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ppt(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6页第一节 四种冷却类型 1 1、平衡冷却、平衡冷却 平衡冷却条件或近于平衡冷却条件的特征是冷却速率非常缓慢,扩散能够充分进行,不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对相变的影响。相图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获得的,它反映了合金在平衡条件下,成分、温度和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2 2、等温冷却、等温冷却 等温冷却是将奥氏体化后的工件放到等温浴炉中进行保温,在保温过程中发生组织转变。这种冷却方式在生产中也有应用,如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其特点是温度不随时间变化,如图4.10(b),因而被广泛用于转变动力学研究。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6页第一节 四种冷却类型 3 3、恒速冷
2、却、恒速冷却 在冷却过程中冷却速率保持恒定,这种冷却用于研究冷却转变动力学,生产中没有这种冷却。即使在实验室,在快速冷却时也不易实现恒速冷却,一般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冷速代替速率常数v。4 4、变速冷却、变速冷却 这是一般热处理中常见的冷却条件,冷却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在一个工件上的不同部位,冷却速率也不相同。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TTT图或C曲线是获得等温转变组织的主要依据,是等温淬火获得马氏体组织或贝氏体组织的主要依据。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 膨胀
3、法、磁性法、电阻法、热分析法、金相法。为了提高测试精度,一般应根据条件采用两种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6页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 A1550 温度温度时间时间(s)(s)8006004002000104103102100230 727-50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图中图中A1线以上是奥氏体稳定线以上是奥氏体稳定区,区,A1线以下转变线开始线以左的线以下转变线开始线以左的区域奥氏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经过区域奥氏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孕育期,它将发
4、生转变。一段时间孕育期,它将发生转变。这种在孕育期暂时存在的、处于不这种在孕育期暂时存在的、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稳定状态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体。A1以下,转变终止线以右的区以下,转变终止线以右的区域是转变产物区,在转变开始线和域是转变产物区,在转变开始线和终止线之间为过冷奥氏体和转变产终止线之间为过冷奥氏体和转变产物共存区。物共存区。图中水平线图中水平线Ms为马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开始温度,Mf为马氏体转变终止为马氏体转变终止温度。温度。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可以分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可以分为三种:为三种:珠光体转变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贝氏体转变、变、马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
5、。二、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基本形式二、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基本形式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6页稳定的奥氏体区稳定的奥氏体区过过冷冷奥奥氏氏体体区区A向产向产物转变开始线物转变开始线A向产物向产物转变终止线转变终止线 A+产产 物物 区区产产物物区区A1550;高温转变区高温转变区;扩散型转变扩散型转变;P 转变区。转变区。550230;中温转变中温转变区区;半扩散型转变半扩散型转变;贝氏体贝氏体(B)转变区转变区;230-50;低温转低温转变区变区;非扩散型转变非扩散型转变;马氏体马氏体(M)转变区。转变区。时间(s)3001021031041010800-100100200500
6、600700温度()0400A1MsMfM+AR共析碳钢共析碳钢C曲线分析曲线分析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一)珠光体转变(一)珠光体转变 珠光体型组织中的珠光体型组织中的Fe3C和和F的层片间距(层片粗细),随转变温度的降的层片间距(层片粗细),随转变温度的降低(过冷度增大)而减小,使组织变得更细。按层片距离大小,组织粗细不低(过冷度增大)而减小,使组织变得更细。按层片距离大小,组织粗细不同,珠光体型组织可进一步分为三种:同,珠光体型组织可进一步分为三种:快冷到快冷到A1650范围内等温转变,形成片间距较大范围内等温转变,
7、形成片间距较大(150450nm)的珠光体型组的珠光体型组织,在织,在400500倍的显微镜可分辨其层片状,称为珠光体,用符号倍的显微镜可分辨其层片状,称为珠光体,用符号 P 表示。表示。快冷到快冷到650600 范围内等温转变,形成片间距较小范围内等温转变,形成片间距较小(80150nm)细珠光细珠光体型组织,在体型组织,在8001000倍显微镜下可见其层片状,称为索氏体,用符号倍显微镜下可见其层片状,称为索氏体,用符号 S 表示,表示,快冷到快冷到600550 范围等温,转变形成片间距更小范围等温,转变形成片间距更小(3080nm)的极细珠的极细珠光体型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其层片状
8、形态,呈黑色团状,称为屈氏体光体型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其层片状形态,呈黑色团状,称为屈氏体(或托氏体),用符号(或托氏体),用符号 T 表示。表示。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珠光体型组织(珠光体型组织(P、S、T)中,片间距愈小,相界面愈多,)中,片间距愈小,相界面愈多,塑性变形的抗力愈大,因此强度、硬度愈高。同时由于塑性变形的抗力愈大,因此强度、硬度愈高。同时由于Fe3C片变薄,片变薄,塑性和韧性也有所改善。塑性和韧性也有所改善。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
