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全册教学案(1).doc

上传人:青****9 文档编号:5107628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80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全册教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小学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全册教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全册教学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全册教学案(1).doc(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3456欢迎使用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小学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全册教学案三年级语文上全册教学案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要求: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2.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3.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

2、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

3、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服”的“月

4、”字旁要瘦一些。“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

5、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一

6、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7、,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板书设计:大青树下的小学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热爱团结教学反思:2 花的学校教学要求: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2.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4.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2课

8、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简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介作者,导入新课。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荒笛罚假裳2.交流、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湿润:潮湿润泽。荒野:荒凉的原野。狂欢:纵情的欢乐。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

9、,读准字音。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段的内容。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1.听教师朗读。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5.教

10、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第二课时一、复习。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内容。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段。A.教师指名读。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

11、草上跳舞、狂欢。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习第二段。A.学生齐声朗读。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3.指导学习第三段。A.教师范读。B.合作探究。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

12、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C.教师指导朗读。D.学生自由朗读。4.学习第四段。A.学生齐声朗读。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5.小结。三、拓展延伸。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板书设计花的学校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真可爱教学反思:3* 不懂就要问教学要求:1.会认“诵

13、、例”等11个字.2.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4.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

14、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2.合作交流: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三、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

15、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四、学习生字。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五、课堂作业。1.抄写写字表一遍。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卡2.听写本课生字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3.集体交

16、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重点交流: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

17、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1.(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五、布置作业。1.迁移练习。用“不是

18、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板书设计: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第二单元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教学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教学难

19、点】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课时】2课时X|k |B| 1 . c|O |m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印列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迟”半包围结构,“尺”的

20、最后一捺变成点。师重点指导“规、印、泥”。“规”左右结构,左边的“夫”的捺变成了点,右边是“见”,不是“贝”。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印”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单耳旁,不是双耳。“泥”左右结构,第七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五.反馈检查,比赛认读。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5.秋天的雨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4、积累好

21、词佳句。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秋天的美。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天的喜爱之情。PPT演示文稿第2课时一、走近秋天(3分钟)欣赏秋景。秋天来了。让我们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吧!请大家仔细观看,待会我想请同学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看到的景色。3、出示课题。秋天的天蓝蓝的,叶子红红的,果实漫山遍野都是的。那秋天的雨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想知道吗?想。一起来学习第6课,秋天的雨。(板书)二、复习字词1、

22、复习生字(开火车读,齐读每个字2遍)(在正式学习课文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识记情况。这些生字你都认识吗?咱们开火车来读一读。每个人读一个字,并组一个词。如果他读错了,咱们就一起来给他纠正。从开始。)2、复习词语(开火车读,齐读每个词2遍)词语呢?还是开火车。一个人一个词。注意:请读得干脆、果断、声音响亮。看来大家的字词掌握的都很不错。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秋天的雨里。三、整体感知1、首先,请拿出笔,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你能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回答吗?找到后在文中画上横线。并试着完成黑板上这首小诗。2、明确: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有一盒颜料、藏着好闻

23、的气味、吹起了小喇叭、是一支歌。(中心句)(板书)3、连句成诗。朗读。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你看,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闻,藏着好闻的气味你听,吹起了金色的喇叭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秋天的雨是一首欢乐的歌!在作者眼中,秋天的雨千变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的秋雨里吧!四、品读感悟(一)打开秋之门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思考:秋天的雨是一把怎样的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钥匙?明确:清凉的、温柔的。2、它是怎样打开秋天的大门的?明确:轻轻地,趁你没留意。3、朗读指导:读出轻柔、悄悄的语气来。师范,指名读(2人),

24、齐读。(二)品悟秋之美秋天的大门已经打开,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秋天的美吧?秋雨五彩缤纷的颜色、秋雨藏着香甜的味道、秋雨吹起小喇叭,你想先了解什么?A、颜色:1、大声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秋雨有哪些颜色?在文中圈起来。2、它把这些颜色给了谁?在这些颜色的装扮下,它们又是怎样的?(指名读句子)明确:黄色:银杏树扇子,扇走炎热红色:枫叶邮票,邮来凉爽金黄色:田野金色的海洋橙红:果树你挤我碰紫红、淡黄、雪白等:菊花频频点头(开心、满意、感谢)这么多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五彩缤纷意思,近义词。)3、朗读指导。读出秋天的色彩。(教师示范指导银杏树和枫叶,学生指导其他。)抓住: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频

