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成本费用分析与控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成本费用分析与控制分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成本费用分析与控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成本费用分析与控制分析目录第一章 公司简介3一、 基本信息3二、 公司简介3三、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4第二章 成本费用分析与控制5一、 成本费用分析5二、 成本费用的考核6三、 成本费用预测的方法8四、 成本费用预测概述11五、 成本费用计划13六、 成本费用决策及其作用16七、 成本费用的概念和作用18八、 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和要求19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21一、 产业环境分析21二、 必要性分析24第四章 经济效益评价26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26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26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30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
2、析33五、 偿债能力分析33六、 经济评价结论35第五章 项目投资计划36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36二、 建设投资估算36三、 建设期利息38四、 流动资金39五、 项目总投资4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42第一章 公司简介一、 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石xx3、注册资本:95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4-277、营业期限:2014-4-27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 公司简介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
3、,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三、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表格题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970.0615
4、76.051477.55负债总额726.41581.13544.81股东权益合计1243.65994.92932.74表格题目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4897.223917.783672.91营业利润911.28729.02683.46利润总额795.45636.36596.59净利润596.59465.34429.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6.59465.34429.54第二章 成本费用分析与控制一、 成本费用分析成本费用分析是指一定期间结束后,将成本费用的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预算数)、上期数以及行业水平比较,揭示成本、费用的计划(预算)
5、完成情况、变动趋势和行业差异,并结合因素分析进一步揭示差异的形成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以期为本期效绩评价和下一期间的成本费用计划提供依据的管理行为。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成本费用分析的内容(1)销售成本分析包括:总成本分析具体包括商品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影响商品产品总成本升降因素的分析以及可比产品成本分析等。单位产品成本分析具体包括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品单位成本项目分析以及技术经济指标对单位成本影响分析等。(2)营业费用分析则可分为购销费用分析和管理费用分析两个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又可具体按费用项目或费用要素进行分析。(二)成本、费用分析的程序成本、费用分析的程
6、序是:(1)确定目标,明确要求;(2)搜集信息,掌握情况;(3)揭露矛盾,分析原因;(4)综合评价,解决矛盾(三)成本费用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将成本、费用的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预算数)、上期数(历史最好水平)及其他企业数比较,据以揭露差异,鉴别优劣的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是利用两个经济指标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比率,据以考察和评价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绩效的分析方法,其具体又可分为相关比率分析法、结构比率分析法和趋势比率分析法等。因素分析法是比较分析法的深化,即它是在指标比较确定差异的基础上,找出致使差异产生的具体因素,并计算各因素变动对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具体方法又有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
7、等。二、 成本费用的考核成本费用的考核是指企业内部对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和成本水平的鉴定和评价。正确进行成本和费用的考核,有利于总结成本费用管理工作的成绩与不足,促使企业加强成本费用核算,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为后期经营中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企业内部成本费用考核的指标体系是由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期间费用降低率和商品产品综合成本费用率等主要指标构成。1.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是企业成本考核的重要指标。它通过企业主要商品产品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对比分析,以确立企业当期成本计划工作的完成情况,使企业之间的成本在考核中能突出重点
8、,为后期成本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2.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对总体资金耗费水平进行考核,以综合反映企业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完成情况。3.期间费用降低率对费用考核主要是考核期间费用降低率,以评价企业管理部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费用控制和计划执行情况。4.商品产品综合成本费用率通过对商品产品综合成本费用率的考核,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因取得一定的销售收入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水平,以及企业一定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了当期的已销产品制造成本和当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三、 成本费用预测的方法(一)比例法比例法是根据成本费用占相关指标的比例来测算未来某相
9、关指标达到一定程度时的成本费用水平的方法。成本费用与企业产值和销售收入有着同向变动趋势,可以根据企业过去产值(或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率的要求,结合预测期对成本(费用)降低的要求来测算未来的成本(费用)水平。此法计算简便,数据要求不高,适用于测算各项成本(费用),但预测值的偏差较大。(二)技术测定法技术测定法是在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根据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工艺方法,对构成产品实体材料进行分项测算,并结合人工消耗、动力消耗、折旧转移以及其他消耗进行测算,从而确定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工作量大,对物资消耗定额:人工消耗定额数据要求较高适用于对新产品或部分老产品的成本预测,但对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等的
