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山东卷).doc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511353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山东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山东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山东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山东卷).doc(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15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山东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山东卷) 1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答案】C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平时对相关植物激素的生

2、理作用掌握的准确程度,特别是一些易混点。 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答案】A 【考点定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癌变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学生应注意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在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存在且都是有利于个体正常生长发育的细胞生理活动,细胞癌变不是正常的生命活动现象;另外需要学生理解各个阶段的实质,如细胞癌变就是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细胞分化就是细胞

3、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基因控制下自主性程序性死亡等等。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 03g/mL 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答案】B 【考点定位】生物学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名师点睛】对于高中生物学课本中高考要求的学生实验,包括

4、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方法和步骤、结果和结论分析等等都需要学生全面掌握,主要在于检测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需要学生们平时多总结、多归纳,注意不同实验间存在的易混点。 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 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 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 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 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答案】D 【考点定位】细胞内水与代谢、细胞呼吸、神经调节中电位的产生和光合作用 【名师点睛】细胞内时刻在

5、进行各种代谢活动,所以细胞内各种物质的含量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本题涉及水含量的变化、细胞呼吸中不同场所中 CO2与 O2含量变化、光合作用中 C3/C5含量变化和神经细胞内外 钠/钾离子含量变化等都是不同章节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综合分析理解相关知识点的能力。 5人体某遗传病受 X 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且只有 A、B 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I-1 的基因型为 XaBXab或 XaBXaB B.II-3 的基因型一定为 XAbXaB C.IV-1 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 I-

6、1 D.若 II-1 的基因型为 XABXaB,与 II-2 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1/4 【答案】C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本题以人类遗传系谱图为载体,考查学生有关伴性遗传规律的应用,由于涉及两对基因控制一种遗传病,所以给学生在分析、表达个体基因型上增加了一定难度。如果学生能结合选项的提示,模仿表示个体的基因组成,同时从系谱图中男性个体入手分析,结合“男性的 X 染色体只能遗传给女儿且只能有母亲传来”的伴性遗传规律就会迎刃而解。 6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 H 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 F1,各

7、F1中基因型频率与 H 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0p1 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B只有 p=b 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p=a 时,显性纯合体在 F1中所占的比例为 1/9 Dp=c 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5/9 【答案】D 【考点定位】遗传平衡定律 【名师点睛】 解决本题需要透切理解遗传平衡定律: 若群体中只考虑 H 和 h 一对等位基因且 H 基因的频率为 p,则 h 基因的频率为 1-p;HH 基因型的频率为 p2;hh 的基因型频率为(1-p)2;Hh 的基因型频率为 1- p2-(1-p)2=2p(1-p)。 7进行化学实

8、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以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基本常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考查了高中化学重要实验的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 【名师点睛】实验安全为化学实验的主要内容,本题涉及了重要物质和实验的安全问题,包含了金属钠着火时的灭火、固体反应的加热装置、浓硫酸的使用安全和加热液体时需加入沸石,体现了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考生应熟练掌握重要化学实验的基本

9、仪器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记住实验基本操作及其原因。 8短周期元素 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YW 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Z 的 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CZ、W 均可与 Mg 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答案】C 元素、Cl 元素都能与 Mg 形成离子化合物,正确;D、HClO4的酸性大于 HNO3的酸性,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W,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通过元素的推断以及元素、物质性质的比较和推测,考查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及和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离子化合物的判断,以及考生对这些基础

10、知识和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掌握和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根据原子序数的关系和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各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推出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同时结合离子化合物的含义判断物质的种类,体现了化学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联系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 2 种官能团 Y Z X W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 3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

11、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包含了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名师点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别是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密切相关,本题通以分支酸为研究对象,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了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等官能团的判断以及通过官能团推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体现了化学学科学以致用的特点。 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 BaHCO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AlCl3 BNa2O CFeCl2

12、 DSiO2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涉及了单质之间的反应以及反应现象的判断。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规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判断单质之间反应能否生成选项中的化合物,反应现象的判断需要根据反应物的反应规律,包含了相互促进的完全水解反应,酸式盐与碱的反应,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同时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实际问题的能力。 11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 AgCl 悬浊液中加入 NaI 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c(A)c(H+)c(HA) Ba、b 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3、 CpH=7 时,c(Na+)= c(A)+ c(HA) Db 点所示溶液中 c(A) c(HA)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通过分析图像的分析、酸碱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规律,考查了离子浓度比较、水的电离程度的比较。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和规律。解答本题时应正确分析图像,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出溶液的溶质,根据酸碱性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规律,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14、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距地面高 5m 的水平直轨道A、B两点相距 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4m 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 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 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210gm s。可求得h等于 A1.25m B2.25m C3.75m D4.75m 【答案】A 【考点定位】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要求考生分段分析,难度较小。此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