9、变动力学图(二)(二)贝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 共析钢奥氏体以很快的冷速冷却到共析钢奥氏体以很快的冷速冷却到550550Ms Ms(230 230)温度范围内等温转变,将转变成贝氏体型组织。由于转变温度低,)温度范围内等温转变,将转变成贝氏体型组织。由于转变温度低,转变时只发生碳原子扩散,铁原子已不能扩散,属半扩散型相变。形转变时只发生碳原子扩散,铁原子已不能扩散,属半扩散型相变。形成的贝氏体是含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混合物。成的贝氏体是含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混合物。按等温转变温度及组织形态不同,贝氏体分上贝氏体按等温转变温度及组织形态不同,贝氏体分上贝氏体(用(用B B上上表示)和下贝
10、氏体(用表示)和下贝氏体(用B B下下表示)。表示)。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二)(二)贝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 上贝氏体上贝氏体B上上是奥氏体被快冷到是奥氏体被快冷到550350 范围等温转变形成的。其组织范围等温转变形成的。其组织为成束平行的过饱和铁素体片和片间断续分布的细条状的渗碳体组成,呈羽毛状。为成束平行的过饱和铁素体片和片间断续分布的细条状的渗碳体组成,呈羽毛状。其形成过程是先在奥氏体处含碳较低的部位生成铁素体晶核,沿一定方向向奥氏其形成过程是先在奥氏体处含碳较低的部位生成铁素体晶核,沿一定方向向奥氏体晶粒内成排
11、长大,部分碳原子扩散到铁素体片间形成小片状或小条状的渗碳体。体晶粒内成排长大,部分碳原子扩散到铁素体片间形成小片状或小条状的渗碳体。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二)(二)贝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 下贝氏体下贝氏体B下下是奥氏体被快冷到是奥氏体被快冷到350 Ms(230)等温)等温转变形成的,其组织由含碳过饱和的针片状铁素体及片内弥散分布的转变形成的,其组织由含碳过饱和的针片状铁素体及片内弥散分布的碳化物(碳化物(-Fe2.4C)小片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小片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6
12、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完全取决于组织形态。上贝氏体中的铁素体贝氏体的力学性能完全取决于组织形态。上贝氏体中的铁素体片较宽,塑性变形抗力低,渗碳体细条分布在铁素体片间,容易引起片较宽,塑性变形抗力低,渗碳体细条分布在铁素体片间,容易引起脆断。因此上贝氏体的强度和韧性均较差,在生产中基本不用。下贝脆断。因此上贝氏体的强度和韧性均较差,在生产中基本不用。下贝氏体组织中的铁素体片细小,且无方向性,碳的过饱和度较大,而且氏体组织中的铁素体片细小,且无方向性,碳的过饱和度较大,而且其中的其中的-碳化物细小、弥散,分布均匀。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度
13、、硬碳化物细小、弥散,分布均匀。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度(4555HRC)和较好的塑性及韧性,即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和较好的塑性及韧性,即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是生产上常用的组织,常用等温淬火来获得。能,是生产上常用的组织,常用等温淬火来获得。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三)(三)马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 当奥氏体自当奥氏体自A1线以上温度以很快的速度冷却到线以上温度以很快的速度冷却到Ms线以下,冷线以下,冷却曲线不与却曲线不与C曲线相交,过冷奥氏将在曲线相交,过冷奥氏将在Ms线温度以下发生马氏体线温度以下发生马氏体转
14、变,转变的产物是马氏体,用符号转变,转变的产物是马氏体,用符号 M 表示。表示。马氏体转变温度低,铁、碳原子已都不能扩散,所以马马氏体转变温度低,铁、碳原子已都不能扩散,所以马氏体转变属于非扩散型相变。只是面心立方的氏体转变属于非扩散型相变。只是面心立方的-Fe转变成体转变成体心立方的心立方的-Fe,原奥氏体中的碳完全保留在已转变成的,原奥氏体中的碳完全保留在已转变成的-Fe中,使中,使-Fe含碳量严重过饱和。这种含碳过饱和的含碳量严重过饱和。这种含碳过饱和的固溶体称固溶体称为马氏体。为马氏体。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6页板条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C%1.0%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6页
15、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三)(三)马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 高碳片状马氏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低碳板高碳片状马氏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低碳板条状马氏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有高的强韧性,脆性小。条状马氏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有高的强韧性,脆性小。马氏体转变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不断降温条件下进行的,由马氏体转变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不断降温条件下进行的,由Ms温度开始,至温度开始,至Mf 温度终止。若降温停止,转变也停止。温度终止。若降温停止,转变也停止。当奥氏体的含碳量较高时,马氏体转变不能全部完成,常有当奥氏体的含碳量较高时,马氏体转变不能全部
16、完成,常有一部分奥氏体不能转变,而被保留下来。这部分不能转变的奥氏一部分奥氏体不能转变,而被保留下来。这部分不能转变的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以体称为残余奥氏体,以A残残表示。表示。两个原因:一是含两个原因:一是含C0.5%的奥氏体的的奥氏体的Mf 温度降至室温以下;温度降至室温以下;二是马氏体的形成引起体积膨胀,对尚未转变的奥氏体造成很大的压二是马氏体的形成引起体积膨胀,对尚未转变的奥氏体造成很大的压力,阻碍其转变。因此即使深冷至力,阻碍其转变。因此即使深冷至Mf温度也不能全转变为马氏体。温度也不能全转变为马氏体。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
17、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在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后,对在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后,对C曲线的影响较大,加入的曲线的影响较大,加入的合金元素越多,影响越大。合金元素越多,影响越大。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在珠光体转变之前有先共析相析出,即先析出铁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在珠光体转变之前有先共析相析出,即先析出铁素体和碳化物。这类钢的素体和碳化物。这类钢的TTTTTT图在珠光体转变开始线左侧有一条先共析