10、预测作用不大。(三)余额测定法余额测定法是以价格理论为基础,根据适用流转税率和期望目标利润,以及市场预测的产品销售价格来确定单位产品成本的方法。所以,目标成本实际上是在价格、利润既定的情况下倒挤出来的。此方法需要有广泛而准确的市场价格预测,以及合理的利润期望值。可作为确定企业目标成本和费用的预测法。如果所确定的目标成本水平和目标费用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控制而得以实现,则企业可以获得预期的目标利润。(四)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就是根据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主要因素,结合在基础工作中通过成本费用对比分析所拟定的增产节约措施计划,以及各成本费用要素的比重,逐项分析各因素对企业成本费用水平的影响程度
11、的方法。因素分析法适用于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的测算。各项费用变动对成本变动影响的基本预测程度如下;1.直接材料消耗对成本的影响程度直接材料费用的大小,主要受消耗定额和材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消耗定额的升降,直接影响单位材料费用的升降。企业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也会对成本变动产生影响,相应地节约原材料的消耗。2.直接人工费用消耗对成本的影响成本降低从措施上来讲不能直接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相反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还应逐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但是劳动者的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必须小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这就会形成直接人工费用的相对下降,最终对成本产生影响。3.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变动对成本的
12、影响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变动,在幅度上是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下,期间费用变动幅度不大,而制造费用的变动幅度相对较大。但由于都是为组织产品生产经营而发生的费用,其变动与产量的增减有着相关联系,必须结合生产增减变动情况分析。这种方法计算较复杂,对成本预测基础工作的质量要求较高,适合于单项确定主要因素对成本或费用的影响程度(即降低率)。(五)回归预测法回归预测法就是根据两组以上的因素变量与成本总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近期成本预测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预测成本未来值时,考虑的因素越多,预测值就越准确。此种预测方法其特点是资料来源容易,预测值较接近实际但对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计算复杂,在计算机用于
13、财务管理时此种预测法运用得较普遍。在方法的选择时,应根据资料准备情况、节约措施计划拟定的情况和成本费用的特性,结合成本和费用预测目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用。在实际的预测工作中,为了完成对未来成本和费用水平的总体测算,通常是几种方法并用或交替使用,才能达到预测的目的。四、 成本费用预测概述(一)成本费用预测的意义成本费用预测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结合成本费用的构成和特性,利用各种数据和资料,对一定时期、一定产品或某个项目、方案的成本费用水平进行预计和测算。意义在于:(1)成本费用预测是全面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2)成本费用预测为企业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指明了方向。(3)成本费用
14、预测是企业正确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二)成本费用预测的内容1.中长期的经营规划成本预测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必须对其未来做出长远规划,以便为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策略提供依据。成本预测中,与企业经营规划对应的成本预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投资项目的成本预测。企业的投资项目,主要指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其他重大投资项目。这类项目投资额大、回收期长、不确定性强、风险性大。(2)产品设计与改造的成本预测新产品的开发与老产品的改造,其目的在于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改善产品质量和性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近短期经营活动的成本预测。短期成本预测主要解决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如
15、何有效地控制劳动耗费问题。因此,近短期成本及费用预测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测定成本水平高低,以便于为事中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具体而言,成本费用预测的内容主要有:(1)新建和扩建企业的成本预测,即预测完工投产后的成本费用水平;(2)确定技术措施方案的成本预测,即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采用多个备选方案,为选择最佳方案而进行的成本费用预测;(3)新产品的成本预测,即预测企业新产品及试制投产后应该达到和可能达到的成本费用水平;(4)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对既有产品的成本预测,即根据计划年度的产销情况和计划采用的增产节约措施,预测原有产品成本比历史可能降低的程度和应达到的水平。(三)成本费用预测的种
16、类成本费用预测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按预测时间的长短划分为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2)按产品的可比性划分为可比产品成本预测和不可比产品成本预测;(3)按成本费用的内容可分为制造成本预测和期间费用预测。(四)成本费用预测的程序(1)确定预测目标。确定预测目标这一步骤,首先要确定预测对象,即要对什么事物进行预测。(2)收集处理信息资料。要得到比较准确的预测结果,必须要有能揭示本质的足够的资料信息。(3)建立预测模型(4)利用模型预测(5)分析预测结果。五、 成本费用计划(一)成本费用计划及其意义(1)成本与费用计划是企业实现目标成本费用的基础工作;(2)成本与费用计划是企业进行成本费
17、用控制的依据;(3)成本费用计划是编制企业其他生产经营计划的依据(二)成本费用计划的内容成本与费用计划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费用耗费的一个规划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计划:1.主要产品单位制造成本计划单位制造成本计划是对企业的主要产品编制的一个成本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对主要产品成本的管理,加强单位产品成本的控制。2.商品产品制造成本计划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完成一定的产销任务而预计发生的全部制造成本水平。3.期间费用计划管理费用部分;销售费用部分;财务费用部分。4.生产费用预算生产费用预算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测算和计划。它是企业成本与费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8、。生产费用预算的编制,一般是按生产费用要素来编制的。(三)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要求和程序(1)收集整理资料;(2)确定目标成本和费用控制限额;(3)各部门分编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4)厂部综合平衡,正式确定计划。在成本与费用计划的编制时,一般应贯彻以下要求:(1)以先进的技术经济定额为成本与费用计划编制的数据基础。(2)成本与费用计划指标与其他计划指标应紧密衔接。(3)成本与费用计划的编制要有利于对成本和费用实行归口分级管理。(四)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方法1.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制造费用是综合性间接费用,其预算的编制应考虑费用的性态,对于如消耗性间接材料、动力水电费等与产销量有一定依存关系的费用