15、用,只要抓住时间相等的关系即可解题. 15如图,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1a、2a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3a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231aaa B213aaa C312aaa D321aaa 【答案】D 【考点定位】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关键是知道拉格朗日点与月球周期的关系以及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16如图

16、,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121 B12121 C12121 D12122 【答案】B 【考点定位】物体的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手里分析、物体的平衡和摩擦力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并对研究对象列得平衡方程. 17. 如图,一均匀金属圆盘绕通过其圆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逆时针匀速转动。现施加一垂直穿过圆盘的有界匀强磁场,圆盘开始减速。在圆盘减速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

17、的是 A处于磁场中的圆盘部分,靠近圆心处电势高 B所加磁场越强越易使圆盘停止转动 C若所加磁场反向,圆盘将加速转动 D若所加磁场穿过整个圆盘,圆盘将匀速转动 【答案】ABD 【考点定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法,或者用楞次定律联系能量守恒定律. 18直角坐标系xOy中,M、N两点位于x轴上,G、H两点坐标如图,M、N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置于O点时,G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k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点,则H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243akQ,沿y轴正向 B243akQ,沿y轴负向 C24

18、5akQ,沿y轴正向 D245akQ,沿y轴负向 【答案】B 【考点定位】场强的叠加.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场知识,求解此题关键是掌握电场的叠加原理,通过点电荷场强的公式解答。 19如图甲,R0为定值电阻,两金属圆环固定在同一绝缘平面内。左端连接在一周期为T0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经二极管整流后,通过R0的电流i始终向左,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规定内圆环a端电势高于b端时,间的电压为uab正,下列uab-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C 【考点定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名师点睛】此题关键是知道i-t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电流的变化率,而电流的变化率决定了磁通量的变化率,磁通量的变化

19、率决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0如图甲,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 时刻,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30T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边缘飞出。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关于微粒在T0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末速度大小为02v B末速度沿水平方向 C重力势能减少了mgd21 D克服电场力做功为mgd 【答案】BC 【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分析粒子的受力情况,然后决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知道分阶段处理问

20、题的方法. 【必做部分】 21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 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 橡皮筋的长度l) 。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 0.50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0 0.50 1.00 1.05 2.00 2.50 l (cm) l0 10.97 12.02 13.00 13.98 15.05 找出中F=2.50N 时橡皮

21、筋两端的位置,重新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OOF。 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 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OB段的拉力记为F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见答题卡)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cm。 (2)测得OA=6.00cm,OB=7.60cm,则FOA的大小为_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答题卡上作出FOA和FOB的合力F的图示。 (4)通过比较F与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 (1)10.00; (

22、2)1.80; (3)如图; (4)FOO 【解析】 (1)做出F-l图像,求得直线的截距即为l0,可得l0=10.00cm ; (2)可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0/0.02FkN mN mx;若OA=6.00cm,OB=7.60cm,则弹簧的弹力250(6.007.60 10.0) 101.8Fk lNN ;则此时1.8OAFFN; (3)如图; (4)通过比较F和FOO的大小和方向,可得出实验结论. 【考点定位】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涉及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弹力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知道等效法的实验原理,联系胡克定律进行

23、解答. 2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中,恒流源可作为电路提供恒定电流I0,R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某同学利用该电路研究滑动变阻器RL消耗的电功率。改变RL的阻值,记录多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得 到如图乙所示的U-I关系图线。 回答下列问题: (1)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增大”或“减小” ) 。 (2)I0= A。 (3)RL消耗的最大功率 W(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答案】 (1)减小; (2)1.0(3)5 【考点定位】测量电阻的电功率. 【名师点睛】首先要搞清实验的原理及图线的物理意义,找到U-I函数关系,通过图线的斜率和截距求解未知量. 23如图甲所示,

