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哲学手稿 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哲学手稿 读后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从社会关系的异化到人与自然关系异化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与劳动、社会、自然关系的相关阐述,分析了社会关系异化、劳动异化、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初步的提出了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简单看法。关键词:人,社会关系,劳动,自然,异化一、劳动的异化不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人类同自然的活动,经历了早期人类的敬畏自然、觉醒时期与自然斗争、工业文明时期完全征服自然的思想观念,以致当前社会我们呼吁的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对自然的感情也经历了一个敬畏、斗争、完全的占有、敬畏的过程,但我们发现无论人类与自然处在怎样的一种关系
2、形态之下,人类最终只有一个目的生存。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和人类可谓是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最初的存在维护了自然内部的和谐关系,就如同我们常常说的生态平衡,人类也是其中的一个平衡因子,无疑人类也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同人类社会一样,不同的历史时期,导演历史的主角是不一样的,随着人类逐步的成为导演自然的主角,自然对人类的意义,也随着自身内部历史主角的改变发生着变化:敬畏自然的时代,自然是人生存资料的来源和精神追求的寄托;与自然抗争的时代,自然依旧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料,人类对其原始的精神崇拜变成了怀疑、畏惧、抗争;工业文明时代,自然对人类的意义内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一
3、方面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1】自然界,从最初的提供生存资料,到工业文明时代的从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工人本身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和提供劳动的对象,可见自然对人类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为人类提供基本生活资料的范围。当然,自然界一开始就为人类提供了劳动对象,但是这种劳动是与人类所需要的生存资料相对应的,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人类早期一旦生存资料得到了满足,他们既没有了劳动的欲望与需要。在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同时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人类的劳动所得完全可以轻松的满足个人肉体的需要
4、,产品便有了剩余,劳动的异化已经悄悄的滋生。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劳动的异化,人类同自然关系的异化,不是工业文明时期的产物,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确切的说是劳动产品开始有剩余、私有产生那一刻起,社会关系的变化的导致劳动的异化已经悄然地开始,随着交换和分工,这种劳动的异化更加强化,在工业文明时代,这种异化达到了巅峰。工业文明时期的劳动使得人在其劳动对象和获取生活资料时空前异化,完全成了劳动对象的奴隶,“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作为肉体的主题的生存,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2】“工人生产的越多,他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
5、完美,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自己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3】同时,工人劳动的这个过程,也被异化,他所生产的产品仅仅是对劳动异化的一种总结,劳动对人自身来说超出了人的本质的东西,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的劳动不仅是私欲促使的劳动,更加变成了一种被其他主体强制的劳动。二、人与自然和谐的打破人社会性的异化“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但是人类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决定了人的社会性,自然界不仅被人类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同时也
6、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精神的无机界。同时,作为维持人类肉体生存资料的来源,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既然自然界既是人的无机身体, 又是人的精神食粮,那么它就成了内在于人的东西。因此, 人和自然应是内在合一的关系。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说, 破坏整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因此, 人类理所当然地应该保护好自然界, 因为这也就是保护好自己的无机身体和精神食粮, 保护好人类自身”。【4】但“异化的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
7、对立。凡是适用于同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人的异化,一般的说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5】“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统一的,只有在社会中,人与自然才能实现高度统一”。【6】所以,人同整个自然界的关系也只有通过人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由此推知人的正常的社会性的异化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一社会性的异化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私有制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疏离和异化可以归纳为三点:“首先,劳动者同作为自己的对象物的劳动产品的异己化,或者
8、说疏离、异化。这实际上也即是人与作为自己的存在对象的自然界的疏离和异化。其次,人与自己的对象化活动(在此即生产劳动)的异己化。最后,主体与自身也疏离了,异己化了。”【7】在生产关系领域则是:以生产资料私有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主要通过这一劳动制度体现出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自然界作为生产资料的直接来源,大部分都被资本家占有,大多数人失去了与自然界正常的关系,那么人只能在作为工人的时候才能维持自己生存的需要,只有与资本家形成雇佣关系时个人的生存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这就使得人在生活面前失去了主动性,变成了生活的对象,生活的奴隶。资本家最大限度地压榨剩余价值的本性则
9、使得工人的劳动越来越低贱,越来越没有价值。在私欲的驱使下资本家越是得到好处,越是不停剥夺,不断的压榨为了生存拼命的工人,不断攫取生产资料,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工人作为人,同时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但作为个体的自身被不断的剥夺,作为自己的整体的自然界也不断地被剥夺。同时,人本身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人不是直接的从自然界获得生存的生活资料,而是通过资本家的雇佣劳动间接的获得生活资料,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打破了人与自然原本的和谐,资本家的私欲使得人类从自然界中攫取的东西远远的超过了工人自身的需要,这剩余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依此,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而是资本家是统治自然界的力量,其
10、中也包括统治工人,这种魔力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使得人与自然相异化。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异化在正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三、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社会关系的调整在当前,在我们的工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这种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步的凸显出来,并引起了人类共同的重视,当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匮乏,大气污染等资源和环境问题摆在人类面前的时候,这种长期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将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11、,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8】因此,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了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既然人的正常社会性的异化是打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原因,那么社会关系的调整或许可以重新找回人与自然新的应该的平衡。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9】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共产主义是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的最好形式,也是共产主义的目的。 “ 为了从根本上恢复人与自然的天然的关系,必须扬弃异化劳动,从源头上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10】这种源头就是
12、消灭私有制,将社会化大生产公平的服务于每个劳动者,将私人占有变为公共占有,通过合理适度的生产满足每个人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不是过度的从自然中攫取。既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应该顺应自然自身的规律,让自然界内部的规律来调节人类的生存方式,而不是凭借自身的私欲对自然界为所欲为。虽然,目前依靠共产主义对社会关系调整的条件尚不成熟,人类具有的生产力远远达不到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对其的要求,但马克思这种人自身社会关系异化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异化,无疑对我们现今改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通过改善目前人自身的社会关系来适应当下的自然状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劳动的异化是
13、人类社会关系异化的结果,这种社会关系的异化伴是随着劳动产品的剩余和私有意识的产生开始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这种异化表现得更加突出。由于人的社会性,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只有在社会中人与自然才能实现高度统一。所以,人的社会关系的异化,必然影响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当这种异化最终影响到人自身生存的时候,我们还得从自身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去改善它。参考文献【1】【2】【3】【5】【9】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人民出版社,2004.【4】钱伟.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和自然的关系及其当代价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五期,2009,9.【6】【7】冯婉玲.论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自然社会”的统一J.经济研究,2009.139-140.【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83.【10】徐水华,冯丽娟.生态实践历史: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维视角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哲学当代视野,2009,2.