19、,应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而对于折旧费等与产销量无直接依存关系的费用,可采用固定预算法编制。此外,可供选择的费用预算编制方法还有概率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2.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编制产品成本计划是成本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最终结果,具体方法较多,主要有:(1)预测决策基础法;(2)试算平衡基础法;(3)直接计算法。3.期间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期间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制造费用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即按费用性态分别编制。一般而言,购销环节的营业费用,大多属于变动费用,其预算须结合购销业务量计划,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管理费用则大多属于固定费用,其预算可采用固定预算法编制。六、 成本费用决策及其作用(一)成本费
20、用决策及其作用(1)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目标利润实现的保证;(2)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成本和费用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3)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其他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4)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的一个促进手段。(二)成本费用决策的种类成本费用决策按其采用方法的不同性质可分为硬性技术决策和软性技术决策。成本费用决策按其决策的内容和范围,可分为单项成本或费用决策和组合成本费用决策。成本费用决策按其实现目标不同,可分为保本决策和实现最大利润的成本费用决策。(三)成本费用决策的方法1.保本点法运用保本点法进行成本和费用决策的基本原理是:在盈亏相等(即损益为零)的销售量上,假定销售收入与生产经营
21、总费用相等的成本和费用水平。2.差量分析法差量是反映不同预测方案之间损益或成本费用的差异值。差量分析法是指在充分分析不同预测方案的差异成本(费用)和差异损益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3.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法在企业成本费用决策中,什么样的成本和费用水平可使利润最大化,是最大利润成本费用决策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成本费用与利润水平的关系着手。4.非确定型决策法影响企业成本和费用变动的因素十分复杂,有的因素影响程度可以定量测算,从而进行定量决策。而有的因素变动对成本和费用的影响无法定量测算,只有凭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和分析能力来进行估计、评价和优选。这种决策者的主观分析和判断所
22、进行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的优劣,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对影响成本(费用)变动的潜在因素的估计程度,非确定性因素未来变化趋势,决策者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风险意识力等。总之,非确定型决策质量的优劣与企业决策者的素质有关系。七、 成本费用的概念和作用(一)成本费用概念成本费用是商品经济的一个价值范畴,与商品的价值运动紧密联系。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的构成包括三部分:(1)已耗费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包括已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转移的价值和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因损耗而转移的价值;(2)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即补偿活劳动耗费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
23、的部分;(3)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这是利润的来源。可见,成本费用的经济实质是劳动耗费所形成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并需从商品销售中获得补偿的部分。实际工作中,成本和费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费用是指一定期间内企业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经济资源的耗费;成本则通常被定义为对象化的费用,即为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费用的发生是成本形成的基础,没有费用的发生,也谈不上任何对象的成本问题,二者从本质上讲都是企业资源的一种耗费或减少。二者的区别是:(1)计算范围不同,从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看,费用发生在先,成本计算在后,费用是按整个企业计算的,按照费用的性质
24、和发生情况,可以分别核算生产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而成本指企业为特定种类、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耗费,是对象化的费用。(2)计算期间不同。费用是按会计期间划分的,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耗费;成本是按一定对象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否完成划分的,当期的生产费用与当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并不完全一致。(二)成本费用的作用(1)成本费用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工具;(2)成本费用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3)成本费用是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4)成本费用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5)成本费用是综合性的价值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企业各方面的成效。八、 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和