24、物块与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两等高定滑轮连接。物块置于左侧滑轮正下方的表面水平的压力传感装置上,小球与右侧滑轮的距离为l。开始时物块和小球均静止,将此时传感装置的示数记为初始值。现给小球施加一始终垂直于l段细绳的力,将小球缓慢拉起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 60o角,如图乙所示,此时传感装置的示数为初始值的 1.25 倍;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运动至最低位置时,传感装置的示数为初始值的 0.6 倍.不计滑轮的大小和摩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求: (1)物块的质量; (2)从释放到运动至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答案】 (1)3m; (2)0.1mgl 【考点定位】

25、物体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 【名师点睛】此题是力学的综合问题,主要考查动能定理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搞清物理过程,对研究 对象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基础. 24如图所示,直径分别为D和 2D的同心圆处于同一竖直面内,O为圆心,GH为大圆的水平直径。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区)和小圆内部(区)均存在垂直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间距为d的两平行金属极板间有一匀强电场,上极板开有一小孔。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由小孔下方d/2 处静止释放,加速后粒子以竖直向上的速度v射出电场,由点紧靠大圆内侧射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 (2)若粒子运动轨迹与小圆相切,求区磁感应

26、强度的大小; (3)若区,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2mv/qD,4mv/qD,粒子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次经过H点,求这段时间粒子运动的路程。 【答案】 (1)2mvqd(2)4mvqD或43mvqD(3)5.5D 1112 RTv;2222 RTv 据题意分析,粒子两次与大圆相切的时间间隔内,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对称性可知,区两段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相同,设为1,区内圆弧所对圆心角为2,圆弧和大圆的两个切点与圆心O连线间的夹角设为,由几何关系可得:1120o;2180o;60o 粒子重复上述交替运动回到H点,轨迹如图所示,设粒子在区和区做圆周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t2,可得:1112360360t

27、Too;222360360tToo 设粒子运动的路程为s,由运动公式可知:s=v(t1+t2) 联立上述各式可得:s=5.5D 【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动能定理。 【名师点睛】此题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首先要掌握左手定律及粒子半径及周期的求解公式,然后能根据题目的隐含条件做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图. 25 (11 分)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消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人胃肠道的部分神经支配示意图如下。 (1)兴奋沿神经 a 传到末梢,引起末梢内的_释放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后,使下一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图中 b 处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_和突触后膜

28、。 (2) 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增加,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_,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维持血糖稳定。 (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传至_,引起口渴感;另一方面可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从而促进_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4)过敏性胃肠炎是由于在过敏原的刺激下,_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该抗体与再次侵入机体的同种过敏原结合,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 【答案】(1) 突触小泡 (特异性) 受体 突触间隙 (2) 胰岛素 (3) 下丘脑 大脑皮层 肾小管 (4)浆(或效应 B 淋巴)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激素

29、调节和免疫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虽然是一个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综合题,但由于每个小题都是“补充完善式”的填空类型,学生只要基本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就容易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将相关内容填出,属于简单题,送分题。 26 (11 分)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 (1) 油菜果皮细胞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 CO2的细胞器是_。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至种子。种子细胞内的蔗糖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种子细胞吸收蔗糖的跨(穿)膜运输方式是_。 (2)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分析可知,第 24 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_(填“大于”或“小于” )第

30、12 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第 36 天后果皮逐渐为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而_(填色素名称)的含量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变慢,导致光反应供给暗反应的_和_减少,光合速率降低。 (3)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第 36 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_染液检测;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由_转化而来。 【答案】 (1)叶绿体 主动运输 (2)小于 类胡萝卜素(或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H(或NADPH) ATP(注:两空可颠倒) (3)苏丹(或:苏丹) 可溶性糖或淀粉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

31、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掌握情况和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分析难点在于甲柱形图中,必须抓住了“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 ,明确图中白色柱形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黑色柱形代表的是呼吸速率,才能正确作答。分析乙中曲线四种有机物含量变化趋势,才能得出脂肪增多的来源是可溶性糖和淀粉减少所致。 27 (12 分)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

32、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 p 表示 Nt+1= Nt。甲曲线上 A、B、C 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点;乙曲线上D、E、F 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点;Nt小于 a 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保护。 【答案】 (1)水平 样方 (2)B F 甲 (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 【考点定位

33、】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等 【名师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学中各个方面的知识, 其中以数学模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载体的试题需要学生分析理解其含义后才能正确作答。其中关键信息“直线 p 表示 Nt+1= Nt”含义是在直线 p 上的点表示种群数量不变;位于直线 p 上方的点表示种群数量上升;位于直线 p 下方的点表示种群数量下降。 28 (14 分)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1) 若只根据实验一, 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 A、 a 位于 染色体上; 等位基因 B、 b 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34、,也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填“常” “X” “Y”或“X”和“Y” )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 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 (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 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 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和 。 (4) 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 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两品系分别是由于 D 基因突变为 d和 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一个品系是由于 D 基因突变为 d

