”吸引了近9万网民留言互动。其中,工资合理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等话题的参与度靠前,网民的活跃度也最高。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这就需要( )进一步推进按要素分配的机制,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推进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积极履行劳动
22、义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ABCD【答案】C【解析】:按要素分配会进一步的拉大收入差距,故不选。:促进工资合理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需要推进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正确。:劳动者积极履行劳动义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与工资合理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无关,故不选。故本题选C。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
23、年增长4.7%,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帮扶持续加力,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扫尾工程任务全面完成。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截至年末,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2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35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36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12家。我国实现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民生福祉持续
24、增进。结合材料,运用“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分析我国在2020年是如何实现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答案】根本上来说,我国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正增长。不断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挥再分配机制调节作用,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公益事业,整合社会资源,助力扶贫攻坚。坚持消除贫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5、,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分析】本题以2020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有关知识的掌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2020年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加深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解析】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答题类型属于措施类答题。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联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知识,逐层展开。信息: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可联系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信息: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
26、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联系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信息: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联系坚持初次分配的作用;信息: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联系发挥再分配机制调节作用;信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联系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信息:社会帮扶持续加力,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扫尾工程任务全面完成。联系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微考点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1原因:(1)必要性: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人们可能遇到
27、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2)重要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推动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内容:社会保障既有经济保障,也有服务保障。3体系:(1)全部内容:社会保障
28、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保障外,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慈善活动、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2)主要内容:社会保险:地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筹资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功能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类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救助:特点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方式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
29、予无偿帮助目的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作用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福利:实质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目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特点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优抚: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
30、障体系要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3要做到权责清晰。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总之,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
31、、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命题探究:命题点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例12021年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个人账户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如图),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费用,探索用于家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医保卡个人账户实现家庭共享( )个人医保账户资金拓宽了使用范围 基本医保增加了互助共济保障功能通过家庭互助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基本医保能满足多层次医疗保险需求A B C
32、D【答案】B【解析】:“个人账户允许家庭成员共济”拓宽了个人医保账户资金使用范围,正确。:医保卡个人账户实现家庭共享只是拓宽了个人医保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并没有增加互助共济保障功能,错误。:“个人账户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费用”有利于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正确。:基本医保只是满足基本医疗保险需求,并不能能满足多层次医疗保险需求,错误。故本题选B。例2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我国要进一步织密社会保
33、障安全网,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鼓励城乡居民购买商业保险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退役军人军烈属保障制度 为农户的农作物购买社会保险ABCD【答案】C【解析】: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织密社会保障网。健全退役军人军烈属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退役军人和军烈属的生活,符合题意。:应该是鼓励城乡居民购买社会保险,说法错误。:为农户农作物购买的应该是商业保险而不是社会保险,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全国的农民工总量已达2.4亿人。然而,农民工所享受的社会保障程度比较低,尤其是其社会保险长期游离于城镇职工之外
34、。“换地方打工,社保还要不要管?”某报社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近将要回家的农民工群体,了解他们对养老金的看法。农民工观点1: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打工时有没有交社保,也不知道现在缴纳的养老金,将来“关他们什么事儿”,很多人常常是参保后又想想觉得交钱的时间长不合算还是选择退保。他们普遍的观念是“干一天算一天”,“钱攥在自己手里最安全”。农民工观点2:农民工流动性很大,不定期跨省换工作的比比皆是,“如果换工厂,原来缴的社保就没了”;农民工收入也通常较低,社保对他们而言是一道较高的制度性门槛;还有农民工认为政策随时在变,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眼前利益看得见,以后的事谁说得清”。如果由你来解答农民工的困惑,
35、请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针对农民工观点1中“现在缴纳的社保,将来关他们什么事儿”的困惑作明确的解释。(2)结合观点2内容,对政府如何解除农民工的担忧,让“以后的事说得清”提三点合理性建议。【答案】(1)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可以通过防范和化解农民工的生存危机,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权利,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从而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农民工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总之,有了社会保险可以让农民工退休后获得