25、要求(一)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成本费用管理,习惯上统称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的预测、计划、反映、分析、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和循环中,明确成本目标;分解成本项目,核算成本耗费,分析成本差异,进行成本控制,不断降低生产耗费和产品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上讲,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和经营耗费,既是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条件,也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讲,企业成本管理绩效最终体现为企业盈利,企业盈利是社会资本积累的来源,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能为国家积累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二)
26、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1)严格遵守成本与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2)讲求全面经济效益(3)实行全面成本费用管理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产业环境分析当前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城市内交通运输方式,因其快速高效、低碳环保、运力强大等优点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国
27、家产业政策的持续大力支持下,以及在国家“碳中和”和“碳达峰”大目标的引导下,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相应地,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前景较好。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于行业2021-2035年,进行远景展望。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因此,在国家制定的指导方针下,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将会积极发展,从而带动城市轨道
28、交通装备行业大力发展,以辅助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实现远景目标。从城轨交通车站建设情况来看,2015-2020年城轨交通车站逐年上升,2020年城轨交通车站规模达到4660个,同比增长678个车站。城轨车站增长量则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每年平均增长约500个车站。城轨交通车站作为城轨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轨交通装备行业的发展状况,车站数量的稳步增长,反映城轨装备行业发展态势向好。2015-2020年,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呈上升的趋势。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3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9条。2015-2020
29、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逐年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78.19公里,较2019年增长18.43%。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0年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按照系统制式来看,共计7978.19公里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中,地铁6302.79公里,占比79.0%;轻轨217.60公里,占比2.7%;单轨98.50公里,占比1.2%;市域快轨805.70公里,占比10.1%;现代有轨电车485.70公里,占比6.1%;磁浮交通57.70公里,占比0.7%;APM10.20公里,占比0.1%。因此,地铁是目前城轨交通主要运营形式。作为城市
30、内运行的轨道交通分类,地铁的优势在于建造在地下避免堵车,因此是都市人士通勤和家庭出行的主要选项之一。长远地,在“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大目标下,地铁已经成为国家大力建设的城轨细分项目。综合来看,与城轨相关的城轨交通装备的发展也被相应带动,得到大力发展。城轨车辆作为城轨交通装备的细分领域之一。2015-2020年,城轨交通车辆规模持续上升。交通运输部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车辆4.01辆,同比增长17.89%。结合年均复合增长率,经过初步估算,2020年轨道交通车辆规模或将达到4.78万辆,较2019年增长19.20%左右。市场规模方面。城市轨道装备市
31、场里,中国中车同样占有约90%的市场份额,因此可以通过中国中车铁路装备的营业收入来计算整个市场规模。因此,2017-2020年,中国城轨交通装备市场规模逐年上升,预计2020年我国城轨交通装备市场规模为559亿元。城轨装备的国产化率是制约城轨建设的重要因素。提高设备技术水平,进而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因此,行业技术升级和创新研发尤为关键。根据我国各地区城市轨道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的增长趋势预测,未来几年运营车辆数量将逐年上升。到2021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约为4.97万辆,2026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或将达到6.88万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中国的城市轨
32、道交通建设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扶持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另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也将不断拓展。根据我国各地区城市轨道建设与发展规划预测,到2021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为0.85万公里,2026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或将达到1.37万公里。二、 必要性分析(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四章 经
33、济效益评价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一)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03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表格题目营业收入、税金及
34、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7725.008240.0010300.002增值税0.00332.40354.56375.952.1销项税0.001004.251071.201339.002.2进项税0.00671.85716.64963.053税金及附加0.0039.8942.5545.123.1城建税0.0023.2724.8226.323.2教育费附加0.009.9710.6411.283.3地方教育附加0.006.657.097.52(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
35、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375.95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8757.36万元,其中:可变成本7223.28万元,固定成本1534.08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8344.14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6、所示。表格题目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5168.095512.636890.792工资及福利费0.00332.49332.49332.493修理费0.00178.91178.91178.914其他费用0.00941.95941.95941.954.1其他制造费用0.0078.3978.3978.394.2其他管理费用0.0062.2262.2262.224.3其他营业费用0.00801.34801.34801.345经营成本0.006621.446965.988344.146折旧费0.00271.29271.29271.297