18、相析出图在珠光体转变开始线左侧有一条先共析相析出线。线。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综上所述,根据综上所述,根据C曲线的形状,可以将曲线的形状,可以将TTT图分为四种类型。图分为四种类型。过冷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可能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三类组织。珠过冷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可能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三类组织。珠光体转变属于完全扩散型转变,马氏体转变属于无扩散型转变,而贝氏体转变属光体转变属于完全扩散型转变,马氏体转变属于无扩散型转变,而贝氏体转变属于半扩散型转变,所以,珠光体与贝氏体转变可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重叠,贝氏
19、于半扩散型转变,所以,珠光体与贝氏体转变可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重叠,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也可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重叠。体和马氏体转变也可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重叠。所以,这四种类型的所以,这四种类型的TTT图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仅仅是量上的差别而已。或者图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仅仅是量上的差别而已。或者说,过冷奥氏体在适当条件下都会发生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说,过冷奥氏体在适当条件下都会发生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三、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三、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因素动力学图的因素 1、
20、C元素影响元素影响 奥氏体中含碳量不同,奥氏体中含碳量不同,C曲线的位曲线的位置不同,共析钢的置不同,共析钢的 C曲线最靠右,说曲线最靠右,说明其过冷奥氏体最稳定。在正常加明其过冷奥氏体最稳定。在正常加热条件下,热条件下,C含量高于或者低于含量高于或者低于0.8%1.0%,曲线均向左移动。,曲线均向左移动。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三、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因素三、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因素 2、合金元素影响、合金元素影响 合金元素只有溶入到奥氏体中,才能对过冷奥氏体转变合金元素只有溶入到奥氏体中,才能对
21、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生重要影响。总体上讲,除产生重要影响。总体上讲,除Co、Al外,所有合金元素都增大外,所有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使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曲线右移。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如Ni、Si、Cu等和弱碳化物形成元素如等和弱碳化物形成元素如Mn只改变只改变“C”曲线位置;碳化物形成元素如曲线位置;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Mo、V、W、Ti等既使等既使“C”曲线右移,又使其形状分成上下两部分。曲线右移,又使其形状分成上下两部分。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三、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22、的因素三、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因素 3、奥氏体晶粒尺寸:、奥氏体晶粒尺寸:奥氏体晶粒与奥氏体化条件有关,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奥氏体晶粒与奥氏体化条件有关,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奥氏体晶粒粗大,成分均匀性提高,奥氏体稳定性增加,奥氏体晶粒粗大,成分均匀性提高,奥氏体稳定性增加,“C”曲线右移。反之曲线右移。反之“C”曲线左移。曲线左移。4、原始组织:钢的原始组织越细小,单位体积内晶界越多,过冷奥、原始组织:钢的原始组织越细小,单位体积内晶界越多,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形核率越高,同时原始组织越细小有利于氏体转变的形核率越高,同时原始组织越细小有利于C原子扩散,奥原子扩散,奥氏体形成时达到
23、均匀化时间短,相对长大时间长,相同条件下易使奥氏体形成时达到均匀化时间短,相对长大时间长,相同条件下易使奥氏体长大并且均匀性提高,氏体长大并且均匀性提高,“C”曲线右移。曲线右移。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三、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因素三、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因素 5、变形的影响:、变形的影响:奥氏体比容最小,马氏体比容最大,奥氏体转变时体积膨奥氏体比容最小,马氏体比容最大,奥氏体转变时体积膨胀,施加拉应力加速其转变,使胀,施加拉应力加速其转变,使“C”曲线左移,施加压应力不曲线左移,施加压应力不利其转
24、变,使利其转变,使“C”曲线右移。曲线右移。对奥氏体施以适当的塑性变形,使缺陷密度增加对奥氏体施以适当的塑性变形,使缺陷密度增加(加速原子加速原子扩散扩散)或析出碳化物或析出碳化物(奥氏体中奥氏体中C%降低降低),降低过冷奥氏体稳定,降低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使性,使“C”曲线左移。曲线左移。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四、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应用四、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应用 TTT图反映了钢在等温冷却条件下过冷奥氏体转变规律,所以被认为是制定钢材热处理工艺规范的基本依据之一。TTT图应用中最有效的是制定等温热处