35、 基因所致,另一个品系是由于 E 基因突变成 e 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 (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用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 F1表现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 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 F2; 如果 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如果 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答案】(1) 常 X X 和 Y (注: 两空可颠倒) (2) AAXBYB、 aaXbXb(注: 顺序可颠倒) 1/3 (3)0 1/2 (4)品系 1 和

36、品系 2(或两个品系) 黑体 灰体黑体97 灰体黑体11 体的基因型为 ddEE,品系 2 黑体的基因型为 DDee。用品系 1 和品系 2 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 DdEe,因 d 和 E 连锁,D 和 e 连锁,所以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2 种:dE、De,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11,F1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灰体(2EeDd)黑体(1ddEE1DDee)11。 【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遗传规律的应用一直是一个难点,这类题重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解决本题有几个关键地方:一是根据表中杂交信息,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遗传(方法是

37、常染色体遗传,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无关;反之位于 X 染色体遗传,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联) ;二是计算后代某种表现型所占比例(或者出现概率)要注意题意表述,尤其是所占比例的总数;三是解决遗传实验中探究问题,应注意由果执因法的应用(即把结论当作已知条件进行分析) 。 29(15 分)利用 LiOH 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 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1) 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 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 B极区电解液为_溶液(填化学式) ,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 ,电解过程中 Li+向_电极迁移(填“A”或“B”) 。 (2)利用钴渣

38、含 Co(OH)3、Fe(OH)3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Co(O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在空气中煅烧 CoC2O4生成钴氧化物和 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2.41g,CO2的体积为 1.344L(标准状况) ,则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 【答案】 (1)LiOH;2Cl2e=Cl2;B (2)2Co(OH)3+4H+SO32=2Co2+SO42+5H2O;+3;Co3O4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电极原理及应用,包括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电解液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根据化学计算推测物质的化学式,

39、【名师点睛】本题试题立意鲜明,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导,抓住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通过电解法制备 LiOH 的分析考查了电解的原理及应用,然后利用钴渣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式的推断,将化学学科知识的考查融于化工生产实践中,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科学和社会价值,侧重于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30 (19 分)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收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 ,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 。 在 OA 段,氢溶解于 M 中形成固溶体 MHx

40、,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H/M 逐惭增大;在 AB 段,MHx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 MHy,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MHx(s)+H2(g)=ZMHy(s) H();在 B 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 几乎不变。反应()中 z=_(用含 x 和 y 的代数式表示) 。温度为 T1时,2g 某合金 4min 内吸收氢气 240mL,吸氢速率 v=_mLg-1min。反应的焓变H_0(填“”“”“”或“=”) 。当反应()处于图中 a 点时,保持温度不 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到平衡后反应()可能处于图中的_点(填“b”“c”或“d”) ,该贮氢合金可通过_或_的方式释

41、放氢气。 (3) 贮氢合金 ThNi5可催化由 CO、 H2合成 CH4的反应, 温度为 T 时,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已知温度为 T 时:CH4(g)+2H2O=CO2(g)+4H2(g) H=+165KJmol CO(g)+H2O(g)=CO2(g)+H2(g) H=-41KJmol 【答案】 (1)2/(yx);30;c;加热 减压 (3)CO(g)+3H2(g)=CH4(g)+H2O(g) H=206kJmol1 【考点定位】本题以合金贮氢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元素守恒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焓变的判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名师点睛】本题素材选取新颖,

4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完全围绕图像展开,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读图能力,能够快速的从图表中得到有用的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第二小题为创新的题型,定义了一个新的陌生物理量,并且对该物理量进行分析,这就要求考生们对平时所学知识做到深入理解、活学活用,才能顺利的解答,第 3 小题为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常规题目,只要考生注意正负号、物质的状态以及数值的计算等,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31 (19 分)毒重石的主要成分 BaCO3(含 Ca2+、Mg2+、Fe3+等杂质) ,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 BaCl22H2O 的流程如下: (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 。实验室用 37%的盐酸配

