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测试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chóu) 赋闲(fù) 簌簌(sù) 差使(ch)B.虬枝qiú 奔丧(sàng) 狼藉(jí) 拣定(jin)C.典质(zhì) 妥帖(ti) 举箸(zhù) 秀颀(qí)D.栅栏(zhà) 游逛(guàng) 蹒跚(shn) 颓唐(tuí)2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琐屑 锤炼 奔弛 参天耸立B.鲜腴 婆娑 倦怠 纵横绝荡C.篱笆 洗涤 虬枝 顽固倒退D.贱视 鸡枞 秀颀 积雪初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身穿铠甲,手提长枪,跨上战马,在战场纵横决荡,无人能敌。B.许多作家写文章都讲究字斟句酌,妙手偶得,反复锤炼语言,才能定稿成文。C.他俩正商议着怎么捉弄上司,没想到转身见上司就在他们身后,他们顿时张目结舌。D.听了老师的宣讲,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而
3、行动的想法在他心里潜滋暗长。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原创节目能获得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B.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C.通过禁毒防毒宣传活动,同学们树立和提高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D.截至7月4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大约130549万剂次左右。5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湖南的张家界地貌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比喻)B.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反复)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D.飞流直下三千
4、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汉书,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C李清照的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7根据提示填空。(1)岂不罹凝寒?_。(刘桢赠从弟(其二)(2)纤纤擢素手,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3)曹操在龟虽寿中,表
5、现自己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的名句是_,_。(4)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_,_。(5)钱塘湖春行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一带景色迷恋,并照应诗题的一句是:_,_。2、 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 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 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这里的“江
6、城”,泛指水边的城。“两水”,指句溪和宛溪。8. 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两句是:_,_。9.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妈妈的树佚名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 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偷闲裁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到底栽过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我们把这些树叫做妈妈的树。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
7、们都是有故事的树。在我的记忆里,白场树的叶子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寞的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云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
8、“小心啊!可要踩实啦!”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秋天来临的时候,满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邻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那天晚上,妈妈 。第二天早上,柿子树倒在了院墙边,金黄的柿子滚落一地。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裁树,家里的院子裁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裁的柿子树已
9、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山现了一片苍翠。在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裁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那些树,它们总在那里。10、第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中的“故事”有哪些?11.品味第6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请说说“美的含义。12.请在第段横线上添加一段符合语境的细节描写。1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妈妈”的形象。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10、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没学过美术绘
11、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父亲喜欢在左胸前
12、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
13、,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
14、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
15、,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有删改)注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14.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1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16.将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可以吗?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三、作文17.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写作顺序,写出过程,叙述要前后连贯。(1)你一定打扫过屋子吧?或者做过饭、组装过玩具、洗过衣服请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写作顺序,写出过程,叙述要前后连贯。(2)请以“那声音,常在我耳畔”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