25、理工艺,例如等温淬火、等温退火等。等温淬火是将工件奥氏体化以后,淬人保持一定温度的盐浴中,使其获得下贝氏体组织的工艺方法。根据等温后的组织和性能要求,依据TTT图可以很方便地确定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四、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应用四、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应用 TTT图反映了冷却转变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虽然在实际热处理中多采用连续冷却,其转变规律与等温冷却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过去人们往往认为TTT图只能对连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提供定性数据。但事实并非如此。等温转变和连续转变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26、所谓无本质上的差别是指其形核、长大规律是统一的。通过对动力学的深入研究,由TTT图可以计算出在任意冷却条件下的转变规律,从而使TTT图的应用更加广泛。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6页第三节第三节 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 Bain于1933年研究了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一般简记为CCT图。由于它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转变规律,因此比较接近实际热处理冷却条件,应用也较之TTT图方便,而且有效。一、常见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一、常见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 图5.11是一幅比较典型的CCT图,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转变产物
27、和等温转变相似,包括珠光体(P)、贝氏体(B)、马氏体(M)以及先共析铁素体(F)或先共析碳化物(K)等。从图可知,CCT图与TIT图有如下不同之处。图中有一组在终端注有用小圆圈套住的数字的曲线。这是一组冷却曲线。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6页一、常见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一、常见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形式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6页一、常见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一、常见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冷却曲线和转变终了线交点所注的数字为这种转变产物所占的百分量。例如图,硬度值为HRC30的冷却曲线上分别注有15、12和65三个数字,它们表示铁素体占
28、15、珠光体占12、贝氏体占历,余者为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的水平线右侧为斜线,这是由于珠光体、贝氏体转变提高了奥氏体中的碳质量分数,导致Ms点下降的结果。钢的CCT图除了图5.11的形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详细内容可阅读其他参考书。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6页一、常见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一、常见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Vk时间时间(lg)(lg)温温度度A1PfPsAPKMsMf水冷水冷油冷油冷Vk1炉冷炉冷空冷空冷转变中止线转变中止线 共析刚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图共析刚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图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6页第三节第三节 过冷
29、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二、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测定维持恒定冷却速度十分困难,而恒定冷却速度是保证CCT图规范化的基本条件。在连续冷却中,一般转变产物不是单一的,因此各种组织的精确定量也比较困难。在快速冷却中,保证测量时间和温度的精确度也是不容易的。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6页第三节第三节 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二、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测定二、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测定 测定CCT图的方法有金相硬度法、膨胀法、端淬法和磁性法等几种。1端淬法 端淬法是以往使用比较多的方法之一,端淬试验时,试样各横截面的冷却速度基本上是
30、恒定的。而距端面不同距离的横截面的冷却速度是不同的,距水冷端越近,冷却速度越大,反之越小,并且冷却速度是连续变化的。这样在一个端淬试样上有着各种不同恒速冷却的部位。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6页第三节第三节 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二、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测定二、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测定 2金相硬度法 金相硬度法的关键是如何得到恒定的冷却速度,一般采用下述方法。加工一组高度和内孔相同而外径不同的套,最好使用不锈钢,以便重复使用。将一组高度和外径与套的高度和内孔相同的试样嵌入套中,进行奥氏体化,然后冷却。显然,在同一种冷却介质中,外径不同的套中的试样有
31、不同的冷却速度,这样就可以得到接近恒速冷却的一组试样。如果冷却介质中分别采用喷水、吹风及静止空气,则可以得到有高速至低速的各种冷却速度。经一定时间冷却后淬人盐水中,自套中取出试样观察组织并测定硬度,就可以得到转变开始点及终了点。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36页第三节第三节 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二、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测定二、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测定 3膨胀法 膨胀法的应用日益广泛,它采用的是直径3mm左右的小试样,在吹风冷却时就可以得到比较高的冷却速度。而且,只需一个试样就可以得到某一冷却速度下的各种转变的全部数据。如果辅以电子计算机,精度和测定速度都很高,可以实现全程自动测量。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