43、置 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滴定管 (2) Ca2+ Mg2+ Fe3+ 开始沉淀时的 pH 11.9 9.1 1.9 完全沉淀时的 pH 13.9 11.1 3.2 加入 NH3H2O 调节 pH=8 可除去 (填离子符号) ,滤渣中含 (填化学式) 。加入 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 。 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3)利用简洁酸碱滴定法可测定 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O42+2H+=Cr2O72+H20 Ba2+CrO42=BaCrO4 步骤 移取

44、 xml 一定浓度的 Na2CrO4溶液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 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 V0mL。 步骤:移取 y mL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x mL 与步骤 相同浓度的 Na2CrO4溶液,待 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 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 V1mL。 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用酸式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 (填“上方”或“下方”) 。BaCl2溶液的浓度为 molL1,若步骤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Ba2+浓度测量值将 (填“偏大”或“偏小”) 。 【答案】 (1)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

45、反应速率加快;ac (2)Fe3+;Mg(OH)2、Ca(OH)2;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 BaC2O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 (3)上方; (V0bV1b)/y;偏大。 【考点定位】本题通过化学流程的分析,考查了基本操作和基本仪器、离子的去除、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包含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和误差的分析。 【名师点睛】本题为化学流程题,往年的流程题信息量大,题目较长,本年的化学流程属于简短型,题目涉及的知识也不难,同时与化学实验相结合,突出了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题目通过表格给出了相关信息,考生应运用题目所给信息,与所学基础知识相结合,分析化学流程的有关问题,关于酸碱中和滴定

46、,问题设计全面,难度梯度设计合理,既有滴定管的结构、又有数据的计算和误差的分析,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展现出各自的水平。 32(12 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利用氨氧化获得的高浓度 NOx 气体(含 NO、NO2)制备 NaNO2、NaNO3,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2CO3NONO2=2NaNO2CO2 (1)中和液所含溶质除 NaNO2及少量 Na2CO3外,还有_(填化学式)。 (2)中和液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大,目的是_。蒸发产生的蒸气中含有少量的 NaNO2等有毒物质, 不能直接排放, 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_(填操作名称)最合理。 (3)母液进行转化时加入

47、稀 HNO3的目的是_。母液需回收利用,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 a转入中和液 b转入结晶操作 c转入转化液 d转入结晶操作 (4)若将 NaNO2、NaNO3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 2:1,则生产 1.38 吨 NaNO2时,Na2CO3的理论用量为_吨(假定 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 (1)NaNO3 (2)防止 NaNO3的析出;溶碱 (3)将 NaNO2氧化为 NaNO3;c、d; (4)1.59 【考点定位】本题通过化学工艺流程考查了化学在工业实践中的应用,包含了物质的推断、操作的作用的分析和选择、化学计算。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应用所学基础知识,涉及了元素

48、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溶质的析出、原料的综合利用,结合工艺流程图,正确分析化学工艺流程各环节的反应和作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题目所给信息进行计算。 33 (12 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氟在自然界中常以 CaF2的形式存在。 (1)下列关于 CaF2的表述正确的是_。 aCa2与 F间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 bF的离子半径小于 Cl,则 CaF2的熔点高于 CaCl2 c阴阳离子比为 2:1 的物质,均与 CaF2晶体构型相同 dCaF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因此 CaF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2)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 Al3的溶液中,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 AlF63-在溶液

49、中可稳定存在。 (3)F2通入稀 NaOH 溶液中可生成 OF2,OF2分子构型为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 (4) F2与其他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 例如 ClF3、 BrF3等。 已知反应 Cl2(g)3F2(g)=2ClF3(g) H=313kJmol1,FF 键的键能为 159kJmol1,ClCl 键的键能为 242kJmol1,则 ClF3中ClF 键的平均键能为_kJmol1。ClF3的熔、沸点比 BrF3的_(填“高”或“低”)。 【答案】 (1)bd (2)Al3+3CaF2= 3Ca2+AlF63- (3)V 形;sp3。 (4)172;低。 【考点定位】本题

50、以 CaF2为情景,考查了物质的结构、离子半径比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分子的构型、键能的计算、熔点的比较。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容量大,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所有重要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利用有限的试题实现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全面考查。第 1 小题融合考查了离子键的判断及作用、离子半径的比较、晶体特征,第 2 小题应充分理解题目所给信息,把信息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相结合,可得到正确答案,第 3 小题中分子构型及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常规考题,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即可,第 4 小题键能的计算与焓变的含义相结合即可,关于熔沸点的比较应首先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