25、频点头。句式练习。(比喻)黄黄的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白白的云朵像一团团棉花糖,飘啊飘啊,飘进小朋友的梦里。例:弯弯的月亮像一艘小船,飘呀飘呀,带我遨游天空。闪闪的星星像一只只小眼睛,眨呀眨呀,陪我进入梦乡。秋天的色彩让我们沉醉!秋天的雨里又藏着哪些好气味呢?现在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闻闻吧B、气味:1、秋雨里,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2、还有哪些气味?(如板栗又香又甜,幽幽的桂花香等)3、小朋友的脚被勾住后,会怎么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想、怎么做呢?秋天不但有五

26、彩缤纷的色彩,还有好闻的气味,迷住了一群小朋友。不但如此,秋天还吹起了小喇叭呢,看看他会说些什么?C、吹喇叭:1、秋雨吹起小喇叭,他会对动物植物们说些什么?秋雨吹起小喇叭,他对(小喜鹊)说:(小喜鹊小喜鹊,快去造房子吧,)冬天就要来啦!小松鼠小松鼠,快去储存粮食吧,小青蛙小青蛙加紧挖洞吧,松柏松柏快穿上厚厚的衣裳吧,杨树柳树快脱下叶子准备过冬吧,秋雨飘荡在大地上,他对所有人说:冬天就要来啦!是呀,冬天就要来啦!听了秋雨的提醒,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2、听了秋雨的提醒,动物植物都在加紧准备过冬了。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紧张、忙碌、充实、开心、期待)抓住:加紧、舒舒服服、油亮亮。3、朗读指导

27、:读出忙碌、紧张、开心。五、总结:w W w .x K b 1.c o M1、秋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更是一首欢乐的歌!2、说话练习:我眼中的秋天是()。3、师生合作梳理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天的雨,有一盒颜料,五彩缤纷。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常常勾住小朋友的脚。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动物植物都要准备过冬啦!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更是一首欢乐的歌!【板书设计】7* 听听,秋的声音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

28、写几句诗文。1.选择一段优美的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关于秋的音乐磁带。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 (揭题读题)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29、?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4.配乐朗读。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b.指名朗读,当堂展示。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

30、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2.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四、课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外活动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听听,秋的声音黄叶蟋蟀大雁秋风声音美妙秋天美好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秋天还有哪些特有的声音,并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自由组合写小诗的过程

31、中,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进去,合作意识不够,另外,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语言贫乏、口语表达能力也跟不上,导致了“我口难表我思,我手难写我想”,这些都是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日后语文教学努力探索并积极改进的方向。习作2 写日记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教师日记本。1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3.学生传看。4.交流你

32、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3.学生阅读思考。(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

33、么事?(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3)注意日记格式。2.展示教

34、师的几篇教学日记。3.幻灯片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4.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1)能够善于观察。(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5.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6.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7.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

35、38833a8915c25并作点拨。(1)写什么事?(2)表达怎样的心情?(3)按什么顺序写?8.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这次习作指导我带着学生把课本上的习作读了几遍。然后和同学们探讨了一下日记的格式问题。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课的时候我会多加一点和同学们的互动时间,增强他们的积极性。语文园地二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4.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2.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

36、、整洁。PPT课件。1课时一、交流平台。1.组内交流一下,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应该怎么做?2.班里讨论一下有哪些形容季节的词语。3.使用钢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二、词句段运用。1.(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2.(出示一些夏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夏天的词语。3.(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秋天的词语。4.(出示一些冬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冬天的词语。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理解词义的方法。6.教师在一旁点拨。三、书写提示。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好看的钢笔字,就要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1.观察钢笔字,你从中学到什么?

37、2.怎样才能把钢笔字写得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规范、端正?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横平竖直,字就会平稳端正。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4.书写练习,老师边走边看,指出错误。5.展示、交流、评价。四.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9个词语。2.学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诵读。3.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类似的词语。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中我先通过给同学们出一个之前他们不理解的词语来引入新课,然后和他们一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接着让同学们通过PPT看到一些关于四季的图片等,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四季的变化,

38、把同学们带入到教材中,并且让同学们自己小组内思考有什么形容季节的词语,随后全班一起讨论。最后练习正确的使用钢笔,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第三单元8 去年的树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生字卡片、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3.抽

39、读、评议、正音。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灯火前_。因为它_。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大树与小鸟“再见了,小鸟!明年

40、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小鸟与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小鸟与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小鸟与小姑娘“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4.想一想,说一说: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0/6d374207c57a304ef32b37fc1fa38833a8915c25“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第二课时一、演一演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二、写一写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