36、一份最基本的稳定收入,并且随着自己退休年限的增加,养老金的待遇也会不断增长,可以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2)政府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要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增加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性收入。【分析】本题以社会保险缴纳为话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等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难度一般。【解析】(1)本题设问要求针对农民工观点1中“现在
37、缴纳的社保,将来关他们什么事儿”的困惑作明确的解释,可以从社会保障的作用进行回答,即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可以通过防范和化解农民工的生存危机,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权利,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从而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很多人常常是参保后又想想觉得交钱的时间长不合算还是选择退保。他们普遍的观念是干一天算一天,钱攥在自己手里最安全”没有看到有了社会保险可以让农民工退休后获得一份最基本的稳定收入,并且随着自己退休年限的增加,养老金的待遇也会不断增长,可以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2)本题设问要求结合观点2内容,对政府如何解除农民工的担忧,让“以后的事说得清”提三点合理性
38、建议。设问主体是政府,“农民工收入也通常较低,社保对他们而言是一道较高的制度性门槛;还有农民工认为政策随时在变,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眼前利益看得见,以后的事谁说得清”可以从政府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公民、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角度给出建议。命题点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例12021年3月1日,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启用。此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力度空前,纳入119种药品,调出29种药品;清退“僵尸药”、新增抗癌药、覆盖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品、新纳入药品平均降价50.64%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启用,有利于(
39、)提高药品的经济性与公平性,提升药企盈利能力规范医保市场的秩序,促进医药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减轻患者看病负担,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ABCD【答案】C【解析】: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启用,既有利于规范医保市场的秩序,促使医药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保障和维护人民的权益,当选。: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启用,有利于提高药品经济性与公平性,但是不会提高药企的盈利能力,错误。: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立,且涉及医疗、失业、养老等多方面,而不单单是医保,不选。故本题选C。例2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遗人掌邦之委积(储备粮草),以待施
40、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这从侧面表明社会保障能够( )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互助功能 消除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 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ABCD【答案】D【解析】:社会保险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互助功能,而不是社会保险,错误。:社会保障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错误。:“以恤民之艰厄"“以养老孤” “以待凶荒”表明社会保障能够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正确。故本题选D。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截至2020年末,我国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9.25亿人,基本医疗
41、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老年人无论城乡,都能够按月领取数额不等的养老金,我国进入了人人享有养老金的时代。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障。这是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是引领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有人认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人人享有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定会加大国家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答案】题中观点是片面的。题中观点有合理之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
42、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经济实力作支撑,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确实会加大国家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题中观点也有不合理之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覆盖全民的高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我国居民享受相应的社保权益,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反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某观点进行评析。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解析】题中观点是片面的。根据材料“截至20
43、20年末,我国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9.2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老年人无论城乡,都能够按月领取数额不等的养老金,我国进入了人人享有养老金的时代。”可知,题中观点有合理之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经济实力作支撑,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确实会加大国家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材料“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障。这是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是引领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可知,题中观点也有不合理之处。随着我国经
44、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覆盖全民的高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我国居民享受相应的社保权益,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反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备考有方法:评析题,此类题在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时,如果观点有对有错,就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要指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也要指出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也要说明理由。评析时问题很多,有人只评不析,有人只析不评。因此一定要规范格式,平时要多加练习相关试题。答题时要做到分层次书写。易错明辨:1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解析】公有制领
45、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要素分配。2爷爷是退休教师,每月领取养老金,其养老金属于劳动收入。×【解析】爷爷的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障,不属于劳动收入。3叔叔经营农家乐,其收入主要属于财产性收入。×【解析】叔叔经营农家乐,其收入主要不属于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4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解析】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收入差距。5我国的个税调整体现了初次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分配原则。×【解析】我国的个税调整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分配原则。6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全国人民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途径。×【
46、解析】错在“同步富裕”。7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唯一途径。×【解析】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途径。8市民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属于经营性收入。×【解析】市民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属于财产性收入。9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解析】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10居民解决生活困难只需要社会保障就可以了。×【解析】居民解决生活困难除了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力更生能力。11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解析】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12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析】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3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解析】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14社会保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解析】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