37、摊销费0.005.795.795.798利息支出0.00136.14136.14136.149总成本费用0.007034.667379.208757.369.1其中:固定成本0.001534.081534.081534.089.2可变成本0.005500.585845.127223.28(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45.12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497.52(万元)。企业所得
38、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497.5225.00%=374.38(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497.52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374.38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497.52-374.38=1123.14(万元)。表格题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7725.008240.0010300.002税金及附加0.0039.8942.5545.123总成本费用0.007034.667379.
39、208757.364利润总额0.00650.45818.251497.525应纳所得税额0.00650.45818.251497.526所得税0.00162.61204.56374.387净利润0.00487.84613.691123.14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0.00439.06947.479可供分配的利润0.00487.841052.752070.6110法定盈余公积金0.0048.78105.27207.0611可供分配的利润0.00439.06947.471863.5512未分配利润0.00439.06947.471863.5513息税前利润0.00949.201158.952008
40、.04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一)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本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1.84%。本期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1.84%,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表明本期项目对所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要大于同行业占用资金的平均水平,投资使用效率较高。(二)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系指项目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FNPV)=-257.03(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财务净现值-257.03万元(大于0),说明
41、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三)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本期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Pt)=7.14年。本期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7.14年,要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投资回收能力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项目的投资能够及时回收,盈利能力较强,故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表格题目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现金流入0.000.0077
42、25.008240.0010300.001.1营业收入0.000.007725.008240.0010300.002现金流出2523.612523.617392.237057.259315.072.1建设投资2523.612523.612.2流动资金0.00730.9048.72925.812.3经营成本0.006621.446965.988344.142.4税金及附加0.0039.8942.5545.12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2523.61-2523.61332.771182.75984.934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2523.61-5047.22-4714.45-3531.70-2546.
43、775调整所得税0.00237.30289.74502.01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2523.61-2523.61170.16978.19610.557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2523.61-5047.22-4877.06-3898.87-3288.32计算指标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17.43%;2、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11.84%;3、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ic=13%):1049.31万元;4、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ic=13%):-257.03万元;5、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6.33年;6、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7.14年。四、
44、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全部现金流量来看,计算期内各年累计盈余资金都大于零,运营期不需要增加维持运营所需投资,说明本期项目有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正常生产运营活动,而且,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项目的现金流量状况较好;因此,本期项目具备较强的财务盈力能力。五、 偿债能力分析(一)债务资金偿还计划本期项目按照“按月还息,到期还本”的模式偿还建设投资借款计算,还款期为10年。借款偿还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运营期税后利润。(二)利息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利息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应付利息(PI)的比值,它从付息资金来源的
45、充裕性角度反映出项目偿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息备付率(ICR)为14.75。本期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利息备付率均高于利息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本期项目建成正常运营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较高。(三)偿债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偿债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它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偿债备付率(DSCR)为14.04。根据约定的还款方式对本期项目的计算表明,在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偿债率均高于偿债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项目建成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较高。表格题目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序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